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上学期班级常规考核情况表
出勤 | 课间操 | 眼保操 | 清洁卫生 | “三饰”违规 | 不文明行为 | |
(人数) | (分数) | (分数) | (分数) | (人数) | (人数) | |
9月 | 23 | 8.42 | 8.2 | 8.81 | 21 | 0 |
10月 | 11 | 8.19 | 8.28 | 8.54 | 11 | 0 |
11月 | 19 | 8.16 | 8.24 | 8.71 | 11 | 1 |
12月 | 17 | 8.19 | 8.39 | 8.72 | 9 | 0 |
为了改变班级的学习现状,我采取了以下对策:
一、寻找闪光点,树立学习榜样。我班学生乖巧的有,聪明的有,但是真正踏实学习的却没几个。大多数学生眼高手低,或者是害怕吃苦,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我一直想树立一个“草根”榜样,却难为无米之炊。然而,期中考试给了我一个惊喜,张弛冒了出来。高一时张弛是我们班最草根最默默无闻的孩子,一度因为父母离异的原因很封闭,一度我还担心他有自闭症。对于他我一直是小心轻放,搁在最安全也最不起眼的地方。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男生,期中考试一鸣惊人,文化成绩名次由年级375名一跃到73名,专业名次也由年级337名上升到248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黑马,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纵观他高一到高二上学期的分数数据,五次考试下来是一路高歌,趋势非常好。这样的榜样正是我们这样一个缺乏斗志的班级所需要的。与其说他给了我希望,不如说他给了全班学生信心,这样的信心真正比黄金还宝贵!于是期中考试后的班会中,我迫不及待的向全班同学隆重推出了张弛,介绍他的成绩,请他作思想和学习报告。学生们看到数据,听了张弛的报告,都很震撼,这种震撼不是单单老师的口头说教能给予的。我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二、鲶鱼效应,班级激励机制。除了通过张弛等同学带同全班学生向先进学习外,针对班上迟到情况严重的问题,我想到了座位激励机制。很多学生都很重视座位,但是一般班级按成绩来排座位,很多人想发愤图强由后排考到前排,无奈期中期末考试间隔时间太久。一天天坐在后排,斗志也渐渐消减,最终后排学生打成一片,破罐子破摔给整个班级风貌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行为懒散,尤其爱迟到。因为迟到人数多,政教处王主任几次提醒我,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想到了鲶鱼效应,凭什么一考定终身?要给树立中短期目标,这样的目标比起长期目标更符合学生实际,也更容易达成。座位既然是学生的一个刺激点,那么就用它来激励学生早起吧。每天7点15分是一道分水岭,15分之前到班的同学在下周座位中有优先选择权,15分到20分之间到班的同学有第二选择权,至于20分后到的,则没有选择权,只能由老师安排坐大家挑剩的位置。为了激励一直以来坚持早到的同学,他们在第一周就可以挑选座位,而其他同学的挑选则从第二周开始。一个月下来,班上迟到情况果然有好转,学生们都积极争取早点到班以求换到好的座位听讲。
三、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如果说,高一年级是学生与我的磨合期,注定磕磕坎坎。那么,进入高二,便是学生与我的融合期,有了新变化,路也没那么难走了。比起高一,学生们普遍都懂事了些,也更让人放心了。高一的时候每天围着他们焦头烂额,事必亲躬,每天盯着学生,他们烦我也累。到了高二,我学会“偷懒”,运动会、圣诞节、元旦全部是学生们自己组织自己安排的,看效果比高一时我指挥的要好多了。学生其实很有才,要相信学生,其实也是相信自己。当班主任到高二,除了苦,也有了幸福感。
一学期下来发现,动动脑筋定有改变。只是到现在为止,我这脑筋动的还不够,班上的状况还不够理想,也不够令领导老师及家长满意,还要再加把劲。但一句话,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就像邓校长说的,四班和我一定会“厚的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