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世界粮食日与粮食安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10:53
文档

世界粮食日与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日与粮食安全一、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WorldFood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197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在此后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各国及一些民间组织都会围绕当年的活动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纪念。而之所以选定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因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的确立旨
推荐度:
导读世界粮食日与粮食安全一、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WorldFood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197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在此后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各国及一些民间组织都会围绕当年的活动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纪念。而之所以选定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因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的确立旨
世界粮食日与粮食安全

一、世界粮食日。

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197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在此后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各国及一些民间组织都会围绕当年的活动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纪念。而之所以选定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因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的确立旨在引起全世界对世界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它的诞生也说明人类对粮食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世界各国开始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有了足够的重视。

世界粮食日历年的主题

时间主题时间主题时间主题时间主题
1981年

粮食第一19年

粮食与环境1997年

投资粮食安全2005年

农业与跨文化对话
1982年

粮食第一1990年

为未来备粮1998年

妇女养供世界2006年

投资农业促进粮食安全以惠及全世界
1983年

粮食安全1991年

生命之树1999年

青年消除饥饿2007年

食物权
1984年

妇女参与农业1992年

粮食与营养2000年

没有饥饿的千年2008年

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
1985年

乡村贫困1993年

收获自然多样性2001年

消除饥饿,减少贫困2009年

农业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
1986年

渔民和渔业社区1994年

生命之水2002年

水:粮食安全之源
1987年

小农1995年

人皆有食2003年

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1988年

乡村青年1996年

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2004年

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
二、世界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

粮食安全是指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三个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当前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首先,全球粮食价格飞涨并持续高位运行。根据粮农组织发表的报告称,近年全球粮食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全球粮食价格2006年上涨了12%,2007年上涨了24%,2008年前8个月涨幅超过50%。2008年整个农作物产品的价格涨幅达到三十年来的最高点。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反映出了全球粮食供给与需求机制的失衡,2008年全球粮食期末库存预计为4.2亿吨,比2004年创下的20年库存新低仅高出300万吨。全球粮食的库存使用比在20%左右,为30年来的最低值。粮食价格上涨导致百姓生活水平的降低和贫困化的加剧,由于粮价上涨导致受饥饿人数增加,去年全世界受饥饿的总人数达到9.23亿人,粮食价格的高涨已经在30多个国家引发政治与社会动荡。

其次,世界粮食生产地域不平衡。虽然二战后世界粮食总产量的增长超过世界人口的增长但分布不平衡却加剧了世界粮食问题(供求)的严重性:广大发展中国家缺乏粮食,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大量余粮,出现粮食过剩;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4,而拥有世界粮食产量的49%;发展中国家人口占总人口的3/4,却只拥有世界粮食产量的51%,人均粮食产量的差距极大。发展中国家中只有阿根廷、泰国等有粮食出口,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等30多个国家,可以自给或基本自给,丰年略有出口。

第三,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正面临着传统和非传统因素的多种挑战。传统因素如:人口的增加,使人均耕地不断下降,世界人均耕地1970年为0.38公顷,2000年减为0.23公顷,估计到2050年将减至0.15公顷;城市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使得城市人口大增而农业用地变得越发匮乏;还有气候变化、水资源缺乏也制约着世界粮食生产。非传统因素中如:生物能源的发展、世界粮食贸易壁垒、金融危机等也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不小的影响。

三、中国积极应对世界粮食危机,确保自身粮食安全。

中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国家历来特别重视保障粮食安全。现在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达到95%,中国人用事实回答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这一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也不得不面对诸多挑战,粮食生产形势同样不容乐观。特别是2007年以来的世界粮食市场动荡让世界各国再一次认识到了粮食生产不可小视,中国也在这方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2008 7月2日,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纲要中总结了我国在粮食安全上取得的成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基本稳定、粮食流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粮食安全支持体系初步建立、粮食宏观体系逐步完善。也指出了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全球粮食供求偏紧。并提出了粮食生产目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到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到2020年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保持合理粮食储备水平——和地方粮食储备保持在合理规模水平,粮食库存品种结构趋向合理,小麦和稻谷比重不低于70%;建立健全“四散化”粮食物流体系——到2010年全国粮食物流“四散化”比例达到30%,到2020年提高到55%。按《纲要》规划,未来我国将形成东北大豆玉米产区(吉林、黑龙江),华北小麦产区(河南)和华中水稻产区(湖南、江西)为核心的3大粮食主产区,全国粮食生产的整体布局初步形成,而这三大粮食主产区将有针对性地开展“粮食增产大运动”,以求在国际粮食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可以实现粮食供需基本平衡。

2009年 4月8日,常务会议又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该规划中提出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并提出了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6个方面的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措施。

文档

世界粮食日与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日与粮食安全一、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WorldFood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197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在此后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各国及一些民间组织都会围绕当年的活动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纪念。而之所以选定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因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的确立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