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六讲 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2:55:37
文档

第六讲 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

阅读与写作第六讲学会简单地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幸福的外婆每月逢十五日,妈妈总要去外婆家。今天又是十五日,像往常一样,妈妈拿了些礼物,带着我,愉快地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到了外婆家,我一看,小姨妈、大姨妈、舅舅都在。妈妈他们争先恐后地拿出工资给外婆。外婆笑着说:“现在生活好了,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钱,你们就少给我点儿吧!”“不!”妈妈第一个说,“我只有一个孩子,负担比较轻。姐姐常请病假,让他少给点儿吧!”“不,  我的女儿已经工作了。弟弟两个孩子都进了中学,负担重,还是让他少给点吧。”大姨妈推辞说。“
推荐度:
导读阅读与写作第六讲学会简单地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幸福的外婆每月逢十五日,妈妈总要去外婆家。今天又是十五日,像往常一样,妈妈拿了些礼物,带着我,愉快地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到了外婆家,我一看,小姨妈、大姨妈、舅舅都在。妈妈他们争先恐后地拿出工资给外婆。外婆笑着说:“现在生活好了,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钱,你们就少给我点儿吧!”“不!”妈妈第一个说,“我只有一个孩子,负担比较轻。姐姐常请病假,让他少给点儿吧!”“不,  我的女儿已经工作了。弟弟两个孩子都进了中学,负担重,还是让他少给点吧。”大姨妈推辞说。“
阅读与写作

第六讲   学会简单地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

幸福的外婆

每月逢十五日,妈妈总要去外婆家。今天又是十五日,像往常一样,妈妈拿了些礼物,带着我,愉快地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

到了外婆家,我一看,小姨妈、大姨妈、舅舅都在。妈妈他们争先恐后地拿出工资给外婆。外婆笑着说:“现在生活好了,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钱,你们就少给我点儿吧!”

“不!”妈妈第一个说,“我只有一个孩子,负担比较轻。姐姐常请病假,让他少给点儿吧!”

“不,   我的女儿已经工作了。弟弟两个孩子都进了中学,负担重,还是让他少给点吧。”大姨妈推辞说。

“不行!”   舅舅一口回绝了,“我能安排好。”

这时,小姨妈笑嘻嘻地开口了:“你们都有孩子了,负担重,我没有什么负担, 我应该多给点。”

她的话刚说完,立刻遭到大家的反对……

看着这情景,我想起电视剧里有些青年人,十分不尊重长辈,有的把长辈当作劳动力,有的甚至工作了,还要向长辈要钱。这一切和我眼前看到的迥(jiǒng)然不同啊!

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既然外婆说少给她点钱,那么你们为什么坚持呢?”妈妈回答说:“外婆把我们从小抚养大,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宁可自己节约点,也要让外婆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哦,我懂了,分鱼时爸爸为什么夹起鱼头鱼尾自己吃,把鱼身子给外婆;为什么每次爷爷来到我们房间,妈妈总要我拿藤椅给爷爷坐;每当爷爷走时,妈妈还要我扶爷爷回房;……

我长大后,一定要像爸爸妈妈对待外婆、爷爷那样对待爸爸、妈妈。

1、在括号里填上表明地点的词语:

在(          ),我看到妈妈、姨妈、舅舅都争着拿钱给外婆。

在(          ),我知道了妈妈要让外婆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2、按地点的变化给文章分段。

一、划分段落

分段,是指理清作者写作时构思顺序和写作步骤。给文章分段的基本方法——归并法

用归并法给文章分段的一般步骤是:

⑴要把文章从头到尾读一遍,对整篇文章有个初步的印象。

⑵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每读完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⑶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表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可以归并为一段;

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可以成段。

   

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是给文章分段的主要依据。常见的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以下五种:

⑴按时间的顺序安排材料

一些写事的文章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给这类文章分段,要特别注意文中标明时间的语句。

知错就改

放暑假了,妈妈带我到外婆家。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小青蛙。心里不由得暗想:要能捉到一只玩玩,那该多有意思啊!

    第二天, 我在田沟里发现了另外一只小青蛙,就悄悄蹲下身子,蹑手蹑脚地挪动脚步,猛地朝前一扑, 伸手一捉,就抓住了小青蛙的后脚。我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碧绿的身体布满了深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发了脾气,一鼓一鼓的。

    回到家里,我用一根细绳拴住青蛙的后腿,把它放在装满清水的木盆里。青蛙一下水,就欢乐地游起来,看上去真像个“游泳健将”。

    我正玩得高兴, 舅舅回来了。他看我捉了青蛙,就说:“青蛙是益虫,快放了它吧!”我低头不语。舅舅又说:“你想想看,少一只青蛙,就有上万只害虫逃掉。损失多大呀!”  

没等舅舅说完,我就奔出屋门,跑到田野里,手一甩,青蛙欢乐地跳到稻田里。

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材料

这是写事文章安排材料的基本方法。

给这类文章分段,要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比较复杂的事情,还要弄明白事情的发展

有几个阶段。

心灵上的大桥

窗外下着毛毛细雨。我被一道题难住了。唉!该怎么解呢?我坐不住了,就朝雨里走去。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见了一个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雨水的小水塘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的身上,头发(捎、梢、稍)上不断地滴着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觉得。

“小弟弟,你在干什么呀?”我疑惑不解地问。

“造桥呗。”他连头也没抬,只将手中的一叠小木头往水塘里排列开去。

“造啥桥啊?”我好奇地又问了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啪”的一声,一脚踩得泥浆水(贱、溅、浅)了开去,大桥倒(蹋、塌、踏)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又蹲下来,心疼地(捡、俭、检)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嗜囔着:“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经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刻苦好学,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情不自禁地反思:“难道我就不能像他一样,去解答难题吗?”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塘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细雨,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正专心致志地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1、“我”为什么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                                                                      

2、用“          ”画出小男孩认真学“造桥”的语句。

3、根据下面的提示,把短文分成三段。

⑴我坐不住了,朝雨里走去。⑵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⑶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

⑶按方位或地点的变换安排材料

游记、参观记一般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

给这类文章分段,要抓住文中标明地点或方位变换的词语。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时清新的空气;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还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②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的③一边唱歌④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⑤一个个大西瓜⑥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辉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意的乡村晚景,“呜呜”地长叫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啊!我如果架照相机,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的傍晚啊!

1、用“~~~”划出两个自然段间互相照应的语句。

2、具体描写“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的自然段是          、          、          。

3、细读2、3、4自然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自然段观察点观察到景象作者的感受观察顺序
2
3
4
4、这篇短文各段之间的关系是             

A、因果关系   B、总分总关系   C、并列关系

5、用“‖”把短文划分为三段

                                                                                   

⑷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安排材料

说明文和一些写人的文章常采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

给这类文章分段,关键要理解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事物的。

湖是美的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泊飘荡。 

静静得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地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是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地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我最爱的还是湖。”原因是                                                        (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作者从两个方面来写湖是美的。其中从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写静静的湖美丽可爱,从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写雨中的湖更加动人。

3、用“       ”划出文中的过渡句。说说这个过渡句主要是起承接上文的作用还是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4、用“‖”把短文分成四段。

⑸按总分的关系安排材料

这种安排材料的方式与自然段的总分段式相似,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

我爱我家的竹园

     我家有一片翠绿幽美的竹园。它四季常绿,美丽多姿,令人陶醉。我爱我家的竹园。

     春天,鹅黄的新笋从土壤里钻出来,像一只只刚出壳的小鸡一样漂亮,过三、四个星期,逐渐变成了一支支墨绿的新笋,接着变成嫩绿的新竹。那三、四支老竹围着新竹,像保护自己的儿女一样。小麻雀在茂盛的竹叶里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个地方真美啊!”

     到了盛夏,竹园更显得可爱。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缝隙,照在地上,从远处看,像一片片碎银铺在地上。成林的竹子舒展着长臂,好像向人们招手,又仿佛在说:“大热天,你们到这里来歇息吧!”

     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从地里钻出淡黄的马鞭笋,给人们又添了一碟小菜。有时,竹子叫秋风把自己身上的旧叶换掉,飘落的竹叶像一位美丽的姑娘表演“天女散花”。

     冬天,别的树叶落光了,可它还是那样清秀挺拔。深绿的叶子笑容满面地迎接严霜白雪。雪后,绿叶上积满了厚厚的白雪,弯弯的枝条低垂着,微风吹过,雪末儿窣窣地下落,大地一片银装。

     我爱竹园,更爱竹子,因为它四季常绿,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给我们带来勃勃的生机,带来绿色的希望。

二、概括段意

归纳段落大意有三项要求:一是要反映段的主要内容;二是用语简单明确,不罗嗦;三是各段段意连起来能反映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这三项要求中,第一项是最基本的。

简单有效方法:

一、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二、概括法: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

三、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⒈秋天,果子熟了。阳光下,那熟透了的柿子像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红彤彤的枣像一颗颗玛瑙似的逗人喜爱,满树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葡萄架下,成串的葡萄有红的、青的、紫的、闪着迷人的光彩。多么美啊,秋天的果园!一阵凉风吹来,树枝摇晃,果儿点头,散发出、甜甜的香味。

 本段 段意:(      )

A、秋天果子熟了      B、多么美啊,秋天的果园!

C、柿子挂在枝头   

2、贴鼻子游戏真有趣。课外活动的时候,老师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大头娃娃。轮到我们组给大头娃娃贴鼻子了。第一个上去贴的是小军,小组长用绿绸带给他蒙上眼睛,扶着他转了三圈,小军拿着一个红鼻子慢慢地走到画前,比画了一会儿,才把鼻子贴上。“哈哈!”大家哈哈大笑。小军扯下绸带一看,原来把鼻子贴在右眼上,自己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本段段意(    )

A 、贴鼻子游戏真有趣       B、大家高兴地贴鼻子

C、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3、小刚是个好孩子。早上起来,他自己穿衣服,洗脸,还不忘系上红领巾。吃过饭,小刚马上拿来抹布擦桌子、洗碗。放学后小刚又在家里扫地,倒垃圾。星期天,小刚还洗手帕,洗袜子。自己会做的事,小刚就自己做。

本段段意(     )

A、小刚早上自己穿衣服      B、小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C、小刚是个好孩子

4、鸟儿大多是捕虫能手。啄木鸟凌晨三点多就开始工作,每在要给自己的小鸟送三四百次虫子。一只山雀每天吃掉的昆虫重量和它本身差不多。一窝燕子一个夏天可以消灭一百万个虫子。一只猫头鹰每年能为人类节省两千斤粮食呢!

本段段意(      )

A、啄木鸟是捕虫能手         B、猫头鹰是捕虫能手

C、鸟儿大多是捕虫能手

5、夏天树林里,叶子在不断地散发大量的水分。树林越茂密,空气中散发出的水分越多,就越使人感到凉爽。另外,阳光很少能透进树林里,所以树林里比别处凉爽。

本段段意(        )

A、夏天树林里使人感到凉爽       B、告诉人们夏天树林里比别处凉爽的原因

C、夏天树林里空气流动快

6、我国到处有泉水,许多地方还有热的泉水,叫做温泉。温泉的水为什么会热呢?原来,在地正很深很深的地方,有一种叫做岩浆的东西,岩浆很热很热,比火炉子热多好多好多倍。地下水从那里经过时就慢慢奕成热水,这些热水从地下冒出来,就是我们见到的温泉。

本段段意(    )

A、讲述温泉水热的原因        B、我国到处有温泉 

C、热的泉水叫做温泉

7、我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一米四三的个子,梳着两条小辫子,又白又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一张小嘴红红的。最令我自豪的还是那颗威风凛然的虎牙,它气势汹汹地突出在伙伴们面前,显得格外神气。

本段段意(       )

A、我很神气        B、我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

C、我有一张红红的小嘴

8、有猴子的地方通常是最热闹的地方。你看那些猴子,有的躲在路边的树丛中,有的倒挂在树枝上,有的蹲在树杈间,千姿百态。最有意思的是那只小猴子,它坐在石头上拿着一个柚子翻来覆去地瞧,就是没找到下嘴的地方。它越看越急,越年越气,站起身来,把柚子使劲儿砸向石头。可那柚子在石头上蹦了蹦,又完好地落在草丛中。小猴子看到那柚子吃又吃不着,砸又砸不破,气得“吱”的一声就蹿上了树梢。

本段段意(     )

A、猴子真可爱          B、猴子很有意思

C、有猴子的地方通常是最热闹的地方

9、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的体形很庞大,像一堵墙;它的鼻子像一根软管;一对牙齿像两根大香蕉;耳朵像两把扇子;腿像四根柱子;尾巴像一根短绳子。皮厚多褶,全身毛很少,甚是有趣。

本段段意(      )

A、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B、象的体形很庞大

C、象的尾巴很有趣

10、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优雅,四肢匀称,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挺神气地竖立在额角;两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和整张脸显得十分生动,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本段段意(       )

A、这只狐狸有几分妩媚           B、这只狐狸身段优雅

C、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

作文(提纲练习)(思考5分钟,10分钟完成)

《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  提示与要求:  

1、 小学生活中,我们攻克过难题,搞过特色活动,如音乐、体育、美术、手工、语文实践活动……每逢我们成功的时候,心中总有无尽的喜悦,请把你做某件事或参校某项活动的经过及成功时的内心感受写下来。  

2、 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不少于400字。

                             《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开头:                                                                               

                                                                                      

                                                                                      

                                                                                      

                                                                                      

                                                                                      

                                                                                      

                                                                                      

结尾:                                                                               

语文百科知识

1、完成下列来自语言故事的成语。

守株(   )(   )   叶公(   )(   )   (   )(   )添足    (   )(   )弄斧

铁杵(   )(   )   对牛(   )(   )   (   )(   )补牢    (   )(   )之蛙

2、请根据诗词内容,完成诗句。

(1)白发       千丈,缘愁似个长。

(2)欲穷       里目,更上一层楼。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       月花。

(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       古来稀。

(5)南朝           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选择题。

(1)明末思想家(     )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国家而奋斗。

     A、文天祥    B、陆游     C、顾炎武     D、王夫之

(2)公元前278年,屈原在(     )投水自杀。

     A、长江    B、金沙江   C、黄河    D、汨罗江

(3)黄果树瀑布位于我国的(     )省。

     A、贵州    B、四川     C、云南    D、陕西

(4)描写“小人国里拥有荒诞的逻辑、的制度”的文学作品(     )

     A、《格林童话》   B、《汤姆·索亚历险记》

     C、《海底两万里》 D、《格列佛游记》

(5)世界上飞行最远的鸟是(     ),每年行程数万公里。

     A、燕鸥    B、企鹅    C、大鹰    D、天鹅

4、成语应用。

 (1)听了伯伯(     )的一席话,钱进紧锁的眉头慢慢地苏展开了。

      A、语无伦次    B、漫不经心    C、长吁短叹    D、语重心长

 (2)我们的小区,树木葱茏、(     ),很受居民喜爱。

      A、红心出墙   B、鸟语花香    C、高耸入云    D、美轮美奂

 (3)小梅的爸爸为她买了一件连衣裙,小梅(     )地去告诉邻居小朋友们。

      A、兴高采烈   B、和颜悦色     C、大言不惭    D、支支吾吾

4、常识填空。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2)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3)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成为“        ”。

(4)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有些食品有着特定的意义,为了纪念屈原的食品有                  ,象征团圆和月圆的食品有                     。

趣味语文

1、根据提示写出合适的成语,例如:12567(丢三落四)

(1)12345(              )      (2)2468(               )

(3)0000(              )       (4)7/8(               )

2、将下列各类作品和它们的名称配对。

     第一部诗歌总集                  《山海经》

     第一部兵书                      《水经注》

     第一部神话集                    《诗经》

     第一部字典                      《孙子兵法》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              《说文解字》

文档

第六讲 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

阅读与写作第六讲学会简单地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幸福的外婆每月逢十五日,妈妈总要去外婆家。今天又是十五日,像往常一样,妈妈拿了些礼物,带着我,愉快地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到了外婆家,我一看,小姨妈、大姨妈、舅舅都在。妈妈他们争先恐后地拿出工资给外婆。外婆笑着说:“现在生活好了,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钱,你们就少给我点儿吧!”“不!”妈妈第一个说,“我只有一个孩子,负担比较轻。姐姐常请病假,让他少给点儿吧!”“不,  我的女儿已经工作了。弟弟两个孩子都进了中学,负担重,还是让他少给点吧。”大姨妈推辞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