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于2014年(A)正式施行。
A、1月1日 B、3月1日 C、6月1日
2、《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A)、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A、电梯 B、汽车 C、发电机
3、为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使用单位应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B)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两个月
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及(C)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A、法人 B、全体职工 C、主要负责人
5、国家建立缺陷特种设备(C)制度。
A、淘汰 B、检验 C、召回
6、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 (C) 。
A、继续使用 B、维修后使用 C、予以报废
7、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 ( B ) 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A、经验 B、应急预案 C、上级批示
8、特种设备的生产、(B ) 、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A、销售 B、经营 C、贮藏
9、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的 ( C ) 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A、10日 B、15日 C、30日
10、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负责,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特种设备 ( B ) 。
A、操作人员 B、安全管理人员 C、维修人员
11、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 ( A ) 投入使用前,其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
A、每日 B、每周 C、每月
12、对特种设备事故迟报、谎报或者瞒报的,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处 ( C ) 罚款。
A、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B、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13、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 A )、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A、安全第一 B、效益第一 C、发展第一
14、在用厂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周期为(A)年。
A、1 B、2 C、5
15、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 A )、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A、工厂厂区 B、村庄路段 C、郊区
16、以不下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C )。
A、5吨门式起重机 B、施工升降机 C、千斤顶
1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每( C )年复审一次。
A、1 B、2 C、4
18、自钢瓶钢印所示的制造日期起,每(C)年检验一次。
A、2 B、 3 C、 4
19、钢瓶只有在( A )方可使用。
A、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并由专业单位充装 B、随便找个单位充装 C、可以使用超过有效期的钢瓶
20、锅炉的外部检验间隔周期是(A)年?
A、1 B、 2 C、3
21、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A)管理。
A.安全监督 B.设计 C.检验
22、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管理。(B)以上地方各级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23.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A.市级 B.县级 C.地区级
24、和地方各级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B)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A.检查 B.督促 C.号召
25、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A),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责任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安全,符合节能要求。
A.法律、法规 B.、法制 C.安全生产制度
26、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应当遵守有关(B)及相关标准。
A.企业安全方针B.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C.企业经营
27、(B)有权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举报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的违法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A.上级主管部门B.任何单位和个人C.企业领导
28、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A)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A.生产、经营、使用 B.检验、使用 C.设备安全管理
29、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B)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安全。
A.法律法规 B.国家有关规定 C.安全生产制度
30、国家(B)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
A.禁止 B.鼓励 C.
31、国家建立缺陷特种设备召回制度。因生产原因造成特种设备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A),主动召回。
A.立即停止生产 B.报主管部门
32、特种设备销售单位销售的特种设备,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其设计文件、(B)、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应当齐全。
A.使用说明 B.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C.制造许可证书
33、特种设备(B)不得出租未取得许可生产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以及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A.生产单位 B.出租单位 C.使用单位
34、特种设备在出租期间的(A)由特种设备出租单位承担,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A.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义务 B.安装调试 C.日常维护
35、进口的特种设备应当符合我国(A)的要求,并经检验合格;需要取得我国特种设备生产许可的,应当取得许可。
A安全技术规范 B生产规范 C调试合格
36、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A)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
A.许可生产 B.经营许可 C.标准认证
3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A)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A.三十日 B.十五日 C.二十日
3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B)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一年 B.一个月 C.两个月
39、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A)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A.停止使用 B.现场修理 C.现场调试
40、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B)。
A.不准继续使用 B.方可继续使用 C.暂停使用
41、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当由(A)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
A.电梯制造单位 B.电梯使用单位 C.上级主管部门
42、特种设备进行改造、修理,按照规定需要变更使用登记的,(A)方可继续使用。
A.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B.更新登记
43、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B)和技能培训。
A.文化考试 B.安全教育
4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B)、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A.主要部件 B.安全附件 C.辅助设施
4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A)进行应急演练。
A.定期 B.不定期 C.需要 D.不需要
46、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和有关证据,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B)以上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A.市级 B.县级 C.省级 D.乡级
二、判断题:
1、办理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设备注销时不必交回使用登记证;X
2、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发生事故及时上报,配合事故调查处理等;X
3、使用单位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4、举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非法违法行为的奖励500元-30万元,√
5、举报瞒报或者谎报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的,每查实瞒报或者谎报遇难1人给予5万元奖励,最高奖励30万元。X
6、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
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待停机时处理。X
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9、使用单位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建立人员管理台账,开展安全与节能培训教育,保存人员培训记录;√
10、特种作业人员作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人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11、特种设备管理机构要从思想上对特种设备安全高度重视,肩负起特种设备管理职能。√
12、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X
13、每年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通过培训这一有效形式,提高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14、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局。.√
15、特种作业人员作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人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16、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随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并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设置产品铭牌、安全警示标志及其说明。√
17、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18、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三十日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19、 国家建立缺陷特种设备召回制度。因生产原因造成特种设备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立即停止生产,主动召回。√
20、禁止销售未取得许可生产的特种设备,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21、特种设备在出租期间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义务由特种设备出租单位承担,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23、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报废义务,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特种设备的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记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
24、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中执业;变更执业机构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25、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中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并立即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
26、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提供特种设备相关资料和必要的检验、检测条件,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28、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和有关证据,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三、简答题:
1、简述特种设备管理的主要对策;
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局。如何有效防止各类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特种设备的使用环是必须关注的问题。首先,应认真学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提高特种设备管理能力和水平。其次,落实好责任主体。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职责。再次,要做到思想高度重视、创新管理模式,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2、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如何开展?
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哪些?
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要义务?
5、简述特种设备主要包括哪些大类?
6、简述特种设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