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名称 | 人杰水岸小区二期14#、15#楼 | 编 号 | ||
| 交底日期 | ||||
| 施工单位 | 安徽省联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分项工程名称 | 钢筋工程 | |
| 交底摘要 | 钢筋制作与绑扎 | 页 数 | 共 页,第 页 | |
|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2.1.机具准备 钢筋切断机、弯曲机、切割机、矫直机、对焊机、钢筋钩子、力矩扳手、撬棍、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子等。 2.2材料准备 严格把好进场钢筋的质量关,每批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现场按钢筋生产的炉罐(批)号及规格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按规范规定抽样检验其力学性能。 二、工艺流程 3.1基础筋:清底→复验轴线→画出柱外框尺寸,划基础筋位置线→绑扎承台筋→放垫块、插柱筋、墙筋→绑扎基础梁、固定柱、墙钢筋 3.2柱筋:搭接绑扎(焊接)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套柱箍筋→绑箍筋→绑扎垫块 3.3梁筋: 模内绑扎:穿主梁底筋→绑扎柱核芯箍筋→穿主梁上部筋→画主梁箍筋→绑扎主梁箍筋→穿主梁吊筋、放置垫块→穿次梁底筋→穿次梁上部筋→画次梁箍筋线→穿次梁箍筋→放置次梁垫块 3.4板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扎板受力筋→绑板负弯矩钢筋、放置板垫块 3.5楼梯筋: 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 四、施工方法 二、钢筋的加工制作 1、施工现场搭设钢筋加工房,钢筋加工制作在加工棚内进行。 2、钢筋放样前认真全面熟悉图纸,弄清节点处钢筋锚固长度,对梁柱节点处各构件的钢筋排放位置进行合理安排,避免绑扎时发生钢筋交叉打架情况。技术负责人、责任工长、钢筋工长、班组技术负责人根据钢筋接头形式、位置、弯钩形式、长度进行放样,并按大样审核制度进行检查,确保钢筋的制作质量。 3、所有钢筋尺寸必须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箍筋做到135度弯勾且平直长度不小于规范和设计要求。 4、本工程钢筋直径≥Ф12时,钢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钢筋焊接前必须试焊,检验合格后方可施焊,所有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焊接接头必须现场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5、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钢筋接头的试验方法按《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6、柱纵筋按一个楼层高度下料,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相邻间距不少于500㎜且不小于35d;搭接接头间距不少于600㎜;接头最低距楼面≥500㎜,且应大于柱截面尺寸,同一水平截面接头数量≤50%。配制柱钢筋时应注意下料长度满足以上要求。 7、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 ±10 | |||
|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 ±20 | |||
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和不平现象;钢筋末端弯勾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钢筋弯曲成型后允许全长偏差±10㎜,弯曲钢筋弯起高度偏差±5㎜,箍筋边长偏差±5㎜。
9、钢筋制作工艺流程
钢筋制作工艺流程图
(三)钢筋安装绑扎及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安装绑扎工艺流程
2、钢筋安装绑扎质量标准
| 项 次 | 项 目 | 允许偏差(㎜) | |
| 1 | 受力钢筋的排距 | ±5 | |
| 2 | 钢筋弯起点位置 | 20 | |
| 3 | 箍筋、横向 钢筋间距 | 绑扎骨架 | ±20 |
| 焊接骨架 | ±10 | ||
| 4 | 焊接预埋件 | 中心线位置 | 5 |
| 水平高差 | +3、-0 | ||
| 5 |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 基 础 | ±10 |
| 柱、梁 | ±5 | ||
| 板、墙 | ±3 | ||
四、框架柱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柱筋焊接→画柱箍筋间距→绑扎柱筋
2、套柱箍筋:按图纸设计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插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
3、柱筋焊接:竖向电渣压力焊。
4、画箍筋间距线:在焊好的柱子主筋上,按图纸设计要求间距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5、柱箍筋绑扎: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箍筋绑扎到位,由下向上绑扎,采用缠扣绑扎。
6、箍筋要绑扎水平并与主筋垂直,箍筋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
7、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8、柱上下两端应按规范及设计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9、为保证柱筋保护层厚度准确,柱子钢筋除沿柱高每隔@1000绑扎垫块外,还要在上、中、下用限位箍筋控制,详见下图:
10、由于柱头(梁头)钢筋比较密集,绑扎较为复杂,而且互相占据空间位置,所以应先保证柱筋 的点位正确,然后计算梁板钢筋的具体位置。
五、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的下部纵向钢筋→穿次梁下部纵向钢筋→穿次梁上部纵向钢筋→放主梁上部纵向钢筋→按间距绑扎箍筋。
1在梁底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按已画好的间距
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放主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穿次梁上部纵向钢筋,调整箍筋间距使其符合设计要求,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2、框架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图纸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3、绑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宜采用套扣法绑扎。
4、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º,对于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处箍筋间距不得小于100㎜,其箍筋弯钩应绕过接头钢筋。
5、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柱节点边50㎜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6、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两排或三排时,可用Ф25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保证钢筋排距符合图纸设计要求,详见下图:
六、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模板上画线→绑扎下部受力钢筋→绑上部支座负弯矩筋→安放板凳铁及垫块。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2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分布筋间距。
3绑扎板筋时一般用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
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800,以确保上部钢筋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详见下图):
2、为防止施工时板上部负弯矩钢筋被施工人员踩踏,钢筋绑扎好后要架设马道,方便施工,保证质量,并严格控制交叉流水作业,严禁踩踏钢筋。
4、楼梯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划线→绑扎下部受力筋→绑扎上部负弯矩筋。
①先清除模板内杂物,木屑等,再在楼梯底模上划出主筋和分布秀的位置线。
②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 ,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③底板钢筋绑完后,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要锚固到梁内。
七、钢筋绑扎质量控制措施
1基础钢筋
2.基础钢筋施工
2.1当基础短边边长大于等于2.5m时,基础钢筋可取0.9倍基础相应边长长度交错布置(本工程中仅适用于单柱基础)详08G101-11P82
2.2基础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40mm,档土墙迎水面30mm,背水面20mm.
2.3柱在基础内的插筋数量.位置.钢筋大小级别.锚固长度必须准确,按图纸要求施工,当锚固长度无特别注明时按下图施工:
3.柱钢筋绑扎
3.1柱纵筋采用机械或焊接连接接,当采用搭接连接时应该在搭接长度范围内按<=5d及<=100的间距加密.
3.2当柱净高与柱长边之比<=4时,该高度范围内全长加密,箍筋直径不小于,间距为100,在错层范围内柱箍筋全长加密,直径不小于10,间距为100.
3.3当柱纵筋出现大变小可以上一层进行焊接,但不得超过两级,例25变为20,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小变大不得进行焊接,
3.4梁柱节点内因其受力复杂,其箍筋必须按图纸要求直径并按间距<=100绑扎规范.
3.5当柱变截面时插必须符合以下图示要求
3.6当上柱钢筋比下柱多时见下图1,上柱钢筋比下柱大时见下图2,下柱钢筋比上柱多时见下图3,下柱钢筋比上柱大时见下图4(详11G101-1P63)
4.梁钢筋的绑扎
4.1当梁腹板Hw>=450时,在梁两个侧面必须配置构造腰筋,严格按设计总说明中配置。
4.2梁绑扎前模板必须清理干净,梁绑扎完毕后相应垫快及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
4.3钢筋级别,位置,直径,长度及箍筋级别,间距,直径,准确无误。
4.4主次梁交接时附加箍筋须按下图设置,该范围内正常箍筋照设。
5板钢筋绑扎
5.1板钢筋间距,大小,级别严格按图施工,当板底钢筋完成后立即按图纸要求完成相应洞口附加筋绑扎。
5.2当墙下无梁时严格按总说明中4.7 执行,板底钢筋完成后即完成附加。
八.绑扎应注意安全事项
绑扎安装钢筋骨架前,应检查模板支柱及脚手架是否牢固绑扎高度,超过3M的圈梁挑檐外墙的钢筋时,必须搭设正式的操作架子,并按规定挂好安全网,不得站在墙上钢架骨架上或模板上进行操作,高处绑扎钢筋时,钢筋不要集中堆放在脚手板或模板上,避免超载。不要在高处随意放置工具、箍筋或钢筋短料,避免下滑坠落伤人,禁止以柱或墙的钢筋骨架作为上下梯子攀登、操作、柱子钢筋骨架高度超过4m时,在骨架中间应加设支撑拉杆加以稳固。
九、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1、切断机固定和活动刀之间水平间隙控制在0.5—1㎜之间,断料时活动刀向后退,才可送料入刀口。严禁切烧红的钢筋及超过刀刃硬度的材料。使用前空载试运行正常后才能使用。
2、弯曲机使用前全面检查一次,并空载运转,运转过程不能加油或检修。弯曲的钢筋不准用弯曲机调直。弯曲钢筋时按规定的钢筋直径、根数进行操作。
3、冷拉机的作业区警示标志、防护栏杆、两端地锚是否有效,防护罩是否牢固,钢丝绳不能有损,符合使用安全才可作业。
4、绑扎基础钢筋时按规定摆放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操作前应检查基坑土壁和支撑是否牢固。
5、绑扎主柱、墙体钢筋,应有可靠的立足点,不得站在钢筋前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m以上时,应搭设工作台,柱、墙梁、骨架应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6、高处绑扎和安装钢筋,不得将钢筋集中堆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尽量避免在高处修整、扳弯钢筋,也不要把工具、钢箍、短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板上,以免滑下伤人。在操作时应配戴安全带。
7、安装绑扎钢筋时,不得碰撞电线,在夜间施工需要使用移动式行灯照明时,电压不得超过36伏。
8、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作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准作下一道工序作业。
9、泵送砼应有可靠的支架。
10、钢筋断料、配料、弯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
11、钢筋骨架不论其固定与否,不得在上行走,禁止从柱子上的箍筋上下。
12、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到距模板1m一下才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起吊钢筋时规格必须统一,不准长短参差不齐,不准一点吊。
13、在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操作,预防雷击钢筋伤人。
14、钢筋头子应及时清理,成品堆放要整齐,工作台要稳,钢筋工作棚照明灯必须加网罩。
15、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它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在迥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16、现场绑扎悬空大梁钢筋时,不得站在模板上操作,必须要在脚手架上操作;绑扎柱头钢筋时,不准站在箍筋上绑扎,也不准将木料、钢管、钢模板穿在箍筋内作为立人板。
17、进入现场的一切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裙子、易滑和带钉的鞋和赤脚、赤膊等操作。
18、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无证作业;严禁酒后作业。
19、严禁打架、斗殴,滋事生非;严禁随地大小便,严禁乱倒剩饭剩菜。
20、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认真贯彻执行“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教育要求”。
严格按此方案结合施工技术交底执行。
4.6梁、柱内箍筋采用封闭箍;梁内四肢箍形式为 ,柱内
箍筋形式为 ;梁、柱箍筋的末端作1350钩,平直部分长度≥10d且不小于75mm;示意图如下:
1 1350/1350
抗震箍 D=4d
4.6.1钢筋加工质量要求
(一)主控项目:
1.HPB3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º弯钩,其弯弧内直径≥2.5D,弯后的平直部分≥3D。
2.钢筋末端部做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弯弧内直径≥4D,弯后平直长度≥10D。
3.钢筋加工不大于90°时,弯弧内直径≥5D.
(二)一般项目:
1.HPB235钢筋的调直采用冷拉方法,钢筋的冷拉率≤4%
2.钢筋加工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加工尺寸允许的偏差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 1 | 受力钢筋全长净尺寸 | ±10 | 尺量检查 |
| 2 | 弯起钢筋弯折位置 | ±20 | 尺量检查 |
| 3 | 箍筋内净尺寸 | ±5 | 尺量检查 |
4.8梁筋施工时,宜先摆放纵筋后,画出箍筋的间距;加密箍起止点应标明。(如下图)
4.9梁筋绑扎应按先主梁后次梁顺序;当主、次梁上层钢筋交叉时,主梁筋应在次梁筋的下面。(如下图所示)
4.10当梁高hw≥450mm,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图中明确标注的按设计规定;若不明确时,按03G101-2第 页执行。
梁腹筋构造筋表
梁腹高
| 梁宽 | 450 | 500 | 550 | 600 | 650 | 700 |
| 200 | 1Φ12 | 2φ10 | 2φ10 | 2φ10 | 2φ10 | |
| 250 | 1Φ12 | 2φ10 | 2φ10 | 2φ10 | 2Φ10 | 2φ10 |
| 300 | 1Φ14 | 2φ10 | 2Φ12 | 2Φ12 | 2Φ12 | 2φ10 |
2、次梁纵向构造钢筋伸入支座≥La。
4.11梁纵筋≥Φ14应尽量采用对焊,梁上部钢筋宜在跨中1/3范围内搭接,梁下部钢筋接头设置在支座处;(见梁纵筋构造图)当接头钢筋采用电弧焊时,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0.7倍钢筋直径,焊缝厚度不应小于0.3倍钢筋直径。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有绑扎接头的受力筋截面面积的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a受拉区不得超过25%,b受压区不得超过50%。
4.11.1、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梁上部主筋搭接宜在跨中1/3范围,梁下部主筋宜在支座处锚固;弯起钢筋位置应准确。
4.11.2、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 序 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 | ||
| 1 | 绑扎钢筋网 | 长 宽 | ±10 | 钢尺检查 | |
| 网眼尺寸 | ±20 |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 |||
| 2 | 绑扎钢筋骨架 | 长 | ±10 | 钢尺检查 | |
| 宽高 | ±5 | 钢尺检查 | |||
| 3 | 受 力 钢 筋 | 间 距 | ±10 |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最大值 | |
| 排 距 | ±5 | ||||
| 保护层厚 度 | 基 础 | ±10 | 钢尺检查 | ||
| 柱、梁 | ±5 | 钢尺检查 | |||
| 板、墙、壳 | ±3 | 钢尺检查 | |||
| 4 | 绑扎箍筋、横向间距 | ±20 | 钢尺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 ||
| 5 | 钢筋弯部点位置 | 20 | 钢尺检查 | ||
| 6 | 预埋件 | 中心线位置 | 5 | 钢尺检查 | |
| 水平高差 | ±3 | 钢尺和塞尺检查 | |||
4.13Ⅱ、Ⅲ级钢筋末端需作900弯折时,Ⅱ级钢筋和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Ⅲ级钢筋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平直部分应按设计要求确定,示意图如下:
4.14钢筋下料计算时,应按下表扣除钢筋弯曲的延伸率值:
| 钢筋弯曲角度 | 300 | 450 | 600 | 900 | 1350 |
| 钢筋弯曲调整值 | 0.3d | 0.5d | 0.8d | 2d | 2.5d |
4.16钢筋与绑扎铅丝均不得接触模板,双排钢筋采用拉筋控制,其型号、级别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横向和竖向按间距600梅花型布置.其拉筋制作时为方便施工可制成 形,绑扎时,将900弯折再向内搬成1350形 。
墙体水平钢筋绑扎时应符合下列图示规定
4.17板钢筋:底筋先摆主筋后摆分布筋,即短向钢筋位于下层;在模板上弹出底筋摆放线,型号、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双向板底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并尽可能沿板跨方向连续通长配置,扎丝呈“八”字形扣;负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边跨负筋锚固Lae,下部筋伸至梁中线且≥5d,(详图示)
4.18柱筋施工时:柱筋的数量及规格、级别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柱箍筋加密,间距、数量直径按下图所示。柱顶纵筋及屋面框架梁钢筋施工时,应按下列图例节点下料、绑扎,为便于绑扎,成型美观,宜选 用梁纵向屋面钢筋构造节点:
4.18.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即梁上部钢筋在跨中1/3范围,下部筋在支座处,在柱净高中间2h0/3范围;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接头错开位置≥35d且不小于500mm,纵向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符合设计规定(详下表)。
| 接头形式 | 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 | |
| 受拉区 | 受压区 | |
| 绑扎骨架和绑扎网中钢筋焊接接头 | 25 | 50 |
| 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的搭接接头 | 50 | 50 |
| 受力钢筋的焊接头 | 50 | 不 |
4.20构造柱应在板负筋绑扎完成后,按下列原则埋置插筋
a、 内隔墙端部转角处设置一根构造柱;相邻横墙或框架柱的间距大于5m时,墙段内按3m间距增设一根构造柱;门洞口大于3m时,门洞口两侧各增设一根构造柱。
b、 围护墙的内、外墙交接处及外转角处各设置一根构造柱;相邻横墙或框架柱间大于4m时,墙段按2.5m间距设置一根构造柱;窗下墙高大于500mm时的带形窗窗台墙按1.8m间距设置构造柱。
c、构造柱埋入梁、板内的部分用2根定型箍,主筋点焊于梁、板筋上,以保证其定位及形状。
4.21施工中若发生钢筋代换必须经设计单位签字同意后才能实施。 五、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5.1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a、在框架柱模板支撑系统前,宜在现浇砼楼面上放出柱筋边框线并且用垫块固定牢固。
b、钢筋放样时注意梁、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C、在柱与梁顶交界处,扎筋时增加一个限位箍筋,点焊于量筋上,并在施工楼层柱筋高约500处,柱筋增加一个定位箍筋,确保节点处柱筋在浇筑时不会发生偏位。
d、加强砼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整车或整料斗的砼直接灌注到柱内。不得随意冲撞钢筋骨架,应先将砼卸在盘板上,再均匀下料,分层浇筑,振动器不得撬振柱钢筋。
5.2钢筋加工制作误差
(a)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b)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5.3钢筋绑扎与安装
a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b保护层砂浆垫块应准确,垫块间距取800×800,否则导致露筋,引起钢筋锈蚀,造成结构隐患。
c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d浇筑砼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看灰时及时调整。
六、安全措施:
6.1、钢筋加工车间必须合理布置,各工序的操作范围互不干扰。运输道路应畅通,严禁闲人来往,开工前,应检查机械设备,电器安装和工具等有无毛病。
6.2、机械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查和安装,机座必须稳固,转动危险部位应安设防护措施。
6.3、机械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并按现行有关钢筋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电闸、开关应装在箱内,用后锁好。施工机械和电器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转过程中维修。机械设备必须装漏电保护装置。
6.4钢筋加工车间布置合理所有机械均按一机一闸一漏设置现场用电制定严密的安全用电责任制,做好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配电箱应用分级设置,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同时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处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箱”制,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操作顺序,送有、操作: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停电操作:用电设备→开关箱→分配电箱。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雨、防尘、防火、防潮,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现场用电设专业电工负责,任何人不得乱拉,乱接,确保用电安全,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物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停用电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6.5、夜间施工,工作现场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灯的位置布置得当,并加以防护,预防钢筋与电灯相碰而触电。
6.6、高空操作时,须远离电线,防止触电。施工工程与侧向高压输电线路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施工工程与侧向高压输电线路距离
| 输电线路电压 | 10KV以内 | 35~110KV | 220KV |
| 安全距离 | 5m | 10m | 15m |
6.8、钢筋工应熟悉本公众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6.10、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级别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应平整,工作台应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6.11、拉直钢筋、卡头应卡牢。地锚必须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m区域内禁止行人。
6.13、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应搭设脚手架和马道。钢筋钩须拿稳,预防脱荡,在深坑扎筋,应先检查坑册泥土有无跨踏危险。放钢筋时,不得随意丢向坑内。
6.14、绑扎主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箍筋绑扎应站在搭设的工作台上。
6.15、绑扎高处的圈梁,挑檐、外墙、边柱稳边梁等钢筋,应搭设外挂架和平台。
| 6.16、绑扎钢筋时,铅丝以内感绑扎牢固,尖头应向 | ||||
| 参加单位 及人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