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翌.日(yì) 贲.张(bēn) 黑魆魆
..(yuè) 沆瀣.一气(xiè)B.倜.傥(tì) 和.面(huó) 角.斗士(jiǎo) 莞.尔一笑(wǎn)C.魑.魅(chī) 伛偻.(lǚ) 入场券.(quān) 心广体胖.(pàng)D.笑靥.(yè) 圭臬.(niè) 打擂.台(lèi) 绿.林好汉(l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梵.语(fàn) 巨擘.(bò) 霎.时间(shà) 泾.渭分明(jìng) B.嗔.怪(chēn) 蓦.然(mò) 拗.口令(ào) 蜚.声于世(fēi)C.粘.连(nián) 侪.辈(chái) 脾气犟.(jiàng) 一哄.而散(hòng)D.喷.香(pèn) 遂.心(suì) 度量.衡(liáng) 锲.而不舍(qiè)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叨.扰(tāo) 证券.(quàn) 澎湃.(pài) 面面相觑.(qù) B.嬗.变(shàn) 诤.友(zhēng) 熟.语(shú) 海市蜃.楼(shèn)C.禅.让(chán) 倜傥.(tǎng) 折.耗(shé) 铤.而走险(tǐng)D.颤.动(chàn) 解.送(jiè) 血泊.(pō) 钩心斗角.(jué)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龟.裂(jūn) 应.届(yīng) 发横.财(héng) 不稂.不莠(láng) B.请帖.(tiě) 处.方(chǔ) 倒.春寒(dào) 呼天抢.地(qiāng)C.脚踝.(huái) 鞭挞.(dá) 歼.击机(jiān) 扶正祛.邪(qǔ) D.倾圮.(qǐ) 蜷.伏(quán) 冠.心病(guān) 瞠.目结舌(chēng)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炮.烙(páo) 濒.临(bīn) 矫.捷(jiǎo) 恪.守不渝(gè) B.攻讦.(jié) 沮.丧(jǔ) 趔.趄(liè) 间.不容发(jiàn) C.旖.旎(qí) 魅.力(mèi) 蹊.跷(qī) 莘.莘学子(shēn) D.救济.(jì) 罪愆.(qiān) 拓.片(tà) 钟鼓馔.玉(zhuàn)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衣着.(zhuó) 果脯.(fǔ) 给.养(gěi) 揆情度.理(duó) B.蟊.贼(máo) 呵.护(hē) 湍.急(tuān) 模棱.两可(léng)
C.载.体(zài) 供.认(gòng) 涔.涔(cén) 呱呱
..坠地(guā) D.愠.色(yùn) 角.色(jiǎo) 畏葸.(xǐ) 殒身不恤.(xù)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摭.拾(zhí) 哄.笑(hōng) 擎.天柱(qín) 钻.木取火(zuān) B.屏.息(bǐng) 包扎.(zhā) 夹.克衫(jiā) 言之凿凿
..(záo) C.孱.弱(càn) 牌坊.(fāng) 干.细胞(gàn) 铩.羽而归(shā)D.吟哦.(é) 皲.裂(jūn) 胳.肢窝(gā) 蜚.声中外(fēi)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数shǔ数.落数.说数.九寒天数.典忘祖
B.和hé和.亲和.平曲高和.寡和.衷共济
C.提tí提.防提.携提.心吊胆提.纲挈领
D.与yǔ相与.参与.与.虎谋皮与.日俱增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饮.马/饮.鸩止渴起哄./一哄.而散挨.饿/挨.家挨户
B.尽.管/无穷无尽.症.结/对症.下药应.届/应.运而生
C.下载./载.歌载.舞熏.鱼/煤气熏.人吁.请/长吁.短叹
D.积攒./人头攒.动数.落/数.一数.二拾.掇/拾.级而上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校对∕校正角逐∕勾心斗角爪子∕张牙舞爪
B.湖泊∕淡泊铜臭∕乳臭未干毒蛇∕虚以委蛇
C.宝藏∕矿藏呼吁∕长吁短叹曾祖∕曾经沧海
D.熨帖∕熨烫着落∕不着边际慰藉∕声名狼藉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揩.油(kāi) 痉.挛(jīng) 笑靥.(yè) 物阜.民安(fù) B.作.坊(zuó) 诤.友(zhèng) 蹊.跷(qī) 羽扇纶.巾(guān)C.滂.沱(pāng) 摈.弃(bìng) 聒.噪(guō) 悄.然无声(qiǎo) D.洞穴.(xué) 糟粕.(pò) 镂.空(lòu) 心宽体胖.(pán)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栖.息(qì) 倾泻.(xiè) 窥.视(kuì) 官衔.(xián) B.震憾.(hàn) 滑稽.(jī) 轻蔑.(miè) 琐屑.(xiè) C.阔绰.(chuò) 殷.红(yān) 贿赂.(lù) 吝.啬(lìn)
D.惋.惜(wǎn) 忌韦.(huì) 迤逦.(lǐ) 取缔.(tì) 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靓.妆(jīng) 谄.媚(chǎn) 屏.气凝神(bǐng) 相形见绌.(chù)
B.抽搐.(chù) 偌.大(nuò) 乳臭.未干(xiù) 暴风骤.雨(zhòu) C.熟稔.(rěn) 膝.盖(xī) 戛.然而止(jiá) 自出机杼.(shū) D.羞赧.(nǎn) 拘泥.(nì) 面面相觑.(qù) 引吭.高歌(háng)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教.习/教.学相长星宿./三天两宿.参.加/参.差不齐
B.谈吐./吐.故纳新便.利/大腹便便
..好转./转.弯抹角
C.折.腾/损兵折.将更.好/少不更.事兴.趣/兴.师动众
D.量.化/量.入为出落.下/丢三落.四钥.匙/北门锁钥.
15.下列汉字笔画数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瓦长片毋C.廷岌祁丞B.瓜鸟凹辽D.延孜舛尧
16)A.绿领爬塘B.闷周辨阀
C.类逢霞贯D.星裳盒堡17.将下列汉字按造字法分类,分类错误的一项是()
(1)炙-(2)灸-(3)起-(4)见-(5)躬-(6)几-(7)星-(8)磊
(9)鱼-(10)井-(11)仄-(12)田-(13)池-(14)目-(15)级-(16)益
A.(1)(4)(8)(16) C.(6)(9)(10)(12)(14) B.(2)(3)(5)(7)(13) D.(1)(6)(11)
18.对形声字“问、阔、衷、哀”的结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全部是外形内声
B.问、哀是内形外声,阔、衷是外形内声
C.全部是内形外声
D.问、哀是外形内声,阔、衷是内形外声
19.下面四组字中,笔画数相同的一组是()
A.生印斥冬B.札托节厉
C.寿玛戒夷D.皇泉禹乖
20.下列各组全是指事字的一组()
A.上本曰十B.七羽木井
C.下末弓面D.朱刀丁丹
21.下列括号中的汉字部首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豫(予部)幽(山部)矮(矢部)歧(止部)
B.誊(言部)尸(尸部)肆(聿部)旬(勹部)
C.甚(其部)亏(一部)丸(丿部)亩(丶部)
D.皆(比部)禽(人部)矗(直部)摩(麻部)
22.下列各组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只有()是正确的。
A.“思”由“田”和“心字旁”组成。
B.“到”由“至”和“立刀头”组成。
C.“芯”由“草字头”和“心字底”组成。
D.“陟”的“阝”是邑的变体。
23.下列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A.象形字:鸟网切角瓜月 B.形声字:江诗园牧鸠恭
C.会意字:休尘上从田 D.指事字:本寸刃一亦
2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用部首查字法查“卑”字,应查“十”部。
B.用音序查字法查“呐”字,应查“l”。
C.“鬼”字的最后一画是“ㄙ”。
D.“盈、第、列、官”四个字除去部首都是4画。
25.下面关于汉字的造字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演变后,逐渐发展出一些不同于“画图”的造字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B.像画画那样,用描摹实物的方法创造出文字的是象形字。
C.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表意的,而形声字则是单纯表音的。
D.会意字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造出来的字。26.对下列汉字笔画、笔顺分析正确的是()
A.臾:共八画,第四画是短横。
B.诞:共九画,第七画的横折折撇。
C.插:共十二画,第十画是横。
D.藏:共十七画,第六画是竖折。
27.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马”字三画,“北”字的第四笔是竖折钩。
B.“长”字四画,“青”字的第三笔是竖。
C.“五”字四画,“迁”字最后一笔是竖。
D.“生”字五画,“女”字第一笔是横。
28.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瑟缩秉烛粘轻怕重无剂于事
B.丰腴发窘虎视眈眈截然不同
C.诽谤震摄世外桃园惨绝人寰
D.矜持璀灿安分守己不可明状
2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盘桓迄今跌宕生姿追本溯源
B.沼泽震慑株联璧合针砭时弊
C.瓦砾联络责无旁贷励行节约
D.苍桑羁拌煞有介事一鼓作气
30)
A.伫立挑剔目不瑕接谈笑风生
B.伉俪皈依芸芸众生形影相随
C.慰藉邂逅墨守成规礼上往来
D.恍惚袅娜直接了当虚实相生
3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牌匾绿树成茵毛骨悚然销声匿迹
B.精萃开门揖盗坐收渔利事必恭亲
C.屠戮渡过难关浮想联翩湮没无闻
D.萤屏如梗在喉弥天大谎若即若离
3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驿站炒鱿鱼展露头角不著一字,尽得风流B.贻害家俱厂歪风斜气浪子回头金不唤C.跻身东道主易如反掌有志者事竞成
D.委婉莫需有心狠手辣惟成言之务去3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屋檐下 刀把.子(bà) 绿草如茵 相.机行事(xiàng) B.势利眼 撒.大网(sǎ) 卑躬屈膝 博闻强识.(zhì)C.一溜烟 狙.击手(jū) 通货膨胀 蓦.然回首(mù)闽试教育学科百题斩(语文)全省咨询热线:400-0081-4
D.辨证法 沏.茶喝(qī) 中流砥柱 杀一儆.百(jǐng) 3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优柔寡断源远流长钟灵毓秀长年累月
B.自力更生遗笑大方弱不经风气势凶凶
C.甘败下风无用置疑针贬时弊相辅相成
D.肺腹之言川流不息英雄倍出再接再厉
3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千钧一发忠贞不渝贻笑大方恬不知耻
B.意气用事唉声叹气冒然行事萍水相逢
C.执迷不悟莫忠一是前仆后继永葆青春
D.自吹自擂其貌不洋病入膏育名副其实
3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甘之如饴桀骜锋利鄙夷不屑毕恭毕敬
B.弃如敝屣相懦以沫毁家纾难昏昏噩噩
C.狼奔豕突枉费心机走投无路金璧辉煌
D.却之不公胆大妄为荼毒生灵宁缺毋滥
37.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委屈求全合衣而卧集思广益胸无城府
B.披沙捡金真知卓见改弦更章珠连璧合
C.查言观色恪守不渝发愤图强防范措施
D.严惩不贷幅员辽阔波谲云诡名门望族
38.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罄竹难书待价而沽弊帚自珍穷兵黩武
B.能屈能伸真知卓见按图索冀幡然悔悟
C.振聋发聩陈词烂调谍谍不休汗流夹背
D.清政廉洁手屈一指波谲云诡名门望族
39.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开发商拆除了。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忧关的时刻。
B.几千年来,女子们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她们的惠质兰心,即使像花木兰这样有男儿气魄的女孩也多是心灵手巧的女红高手。
C.现实版蜗居“犀利爷”,头戴一顶皮革鸭嘴帽,帽檐下露出少许灰白头发
和一双犀利的眼睛,脸上布满了黑黢黢的污垢,精神却很矍铄。
D.提起清香,首先想到书香,一帙在握,再在桌上点起一柱袅袅娜娜的香,便会让人神清气爽,尘念皆无。
40.下列四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唾手可得一如继往掩旗息鼓好高鹜远
B.人才辈出全力已赴无精打彩心驰神往
C.初生牛犊不径而走老生长谈原形必露
D.除恶勿尽别出新裁再接再厉利行节约
4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真谛仓茫风起云涌
B.闲适禁固轩昂顾名思意
C.解剖仰幕眷恋遮天敝日
D.轻盈慰藉彷徨袖手旁观
4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作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是在是驴唇不对马嘴
......。(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
.......: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到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
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蛇添足)
D.199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
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跃龙门
.....”的希望。(脱胎换骨)
4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
....,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B.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
为这些真理是不可理喻
....的:人人生而平等。”
C.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
分息息相关
....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D.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固执己见
....,众说纷纭。
4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刚刚苏醒的大地上,袅袅炊烟弥漫
..开去,远处传来汪汪的狗吠声,一切显得那么静谧。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
....的标志。
C.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
....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D.水面镶嵌在高峡深谷中,平滑得像绸缎一般,稍微抖一抖,波纹便荡漾起
来,精致
..且迷人。
4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
....,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
....,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
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
4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
亲情历历在目
....。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
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
....,
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
....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
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4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
....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
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
...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
留下了浓墨重彩
....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4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
....,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B.好为人师
....的韩愈写出了《师说》这篇充满进步意义和精神的文章。
C.假日里,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
....,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D.我们邀请您给学生做个报告,可是您一直敬谢不敏
....。要知道,我们的态度是非常诚恳的,学生也都翘首盼望啊!
4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国风》,本来指天气转凉,现在许多人竟顾名思
...义.,理解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
B.这些人名气大,有些还要社会兼职,在大庭广众之中拥有话语权。他们能
够把信手拈来
....的言论迅速传播给大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C.为了照顾孩子,原来独居的娘来到我们家。由于性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因为尺短寸长
....的小事,婆媳两个没少拌嘴。
D.这位网友说:“为了让上海人更好地了解上海,我打算编一本关于上海市
郊城镇的书。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希望为这本书题字。”
5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国家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
放光彩的那一天倚马可待
....。
B.曾几何时,“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响亮的称呼,如今,除非是考上名牌大
学,一般的大学生已经从“天之骄子”变成“下里巴人
....”,大学生头上的光环正逐渐消失。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
....,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水价上调是近期公共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在听证会上,供水企业只说亏
损,对水价的构成始终三缄其口
....,这让人们大为不满。
5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句子使用了同一个成语或俗语,使用都正确的一组是()。
A.①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
....,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营养。
②在互动式教学中,只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可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深刻理解和运用知识。
B.①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
耻下问
...,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②小明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老师,这种不耻下问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C.①廖老师对小萌说:“听说你学习很刻苦,每天都会学习到深夜。其实,
你应该早点休息,睡眠好,精神状态就好,听课效率才高,磨刀不误砍柴工
.......嘛!”
②编拟作文提纲的过程,看起来似乎有些复杂,也比较费时,其实磨刀不
...
误砍柴工。
.....
D.①你这人,太没劲了,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呀!
②战争中,人民在三大战役中,了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接着
又调集百万大军直逼南京。这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
5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先生的《茶馆》聚国事家事、世态人情于一室,句句如探骊得珠
....,让
我们在啼笑中感知着民众的无奈以及时代的黑暗。
B.千百年来优秀人物数不胜数,也许,他们离我们很远,也与我们无关,但
他们的善行善举一直让我们感同身受
....。
C.他在公众场合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
叶公好龙
....没有两样。
D.现在80后、90后的男女学生相处比较自然,但是30年前,男女同学如
果坐同一张课桌,必定会在桌子中间划一条判若鸿沟
....的线。
5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__,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__,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_。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大功告成表露折磨B.浅薄大彻大悟流露煎熬
C.浅易渐入佳境吐露磨难
D.肤浅大梦初醒透露痛苦
5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相对于该片浓厚气氛的营造,影片在人物刻画方面明显要_____粗糙许多。
(2)气象工作人员每天定点______风力,详细记录并认真分析相关数据。
(3)由于几名主力队员因伤病不能上场比赛,这支球队的实力有所_____。
A.薄弱观测削减B.单薄观测削弱
C.单薄观察削减D.薄弱观察削弱
5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B.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C.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D.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播开来。
56.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A.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B.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C.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D.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57.为了增强效果,广告词往往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请选出对下列广告词的修辞手法辨别正确的一项()
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③只要您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就永远陪伴着您。
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
A.①反问②对偶⑧夸张④对比B.①双关②对比③拟人④对偶
C.①反问②比喻⑧夸张④对比D.①双关②比喻⑧拟人④对偶58.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喻)B.我觉得我简直诧异得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诬蔑!我一辈子连见也没见过交趾支那!(夸张)
C.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拟人和排比)
D.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五反”斗争中曾经发现过吗?(反问)
59.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比喻、对偶,说明行军之神速)
B.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运用拟人、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反动势力的猖狂)C.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运用排比、比喻,说明云的姿态万千)D.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运用比喻,强调“她”长得很漂亮)
60.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修辞的辨别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绿肥红瘦”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B.“知否?知否?”运用了反问、反复的修辞,“应是绿肥红瘦”是对“却道海棠依旧”的错误说法的纠正。表现了作者体物之细。
C.“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虽然是一问一答,由于运用的是陈述句,不构成设问的修辞手法。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运用了设问、反复、借代的修辞,强调了风雨后的情景——花朵凋零,绿叶茂盛,表达对春天留恋的伤感情绪。
61.对下面古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天镜”“海楼”写荆江一带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写法。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赋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他对话,是拟人写法。
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惊风雨”“泣鬼神”赞扬李白文才出众,是夸张写法。
D.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轻舟短棹”写泛舟游湖,景色迷人,是借代写法。
62.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
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C.“你教的‘子曰诗云’么?”他惊奇地问。
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63.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从语言连贯和修辞运用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如花,则。
A.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B.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
C.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
D.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
65.对下列古诗词中加点部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运用比喻,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B.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感情。
C.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萤。
——说“春风”能“语”,赋予物以人的动作,生动而别有情趣。
D.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多。
——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落叶之多。
6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此句运用了多个比喻句,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秀丽。
B.我们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句中两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句中用具体而又可感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却不可触摸的抽象精神,给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
67.在语义上与“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白云”构成最贴切的比喻句的一项是()A.形成朵朵盛开的白莲。
B.就像白缎上绣着几朵浅浅的银色的暗花。
C.像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片片银色的羽毛。
D.好像镶嵌在蓝色的玻璃上的几片洁净的羽毛。
68.下列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辫子姑娘成了舞会上灿烂的明星,所有人的目光都围绕着她转,宛如电子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旋转一样。
B.爸爸喜欢唱郭兰英、李双江,女儿喜欢唱张学友,爷爷喜欢唱红歌,家庭会议后决定,每人轮流唱一首。
C.老通头顺手牵羊拿走了公司的一只计算器,老伴知道了说:“不要拿公司的一针一线,给人知道了多没脸面。”“这又不是一针一线,要是一针一线我还真不拿呢!”说完,老通头狡黠地笑了笑。
D.残月像一片薄冰漂在沁凉的夜色里。
69.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的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
B.中国电影之所以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是因为中国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
C.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认为,应在《粮食法》中加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以法律手段约束、整顿浪费粮食的行为。
D.虽然海水淡化具有洁净、环保、供给稳定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广大沿海地区所利用。
7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B.进入初中后,他一直始终参加书法班的学习。
C.这篇通讯报道了一位党员为民谋福利而鞠躬尽瘁。
D.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还很充沛。
7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收入分配体系的不合理,不仅导致了差距的拉大,而且大大减轻了中低收入人群的福利水平,削弱了多数人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
B.尽管我国早在1990年就颁布了《残疾人保》,然而有些人对于法律的敬畏感荡然无存,甚至堂而皇之地把智障人士当作奴隶使用。
C.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而那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网友质疑。
D.中国戏曲艺术之所以能够传承和发展,在世界三大艺术体系中独树一帜,就是因为它不固守传统,并且能够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7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欧盟国家领导人在欧盟峰会上就在欧元区实行严格规定以避免再次发生金融危机。
B.西汉以后我国大量的丝和丝织品经甘肃、,越过葱岭,运往西亚、欧洲各国。
C.“禁查乙肝”之所以禁而不止,是由于违规成本太低的原因所造成的。国家出台的反乙肝歧视法规,在许多人眼里不过是薄薄的一张纸。
D.今年3月初召开的全国“”,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其中,提高个税征收点和调整税率差成了代表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因为这联系到千家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切身利益。
7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日本自从悍然宣布购买以来,中国各地爱国民众以不同的方式对日本的丑恶行径予以强烈的谴责和声讨。
B.对手在战略上的调整使得本公司必须作出选择:不是联手业内巨头,逼着对手就范;就是急流勇退,转向其他行业领域。
C.深化教育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改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D.小区内非机动车屡屡被盗,除了保安巡逻不力之外,也与部分居民缺乏防范意识紧密相关,他们的非机动车常常没有锁。
7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大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7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B.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化人口已达到145.6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D.随着国家信用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7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打破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的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7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C.“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
D.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7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B.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D.“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完成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7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B.在戏曲艺术不景气的形势下,作为全国著名的艺术院团要带头演好戏,赢得观众,占领市场,弘扬民族文化。
C.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机动车出行,是许多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一致做法,北京为兑现绿色奥运的承诺而采取限行措施并非没有先例。
D.据市房地产开发协会在房交会上的统计,约有85%的被调查者两年内有买房计划,但如何让这些购房者变成买房行动,是让开发商们最头疼的问题。80.下列各项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静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C.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枚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81.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A.情节设计B.结构严谨 C.文学风格 D.语言精练
82.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意识形态。
A.社会B.审美C.创作D.鉴赏
83.下列不属于文学的基本表现形式的是()
A.小说B.散文C.议论D.戏剧
84.叙事的三个层面是()
A.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
B.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
C.故事、人物和结构
D.事件、情节和情景
85.最早在理论上提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理论家是()A.沃洛夫斯基B.普列汉诺夫
C.阿·布罗夫D.别林斯基
86.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以()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
A.作家B.文学作品 C.文学流派D.文学思潮
87.文学的本质是()
A.审美活动B.意识形态活动
C.脑力生产活动D.市场消费活动
88.鲁迅在评价蒲松龄《聊斋志异》时说“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觉得可亲,并不觉得可怕。”鲁迅的评价体现了()
A.艺术真实是艺术家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对生活进行提炼和集中概况,以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
B.艺术真实要求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
C.艺术创造要求全面地理解、体现“真”这一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取向D.艺术创作者要达到艺术真实需要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主观认知。
.在哲学思想上提出“性善说”的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
90.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王维C.杜甫D.李贺
9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古诗十九首》是汉末一群无名诗人创作的抒情短诗,诗风质朴自然,是乐府诗的一种。
B.昌黎先生、青莲居士、香山居士、白石道人、王临川、已斋叟依次指的是韩愈、李白、白居易、姜夔、王安石、关汉卿。
C.《诗经》总共有300篇,所以也叫《诗三百》。
D.“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伟大的开端,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和巴金等。
9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史,是指二十四史中最前边的四部史书,依次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B.传奇,在中国古代不同阶段的文学史中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唐代,传奇指小说,如李朝威的《柳毅传》;在明清,传奇指戏剧,如明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C.老舍(1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话剧有《龙须沟》《春华秋实》等,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D.雨果,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共出版了26部诗集,12个剧本,20部小说,21部理论著作。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9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历史散文从体例上分析,主要有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著名的“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均为纪传体。
B.“古体诗”是相对“近体诗”而言的,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古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古诗以及杂言古诗。乐府诗中称为“曲”“辞”“歌”“行”等,都是古体诗。
C.“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红楼梦》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
D.《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幽默大师。
94.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B.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的奋斗精神。
C.古典名著《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花和尚”武松、“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是著名作家冰心深情歌颂母爱的诗句。她的《繁星》《春水》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9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作品,作者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辛弃疾是唐代著名诗人,《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和《望江南·梳洗罢》是他的代表词作。
D.《谈生命》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她还著有诗集《繁星》、《春水》。
96.()是儿童文学中最具儿童文学特点的样式之一。
A.儿歌B.儿童诗C.儿童小说D.儿童散文97.被鲁迅称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道路”的作品是()A.冰心的《寄小读者》B.叶圣陶《稻草人》
C.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D.曹文轩的《草房子》
98.寓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具有鲜明的教谕性和强烈的讽刺性。
B.具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C.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寓言精炼。
D.通过幻想折射式地反映现实。
99.童话的形象类型不包括()
A.超人体童话B.常人体童话
C.拟人体童话D.喻人体童话
100.以下是日本作家的作品是()
A.《窗边的小豆豆》B.《宝葫芦的秘密》
C.《汤姆索亚历险记》D.《神笔马良》
1.D【解析】A.黑魆魆(xū)。B.角斗士(jué)。C.入场券(quàn)。心广体胖(pán)。
2.B【解析】A.泾渭分明(jīng)。C.粘连(zhān)。D.度量衡(liàng)。
3.A【解析】B.诤友(zhèng)。C.禅让(shàn)。D.钩心斗角(jiǎo)。
4.B【解析】A.发横财(hèng)。C.鞭挞(tà),扶正祛邪(qū)。D.倾圮(pǐ)。
5.D【解析】A.恪守不渝(kè)。B.间不容发(jiān)。C.旖旎(yǐ)。
6.B【解析】A.给养(jǐ)。C.呱呱坠地(gū)。D.角色(jué)。
7.D【解析】A.擎天柱(qíng)。B.包扎(zā)。C.孱弱(chán)。
8.A【解析】B.曲高和寡(hè)。C.提防(dī)。D.参与(yù)。
9.B【解析】A.yìn/yǐn,hòng,ái/āi。B.jǐn/jìn,zhēng/zhèng,yīng/yìng。C.zài,
xūn/xùn,yù/xū。D.zǎn/cuán,shǔ,shí/shè。
10.C 【解析】C.宝藏(zàng),矿藏(cáng),呼吁(yù),长吁短叹(xū),曾祖(zēng),
曾经沧海(céng)。
11.D【解析】A.痉挛(jìng)。B作坊(zuō)。C.摈弃(bìn)。
12.C【解析】A.栖息(qī),窥视(kuī)。B项中“憾”应为“撼”。D项中的“缔”应为d
ì,“忌韦”应为“忌讳”。故选C。
13.D【解析】A.靓妆(jìng)。B.偌大(ruò)。C.自出机杼(zhù)。
14.C【解析】A.jiào,xiù/xiǔ,cān/cēn。B.tǔ,biàn/pián,zhuǎn。C.zhē/zhé,gèng/g
ēng,xìng/xīng。D.liàng,là,yào/yuè。
15.D【解析】考查笔画和笔顺的辨析。一个字有几笔,难点是要分清连笔,因为连笔只能算
一笔。A.都是4画。B.都是5画。C项都是6画。D.“延”“舛”“尧”三字是6画,“孜”
是7画。因此答案为D。
16.D【解析】D.都是上下结构。A.“爬”是半包围结构。B.“辨”是左中右结构。C.“逢”
是半包围结构。
17.D【解析】“炙”是会意字,“几”是象形字,“仄”是会意字。
18.B【解析】“问”:内形(口)外声(门),“阔”:外(门)形内声(活),“哀”:外(衣)
声内(口)形,“衷”:外(衣)形内(中)声。
19.A【解析】B.“扎”“节”“厉”是五画,“托”是六画。C.“寿”“玛”“戒”是七画,“夷”
是六画。D.“皇”“泉”“禹”是九画,“乖”是八画。
20.A【解析】B.“木”是象形,“井”是象形。C.“弓”是象形,“面”是象形。D.“刀”是
象形,“丁”是象形。
21.B【解析】A.豫错。C.甚错,亩错。D.矗错。
22.C【解析】A.应为心字底。B.立刀旁。D.左“阝”形是“阜”形的变体写法。
23.D【解析】A.“切”为会意字。B.“恭”会意字。C.“上”指事字。
24.A【解析】B.“呐”音序查n。C.“鬼”最后一笔为点。D.“第”除去部首剩5画。
25.C【解析】形声字的一半符号(形旁)表示意义,另一半符号(声旁)表示声音,故而形声字
不是单纯的表音字。
26.D【解析】A.“臾”:共八画,第四画是横折。B.“诞”:共八画,第七画的横折折撇。C.“插”:
共十二画,第十画是横折。
27.B【解析】A.“北”字第四笔是撇。C.“迁”最后一笔是捺。D.“女”第一笔是撇点。
28.B【解析】A.“粘轻怕重”应为“拈轻怕重”,“无剂于事”应为“无济于事”。C.“震摄”
应为“震慑”,“世外桃园”应为“世外桃源”。D.“璀灿”应为“璀璨”,“不可明状”应为“不可名状”。
29.A【解析】B“株联璧合”应为“珠联璧合”。C.“励行节约”应为“厉行节约”。D.“苍
桑”应为“沧桑”,“羁拌”应为“羁绊”。
30.B【解析】A.“目不瑕接”应为“目不暇接”。C.“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D.“直
接了当”应为“直截了当”。
31.C【解析】A.“绿树成茵”应为“绿树成阴”。B.“精萃”应为“精粹”,“事必恭亲”应
为“事必躬亲”。D.“萤屏”应为“荧屏”,“如梗在喉”应为“如鲠在喉”。
32.D【解析】A.“展露头角”应为“崭露头角”。B.“家俱厂”应为“家具厂”,“歪风斜气”
应为“歪风邪气”,“浪子回头金不唤”应为“浪子回头金不换”。C.“有志者事竞成”应为“有志者事竟成”。D.“莫需有”应为“莫须有”,“惟成言之务去”应为“惟陈言之务去”。
33.A【解析】B.撒大网(sā)。C.蓦然回首(mò)。D.“辨证法”应为“辩证法”。
34.D【解析】B.“遗笑大方”应为“贻笑大方”,“弱不经风”应为“弱不禁风”,“气势凶凶”
应为“气势汹汹”。C.“甘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无用置疑”应为“无庸置疑”,“针贬时弊”应为“针砭时弊”。D.“肺腹之言”应为“肺腑之言”,“英雄倍出”应为“英雄辈出”。
35.A【解析】B.“冒然行事”应为“贸然行事”。C.“莫忠一是”应为“莫衷一是”。D.“其
貌不洋”应为“其貌不扬”,“病入膏育”应为“病入膏肓”。
36.A【解析】B.“相懦以沫”应为“相濡以沫”,“昏昏噩噩”应为“浑浑噩噩”。C.“金璧
辉煌”应为“金碧辉煌”。D.“却之不公”应为“却之不恭”。
37.B【解析】B.“委屈求全”应为“委曲求全”,“合衣而卧”应为“和衣而卧”。B.“披沙捡金”应为“披沙拣金”,“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改弦更章”应为“改弦更张”,“珠连璧合”应为“珠联璧合”。C.“查言观色”应为“察言观色”。D.全部正确。38.A【解析】A.“弊帚自珍”应为“敝帚自珍”。B.“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按图
索冀”应为“按图索骥”。C.“陈词烂调”应为“陈词滥调”,“谍谍不休”应为“喋喋不休”,“汗流夹背”应为“汗流浃背”。D.“清政廉洁”应为“清正廉洁”,“手屈一指”应为“首屈一指”。
39.C【解析】A.“生死忧关”应为“生死攸关”。B.“惠质兰心”应为“蕙质兰心”。D.“一
柱”应为“一炷”。
40.B【解析】B.“全力已赴”应为“全力以赴”,“无精打彩”应为“无精打采”。A.“一如
继往”应为“一如既往”,“掩旗息鼓”应为“偃旗息鼓”,“好高鹜远”应为“好高骛远”。
C.“不径而走”应为“不胫而走”,“老生长谈”应为“老生常谈”,“原形必露”应为“原形毕露”。D.“除恶勿尽”应为“除恶务尽”,“别出新裁”应为“别出心裁”,“利行节约”
应为“厉行节约”。
41.D【解析】A.“仓芒”应为“苍茫”。B.“禁固”应为“禁锢”,“顾名思意”应为“顾名
思义”。C.“仰幕”应为“仰慕”,“遮天敝日”应为“遮天蔽日”。
42.B【解析】A.驴唇不对马嘴: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不相合;名不副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
不相符,有名无实。前者强调“答非所问”,后者强调“不相符”。B.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毫无隐瞒地公开说出来;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C.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画蛇添足:比喻作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前者强调“模仿不成”,后者强调“做多余的事”。D.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脱胎换骨: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从词义上看,二者也不能替换。
43.A【解析】A.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B.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使他明白,
形容蛮横或固执。应为“不言而喻”。C.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此处感情强调“母子的忧喜、福祸相关联”,应为“休戚相关”。D.固执己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应为“各抒己见”。
44.B【解析】特立独行:形容人有操守、有见识,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
这里指历史,对象错误。
45.D【解析】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通常用来指期待实现的事。对象不当。
46.D【解析】A.历历在目:意为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
现在眼前,只用于具体事物,不能用于抽象的情感。B.处心积虑:意为经过长时间的考
虑,形容蓄谋已久,一般用于贬义场合,此处不合语境。C.求全责备:意为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带有贬义,用在此处不合感情色彩。
47.C【解析】A.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
离题很远。B.闲言碎语:闲,与正事无关;碎,指说话唠叨。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C.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D.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48.A【解析】A.胸无城府:指为人胸怀坦荡,不用心机。B.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
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喜欢以教育者自居。贬义。C.风声鹤唳:形容非常慌张,到了自惊自扰的程度。感情色彩不当。D.敬谢不敏:谦词,称自己没有才智而谢绝的套语。对象不对。
49.D【解析】D.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A.顾
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应改为“望文生义”。B.信手拈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应改为“信口开河”。C.尺短寸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可改为“鸡毛蒜皮”。
50.D【解析】D.三缄其口:形容说话极为谨慎,或一句话也不肯说。A.倚马可待:比喻文
思敏捷,下笔成章。望文生义,可改为“指日可待”。B.下里巴人:原指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对象误用。C.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或危急情况下,说说笑笑,和平常一样。与句意不符。
51.C.【解析】A.触类旁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
律。所以用在①句不合语境。B.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用在②句不合语境。C.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用在两个句子中都合语境。D.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比喻贪心不足。是贬义词,所以用在②句不合语境。
52.B【解析】B.感同身受: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A.探骊得
珠:比喻做文章口紧主题,抓住要领。骊,黑龙。C.叶公好龙:指爱好某种事物,其实并非真爱好。这里是说表面憎恨,而实际爱好。不合语境。D.判若鸿沟:分界线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53.B【解析】“浅显”形容字句、内容简明易懂;“浅薄”形容缺乏学识或修养;“浅易”指浅
显;“肤浅”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大功告成”指大的工程、事业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大彻大悟”形容彻底深入的领悟;“渐入佳境”指逐渐进入状态;“大梦初醒”指迷糊了很久终于看清、醒来。“表露”指流露、显示出来;“流露”指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吐露”指说出实情或真心话;“透露”指显露或泄露消息、意思等。“折磨”是使人肉体上、精神上受痛苦;“煎熬”比喻折磨;“磨难”指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折磨;“痛苦”
形容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正确选项为B。
54.B【解析】“薄弱”即“容易受挫、破坏或动摇,不雄厚,不坚强”,侧重于“弱”,往往和
“兵力”“意志”“能力”等搭配;“单薄”侧重于“单”,指“衣服薄而且少,身体瘦弱或力量、论据等薄弱”;这里要用“单薄”。“观测”侧重于“测”,指“观察并测量”;“观察”
侧重于“察”,指“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这里需要“观测”。“削减”侧重于“减”,指“从已定的数目中减去”;“削弱”侧重于“弱”,指“力量、气势变弱”;这里需要用“削弱”。
55.D【解析】D.“消息像长了翅膀”这个用到的修辞是拟物,并不是比喻。
56.B【解析】A.反问。B.比喻。C.夸张。D.对偶。
57.D【解析】①“联想”既是指思维方式,也是指品牌,所以是双关,②是比喻,③“陪
伴”是拟人手法,④属于对偶。故选择D。
58.A【解析】A.是拟人,不是比喻。
59.D【解析】D.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用的是衬托。
60.B【解析】“知否?知否”用的是设问,不是反问。
61.D【解析】D.并没有用借代修辞。
62.C【解析】借代的修辞,“丝竹声”借代音乐,“子曰诗云”借代文化典籍。
63.A【解析】此题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如上下联词句结构、
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上句为名词+名词+叠词,A项,为名词(柳絮)+名词(池塘)+叠词(淡淡风)。故选A。
.A【解析】“丰腴”对应的是“浓花繁枝”,“浓花繁枝”应该是“芍药海棠”。
65.D【解析】没有对比的修辞。
66.B【解析】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但并没有表
达“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却没想到”后面表达的应是作者对“我们”希求完美的这种思想的否定。
67.D【解析】“白云”从颜色来看与“白莲”“羽毛”搭配,从形状和句子的整体结构来看,
选择D。
68.A【解析】比喻不正确。
69.B【解析】A.语义重复,“否则”与“过早的离开”保留其一。C.“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
表意不明,“整顿”与“行为”搭配不当。D.句式杂糅,应为“被广大沿海地区采用”或“为广大沿海地区所采用”;语序不当,“虽然”应置于“海水淡化水”之后。
70.D【解析】A.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就”改为“才”。B.重复累赘,删掉“始终”一
词。C.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的事迹”。
71.A【解析】搭配不当,应将“减轻”改为“降低”。
72.B【解析】A.成分残缺,“欧盟国家领导人”之后缺乏与之相应的谓语。C.句式杂糅,
可删去“的原因所造成的”。D.“联系”和“利益”搭配不当,应将“联系”改为“关系”。
73.B【解析】A.第二句话偷换主语造成句式杂糅。C.句式杂糅,去掉最后的“才是最佳途
径”。D.有歧义,“没有锁”可以是没有锁具,也可以指没有上锁。
74.B【解析】A.搭配不当,“担任……岗位”属于搭配不当,应是“担任……职务”。C.表
意不明,“性格开朗外向……”到底是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不明确。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去掉“随着”。
75.A【解析】B成分残缺,应为“老龄人口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语意不明,应
为“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这”指代不明。D.语序不当和成分残缺,“公民”
和“不仅”位置调换,后面“集合……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
76.D【解析】A.成分残缺,应在“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前加上“他
们”。B.不合逻辑,前边的“将”表明这是未成事实,后边的“打破了”表明这是既成事实,前后时态矛盾。C.搭配不当,“待价而沽”指等待有好价钱才出售,用于此处不合句意;另外,句中“引以为豪”的指向不明。
77.B【解析】A.“尤其”和“更”重复赘余,去掉一个。C.“执行工作”搭配不当,“工作”
改为“任务”。D.“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杂糅,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高鹗续作这一说法”,另一种表达是“现在大家一般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78.C【解析】A.句式杂糅,“它有着……”与“同样不可小视”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致
使句子表意不明确。B.表意不明,从中难以确定究竟是谁的观点值得商榷。D.“完成”
的宾语中心语残缺,可在“等”后加上“任务”。
79.C【解析】A.三重否定使表意错误,应删去最后一个“不”。B.表意不明,“演好戏”有
“演/好戏”和“演好/戏”两种理解。D.“购房者”与“买房行动”搭配不当,故选C。
80.A【解析】B.“海内外”包括国内,改为“海外”。C.“39名专家”与“通过”搭配不当,
“通过”改为“进行”。D.“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不合情理。
81.C【解析】略。
82.B【解析】文学本质的特殊属性即审美意识形态。
83.C【解析】文学的四种表现形式:诗歌、小说、戏剧、散文,选项中议论为表达方式的一
种。
84.A【解析】叙事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叙述内容是构成
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叙述话语是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叙述动作是是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的支配叙述话语的叙述本身。
85.A【解析】最早在理论上提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理论家是沃罗夫斯基
86.B【解析】文学批评指按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所做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
价,其中文学作品是文学批评的中心。
87.A【解析】文学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活动,其特殊性体现在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活动
88.A【解析】题干表述艺术真实是艺术家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对生活进行提炼和集中概况,
以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
.B【解析】“性善论”是著名思想家孟子提出的一种对人性的一种看法。
90.B【解析】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水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
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珈有诗。”
91.B【解析】A.《古诗十九首》不属于乐府诗。C.《诗经》共305篇。D.“当代文学”应为
“现代文学”。
92.A【解析】B.《桃花扇》是清代的孔尚任所作。C.《茶馆》为戏剧,不是小说。D.雨果
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93.A【解析】《资治通鉴》为编年体。
94.C【解析】“花和尚”是鲁智深。
95.C【解析】辛弃疾为宋代词人,《望江南·梳洗罢》是温庭筠的词。
96.A【解析】儿歌结构简单,主题单一,语言通俗,音乐性强,是儿童文学中最具有儿童文
学特点一的样式之一。
97.B【解析】叶圣陶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鲁迅对《稻草人》的评价是“给中
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98.A【解析】寓言是带有教谕性或讽刺性的故事,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中,
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语言简洁锋利。
99.D【解析】童话的形象类型只有:常人体童话形象、超人体童话形象、拟人体童话形象。100.A【解析】日本作家黑柳彻子作品《窗边的小豆豆》;《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58年创作的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神笔
马良》是中国儿童文学家洪汛涛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