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2:59:28
文档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作者:许婷婷宫清轩江晨杨伟强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07期        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花生产业的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S565.2-1(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7-0117-03  
推荐度:
导读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作者:许婷婷宫清轩江晨杨伟强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07期        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花生产业的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S565.2-1(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7-0117-03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作者:许婷婷 宫清轩 江 晨 杨伟强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07期

        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花生产业的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S565.2-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7-0117-03

        

        花生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是食用、榨油兼用的经济作物,在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是世界花生生产大国,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而总产量、总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在中国农作物中,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值分别名列第七位和第五位。在国内油料作物中,花生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但总产、单产和出口量一直位居油料作物之首。

        花生在我国的食用油脂供应、食品加工、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应紧缺,国内主要油料作物价格除花生外均高于国际价格,只有花生因属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发展花生产业不仅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而且对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发展创汇农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1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我国花生的生产现状

        1.1.1 花生生产的国际和国内地位世界主要花生生产国有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美国、缅甸、塞内加尔、乍得和阿根廷等国。2007年我国花生的种植总面积为394.48×104hm4,占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的16.8%,居世界第二;总产量为1302.75×104t,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37.4%,位居世界第一。印度花生的种植面积为670.0×104hm4,占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的28.6%,居世界第一;但其总产量仅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18.9%,位居世界第二。

        花生在我国农作物、油料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来看,花生所占的比重在2000年以后的多数年份都保持在3%左右。从我国油料作物生产来看,我国花生的播种面积自2000年以来占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的33%左右,而花生总产则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50%左右(表1)。2007年全国花生种植业初级产值达到870亿元,在国内主要粮棉油作物中位居第五。

        1.1.2 花生播种面积、总产及单产的变化情况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花生总产进入历史上总产最高的时期。2000~2007年八年期间,年均总产达到1418×104t,其中2002年达到1482×104t的历史最高记录。然而,自2003年以来,我国花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表2),从2003年的505.7×10hm2减少到2007年的394.5×104hm2,减少了22%,但花生总产下降幅度只有2.9%,这是因为同期花生的单产水平提高了24.4%,花生单产水平的变化成为现阶段影响花生总产的主要因素。

        

        1.2 我国花生的加工利用现状

        花生产量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花生加工利用总量的增加,利用的途径和范围也逐步拓宽。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花生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类花生食品大量涌现,榨油仍是花生利用的主要途径,但花生总产中用于榨油的比例逐年下降,而用于食品加工和直接食用的比例逐年上升。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年均用于榨油的花生占国内花生利用总量的58%,较80年代降低了6个百分点,而年均用于食品加工和直接食用的花生占国内花生利用总量的比例为42%,比80年代相应增加了6个百分点HJ。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花生总产量中约55%用来榨油。在2000~2007年间,我国花生油的总产量年平均为222×104t,总消费量年平均为220×104t。因此,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油生产国,但由于国内需求量大,在供求相抵后,可供出口的花生油数量很少。近8年来,国内食用植物油的消费总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2000年的1352×104t增长到2007年的2440×104t,年平均增长10.7%。而在同期,花生油的生产供给却没有明显增长,由此导致花生油在国内植物油消费中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15.7%下降到2007年的8.9%(表3)。

        

        1.3 我国花生的出口贸易现状

        花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具有悠久的国际贸易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花生出口国,年均出口量占世界花生出口总量的20%以上,花生出口量、出口额均位居世界首位。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花生因属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农作物品种之一。

        2005、2006和2007年,我国花生出口量分别为74.7、66.1、63.1×104t,分别占世界出口量的42.0%、41.0%和39.5%,虽然出口量有所下降,但仍然是花生出口第一大国4。且我国花生出口结构正在由以出口原料为主向出口原料与制成品并重的方向转变,以花生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出口量逐年上升。花生出口范围也逐渐拓宽,由传统的东南亚地区逐渐发展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产品质量也显著提高。

        

        2 我国花生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投入水平偏低

        长期以来,花生在我国一直被视为次要的经济作物,相对于粮食作物和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花生生产和产业发展没有得到各级和社会应有的重视,许多地方将花生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小宗特产作物,生产和技术研发基本放任自流。总体上我国对花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发展投入仍相对滞后,除极少数地方外,花生生产的基础设施差,同时缺乏基本的保障和支持,没有充分发挥花生产业在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2 缺乏扶持。新技术推广难度大

        直到2008年4月国家财政部下发《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为止,花生才与水稻、小麦、玉米享受同样的保险保费补贴,但仍没有与这三种粮食作物一样享受种植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最低收购价保护等支持。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花生种植保险保费补贴的额度相当低。花生生产用种量大,投入成本高,种子繁殖系数低,且种子经营的利润远远低于其它农作物。这些因素导致了花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度非常大。

        

        2.3 机械化程度偏低。生产成本增高

        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花生播种和收获费工的特点已成为花生生产规模及效益增长的重要因子。2000年以来,花生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到2005年上涨了22%,总成本中的人工成本上涨更快,达24%。花生属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约占到40%。生产机械化程度偏低,人工成本快速上涨,从根本上削弱了我国花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4 加工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低

        花生精加工和深加工程度不够,新产品开发滞后,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下。尤其是花生蛋白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榨油后的饼粕含有近50%的花生蛋白,只用作饲料等低端产品,产品附加值很低。我国花生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较少,除鲁花集团外,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加工产品不多,档次不高,综合效益差,技术开发能力差,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大。

        

        2.5 质量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花生是最容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农产品之一,近几年,随着我国花生产业规模的扩大,花生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断出现黄曲霉毒素污染现象,尤其是花生出口贸易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生产中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造成花生品质下降,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花生出口的关键性因索,并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是,我国对花生生产、加工和消费及流通中的质量安全问题还缺乏重视,没有建立有效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技术体系。

        

        3 我国花生产业发展展望

        

        3.1 生产展望

        “人多地少、粮油争地”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快优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解决花生中低产田的产量问题是当前形势下提高我国花生产量的主要途径。影响原料花生总产量变化的两个因素是花生的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在2003~2007年间,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逐年缩减,但由于单产水平的提高,使得花生总产能够保持在年均1418.3×104t的水平。然而,种植面积减少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单产水平提高所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因而短期内我国花生总产将不会超过2000~2007年的年均水平。

        

        3.2 市场需求

        花生油是一种中高档食用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是我国华北、东南沿海和一些大城市的主要食用油。据测算,我国现有花生油固定消费人群对花生油的年需求量约为280×104t左右,而2000~2007年我国花生油的年均产量仅为220×104t左右,需要增长20%以上才能满足需要,因而花生油的供需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另一方面,我国以花生为原料的食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由此估计,目前国内花生市场需求总量约1800×104t,而2000~2007年我国花生年均产量是1418×104t,缺口达350×104t以上;到2020年,花生需求量将达2100×104t左右,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增长40%以上,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3.3 出口贸易

文档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作者:许婷婷宫清轩江晨杨伟强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07期        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花生产业的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S565.2-1(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7-0117-0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