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 《材料科学基础 》 任课教师签名
出题教师签名 集体出卷 审题教师签名
考试方式 (闭)卷 适用专业 08材料物理1、2班
考试时间 10年秋( 120)分钟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 得分 | |||||
| 评卷人 | |||||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金属弹性变形的主要特点是:
① ;
② 。
2、滑移时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称为 。
3、多晶体变形特点:第一是变形的 ,第二是变形的 。
4、 是材料在断裂以前能够吸收的能量大小的量度。
5、超塑性变形的本质,多数的观点是认为由 的滑动与 的转动所致。它没有晶粒的伸长变形, 和 是实现这一变形的必要条件。
6、菲克第一定律描述了稳态扩散的特征,即浓度不随 变化。
7、从扩散方向考虑,钢加热时,碳化物溶入奥氏体的过程是 扩散;而冷却时,碳化物析出的过程是 扩散。
8、形核的充分条件是 、 、
9、相律是表示材料系统相平衡的热力学表达式,具体表示系统 、
和 之间的关系。
10、在间隙式和置换式固溶体中, 固溶体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
二、选择题(共10分,每空1分)
1、面心立方结构的铝中,每个铝原子在本层(111)面上的原子配位数为
A、12; B、6; C、4; D、3
2、密排六方与面心立方均属密排结构,他们的不同点是:
A、晶胞选取方式不同; B、原子配位数不同; C、密排面上,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原子密排面的堆垛方式不同
3、纯共晶合金生长时,因为两相的平均成分和液体成分相同,两相协同生长时界面前沿的液体 溶质堆积, 成分过 冷,生长的界面呈 生长
A、没有 B、有 C、树枝晶 D、平面式
4、与(113)和(112)同属一晶带的有:
A、 B、, C、(110) D、(211)
5、组成固溶体的两组元完全互溶的必要条件是:
A、两组元的电子浓度相同,B、两组元的晶体结构相同,
C、两组元的原子半径相同,D、两组元的电负性相同,
6、攀移正是通过原子的扩散而实现的,攀移需要 应力,滑移需要 应力;
A、正 B、负 C、任意
7、间隙相和间隙固溶体的区别之一是
A、间隙相结构比间隙固溶体简单;B、间隙相的间隙原子比间隙固溶体中的间隙原子大;
C、间隙相的固溶度比间隙固溶体大;D、间隙相的结构和其组元的结构不同
8、铸铁与碳钢的区别在于有无 。
A、莱氏体 B、珠光体 C、铁素体
9、凝固时在形核阶段,只有核胚半径等于或大于临界尺寸时才能成为结晶的核心。当形成的核胚其半径等于临界尺寸时,体系的自由能变化 。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10、金属镁的单晶处于软取向时塑性变形量可达100%~200%,但其多晶体的塑性很差,其主要原因是:
A、其多晶体晶粒通常粗大;B、其多晶体通常存在裂纹;C、其滑移系通常较少;D、因为镁是BCC结构,所以脆性大
三、问答题 (共30分,每题6分)
1、回答下列问题:
(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001)与[210],(111)与,与 [111],与[123],与[236]
(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 (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2、调幅分解反应和一般的形核长大机制有何不同?
3、拉伸试验主要了解材料的哪些特性?可获得哪些常用的力学性能数据?
4、位错是否有平衡浓度?为什么?
5、简述孪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四、计算题 (40分,每题10分)
1、根据下列实验数据绘出概略的二元共晶相图,A组元的熔点为1000℃,B组元的熔点为700℃。wB=25%的合金在500℃凝固完毕,含73.33%初生α相,其余为共晶体(α+β)。含50%B的合金也在500℃凝固完毕,含40%初生α相,其余为共晶体(α+β),此合金中α相的总量占合金总量的50%。
2. 判断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
3、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判断, (132), (311)晶面是否属于同一晶带?
(2)求(211)和 ((110)晶面的晶带轴 ,并列出五个属于该晶带的晶面的密勒指数。
4、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
(1)NaF
(1)CaO
已知XNa=0.93,XF=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