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四端引线法的意义及双臂电桥的结构;
2.学习使用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
3.学习测量导体的电阻率。
二 实验仪器
QJ—19型 单双臂电桥,待测电阻,千分尺,灵敏检流计,标准电阻,反向开关,导线等。
三 实验原理及方法
测量中等阻值的电阻,伏安法是比较容易的方法,惠斯顿电桥法是一种精密的测量方法,但在测量低电阻时都有发生了困难。这是因为引线本身的电阻和引线端点接触电阻的存在,而我们用四端引线法就可以减小这种影响。
图一
双臂电桥测量低电阻图2 四端引线测电
如上图所示,R、Rˊ、R1、R2为桥臂电阻。Rs为比较用的已知标准电阻,Rx为被测电阻。Rs和Rx是采用四端引线的接线法,电流接点为C1、C2;电位接点P1、P2。 被测电阻则是Rx上P1、P2间的电阻。测量时,接上被测电阻Rx ,然后调节各桥臂电阻值,使检流计指示逐步为零,则Ig=0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写出以下三个回路方程。
式中r为Cs2和Cx1的线电阻。将上述三个方程联立求解。可写成下列两种不同形式。
由此可见,用双臂电桥测电阻,Rx的结果由等到式右边的两项来决定,其中第一项与单臂电桥相同,第二项称为更正项。为了使双臂电桥求Rx的公式与单臂电桥相同,使计算方便,所以实验中可设法使更正项尽可能做到为零。在采用双臂电桥测量时,通常可采用同步调节法,令R/R1=Rˊ/R2,使得更正项能接近零。则式(2.3.4)变为
另外,Rx和Rs电流接点间的导线应用较粗的、导电性良好的导线,以使r值尽可能小,这样,即使R/R1与Rˊ/R2两项不严格相等,但由于r值很小,更正项仍能趋近于零。
图二
四 实验步骤
1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铜棒的直径d,在不同部位测量五次,求平均值。
2测量铜棒的电阻
将待测铜棒插入未知四端电阻盒中,滑动端移至200mm处,测量200mm长的铜棒电阻,注意四端旋钮都要旋紧。
按图二连接好电路。首先把检流计旋钮打到调零端对检流计进行调零,合上开关S,调定R1=R2的阻值,按下“粗”“电源”按钮进行粗调,合理选取RS,保证R的×100档取非零值,调节R电阻的“×100”、“×10”、“×1”三位旋钮,使检流计指示为零后,改压“细”,“电源”按钮进行细调,调节R电阻的“×1”、“×0.1”、“×0.01”三位旋钮,使检流计指示为零,双臂电桥调节平衡,记下R1、R2、R和RS阻值。
将开关S合向另一方,使电路中电流反向,重新调节电桥平衡,记下R1、R2、R、及RS阻值。
3 根据公式,计算铜棒的电阻率。
4 改变未知四端电阻滑动端至400mm处,重复2、3两步骤,测量400mm长铜棒的电阻,计算电阻率,并比较两次测量结果。
5按以上步骤分别测量铁棒和铝棒的电阻,计算电阻率。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测量金属棒直径的数据表格
| 次数 | 1 | 2 | 3 | 4 | 5 | 平均 |
| 铜棒d1(mm) | 3.986 | 3.988 | 3.987 | 3.9 | 4.000 | 3.988 |
| 铁棒d2(mm) | 3.984 | 3.983 | 3.983 | 3.982 | 3.983 | 3.983 |
| 铝棒d3(mm) | 3.997 | 3.995 | 3.996 | 3.998 | 3.994 | 3.996 |
R1=R2=____104___ (Ω)
| 金属 | L (mm) | +/- | Rs (Ω) | R (Ω) | (10-3) | (mm) | (10-8) | |
| 铜 | 200 | + | 0.1 | 1 1 9.61 | 119.41 | 1.1941 | 3.988 | 7.458 |
| - | 0.1 | 11 9.21 | ||||||
| 400 | + | 0.1 | 23 9.44 | 239.09 | 2.3909 | 7.462 | ||
| - | 0.1 | 23 9.74 | ||||||
| 铁 | 200 | + | 0.1 | 2 59.47 | 258.87 | 2.5887 | 3.983 | 1.611 |
| - | 0.1 | 2 58.26 | ||||||
| 400 | + | 0.1 | 5 20.88 | 520.03 | 5.2003 | 1.619 | ||
| - | 0.1 | 5 19.18 | ||||||
| 铝 | 200 | + | 0.01 | 9 07.74 | 907.50 | 9.6750 | 3.996 | 5.687 |
| - | 0.01 | 9 07.19 | ||||||
| 400 | + | 0.1 | 1 81.31 | 181.11 | 1.8111 | 5.685 | ||
| - | 0.1 | 181.91 |
注:Rx的相对不确定度可由书中查出为
注:待测铜棒电阻Rx的相对不确定度可由书中查得和u与的单位
uE只取1位有效数字,由“末位对齐”原则写出结果表示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