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3:47:02
文档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一、阅读《古诗三首》选段,回答问题。(一)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夸张B.比喻C.拟人2.想象一下,写出诗中孩子们的情感变化过程:()→()3.这首诗后两句的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陂:_____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一、阅读《古诗三首》选段,回答问题。(一)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夸张B.比喻C.拟人2.想象一下,写出诗中孩子们的情感变化过程:()→()3.这首诗后两句的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陂:_____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

一、阅读《古诗三首》选段,回答问题。

(一)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2.想象一下,写出诗中孩子们的情感变化过程:(     )→(     )

3.这首诗后两句的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陂:________            (2)寒漪:_______

(3)腔:________            (4)信口:_______

2.“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横”字写出了牧童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说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祖父的园子》选段,回答问题。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1.下面四字词语能形容祖父大笑的一项是(  )。

A.哄堂大笑    B.眉开眼笑    C.开怀大笑    D.笑逐颜开

2.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3.选文写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    、    、    和    等几件事,由此可以看出“我”在祖父园子里          。

4.“这不是一样的吗?”这句话中“我”认为_____和_____是一样的,说明了“我”因年龄小而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多次写到祖父的笑,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祖父在园子里的劳动本领高超,瞧不起“我”。

B.写出了祖父老实、没有脾气,这是对“我”的一种溺爱。

C.写出了祖父的和善与富有爱心。

D.说明祖父生活很乐观,每天总是笑眯眯地劳动。

三、阅读《月是故乡明》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乐此不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在选段中“此”指的是________。

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 

A.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B.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C.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D.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3.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梅花魂》选段,回答问题。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母亲:“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偶尔——(     )     唯独——(    )  训斥——(    )

2.选文的前两句通过“不甚在意”和“分外爱惜”的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选文中描写外祖父动作的句子。

4.“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我”害怕是因为_____________;“我”奇怪是因为____________。

5.“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这幅墨梅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是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象征,是不容玷污的。

一、(一)1.B  2.快乐    失望    3.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玉石破碎的声音。

(二)1.池岸    水中的波纹    曲调    随口    

2.“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3.“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牛,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

4.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5.示例: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山村舒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1.C  2.C  3.栽花 拔草 盖菜种 铲地 非常自由、快乐 4.谷穗    狗尾草    分不清它们    5.C

三、1. 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    夜晚摇知了    2.ABCD  3.句中的“此”是指代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对这两件事的回忆更突显“我”对童年和家乡的眷念。4.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四、1.有时    只有    呵斥    2.对比    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视与喜爱    3.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4.“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很不高兴    那幅墨梅图怎么就那么重要呢?难道比古玩还值钱吗?5.C

文档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一、阅读《古诗三首》选段,回答问题。(一)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夸张B.比喻C.拟人2.想象一下,写出诗中孩子们的情感变化过程:()→()3.这首诗后两句的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陂: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