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揭开害羞之谜》一文,回答下面问题:(2011重庆中考语文试题)
1.请根据文中探究害羞原因的过程,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1)大脑扫描:掌管人情世故的大脑皮层活动较弱,负责焦虑及警惕情绪的扁桃体活跃→ →警惕→害羞
(2)基因分析:基因差异→ →焦虑、惊恐、抑郁→害羞
2.填写在第⑥段横线上的句子,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害羞基因的人,一部分在成长的过程中,害羞的性格自然就会发生改变。
B.有害羞基因的人,一部分依靠后天的努力,是能改变羞怯性格的。
C.有害羞基因的人,少数虽然年龄增大,但害羞的性格不会发生改变。
D.有害羞基因的人,多数能克服害羞倾向,长大之后变得开朗起来。
3.请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结果发现,害羞的孩子的基因中与大脑化学物质5-羟色胺有关的基因有一两个比别人更短。
(2)由于害羞的孩子交往空间相对狭小,他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
4.指出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说明方法: 作用:
5.第①段中写到:“害羞者似乎就成了异类。”他们真的是异类吗?为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
1.(4分)(1)难以对别人的面部表情做出相应的反馈(2)5-羟色胺浓度低(每空2分)
2.(3分)B
3.(4分)(1)用约数说明与大脑化学物质5-羟色胺有关的基因比别人短的情况有差异且数量少,符合事实,更显准确。(答出“约数”“有差异”“数量少”中任意两点即可)
(2)“相对”含有比较意味,准确说明了害羞着的交往空间只是比正常孩子狭小而已。(“比较”1分,说明的内容1分,如答成“留有余地,使语言更准确”给1分)
4.(3分)作比较,突出害羞者难以辨识别人面部表情而导致害羞的特点。(方法1分,作用2分)
5.(4分)突出以下内容:不是。害羞是有先天原因的,不是他们的错;害羞也是可以改变的;害羞者有自己的优势。(任意答出2点即可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