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对光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光解产生的氧进入葡萄糖,氢还原CO2
B 水光解产生的氧以分子态释放,氢参与固定CO2
C 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葡萄糖中
D 与暗反应一样,需要酶参加反应
2. 在叶绿体中,ATP、ADP的运动方向是()
A 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的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
B 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C AT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DP向相反方向运动
D 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3. 有一种蓝色染色剂DCPIP(二氧酚靛酚)被还原后成为白色,下面条件下能使DCPIP产生最大程度颜色变化的是()
A 分离的叶绿体,置于黑暗中
B 分离的叶绿体,置于光下
C 叶绿体提取液,置于黑暗中
D 叶绿体基质提取液,置于光下
4.
右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际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
5. 下列叶绿素合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
B 低温抑制叶绿素的合成
C 矿质元素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D 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6. 右图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试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A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 叶黄素、叶绿素a
D
叶绿素、叶绿素b
7. 对某株植物作如下处理:(甲)连续光照5分钟,(乙)光照5s再黑暗处理5s,连续交替进行10分钟。其他条件相同,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株所制造的有机总量是()
A 甲多于乙B.甲少于乙C.甲乙相等D.无法确定
8. 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需要好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气体和湿度,这对作物的生长、产品的品质关系极大。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1) 在冬季,温室密封,内外温差大,经常在温室内壁和薄膜(或玻璃)上结一层水膜,致使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
(2) 日光温室在严寒冬季密封时间长,通风少,易使温室内CO2严重缺乏,使蔬菜处于严重CO2饥饿状态;长期下去,植株长势弱,易早衰,产量低。因此温室内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定期增放CO2气体。请写出一种利用生物学的原理提高温室CO,含量的方法____。
(3) 在温室大棚,当突然停止供应CO2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的变化分别是____。
(4) 请你列举在温室大棚施用农家肥料的两点好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9. 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在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释放量表示)与光强度关系如下图所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关系如下表,请据图回答:
(1) 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 金鱼藻的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煮沸以后的金鱼藻的呼吸速率为__。
(3) 金鱼藻生成O2和消耗O2的细胞器分别是____和____,02生成后在同一细胞中消耗的过程中,穿过了__层磷脂分子层。
(4) 20℃条件下,用15KLx的光连续照射11.3h,合成的葡萄糖约为__mg,其中约有__mg用于呼吸作用。
(5) 10℃条件下连续12h给以20KLx的光照,再转入30℃条件下连续8小时黑暗处理,在这20h内,葡萄糖含量的消长变化为___mg。
(6) 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三天后O2生成减慢,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要使O2生成量不减慢,应向水中加入适量的——。
(7) 如果烧杯中缺少Mg2+,长时间后的金鱼藻将逐渐显示出——的颜色。
10. 根据光合作用原理,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绘出华北平原上的玉米在7月下旬某天某段时间内,在天气晴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效率曲线(能体现大意即可)。
11. 将金鱼藻放人BTB水溶液中(一种在酸性情况下为黄色,碱性条件下为蓝色的指示剂),并将该容器置于暗处。实验开始时溶液为蓝色,2小时后溶液变为黄色。
(1) 容器内的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
(2) 若再将该装置置于适宜阳光下,溶液颜色如何变化,其原因是___。
12. 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图中4条曲线(a、b、c、d)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下,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光照非常弱,CO2很少(远远小于0.03%);b适当遮荫(相当于全光照的1/25),CO,浓度为0.03%;C全光照(晴天不遮荫),CO2浓度为0.03%;d全光照,CO2浓度为1.22%,请据图回答:
(1) 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以净光合速率为指标)最适温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
(2) 当曲线b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真光合速率是否为零?为什么?
(3) 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A. 通风 B.增施有机肥 C.延长生育期 D.施碳酸氢铵
13. 有位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10g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光合作用CO2的吸收量和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左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在15℃和30℃条件下,测得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每小时CO2的吸收量;右图曲线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线粒体呼吸作用每小时CO2的释放量。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1) 在温度为30OC光照为8000Lx的条件下,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__________mg/h;在温度为15℃,光照为8000Lx时,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______mg/h;在光照强度相同、温度不同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主要是因为受光合作用的______过程的。
(2) 离体线粒体在温度为15℃和30℃时的呼吸作用强度分别为__mg/h和___mg/h
(3) 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叶肉细胞中的生理活动一致,在30℃条件下的叶肉细胞内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即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照强度应为___Lx。
(4) 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在叶肉细胞中的生理活动基本一致,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8000Lx时,光照lOh,然后转入无光条件下,温度也为30℃,10g叶肉组织一昼夜能积累葡萄糖的毫克和黑暗条件下的温度平均为15℃,10g叶肉组织一昼夜能积累葡萄糖毫克数分别是()
A. 59、69.5 B.44、54.5 C.30、37.2 D.44、37.2
14. 磷在叶绿体的构成和光合作用中有何作用(要求分别答出三项不同内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D;2、D;3、B;4、C;5、D;6、A;7、B
8、(1)使植物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2)使用农家肥料,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加温室中的CO2;温室与养殖场的鸡舍或猪舍相连,通过动物的呼吸作用提高CO2浓度;(3)C3下降,C5上升。(4)增加CO2,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土壤结构。
9、(1)光照强度和温度;(2)温度影响酶活性 O;(3)叶绿体、线粒体 8;(4)90,5.3;(5)净增36.94;(6)水中CO2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NaHCO3;(7)类胡萝卜素
10
11(1)金鱼藻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使水溶液呈酸性;(2)由黄色变为蓝色 在阳光下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使水中CO2含量逐渐减少,水溶液的PH升高。
12、(1)逐渐提高;(2)不为零,因为在b实验条件下,呼吸速率不为零;(3)A、B、D
13、(1)8 4暗反应;(2)0.75 1.5 (3)1500;(4)C
14、(1)磷脂分子中需要磷元素,磷脂是构成叶绿体被膜和类囊体膜的基本成分
(2)ATP分子中需要磷元素。NADP是光合作用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在物质和能量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3)叶绿体中的DNA和RNA需要磷元素,其DNA含有叶绿体所需要的部分基因一. 关于光合作用的检测题
1. 下列对光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光解产生的氧进入葡萄糖,氢还原CO2
B 水光解产生的氧以分子态释放,氢参与固定CO2
C 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葡萄糖中
D 与暗反应一样,需要酶参加反应
2. 在叶绿体中,ATP、ADP的运动方向是()
A 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的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
B 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C AT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DP向相反方向运动
D 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3. 有一种蓝色染色剂DCPIP(二氧酚靛酚)被还原后成为白色,下面条件下能使DCPIP产生最大程度颜色变化的是()
A 分离的叶绿体,置于黑暗中
B 分离的叶绿体,置于光下
C 叶绿体提取液,置于黑暗中
D 叶绿体基质提取液,置于光下
4.
右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际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
5. 下列叶绿素合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
B 低温抑制叶绿素的合成
C 矿质元素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D 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6. 右图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试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A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 叶黄素、叶绿素a
D
叶绿素、叶绿素b
7. 对某株植物作如下处理:(甲)连续光照5分钟,(乙)光照5s再黑暗处理5s,连续交替进行10分钟。其他条件相同,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株所制造的有机总量是()
A 甲多于乙B.甲少于乙C.甲乙相等D.无法确定
8. 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经济效益,需要好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气体和湿度,这对作物的生长、产品的品质关系极大。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1) 在冬季,温室密封,内外温差大,经常在温室内壁和薄膜(或玻璃)上结一层水膜,致使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
(2) 日光温室在严寒冬季密封时间长,通风少,易使温室内CO2严重缺乏,使蔬菜处于严重CO2饥饿状态;长期下去,植株长势弱,易早衰,产量低。因此温室内可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定期增放CO2气体。请写出一种利用生物学的原理提高温室CO,含量的方法____。
(3) 在温室大棚,当突然停止供应CO2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C3化合物和C5化合物的变化分别是____。
(4) 请你列举在温室大棚施用农家肥料的两点好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9. 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在不同温度下,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释放量表示)与光强度关系如下图所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关系如下表,请据图回答:
(1) 从图中可见,金鱼藻的光合速率与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2) 金鱼藻的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煮沸以后的金鱼藻的呼吸速率为__。
(3) 金鱼藻生成O2和消耗O2的细胞器分别是____和____,02生成后在同一细胞中消耗的过程中,穿过了__层磷脂分子层。
(4) 20℃条件下,用15KLx的光连续照射11.3h,合成的葡萄糖约为__mg,其中约有__mg用于呼吸作用。
(5) 10℃条件下连续12h给以20KLx的光照,再转入30℃条件下连续8小时黑暗处理,在这20h内,葡萄糖含量的消长变化为___mg。
(6) 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三天后O2生成减慢,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要使O2生成量不减慢,应向水中加入适量的——。
(7) 如果烧杯中缺少Mg2+,长时间后的金鱼藻将逐渐显示出——的颜色。
10. 根据光合作用原理,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绘出华北平原上的玉米在7月下旬某天某段时间内,在天气晴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效率曲线(能体现大意即可)。
11. 将金鱼藻放人BTB水溶液中(一种在酸性情况下为黄色,碱性条件下为蓝色的指示剂),并将该容器置于暗处。实验开始时溶液为蓝色,2小时后溶液变为黄色。
(1) 容器内的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
(2) 若再将该装置置于适宜阳光下,溶液颜色如何变化,其原因是___。
12. 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图中4条曲线(a、b、c、d)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浓度下,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光照非常弱,CO2很少(远远小于0.03%);b适当遮荫(相当于全光照的1/25),CO,浓度为0.03%;C全光照(晴天不遮荫),CO2浓度为0.03%;d全光照,CO2浓度为1.22%,请据图回答:
(1) 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以净光合速率为指标)最适温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
(2) 当曲线b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真光合速率是否为零?为什么?
(3) 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A. 通风 B.增施有机肥 C.延长生育期 D.施碳酸氢铵
13. 有位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10g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分离开来,在离体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光合作用CO2的吸收量和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左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在15℃和30℃条件下,测得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每小时CO2的吸收量;右图曲线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线粒体呼吸作用每小时CO2的释放量。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1) 在温度为30OC光照为8000Lx的条件下,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__________mg/h;在温度为15℃,光照为8000Lx时,离体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为______mg/h;在光照强度相同、温度不同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主要是因为受光合作用的______过程的。
(2) 离体线粒体在温度为15℃和30℃时的呼吸作用强度分别为__mg/h和___mg/h
(3) 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叶肉细胞中的生理活动一致,在30℃条件下的叶肉细胞内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即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照强度应为___Lx。
(4) 假定离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在叶肉细胞中的生理活动基本一致,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8000Lx时,光照lOh,然后转入无光条件下,温度也为30℃,10g叶肉组织一昼夜能积累葡萄糖的毫克和黑暗条件下的温度平均为15℃,10g叶肉组织一昼夜能积累葡萄糖毫克数分别是()
A. 59、69.5 B.44、54.5 C.30、37.2 D.44、37.2
14. 磷在叶绿体的构成和光合作用中有何作用(要求分别答出三项不同内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D;2、D;3、B;4、C;5、D;6、A;7、B
8、(1)使植物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2)使用农家肥料,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加温室中的CO2;温室与养殖场的鸡舍或猪舍相连,通过动物的呼吸作用提高CO2浓度;(3)C3下降,C5上升。(4)增加CO2,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土壤结构。
9、(1)光照强度和温度;(2)温度影响酶活性 O;(3)叶绿体、线粒体 8;(4)90,5.3;(5)净增36.94;(6)水中CO2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NaHCO3;(7)类胡萝卜素
10
11(1)金鱼藻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使水溶液呈酸性;(2)由黄色变为蓝色 在阳光下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使水中CO2含量逐渐减少,水溶液的PH升高。
12、(1)逐渐提高;(2)不为零,因为在b实验条件下,呼吸速率不为零;(3)A、B、D
13、(1)8 4暗反应;(2)0.75 1.5 (3)1500;(4)C
14、(1)磷脂分子中需要磷元素,磷脂是构成叶绿体被膜和类囊体膜的基本成分
(2)ATP分子中需要磷元素。NADP是光合作用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在物质和能量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3)叶绿体中的DNA和RNA需要磷元素,其DNA含有叶绿体所需要的部分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