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2:55:40
文档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2~201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得分一积累与运用(9小题,28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啜泣(chuò)栖息(qī)澄清(chéng)擎天撼地(qíng)B.小憩(qì)枯涸(hé)禀告(bǐn)猝然长逝(cù)C.洗濯(dí)雏形(chú)泯灭(mǐn)绝处逢生(féng)D.匍匐(fú)厄运(è)迸溅(bèng)抖擞精神(shǒu)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朗润小心翼翼险象叠出B.诅咒获益非浅闲情逸
推荐度:
导读2012~201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得分一积累与运用(9小题,28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啜泣(chuò)栖息(qī)澄清(chéng)擎天撼地(qíng)B.小憩(qì)枯涸(hé)禀告(bǐn)猝然长逝(cù)C.洗濯(dí)雏形(chú)泯灭(mǐn)绝处逢生(féng)D.匍匐(fú)厄运(è)迸溅(bèng)抖擞精神(shǒu)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朗润小心翼翼险象叠出B.诅咒获益非浅闲情逸
2012~201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题号

               二

总分

(一)(二)

(三)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9小题,28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啜泣(chuò)栖息(qī)    澄清(chéng)   擎天撼地(qíng)  

B.小憩(qì)    枯涸(hé )  禀告 (bǐn)    猝然长逝(cù)

C.洗濯(dí)    雏形(chú)   泯灭(mǐn)     绝处逢生(féng)    

D.匍匐(fú)   厄运(è)     迸溅(bèng)    抖擞精神(shǒu)

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朗润  小心翼翼  险象叠出   B.诅咒   获益非浅  闲情逸致 

C.点缀  多姿多采  萧然起敬   D.伫立   轻飞曼舞  梦寐以求

3.把下列人物与文学作品或创作主张对应连线。(2分)

A.马致远         a.创立儒学,主张德治,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B.朱自清         b.元朝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C.孔子           c.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有“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D.老舍           d.著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班长李杰学习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她总是津津乐道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

C.这份试卷中的第三小题他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D.程成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5、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

A.老舍写的《济南的冬天》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都是描写景物为主的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所写景物的赞美之情。

B.《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厄运能使人由脆弱变得坚强。

C.《第一次真好》是说所有第一次都是好的,尝试第一次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D.《行道树》一文歌颂了奉献精神。奉献意味着牺牲,给人带去快乐。

6、下列各句能和“天边偶尔漂浮着的白云”连接成贴切比喻的一项是(2分 )

A像条条闪耀的银链。   B像片片光滑的羽毛。

C像股股奔涌的喷泉。   D像缕缕洁白的棉絮。

7、名著阅读(6分)

  冰心在《忆读书》中写自己从小就着迷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 著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相信你也有同感,不知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呢?

①我最欣赏《               》中的                         (2分)。

②一句话写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梗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推荐理由(2分):

8按要求默写(8分)

(1)                     ,谁家新燕啄春泥。

 

(2)乡书何处达,                          。

 

(3)夕阳西下,                            。

(4)                          ,志在千里。

(5)                        ,青山郭外斜。

(6)曲径通幽处,                        。

 

(7)我寄愁心与明月,                    。

(8)                    ,却话巴山夜雨时。

9.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2分)

上课铃响了,一位同学还慢悠悠地往教室里走。进教室后,又不紧不慢地回到座位上。老师笑着对大家说:“某某同学真听话,上次在教室追打同学,老师教育了他,现在稳重多了,上课铃打了这么半天了,都不快走两步。”

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这同学的好朋友,你会怎么说?

(1)言外之意:                                                             

(2)你说的话:                                                             

 二阅读与理解(41分)

(一)阅读《童趣》选段,然后答题(10分)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鞭数十,驱之别院。

10.解释加线的字(4分)

①常蹲其身(         )       ②以土砾凸者为邱(        )

③怡然自得(        )        ④鞭数十(        )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2.选文写了几件趣事,第一段写的是       之趣。第二段写的是       之趣。(2分)

1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产生这些“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阅读《春》选段,然后答题(16分)

  ①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_____(A、绊 B、伴 C、拌)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____(A、嘹 B、缭 C、燎)亮地响着。

14、请给①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1分) 

                                                              

15、解释②段中加点的词。(2分)

  

(l)卖弄:                                                     

  

(2)宛转:                                                     

16、在②段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内,它们分别是(    )(    )(2分)

17、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a句:                                                                                                                                                 

  

b句:                                                                                                                                               

18、"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中的"杨柳风"指的是什么(2分)?

                                                                                                                                                     

19、②段用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何作用?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3分)

                                                                         

                                                                         

20、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色的,但作者却将春风描绘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填在横线上。(至少两句,2分)

                                                                         

                                                           

(三)、阅读《我喜欢书》(作者:白夜)然后答题(15分)

①题目叫“我喜欢书”,但是想起来,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

②大约在我4岁的时候,我的祖父教我念书。可真难受了,我坐在那儿念天地人,山水田,一点儿意思也没有,仿佛小鸟给关在笼子里。等到祖父说了声,出去玩一会儿吧!我就像脱缰的小马,高兴极了,跑到草地上,又是跳,又是唱。

③然而,我渐渐喜欢书了,大约在5岁时,有一天,我随父亲到9里以外的马厂街去。在街头地摊上,父亲买了一部石印绘图本《三国演义》。我拿起书,一面看,一面走,一面参加刘关张三兄弟的活动。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一路上什么也没看到,一直走到家里,我才放下了书本,离开了三兄弟,我母亲说,这个孩子入了迷了。

④我是入了迷了,不看书,我在家里是个小孩子,不得参加各种大人的活动。然而,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人物面前,眼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我从他们那里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⑤后来,我在西南的塘沟集市上,买到一本石印的《千家诗》。我又入了迷了,又读了一路。书中每页皆有插图,同诗对照起来看,实在有意思。我完全进入诗配画的意境中去,什么烟雨楼台呀,红杏出墙呀,完全忘记了周围的生活了。

⑥到了上中学时,碰到的书太多了,要看得快,才看得完。我记得,我在半天内看完了一本《鲁滨孙漂流记》,真是走马看花了。古人能一目十行,我想,我大概也能一目十行,觉得很高兴。于是,我就喜欢一目十行读下去,读了好多书。

⑦年纪大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书一目十行下去,没有真正读懂,必须仔细读下去才行。读一遍不行,再读二遍;读二遍不行,再读三遍。有些书甚至要常常读,越读越读出其中的味道来。《杜诗镜铨》,我就看了五遍;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我就看了五遍;曹雪芹的《红楼梦》,我就看了七遍,如此等等。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⑧要知道书中说些什么,这是比较容易的,然而,你要把书中的财富,变成自己的,那就要费功夫了。比如说吧,我把书合起来,复述书中的一段情节,只能复述大意,如果详细复述也不如书中的精彩。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要缩短这个距离,就得认真读啊,读啊。

⑨然而,书真是太多了,也不能光埋头在几本书中,又要多看。总之,既要多而博,又要少而精。我的读书经验是,多看要一目十行,而                 。

21. 作者说“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请根据文章内容,用你自己的话概括“不喜欢”的原因。(2分)

   

                                                                 

22.第③段写到“ 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人物面前,眼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

① 请用一个词语概括这种阅读感受:               (2分)

② 尽管那时“我”还小,可是对书为什么却能如此“入迷”?(2分)

                                                              

23. 第③段中“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一句中的“拦

路虎”指(3分)

                                                               

24. 根据作者的读书体会,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① 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② 这就是说,我同书还有距离。

   

                                                                   

                                                                

25. 请根据语境提示,仿照前句,试将文章末句补充完整(2分)

“多看要一目十行,而                                  。”     

三、作文

课余时间:有人喜欢读书,有人喜欢看电视,有人喜欢散步,有人喜欢垂钓,有人喜欢聊天、游戏,有人喜欢下棋、打球……各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因此,我们的生活也就变得丰富多彩。请以“课余,我喜欢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说真话,抒真情;③不少于500字。

题目:               

七年级语文参

一 、

1. A  2.D  

3A ----  b     B  ------d    C -------a       D -------c

4. B     5.C    6 D      7—9略

二 、

   10.(每空格1分)①自己②同丘③喜悦的样子④用鞭子打 

11.神游山林  鞭打(各1分) 

12. ()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省略的主语未写扣1分,“为”要翻译出来。)

13.原因:细致观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有一颗童心

(前两点必须答,答对一点得1分)

14.春花争艳图 (1分) 

15 (1)有意显示、炫耀。(2)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2分) 

16、B  A(2分) 

17、a、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各种花争相开放的情景。b比喻、排比,生动地表现了花色的鲜艳多彩。(4分)

18、春风。(2分)

19、生动。通过触觉写出春风的温暖轻柔。    20、略

21.因为小时侯读的书没有意思,不符合儿童阅读口味,教育方式也单一,束缚儿童天性,所以不喜欢。(意思对即可)

22.①身历其境(意思对即可)

   ②一方面书的内容形象生动,对儿童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我能驱谴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感受书中的无穷乐趣,欣赏到书中的艺术美。(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23.指书中不懂之处  

24.①受年龄和阅历等的影响,有些书暂时是不能全读懂,而要经常读甚至一辈子读才能读懂. ②我不能完全领略书中的精彩.之处。 (意思对即可)

25.少看要十目一行

文档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2~201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得分一积累与运用(9小题,28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啜泣(chuò)栖息(qī)澄清(chéng)擎天撼地(qíng)B.小憩(qì)枯涸(hé)禀告(bǐn)猝然长逝(cù)C.洗濯(dí)雏形(chú)泯灭(mǐn)绝处逢生(féng)D.匍匐(fú)厄运(è)迸溅(bèng)抖擞精神(shǒu)2.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朗润小心翼翼险象叠出B.诅咒获益非浅闲情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