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代码: 120202 授 管理学 学位)
一、培养目标
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具有国际思维和创新能力,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管理和研究人才。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企业管理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具有地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或承担企业管理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1.管理学基础理论
2.战略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
4.国际企业管理
5.创业管理
6.物流管理
7. 公司治理
8.国际竞争力
9.服务创新
10.旅游管理
三、学习年限
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6年。硕博连读、直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7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选修课和补修课构成,具体课程设置见以下课程计划表。
已获硕士学位攻读博士生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12学分。直博生、“1+4”硕博连读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32学分。
五、培养过程必修环节
1.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前对博士生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评估博士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术科研能力。
2.学术交流
博士生应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和其它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同时,还应具有在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言的经历,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发言的次数不少于三次。
3.学期学术报告
博士生每学期应在一定范围内做一次学术研究进展汇报,由导师组进行考评。
4.实习实践
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根据企业管理学科博士生培养特点,博士生应积极参加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等实习实践活动。
5.经典文献阅读
按照企业管理学科文献深度阅读要求,开展文献研读交流,培养博士生钻研学术文献的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在学期学术研究进展汇报和学科综合考试中进行考核。
6.申请学位资格论文要求
博士生必须达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须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或者学院所属教学、科研单位为第一作者单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包括研究生第一署名和研究生本人导师后第一署名)在指定的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至少2篇学术论文(其中权威期刊1篇,核心期刊1篇)后方可申请学位。
六、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领域最新成果、研究内容与特色、研究方法、关键技术、主要创新点、论文工作计划等。
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最迟在答辩前一年进行,由主导师及其指导小组成员等组成考核小组(三名及以上成员),对选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并就研究工作提出具体意见。
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如未通过,应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应随意变动选题,因特殊原因变动者,应由博士生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与学院同意(需在学院备案),可重新做开题报告。
2.学位论文过程检查
每隔3-5个月,博士研究生应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汇报,说明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和阶段性成果、主要困难、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导师及指导小组对博士生的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与指导。
3.预答辩
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并经导师审阅认可后,应在正式答辩前三至六个月提出预答辩申请。预答辩由各学科点统一组织,需聘请3-5名专家组成预答辩小组,按照正式答辩程序进行。预答辩小组主要对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写作规范等进行严格审查,并以评议方式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决议。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专家建议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论文经导师审阅通过后方可提交正式答辩申请。未通过预答辩的论文不予安排正式答辩。
4.答辩
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生申请答辩需满足以下要求:(1)论文业已按照预答辩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完善,并经导师审核同意提交答辩;(2)必须至少已在权威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3)博士生应在答辩前两个月向学院提交论文评审与答辩申请。答辩的其他具体要求按照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培养方式
1.博士生的培养应依托高水平科研项目,强化系统科研训练,实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重点进行从事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2.建立和完善有助于调动和发挥学术团队作用的培养机制,实现导师与导师指导小组相结合、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建导师指导小组(含副教授,小组成员可跨学科跨院系),共同负责博士生培养的全程指导与质量监控。
3.博士生入学一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培养方案,结合个人实际,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研工作计划与进度、实习实践、学术交流、学位论文等进行明确规定。
4.注重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优秀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应有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经历,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入各类国际研究机构访学、合作研究、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等。
企业管理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 别 | 课程名称 | 英文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 时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学位 课 | 公共必修课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Political Theory | 2 | 36 | 1 | |
博士第一外国语 | First Foreign Language | 2 | 36 | 1 | 上公共外语 | ||
学科通开课 | 管理研究方法 |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ology | 2 | 36 | 1 | ||
专业通开课 | 管理学理论专题 | Management Theory | 2 | 36 | 1 | ||
选 修 课 | 企业经营管理方向 |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专题 | Corporate Strategy | 2 | 36 | 2 | |
国际企业管理理论专题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2 | 36 | 2 | |||
创业与企业成长理论专题 | Entrepreneurship and Corporate Growth Theory | 2 | 36 | 2 | |||
公司治理理论专题 | Corporate Governance | 2 | 36 | 2 | |||
国际竞争力理论专题 |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 2 | 36 | 2 | |||
服务创新理论专题 | Service Innovation | 2 | 36 | 2 | |||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 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专题 | Organizational theory & Behavior | 2 | 36 | 2 |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专题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2 | 36 | 2 | |||
旅游管理方向 | 旅游管理理论专题 | Tourism Management | 2 | 36 | 2 | ||
物流管理方向 | 物流管理理论专题 | Logistics Management | 2 | 36 | 2 | ||
选 修 课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Marxist Classics | 1 | 18 | 公共选修课 | ||
补 修 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