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水资源分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07:04
安徽省水资源分区
安徽省水资源分区按照《全国水资源分区》的统一要求,本次规划水资源分区以上世纪80年代安徽省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分区为基础,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特点及行政区划的界线(流域、水系、水文地质单元及省界、市界、县界),在分区时尽可能保证自然分区完整性。在高级分区中以水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根据分区原则并结合规划需要,安徽省按流域水系分成淮河、长江、东南诸河3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13个三级区。淮河流域划分为淮河上游区、淮河中游区、淮河下游区、沂沭泗河区
导读安徽省水资源分区按照《全国水资源分区》的统一要求,本次规划水资源分区以上世纪80年代安徽省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分区为基础,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特点及行政区划的界线(流域、水系、水文地质单元及省界、市界、县界),在分区时尽可能保证自然分区完整性。在高级分区中以水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根据分区原则并结合规划需要,安徽省按流域水系分成淮河、长江、东南诸河3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13个三级区。淮河流域划分为淮河上游区、淮河中游区、淮河下游区、沂沭泗河区
安徽省水资源分区
按照《全国水资源分区》的统一要求,本次规划水资源分区以上世纪80年代安徽省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分区为基础,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特点及行政区划的界线(流域、水系、水文地质单元及省界、市界、县界),在分区时尽可能保证自然分区完整性。在高级分区中以水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
根据分区原则并结合规划需要,安徽省按流域水系分成淮河、长江、东南诸河3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13个三级区。淮河流域划分为淮河上游区、淮河中游区、淮河下游区、沂沭泗河区4个二级区,共7个三级区;长江流域划分为湖口以下干流、太湖水系、鄱阳湖水系等3个二级区,共5个三级区;东南诸河共划分为钱塘江流域1个二级区,共1个三级区。各级分区详见表1.2.1。
表1.2.1 安徽省水资源分区表
一级区 | 二级区 | 三级区 | 分区面积(km2) |
淮河 | 淮河上游区 | 王家坝以上北岸 | 370 |
淮河中游区 | 王蚌区间北岸 | 19230 |
蚌洪区间北岸 | 17521 |
王蚌区间南岸 | 20327 |
蚌洪区间南岸 | 6938 |
淮河下游区 | 高天区 | 1940 |
沂沭泗河 | 湖西区 | 300 |
小计 | | 66626 |
长江 | 湖口以下 干流 | 巢滁皖及沿江诸河 | 36139 |
青弋江水阳江及沿江渚河 | 27213 |
鄱阳湖水系 | 饶河 | 14 |
鄱阳湖环湖区 | 939 |
太湖水系 | 湖西及湖区 | 225 |
小计 | | 610 |
东南诸河 | 钱塘江 | 富春江水库以上 | 40 |
小计 | | 40 |
全省 | 合计 | | 139476 |
安徽省水资源分区
安徽省水资源分区按照《全国水资源分区》的统一要求,本次规划水资源分区以上世纪80年代安徽省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分区为基础,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特点及行政区划的界线(流域、水系、水文地质单元及省界、市界、县界),在分区时尽可能保证自然分区完整性。在高级分区中以水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根据分区原则并结合规划需要,安徽省按流域水系分成淮河、长江、东南诸河3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13个三级区。淮河流域划分为淮河上游区、淮河中游区、淮河下游区、沂沭泗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