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复习课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11:03
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复习课教案

平头镇中心学校“网络课堂”备课教案学校石河小学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课题复习课《1.古诗三首》时间3.10授课形式直播授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教学重难点)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推荐度:
导读平头镇中心学校“网络课堂”备课教案学校石河小学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课题复习课《1.古诗三首》时间3.10授课形式直播授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教学重难点)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平头镇中心学校“网络课堂”备课教案
学校石河小学年级五年级
科目语文课题复习课

《 1.古诗三首》

时间3.10授课形式直播授课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教学重难点)

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6.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其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其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 学 过 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要度过幸福的童年,童年那纯真、幼稚的岁月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身处童年的我们,身上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儿时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1)点字成诗

1.游戏规则:选手须在3秒的时间内根据九宫格里的字说出一句诗。

(2)复习古诗

1.回想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2.出示学习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

2、给诗词划分节奏,练习有节奏地通读古诗。

3、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古诗大意,圈画重点,标出疑难词句。

4、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

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雷震:宋代诗人。

  

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个篇章,各12首,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选自夏日篇。描绘了乡村农人耘田绩麻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

    《稚子弄冰》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场景。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诗人即景而写,描写了自然景物变化和牧童的活动,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2、给诗词划分节奏,练习有节奏地通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3、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古诗大意,圈画重点,标出疑难词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①昼(zhòu):白天

 

②耘(yún)田:在田间锄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⑤解:理解,懂得。

 

⑥供(gòng):从事。

 

⑦傍:靠近。

 

⑧阴:树荫。

译文:白天在田里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村里的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

①稚(zhì)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取: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④钲(zhēng):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⑤馨(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⑥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村晚》

①陂(bēi):池岸。

 

②衔:口里含着。本诗中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漪(yī):水中的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译文: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水中,闪动着粼粼的波光。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4、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冰心

(3)出口成诗

1.游戏规则:选手须在150秒的时间内说出与大屏幕上12个关键词相关联的12联诗句。

2、总结

童年生活充满了童趣,“小娃撑小艇”“童孙学种瓜”“稚子脱晓冰”“牧童信口吹”,更多丰富多彩的生活待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再趁东风放纸鸢。

作业设计1 古诗三首  随堂检测

复习课

请同学们完成语文学案第一课内容。提醒大家注意:端正坐姿,握笔姿势要正确,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教                      学                               效                              果1.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七言绝句押韵和断句的特点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味。

2.在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诵出诗人的美好情怀。

3.迁移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主动积累。

反                         思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要不断地让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使之形成能力。古诗中像这样描写儿童活泼可爱的诗篇还有很多,应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搜集,自己积累,并开展“赛诗”会。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积累这方面知识。

今后,我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钻研学生,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探索,真正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我今后课堂教学中应该付诸实践的首要任务。

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复习课教案

平头镇中心学校“网络课堂”备课教案学校石河小学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课题复习课《1.古诗三首》时间3.10授课形式直播授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教学重难点)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5.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