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07:04
文档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内容初步了解人耳的构造及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什么是骨传导;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教学重、难点解析◆     重点1.人耳的构造及人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什么是骨传导。◆     难点双耳效应及其应用。教学准备师:音叉、挂图、多媒体课件、
推荐度:
导读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内容初步了解人耳的构造及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什么是骨传导;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教学重、难点解析◆     重点1.人耳的构造及人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什么是骨传导。◆     难点双耳效应及其应用。教学准备师:音叉、挂图、多媒体课件、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内容

初步了解人耳的构造及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什么是骨传导;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解析

◆      重点

1.人耳的构造及人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什么是骨传导。

◆      难点

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

师:音叉、挂图、多媒体课件、DVD、双声道音箱

生:音叉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约 5 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营造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进行一些动作,发出一些声音(如写粉笔字、擦黑板、倒水等),大家听出老师在干什么吗?

2.提问引入:为什么我们可以听到声音,而耳聋的人却听不到? 

 

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人听到声音的过程。

板书课题:“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学生一般能准确无误了回答出来。

 

2.回答:学生利用到生物课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回答,如耳朵坏了、听觉神经损坏、传导障碍等。(答案可能不一定准确、完善)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二、人耳的构造(通过媒体手段,师生互动,认识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约 24 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讲述(利用图片或多媒体动画):在以前的生物课上,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的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就听到声音了。P17图1.2-1就是人耳的构造。 

2.提问:同学们能结合已知道的声现象知识与生物课所学知识,将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吗?(锻炼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师整理学生的归纳板书出来。 

 

当人耳某个部分发生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就会失去听觉,成为聋哑人。

3.接着上面问题探讨:难道耳聋的人就一定听不到声音吗?

想想做做:

 

(1)随堂学生实验: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边附近,听音叉的声音。再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听音叉的声音。

(2)随堂学生实验:请同学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看能否听到声音。

(3)讲述:由第二个实验,我们知道声音可以通过头骨和颌骨也能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看来,如果只是传导障碍,可以想办法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顺着上面的思路讲述:如果是听觉神经的障碍,如先天的听觉神经不健全或损坏,那么就会完全丧失听觉。

1.观看图片或多媒体动画、听讲,得到对“人听到声音过程”的感性认识。 

 

2.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绘制,一些小组可以把自己的看法出示给全班,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

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3.学生在这里产生了悬念。

 

做实验,并观察现象,注意小组成员间的协作。

(1)比较有什么变化。认识到堵住耳朵,人将听不到声音。 

(2)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并比较那个听的效果好。

 

(3)了解骨传导的概念。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整理出这一传播途径的过程:声音→介质(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产生听觉 

学生受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不在逆境中沉没。同时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残疾人。

 

 

 

三、科学世界:双耳效应(将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大约 10 分钟)

1.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双耳效应及双耳效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师板书:“双耳效应”

2.有条件的话,可以演示立体声音的效果。(用并不大的双声道音箱播放DVD音效都可以)

1.学生阅读,了解双耳效应的初步原理。 

2.学生在阅读了解原理后,再身临其境地感受,印象很深刻。认识到现代科技以及生活中大量用到了物理知识,产生了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

 

四、课堂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对人听到声音过程的认识。(约6分钟)

练习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侧睡时,常常会感到自己的心脏在“突突”地跳动,这种“突突”声是通过耳朵传入大脑,这句话对吗?答:                    。

(引导学生从课堂中分析的两个不同听声途径来分析,看看应符号哪个传播途径。)

2.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我们便会听到“嗡嗡”声,那是通过           这一器官听到的声音;如将振动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到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则是通过                   听到声音的。

3.人们是通过                效应来感觉声源位置的。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回答问题。

答案:这句话不对,人听到心脏的“突突”声,主要是靠人体的肌肉、骨骼等组织传给听觉神经,最后把声信号传到大脑。

 

2.学生回顾前面进行的实验探究活动,能够分清两个不同传声途径的差异。经小组快速讨论后回答。

答案:耳朵,骨传导。 

3.学生回答。

答案:双耳

 

五、课后延伸练习

P18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  人耳的构造

听到声音的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二.骨传导

   听到声音的途径:声音→介质(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产生听觉

三.双耳效应

 

 

多媒体教学建议

本节只靠教师讲授,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除了安排的分组探究实验外,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手段,较直观地展示人听声音的途径,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双耳效应”的教学,更是要让学生亲身聆听多声道音响所带来的真切的声音效果,加深对“双耳效应”原理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技术的热情。

能力提高设计

我们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有趣的现象:当人们将你的声音录入录音机后,再播放出来,你会感觉到播放出的声音听起来不像自己本身的声音了,即使不考虑录音质量带来的因素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试分析其中的奥妙。

物理小知识

与耳朵相关的医学知识

 

正常人每人都有两只耳朵,但人们往往会忽略它的存在和作用,只在因故缺损时,才会引起特别关注,至少觉得不损形象,其实,耳朵的作用不只是使人漂亮的“配件”。

人类在自然进化的长河中,人体的各个器官亦是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耳朵进化到现代已非常精良。40年代末,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发现耳朵形如倒置胎儿。国内中西医学专家亦对耳朵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时到今日,运用耳穴诊断疾病和医疗保健已具非常成熟的经验。

您仔细看过自己的或别人的耳朵吗?人的双耳并不平坦,而是七拱八翘,耳廓的每一条沟沟坎坎都有其特定的定位意义,并有肢体或内脏的相应点存在其上,且按系统呈一定的规律性。耳廓三角窝内为内生殖系统穴位所在处,耳轮脚周围分布着胃肠系统的穴位。

临床实践证明:耳穴诊治疾病,方法简单、直观、易懂、易学、易于掌握,特别是镇静、止痛、降压、清热泻火等,可达立竿见影的效果。

文档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内容初步了解人耳的构造及人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什么是骨传导;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教学重、难点解析◆     重点1.人耳的构造及人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什么是骨传导。◆     难点双耳效应及其应用。教学准备师:音叉、挂图、多媒体课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