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
| 内容 | 动物的基本折法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学会把握动物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 3.能基本运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5.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 ||||
| 重点 难点 | 1.让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 2.学会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3.培养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课前准备: 1.学生分两排席地而坐。 2.教师将若干个动物娃娃挂在教室里,并将一张淡黄色塑板放置幻灯幕布下。 3.展示课件。 一、导入 1.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千纸鹤入场。(用千纸鹤引出一个小故事)。 2.课件展示:(动物王国中的选美大赛。) 3.老师提问:“动物王国中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回答) 4.投影仪展示:范画(天空、陆地,水中的小动物代表比美)。 5.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哪个小动物最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6.深入:“小朋友,你们还认为什么小动物的体形和颜色很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7.学生站出来,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和动态。(学生进行声音和肢体模仿练习。) 8.课件展示:(天上、陆地,水中的小动物图片。) 9.老师提问:“图片中的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互相有什么比例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回答。) 二、新授 1.故事接下去:“动物王国里这么热闹,我们的纸动物也想来凑凑热闹。”(再次提起学生的兴趣。) 2.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小动物。 3.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 4.开始引导比赛:(学生准备动手制作折纸小动物)。 5.按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天上动物、陆地动物和水中动物),三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小组围成一个圆圈。 6.老师讲解折剪小动物的三大要领:( 1 )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 2 )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 3 )用画笔添加小动物的各个部分。 三、练习 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动物)(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创作。)(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将双面胶贴在学生作品后面。) 四、评议 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老师将双面胶贴在所有学生的作品后。)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学生猜答) 4.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 5.老师奖励学生,学生去拿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娃娃,大家鼓掌表扬。 五、活动: 比赛结束,老师带学生放松小手。老师和学生一起跳舞。(音乐带《我有一双小小手》伴舞)。 六、延伸: 1.学生将自己的折纸作品贴在黄色塑板上,将作品全面展示。 2.老师提问:“小动物这么美,周围好象缺了什么?”(学生回答) 3.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水彩笔将折纸小动物四周美丽的风景进行添加。(天上、陆地和水中的风景)。 4.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动物王国。(放音乐) 八、尾声: 1.课件展示:(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向小朋友们说再见。) 2.老师带小朋友们向小动物们说再见。 3.老师和小朋友们互相说再见。 4.结束。 | |||||
| 内容 | 认识折纸符号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学生初步了解纸的造型艺术与折纸工艺。 2.认识折纸符号,学会折纸的方法与步骤。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 ||||
| 重点 难点 | 折纸基本方法和步骤的掌握。 运用折纸方法折出各种形状。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一个晴朗的周末,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森林里采蘑菇,突然来了个大灰狼,大灰狼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饿极了,躲在大树下远远的张望着兔子们,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大灰狼悄悄地跟在小兔子后面,准备吃掉所有的小兔子,兔妈妈看到了后面的影子,大喊:“孩子们,快跑!”比比看,谁跑的快。 小兔子就在我们这里,比比看谁跑的快。 你想不想也用纸折的方法折出一只跑得快的小兔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折纸。板书课题:折纸 二、初识折纸符号 1.为了让同学们学会折纸的方法,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三位新朋友帮忙。 大屏幕 指示进展 → 凹折线(虚线)---------------- 凸折线(点画线)—-―-―-―- 教师介绍: 凹折线,要按照线的位置向里折。凸折线,要按照线的位置向外折。(动手制作考大家)老师还编了两句小儿歌,课件出示:凹折线,一边长,折在里面看不见;凸折线,长短变,折到外面来见面。(大屏幕考大家 沿虚线往里夹折 沿虚线朝外翻折)刚才那样把边和边对折叫对边折,那么把角和角对折叫什么呢?对角折。所有的折纸都是从单纯的对角折或对边折开始的,先把边角对齐,再对折,按照含有折纸符号的折纸图反复动手,就会折出各种各样的我们需要的各种形状了。 三、共同探究折小兔子 1.出示小兔子步骤图,学生小组讨论并动手制作,找学生交流制作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小兔子步骤和方法。 3.学生比赛动手制作,赛速度,赛质量。(边和边、角和角对整齐,折痕压平整) 4.学生展示,教师总结,同学们所作的小兔子真漂亮,跑的也很快。 四、一物多变折小鸟 1.学生生折小鸟 你瞧,小鸟很善良,害怕大灰狼追上小兔子,专程从远处飞来带着小兔子跑。小鸟怎么折呢?小鸟和小兔子很要好,我们只要把小兔子后几个步骤稍作改变就能做成小鸟了。同学们按你所学的折法,看图折小鸟,同桌要互相帮助,三分钟完成。 2.同学们把已经折成的小鸟举起来展示,这么短的时间大家自己就研究出来如何折小鸟了,有小鸟的加油小兔子会跑的更快,我给大家竖大拇指。 五、作品创作 小兔、小鸟、大灰狼所在的森林是雅戈尔森林,同学们想想森林里还有什么啊?(熊猫, 小松鼠,青蛙,大树等)是啊!大森林可真热闹,同学们每一组桌子上都有一张图,四人一小组参考也可以自己创作折纸作品,我们让雅戈尔森林变得热闹美丽起来吧!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辅导。 六、总结 同学们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呢?(学会了认识折纸符号,看折纸图,学会了折小兔子,小鸟,还学会了折纸的基本方法。)我相信通过你的努力,大家一定能折出、创造出更多有趣的纸作品。老师不仅仅想看到大家会用自己的双手创作把雅戈尔森林变得热闹起来,我更希望今后能看到你们会发明、会创造,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
| 内容 | 折大象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引导继续学习按图示折纸的方法。 2.培养仔细、耐心的习惯。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2.引导学习按图示折纸。 3.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4.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注意对齐抹平,四角向中心折共折三次。 5.展评作品,把大象穿在绳上,可以做集场的角色游戏。 | |||||
| 教材 内容 | 折狗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学习看图示用正方形着小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折纸示意图和教师的示范讲解,借助图示和相互学习从而掌握 狗头的折法。 3.喜欢折纸活动体验折纸活动的兴趣。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一、以谜语的方式导入 1.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粽子头,梅花脚,屁股挂把弯镰刀,黑白灰黄花皮袄,坐着反比站着高。((学生回答)师:谜底就是它——狗。(出示纸着狗头) 2.你们想学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种新的折纸方法,请小朋友看步骤图来折。 二、带领学生看步骤图折纸 1.请学生看动画图示,让学生仔细观察第一步,请学生讲述。(正方形变成 “倒三角形”)。 2.学生看第二、第三步骤图,请学生说一说。 3.观看第四、第五步骤示意图,请学生讲解并示范折。 三、出示第一至第五示意图,请学生回忆并排好。 1.老师把折纸的每一步都画成了图画,请你将他们按照顺序排好。 2.再次观看动画。 四、学生练习,师个别指导 给每张桌子上提供一套示意图,请学生相互学习折狗。 五、评价 学生能在实物步骤图的引导下,折出完整的狗头。注意边和边整齐、折线平整。 六、延伸 观看狗身子地折法,请学生自主探索。 ∙1 3 | |||||
| 教材 内容 | 折马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引导继续学习按图示折纸的方法。 2.培养仔细、耐心的习惯。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2.引导学习按图示折纸。 3.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4.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注意对齐抹平,四角向中心折共折三次。 5.展评作品。 | |||||
| 教材 内容 | 折猪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引导继续学习按图示折纸的方法。 2.培养仔细、耐心的习惯。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2.引导学习按图示折纸。 3.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4.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注意对齐抹平,四角向中心折共折三次。 5.展评作品。 | |||||
| 内容 | 折鸭子潜艇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培养学生学会看图示折纸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对角折,向外反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耐心认真工作的态度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作品涂上颜色。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1.导入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鸭子吧,潜艇谁见过? 昨天我这了一只 “鸭子潜艇”,你们想知道他是什么样子的吗? 2.引导观察“鸭子潜艇”的制作方法 出示已折好的“鸭子潜艇”,将它拆开给学生看,知道它只是一张纸折起来 (引导学生看图示画面),教师将拆开的“鸭子潜艇”一步一步的折好,边折边讲解折法,要学生仔细观察。 3.交代要求,学生看图操作,教师指导 (1)要求认真看图,按图示折纸,不会的可以问老师,重点在于向外反折。 (2)要求折纸时,每一个角都要对齐了,每一条辙都要抹平。 4.根据自己的想法,学生给“鸭子潜艇”图上颜色。 5.评价作品,结束活动将作品全部展示,请学生评选出这的平整,色彩鲜亮的作品,同时表扬认真作业努力克服困难的学生。 | |||||
| 教材 内容 | 折青蛙(1)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教学生学习折纸里常用的双三角形折法。 2.学生会利用双三角形折法学折青蛙,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看示意图折纸的能力。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一、教师出示折好的双三角形,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教师介绍双三角形名称。 二、学生跟教师学折双三角形。 1.教师出示双三角形折法示意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折双三角形。 2.学生再次练习看示意图折双三角形。 三、利用双三角形学折青蛙。 1.教师出示《青蛙》折纸示意图,让学生看懂示意图。 2.教师对照《青蛙》示意图示范折青蛙,学生观看。 3.学生看示意图学折青蛙,教师个别指导。 4.学生作品展示与交流,教师与学生集体评价。 四、作品欣赏: 教师出示利用双三角形折好的各种折纸作品给学生欣赏,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 |||||
| 教材 内容 | 折青蛙(2)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 2.发展学生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1.启发引导学生总结青蛙外形特点。 师:青蛙的头和身体象一个什么形状? 生:三角形。 师:青蛙有几条腿。 生:青蛙有四条腿。 师:青蛙的四条腿都是在身体两侧的,两条在前,两条在后。 师:它们分别是前腿和后腿,学生看看青蛙的前腿和后腿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生:前腿向前伸,后腿向后伸展。 2.出示大范例,引导学生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师:老师观察青蛙后,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了一个纸青蛙,你们看看老师的纸青蛙和你们观察的一样吗?它们的前、后腿是怎么折的? 生:用上面一层向前折前腿,后腿是用第二层向下折出来的。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 A:引导学生先进行两次对边折。 B:将大正方形纸变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将上面一层的正方形撑开,右手扶住上面半开口边折痕向底层的中线压折。 C:背面同样。 D:将上层两个小角向两个斜边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E、掀开上层将下层的两个小角向三角形底边拉折,形成后腿。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4.游戏《青蛙赛跑》 A、将青蛙头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气,使青蛙向前移动。 B、引导学生找身边的同伴进行比赛。 5.引导学生将“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们把它们放到池塘里,让它们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样,该喝水,休息了。 6.喝水环节中,教师口头帮助学生复习青蛙的折法,盥洗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讲评。 7.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结束: 学生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 | |||||
| 教材 内容 | 折纸鱼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圆形纸折各种各样的鱼身、鱼尾及水草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看图折纸的技能,巩固折、压、拼贴的技能。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一、看碟片,引起学生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谁生活在水里吗? 2.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鱼的颜色、形状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得什么样? 二、引导学生欣赏观察示范图 1.老师做了一幅图,你们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们知道这幅图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三、引导学生看图折纸。 1.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怎么折出来的?请你把这条鱼的图示找出来。 2.老师示范第一种折法 3.小鱼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还喜欢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贴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1.有的同学友折要折很长时间,那怎么办呢? 2.同学友先折鱼,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五、学生作业 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创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鱼、水草。 六、讲评 1.学生相互评价作品。 2.老师表扬合作好的小组。 | |||||
| 内容 | 折纸飞机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制作飞行玩具,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作品。 2、探究不同纸质和折叠方法对自制飞机飞行的影响,初步尝试探究解决建构、制作和试飞中的问题。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教师事先练习折叠飞机,并进行试飞比较,发现难点与可能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纸张。 2、物质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飞机折叠步骤》、2~3种不同质地、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 1、引导幼儿在折叠飞机前,先观看教育挂图《飞机折叠步骤图》,关键步骤教师示范与指点。 2、先学第一种折法,比较不同质地的小飞机哪种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然后再学习第二种折法,比较不同质地的小飞机哪种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最后再用同一种质地的长方形纸按不同折法进行折叠,比较哪种折法的飞机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 3、让折好的幼儿先自由试飞,体验玩和成功乐趣;然后再指导幼儿进行比较探究,做观察记录。 4、引导幼儿发现试飞中的问题,鼓励幼儿通过调整纸张或某处的折叠来解决问题,使飞机飞得平稳、更远。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制小飞机的飞行比赛。 活动延伸: 鼓励和指导幼儿尝试用其它材料制作飞机玩具。 | |||||
| 教材 内容 | 美丽的小船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船,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纸,还有各种各样的作画材料,启发幼儿在做完各种各样的小船后,再运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来进行,让大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有创作的空间。 2、在折一折、做一做、玩一玩中,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1、先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录象和现实生活中的船,让他们系统浅显地观察了解小船的外部特征。 2、让幼儿说说小船的特征,还有用处。 3、激发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 4、先让幼儿用纸折最简单的小船。 5、评价 二、折纸小船 1、先出示各种小船,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折纸示意图,让幼儿看折,学习用对折、三角折等方法折成小船。 3、培养幼儿折纸兴趣和初步的相互合作能力。 4、评价 三、折纸美丽的船 1、出示各种各样的小船,引起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运用折叠、涂色块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小船。 2、让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最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评价作品 四、综合活动美丽的船 1、让通过看图示折叠各种小船,掌握多种折纸技能,发展形象思维。 2、巩固折纸技能,会创造性地表现,并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3、评价作品 五、玩小船 1、先让通过折一折,折出各种各样的小船,然后让幼儿把小船放在水中玩一玩,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2、让幼儿了解小船在水中的一些沉浮现象。 3、让幼儿讲讲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样了? 4、评价 比一比谁的最美。 | |||||
| 教材 内容 | 衣裤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 引导幼儿学习用四角向中心折纸的技能。 2、 引导幼儿继续学习按图示折纸的方法。 3、 培养幼儿仔细、耐心的习惯。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1、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在八月二十的集场上,你看到哪些东西呢?今天我们就来折许多新衣服,这好后摆一个衣服摊好吗?” 2、引导幼儿学习按图示折纸 朋友看图示” 将正方形纸两次对边折 然后打开找到中心妈妈(中心点) 四个角是四个孩子,他们都要找到中心妈妈和她亲一下。这就是四角向折,在这个基础上再按图4"图7折 3、请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看着图示一步一步地折,一步也不能丢掉” 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再 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翻过来将四个正方形打开成长方形 最后对折成衣服。在折衣服的基础上学折裤子:“衣服有了,没有裤子怎么办呢?” “看,衣服还会变魔术呢!一变变成了一条裤子。”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变裤子的。 4、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对齐抹平,四角向中心折共折三次。 5、 展评幼儿的作品,把衣裤穿在绳上,可以做集场的角色游戏。 | |||||
| 教材 内容 | 纸鹤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通过折纸千纸鹤让学生了解千纸鹤的基本特征。 2、学会看图谱折千纸鹤,掌握基本技能。 3、能合理添画千纸鹤。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一、引出活动内容,了解千纸鹤基本特征 1、教师:谜语千纸鹤导入。 2、教师:你们见过“千纸鹤”吗?在哪见过?“千纸鹤”的花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它“千纸鹤”?这么漂亮的“千纸鹤”,你们想不想用“纸”把它变出来? 二、看步骤图折“千纸鹤”并添画 1、(出示步骤图)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折“千纸鹤”的图谱,请小朋友看一看折“千纸鹤”一共需要几步?(8步)在这8步中哪几步比较难,你可以和同座讨论一下。(学习课文P34-35 学·做) (请用双手捏住正方纸任意一条对边折线,朝中间轻挤。这时,另一条对边折线会向前后两方轻轻翘起。然后,再沿那条对边折线的印朝中间使劲挤并形成一个十字。接着,两边分别按事先折的对角线印压平。现在出现在眼前的一定是一个两层的菱形。 再然后,将“双层菱形”朝反方向折中线,也就是把菱形翻了一个个儿——刚才在里边的部分现在被翻出来了。翻完后,把“双层菱形”可翻的四个角沿中线往里折。这里注意折时边角一定要对齐,否则小心最后小鹤的嘴和尾巴不是尖尖的哦! 相信这时你手中的折纸一定呈“双冰激凌圆筒形”,那么请将“圆筒”的冰激凌部份朝任意方向下折一次,为的也是留出一个印。接下来,把“双冰激凌圆筒”打开,并掀起任意一角向上拉。再压平。一个细长的菱形就“新鲜出炉”了。另一边也重复同样的步骤。折时不要用力过大,边角也要小心翼翼的对齐、调整好。 压平后,把“双层细长菱形”可以从中间分开的一头的两个小角分别向上推,一直到不能再推时,开始轻按,然后压平。这两个翘起来的角便是小鹤的前身和尾巴。另两个“高耸”的大角,不用说,一定是小鹤的两个翅膀。 现在,大功告成。一个美观又具有深刻含义的千纸鹤就折好了。我们还可以把小鹤的“前身”再向回折一下,形成一个更小的角,作为它的小脑袋。我还经常喜欢用细笔杆轻卷小鹤的翅膀,使它更具立体型。) 2、谁来说说看你有什么困难?(请几名学生说出有困难的地方,其他学生帮助解决) 3、介绍材料及交代折纸要求。 我们的学生真聪明,真能干。今天,老师请你们准备了正方形纸,图画纸、剪刀、水彩笔等材料,要求你们看着图谱折出千纸鹤并给千纸鹤进行装饰。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给予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巡回指导时注意添画的合理性。同时将完成的作品放置在作品栏中。 | |||||
| 内容 | 大风车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引学生自由拆解折纸作品探索学习风车折法,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现的能力。 2.通过折纸作品的变式操作激发孩子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发展孩子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 | ||||
| 重点 难点 | 看懂示意图。 看着示意图进行折纸。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一、听音乐、玩风车,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手里的风车可以怎么玩呢? 教师播放大风车片头曲音乐,幼儿跟着音乐按照自己的想法玩自己的大风车。(熟悉的富于童趣的音乐可以触发幼儿活跃思维活动) 二、探索大风车的折法,形成步骤图 1.自主探索。 师:这么好玩的风车,是怎么折成的呢?小朋友自己试一下,一步一步拆开,然后一步一步折好,看能不能折成好玩的风车? 学生拆解,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及时给予引导、鼓励。 2.共同探索。 教师出示范例风车作品,同学生一起分步拆开并呈现每一步形状,形成拆解步骤图。 3.整体示范。 翻转拆解步骤图,形成折纸步骤图。通过提问让孩子明确每一步的详细要求。 三、按步骤图折风车 1.按步骤图示熟悉风车折法。 鼓励学生按记忆结合步骤图折叠,完成风车作品。教师巡回观察幼儿作业情况,及时给以指导。 2.学习小风车折法。 师:小朋友都学会了折风车,折得又整齐又漂亮! 老师还折了一个小风车,它是风车的小宝贝。宝贝风车是由正方形纸四角对中心折,然后按照风车折法折成。请小朋友也给自己的风车折个小宝贝吧。 四、探索风车的变式 风车向背面对边折、对角折形成风车的几个变式,如:帆船、双船、鲨鱼嘴等等。鼓励幼儿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变式作品。 五、装饰作品 幼儿选出最喜爱的作品,用涂色、绘画、添画等多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装饰。 六、活动延伸 1.交流游戏。幼儿欣赏观摩同伴的作品,体验折纸活动带来的乐趣。 2.区域活动。投放以风车为基础折法上的变式风车、大丽花、纸盒、月亮船等几种作品步骤图,方便幼儿继续探索学习。 | |||||
| 教材 内容 | 蝴蝶 | 总课时: 2 | |||
| 设计者: | 实施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 、增强欣赏自然美的意识,激发儿童热爱创造活动; 2 、了解蝴蝶的基本特征,感受和表现蝴蝶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3 、制作一只能飞动的纸蝴蝶。 | ||||
| 重点 难点 | 了解对称、设计蝴蝶外形并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添画花纹。 设计一只新颖、色彩绚丽、能飞动的蝴蝶。 | 教学媒体 | 投影仪 | ||
| 一、引出课题: 1、师:“在美丽的花丛中,有许多可爱的蝴蝶,它们快乐的飞舞、你追我赶着做游戏,瞧,它们都飞到这里来做客了!” 拿出蝴蝶贴在黑板上; 让蝴蝶从室内飞过; 手拿蝴蝶晃动 。 2、师出示作品(纸蝴蝶):谁想和它们玩一玩?我们来比比看,哪只蝴蝶飞的最高!舞姿最优美! 3、部分学生参与活动(配乐) 4、教师小结:这些同学表现真好,老师把这些蝴蝶奖给你们!谁还想来?可是老师做的蝴蝶不够呀,怎么办呢? 5、教师出示课题:蝶儿飞飞。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 ,找特点。那么一只美丽的蝴蝶有什么特点呢? 2、讲解外形 :蝴蝶的外形要新颖,它可以概括成多种形状:三角形、方形、园形、长方形 …… 3、学生观看蝴蝶的外形,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4、讲解花纹 :蝴蝶的花纹要美丽,颜色要漂亮,你们看! 5、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蝴蝶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 6、讲解对称 : 1 、蝴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叫做“对称。”两边是一模一样的! 7、比如蜻蜓就也是对称的小动物!你们还能说出哪些对称的现象呢? 8、引导学生说出多种对称现象。 师:现在我来考考你们,你认为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 9、学生自由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并根据自己小组的材料大胆设想蝴蝶的不同的制作方法。 三、加工蝴蝶 : 师:好吧!我们来动手试一试!每一小组都有很多材料。我用我的方法,你们也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注意外形的设计与颜色花纹的搭配! 师生用不同方法开始制作比赛。(配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