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预制梁板预应力张拉(后张法) |
旁 站 要 点 内 容 | 1、记录工程名称、梁板编号及施工部位、施工日期、天气情况及气温、现场施工负责人。 2、记录现场投入的设备型号、数量、以及施工人员数量,检查、记录现场投入的设备状态,审查张拉设备标定情况,钢尺、油压表、千斤顶等器具应经检验校正,且在有效期之内,如果超过6个月或使用超过300次,须重新进行标定,且必须配套使用。当张拉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重新进行标定,并审核张拉计算书。 3、审查进场的波纹管、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等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是否为招标确定的厂家生产,复试试验是否合格。 4、预应力束中的钢丝、钢绞线应梳理顺直,不得有缠绞、扭麻花现象,表面不应有损伤,单根钢绞线不允许断丝。单根钢筋不允许断筋或滑移。 5、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接头面积不超过预应力筋总面积的25%,接头质量应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6、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和龄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张拉顺序进行操作。 7、预应力钢丝采用镦头锚时,墩头应头形圆整,不得有歪斜或破裂现象。 8、制孔管道应安装牢固,接头密合,弯曲圆顺。锚垫板平面应与孔道轴线垂直。 9、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设计要求,按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0、审查张拉单位和作业人员资质,主要张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
工程名称 | 预制梁板预应力张拉(后张法) |
旁 站 要 点 内 容 | 11、检查确认现场是否具备张拉施工的条件。 12、核查与预制梁板同条件养护的砼试件强度抗压试验结果,判断是否可以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 13、当箱梁强度、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规定时,方可开始张拉,设计未规定时,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80%,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28d弹性模量的80%,张拉时采用“双控”的办法,以应力为主,延伸量为辅,当伸长量误差超过±6%时,应立即指令停止张拉,找出误差超标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案,经审批后按要求进行处理。 14、检查预应力孔道疏通情况,检查孔道是否清理干净,是否有积水。 15、依据钢绞线实际弹性模量对设计单位和承包人提供的伸长量进行复核。 16、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不得进行张拉作业。 17、张拉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分批进行张拉。 18、两端张拉时,应设统一指挥人员,千斤顶拉力应基本同步加力,两端伸长量也应基本同步,当千斤顶拉力同步上升,两端的伸长量相差较大时,应立即停止张拉,找出原因,消除影响后方可继续张拉。 19、观察张拉过程中有无断丝、滑丝现象,并对张拉情况进行纪录,张拉完成后要尽快进行压浆。 20、张拉完毕后,应对锚具锚固情况进行检查,并督促及时进 |
工程名称 | 预制梁板预应力张拉(后张法) |
旁 站 要 点 内 容 | 行钢绞线切割与封锚工作。 21、对因意外事件、特殊天气、设备故障等造成的停工、施工中断,因质量隐患问题出现的返工等事件、处理措施、结果等情况进行记录,若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重大问题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人员汇报。 22、旁站过程应留有影像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