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6
2013年第3-4期
智慧城市典型商业模式分析和选择
收稿日期:2013-02-11
责任编辑:左永君 zuoyongjun@mbcom.cn
在参考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类典型商业模式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对商业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典型业务的商业模式匹配建议,供后续智慧城市建设借鉴参考。(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4)
中图分类号:TN-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3-0026-03
【摘 要】【关键词】
智慧城市 商业模式 优选 匹配
杨会华,樊耀东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城市管理、城市资源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与必然选择。目前,全球有超过100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和实验。“智慧城市”建设除了要有高水平的全面规划和完善的顶层设计做指引,还需要有合理有效的商业模式做支撑。
1 现有商业模式分析目前,在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和实验的地区中,欧洲和亚洲是较为积极的。从中国“智慧城市”
发展现状来看,已经有超过30个大中城市相继推出“智慧城市”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旨在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服务、完善城市功能,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如何综合考虑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特点,合理选择投资方、建设方、运维管理方,以及提出合理的盈利来源,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参考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笔者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共有七种常见的商业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营、运营商共同投资运营商建设和运营、投资委托运营商或第三方建设和运营、牵头BOT模式、运营商/第三方投资建设运营、联合建设运营和公司化运营
等。各种模式的优劣势分析见表1。
前四种模式有一个共性特征——主导或参与,
“智慧城市”
专题
27
2013年第3-4期
而它们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参与程度的不同。相比较而言,主导或参与,在融资、建设、共享等方面更容易推进,运营商/第三方专业建设和运营便于实现专业化运作。后三种模式参与程度较少,更多的是由一家或者几家通过联合或公司化运作模式承接智慧城市的建设任务。智慧城市建设本身是浩大且长期持续的工程,不仅仅需要的牵头和参与,更需要动员产业链上的成员共同参与。从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模式逐步从主导单一模式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多元化模式转变。
2 商业模式选择
智慧城市建设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多种商业模式并存,并呈现出以其中一种或两种模式为主、其
他几种模式为辅的多元化运作形式。智慧城市的项目类型是决定商业模式的主要因素,结合项目实践,本文认为项目属性、涉密性、投资规模、专业跨度、共享性和专业难易等六个方面是影响商业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其中:公益型的项目、涉密型的项目、政务类的项目需要主导和投资,倾向于前四种商业模式;投资规模大、专业跨度大、共享性要求高、专业涉及类别多的项目适合采用联合建设的模式,不适合投资建设运营和运营商第三方建设运营。
3 商业模式优选匹配
结合上述影响因素分析及决策标准,本文对当前典型的智慧城市业务类型进行了综合评估,典型项目
表1 智慧城市建设典型商业模式优劣势分析
典型模式
特征描述
优劣势分析
典型代表优势
劣势
模式一:独自投资建设和运营负责基础设施/平台的投资、建设、维护和运营有绝对控制权
财政压力较大,必须获得足
够的收益才能维持网络运转,同时也面临业务的运营、推广以及后期维护等困难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Corpus Christi市无线城市
模式二:和运营商共同投资,运营商建设并运营由和运营商共同出资、共同拥有,日常建设及运营管理由电信运营商进行可以减轻财政压力
面临着产权难以界定、利用运营商网络资源会产生纠纷等问题费城“无线费城”
模式三:投资,
委托运营商/第三方
建设、运营
进行投资,并通过招标等方式
委托一家或多家运营商建设和运营
有绝对控制权,专业公司进行运营和维护
财政压力较大,后续网络的升级、运维等容易导致权责不明朗
新加坡“智能国家2015”
模式四:牵头,
BOT(建设—经
营—转移)模式
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企业资金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许诺投资方在建成
后的一段时期内拥有经营权,到期
后再由收回管理经营减轻财政压力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造成企业的短视,运营经验的缺乏导致到期收回对压力较大
台北“无线台北”
模式五:运营商/第
三方投资建设和
运营
综合实力较强的电信运营商或者第
三方负责智慧城市子任务(例
如一项基础设施、平台或者应用建
设)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工作产权清晰,减少财政压力,可以充分利用电信运营商经验和实力解决“无线城市”的运营、管理和维护等问题
需要有持续的盈利模式
上海市智慧虹桥商务区
模式六:联合建设运营产业链上电信运营商、应用开发
商、系统集成商、终端设备提供商中的两家或多家联合开发智慧平台
或应用并共同推广利于产业链良性运转,综合解决能力较强
多方合作,合作协调工作量较大
台北市智慧园区
模式七:联合公司化运营由产业链中成员,如电信运营商、
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共同成立一个管理公司及系列子公司进行
智慧城市的投资、建设、运营
利于产业链良性运转,综合解决能力较强,公司化运作更加灵活
多方合作,合作协调工作量较大
杭州市一卡通项目
“智慧城市”
专题
28
2013年第3-4期
杨会华: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咨询研究院咨询顾问,主要从事电信企业市场规划、市场营销策划等管理咨询工作。
樊耀东:高级工程师,经济师,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高级咨询顾问,
主要从事通信建设项目和业务评估、
网络管理咨询工
作。
已发表文章多篇。
作者简介
表2 “智慧城市”典型项目商业模式建议
业务大类
业务小类
特征描述典型商业模式匹配建议
智慧基础类
有线传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规模大;
专业要求高;共享要求高模式三:投资,委托运营商/第三方建设、运营;模式四:牵头,BOT模式数据库建设
涉密要求高;维护运营要求低模式一:独自投资建设和运营
云计算数据中心
投资规模较大;专业要求高;涉密要求高模式二:和运营商共同投资、运营商或第三方建设并运营;
模式三:投资,委托运营商/第三方建设、运营物联网感知层及平台建设
投资规模大;维护要求高;公益性质高模式四:牵头,BOT模式;
模式二:和运营商共同投资,运营商建设并运营智慧门户/平台/
应用
智慧城市门户
形象关联度高;投资规模不大;维护要求中等模式三:投资,委托运营商/第三方建设、运营;模式二:运营商/第三方投资建设和运营
综合管理平台政务类应用
类应用;投资规模中等;维护要求中等模式三:投资,委托运营商/第三方建设、运营;模式四:牵头,BOT模式
产业类应用
投资规模中等;维护要求中等模式五:运营商/第三方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六:联合建设模式;模式七:联合公司化运作
民生类应用
应用内容庞大;投资规模不一;维护要求较高;直接面向公众
模式五:运营商/第三方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六:联合建设模式;模式七:联合公司化运作
商业模式建议如表2所示。
4 结束语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多种建设内容,而且其项目属性、涉密性、专业性、投入以及市场发展前景各有不同。因此,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对项目建设、运营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探索以为主导,以客户为中心,整合资源、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商业模式,即多种商业模式并存,并呈现出以其中一种或两种模式为主、其他几种模式为辅的多元化运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