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教版 必修2 第二单元 共价键教学设计(完整版 教学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2:54:59
文档

苏教版 必修2 第二单元 共价键教学设计(完整版 教学反思)

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2课时共价键教学设计南安市南星中学高一化学张玉萍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必修二第一专题第二单元第2课时共价键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共价键的含义,形成条件以及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化学键的含义及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为今后学习有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面的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做好了铺垫,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的分值。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
推荐度:
导读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2课时共价键教学设计南安市南星中学高一化学张玉萍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必修二第一专题第二单元第2课时共价键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共价键的含义,形成条件以及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化学键的含义及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为今后学习有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面的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做好了铺垫,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的分值。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
专题一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2课时  共价键 教学设计

 南安市南星中学 高一化学 张玉萍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必修二第一专题第二单元第2课时共价键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共价键的含义,形成条件以及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化学键的含义及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为今后学习有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面的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做好了铺垫,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的分值。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

  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

  3.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共价键的概念及常见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

      难点:化学键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四、学情分析: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些困难。针对学生实际让学生充分预习,由简单的入手,逐层深入,采用边讲边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阅读课本,填写导学案的空白,并结合预习内容找出疑难点。

2.教师的准备:阅读课本,认真备课,出好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引入:回顾氯化钠的形成,离子键的概念。提出氯化氢是如何形成的呢?

播放动画:共价键,引出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板书: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微粒:一般为非金属原子。

  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不活泼的某些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分析:成键原因:当成键的原子结合成分子时,成键原子双方相互吸引对方的电子,使自己成为相对稳定结构,组成了共用电子对,成键原子的原子核共同吸引共用电子对,而使成键原子之间出现强烈的相互作用,各原子也达到了稳定结构。

3. 成键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产生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4. 存在: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酸、非金属氧化物、弱碱、也可以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板书:5.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1)电子式  与离子键的表示方法相似又有别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板书:(2)结构式   在化学上常常用“-”表示一对共用电子,相比电子式更简洁

       如:H-Cl     O=C=O

练习:

一、用电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共价分子:         二、指出上题价键的类型(极性和非极性)

         

 电子式       结构式

Cl2                                                              

HBr                                                            

N2                                                      

CH4                                                             

H2O                                                            

NH3                                                             

【过度】共用电子对同时受到相邻两个原子核的作用,是不是就处在两个原子正中间,有没有偏向某一个原子呢?

                          

对于H2中由于共用电子受到同样的氢原子核的作用,所以电子对不偏移,这样的共价键称非极性共价键,而在HCl用电子对受到来自不同的原子核的作用,电子对有偏移且偏向Cl一方,这样的共价键称极性共价键。

板书:6.共价键类型

      (1)极性键 

(2)非极性键

练习:完成上面的第二题

【讨论】用什么样的方法简单区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讲解: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这样的化合物,称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不含有离子键。如酸、非金属氧化物、气态氢化物、弱碱有机物等。

板书:共价化合物

     1.定义: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这样的化合物

     2.物质类别:酸、非金属氧化物、气态氢化物、弱碱、有机物等。

【辨析】分组讨论:试写出氢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电子式,并判断它们属于哪种化合物?

NaOH                              Na2O2                                        

【引导】氢氧化钠晶体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与氧以共价键结合。过氧化钠晶体中,过氧根离子与钠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与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过度】结构式只能平面的表示出分子,而分子往往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可以用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来更好的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 (P14  表1-8)

【观察与思考】课本P14

通过观察几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分析各化合物分子中每个碳原子能形成几个共价键,碳原子之间是怎样链接的?分别写出前三种物质的电子式

                                                                              

【过度】正是共价键的多种连接方式导致了共价化合物的多样性

【过度】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讨论和学习中,看到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内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而前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强烈,破坏它要消耗比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联结形成分子的主要因素。这种相邻的原子直接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板书:三、化学键

  直接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讨论: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教师小结: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列表对比离子键和共价键

△小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并上黑板板演)

键型离子键共价键
形成元素
成键微粒
成键本质
存在
实例(电子式表示)
九、【随堂检学】

1.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NaCl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2.在下列分子结构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

  A. N2          B. PCl3         C. HCl         D. CO2

3.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氨                B.  四氯化碳  

C.  氮                  D.  二氧化碳   

十、作业:课课练P10

十一、板书设计:

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微粒:一般为非金属原子。

  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不活泼的某些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3. 成键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产生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4. 存在: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也可以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5.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1)电子式 

     (2)结构式

6.共价键类型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三、共价化合物

     1.定义: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这样的化合物

 2.物质类别:酸、非金属氧化物、气态氢化物、弱碱、有机物等。

四、化学键

直接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小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离子键共价键
形成元素
成键微粒
成键本质
存在
实例(电子式表示)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发导学案,学生提前预习本节内容,找出疑惑的地方。课上师生主要解决疑惑的知识,解决重难点,考点,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并边讲边练习巩固,进行适当的拓展提高,效果很好,达到了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个月,一直在探索中,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努力,争取设计出更科学更有利于我们学生实习的课堂,欢迎大家多题宝贵的意见。

文档

苏教版 必修2 第二单元 共价键教学设计(完整版 教学反思)

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2课时共价键教学设计南安市南星中学高一化学张玉萍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必修二第一专题第二单元第2课时共价键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共价键的含义,形成条件以及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化学键的含义及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为今后学习有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面的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做好了铺垫,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的分值。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2.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