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羝乳(dī) 煴火(wēn) 檠弓弩(qínɡ) 劾大不敬(hái)
B.缑王(hóu) 斧钺(yuè) 棫阳宫(yù) 给其衣食(jǐ)
C.喟然(kuì) 纺缴(jiǎo) 天雨雪(yù) 绝不饮食(yìnsì)
D.啮雪(niè) 厩监(jiù) 浞野侯(zhuó) 左伊秩訾(zī)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单(chán)于 弋(yì)射 弥(mí)山 给(gěi)其衣食
B.啮(niè)雪 喟(kuì)然 旃(zhān)毛 留之以相当(dàng)
C.弓弩(nǔ) 牧羝(dī) 奢侈(chǐ) 丈人行(xíng)也
D.(hé) 穷厄(è) 贿赂(lù) 自分(fēn)已死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畔主背亲 B.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C.信义安所见乎 D.并旃毛共咽之
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B.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造就、完成
C.兄弟亲近 亲近:亲近之臣
D.绝不饮食 饮食:给水喝,给饭吃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B.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见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坐:定罪,治罪
7. 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殿阶
B.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暗地里
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幸:幸运地
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假:临时的
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都) 数(屡次)通使相窥观
B.幸蒙其赏赐(幸运地) 既至匈奴,置币(钱币)遗单于
C.如惠语以让单于(辞让) 具自陈道(陈述说明)
D.因厚赂单于(贿赂) 召武受辞(审讯)
9.与“因宾客至相如门”中“因”的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秦王因曰
C.因跪请秦王 D.蒙故业,因遗策
10. 选出“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 )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士亦以此不附焉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⑧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
1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A.其一人夜亡 B.单于壮其节
C.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D.空以身膏草野
1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欲因此时降武 B.单于壮其节
C.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 D.其一人夜亡
1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③幸蒙其赏赐 ④大王亦幸赦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1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信义安所见乎 B.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何久自苦如此 D.子卿尚复谁为乎
15.下面是对本课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和缓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因此赢得了敌国的敬意。
D.卫律使尽威吓、利诱等手段,但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
16.下列对文意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陵以老朋友叙旧的方式劝降苏武,着重从感情上去软化苏武。
B.李陵把苏武母亲去世、妻子改嫁的消息告诉苏武,又诡称苏武在汉朝的两个妹妹与一
个弟弟“存亡不可知”,来断绝苏武对汉朝的想念。
C.苏武除了针对李陵挑拨君臣关系作了必要的义正词严的答复之外,其余一概不理。
D.当李陵再要饶舌的时候,苏武立即以死相拒,并称李陵为“王”,一下子揭去了朋友间叙旧谈心的幌子,终于使李陵羞愧难当,无法再谈。
17.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武传》练习答案
1. D(A.煴yún、劾hé;B.缑ɡōu;C.缴zhuó。)
2.B
3. B(A.“畔”通“叛”;C.“见”通“现”;D.“旃”通“毡”)
4. C(两个“见”都当“被”讲。)
5. B(成就:栽培,提拔)
6.A 暗地
7. C(C项“幸”应为“希望”的意思)
8.A
9. A(都是“通过、经、由”之意。B于是;C.趁机;D.沿袭、遵循)
10.C例句:因为①把②因为③来④在⑤因为⑥来⑦因为⑧来
11.D
12.A(例句中的“膏”使动,使野草施肥的意思。A“降”是使动,使苏武投降;C“壁”是动词,驻扎。B“壮”是意动用法;D项的“夜”是名词作状语)
13.D
14.B(定语后置,A、C、D均为宾语前置)
15. B
16. B(应为诡称苏武在汉朝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存亡不可知”)
17【答案】 (1)苏武出使匈奴,第二年,李陵投降了,不敢访寻苏武。
(2)(你)这样长期不能回国,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有谁知道您对汉朝的信义呢?
(3)你不想投降的心情难道还超得过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