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初中初三语文备课组(万李娟 唐道磊)
一、指导思想
初三学生最紧张的复习时段,如何在市局的范式引领下开展语文复习工作,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我们经过集体备课,认为在一轮复习阶段我们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
通过一轮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中,要以《中考指南》以及2014年《中考总复习范式第一轮复习课教学案》为蓝本,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抓”,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4、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以学科为平台,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具体安排:
日期 | 复习内容 | 课时 | 复习目标 |
3.2—3.6 | 字词、标点 | 1 | 二字、四字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四字词语要知道解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说明文阅读(一) | 1 | 把握说明文的要点,规范准确的答题 | |
说明文阅读(二) | 1 | ||
说明文阅读(三)第一册复习 | 1 | ||
中考模拟综合练习卷训练评讲 | 1 | 提高说明文阅读的解题能力 | |
3.9—3.13 | 古诗欣赏(一) | 1 | 提高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及古诗词鉴赏能力 |
古诗欣赏(二)第二册复习 | 1 | ||
写好规范作文 | 2 | 从命题、结构、语言、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训练,强调学生首先要能说清一件事 | |
议论文阅读(一) | 1 | 努力做到五个 “准确 ”。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论点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 |
议论文阅读(二) | 1 | ||
3.16 | 议论文阅读(三)第三册复习 | 1 | |
3.17 | 病句辨析与修改(一) | 1 | 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 |
3.18 | 病句辨析与修改(二) | 1 | |
3.19 | 简明连贯得体 | 1 | 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 |
3.20 | 中考模拟综合练习卷训练评讲 | 2 | 提高议论文阅读的解题能力 |
3.23 | 成语 积累与应用过关练习 | 1 | 对常用成语有一定的认识和积累 |
3.24 | 记叙文阅读(一) | 1 | 能用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理清文章结构,领会句子含义,理解思想内容。 |
3.25 | 记叙文阅读(二)第四册复习 | 1 | |
3.26 | 名著阅读 | 1 | 把握知识要点,能够对所看的名著进行归纳整理,并能写读后感 |
3.27 | 半命题作文 | 2 | 学会补充完整题目,要求学生能对一件事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有理。言从字顺。 |
3.30 | 综合实践活动 | 1 | 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
3.31 | 散文阅读(一) | 1 | 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关键词、关键句的含义、句段的作用、词句的赏析以及拓展延伸的解题方法都要有明确的了解。 |
4.1 | 散文阅读(二) | 1 | |
4.2 | 散文阅读(三)第五册复习 | 1 | |
4.3 | 议论文复习过关练习 | 2 | 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
4.6 | 文学常识、古诗文背诵 | 1 | 要求学生背诵教材中所有古诗词和现代诗词,以及优美的时文、美文,加强积累。 |
4.7 | 语言转换与表达 | 1 | 读清提干,找准答题区间,去区间里找关键词、关键句来答题 |
4.8 | 现代文阅读与理解过关练习 | 1 |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4.9 | 中考模拟综合练习卷训练评讲 | 1 | 提高散文阅读的解题能力 |
4.10 | 文言实词第六册复习 | 2 | 掌握重要实词和虚词,并能归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言课文。能阅读课外文言文。 |
4.13 | 文言虚词 | 1 | |
4.14 | 文言译句 | 1 | |
4.15 | 整体理解文意(一) | 1 | |
4.16 | 整体理解文意(二) | 1 | |
4.17 | 命题作文 | 2 | 引导学生写规范的考场命题作文 |
4.20起 | 一轮复习过关练习 | 2 | 一轮复习查漏补缺 |
4.21起 | 准备第一轮模拟考试 | 2 | 一轮复习阶段成效检测 |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