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2:58:25
文档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

OutlinesofManagerialEconomics1.TheobjectiveofthecourseManagerialEconomicsisoneoftheimportantcorecoursesforMBAstudents.Thiscourseservestointegratevariousanalyticalandconceptualtoolslearnedinthebusinesscurriculumintotheframeworkofeconomicthinking.Heav
推荐度:
导读OutlinesofManagerialEconomics1.TheobjectiveofthecourseManagerialEconomicsisoneoftheimportantcorecoursesforMBAstudents.Thiscourseservestointegratevariousanalyticalandconceptualtoolslearnedinthebusinesscurriculumintotheframeworkofeconomicthinking.Heav
Outlines of Managerial Economics

1.The objective of the course

Managerial Economic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re courses for MBA students. This course serves to integrate various analytical and conceptual tools learned in the business curriculum into the framework of economic thinking. Heavy reliance is placed on the ability to crystallize students academic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into a coherent method of reasoning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abstract though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2. Course requirements

   1). Homework Assignments. At least 5 homework assignments will be given. Homework is optional, but if it is turned in it will be graded and counted. Homework will be assigned one week before due date, and will usually consist of problems from the end of chapters. Homework is important in terms of final grades, and as a preparation for exams. Collaboration with fellow students is allowed, though answers should not be identical.

   2). Working Papers

   At least one paper is required during the course period. The subjects of paper can be chosen from the given options. The paper should be turned in before the final exam.

  3). Exams 

    There is a final exam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The exam will consist of short answer essay questions and problems.

3. Textbook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1) S. Charles Maurice & Christopher R. Thomas, Managerial Economics (Six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y, Inc.1999.

2) Robert S. Pindyck & Daniel L. Rubinfeld, Microeconomics (Third Edition)

3) Various academic journals in economics field and references from internet.  

4.Course Outline

I. Introduction

Define managerial economics

Theory of the Firm

    objective and value of the firm

    profits and the function of profit

Demand-supply analysis and market mechanism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Economic Relationships: Total, Average and margin.

Optimization and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with really basic calculus

Profit Maximization with calculus  

II. Demand Analysis

Individual and market demand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Other Elasticities

Demand relationship

Regression Analysis

III. Production and Cost

Production Functions

One variable input (short-run production) 

Two variable inputs (Long-run production) 

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Returns to scale 

Short-run Costs 

Long-run Costs 

Economies of scale and scope

Estimating Cost Functions 

IV. Market structure

Determinants of market structure

Firms in competitive market

Firms with market power

Oligopoly market

V.Pricing practice

Cost plus make-up pricing

Pricing for multiple products

Price discrimination

Strategic pricing

VI. Information economics

Market failure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Principal-agency problem 

Risk analysis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管理经济学是MBA研究生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它起着将经济学与管理学这两大学科有机联系起来的桥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领会经济学的分析原理与分析思想,并能熟练地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管理决策问题。本课程的教学时间54小时,其中理论教学40小时,案例讨论14小时。

二、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分析

第四章    需求弹性

第五章    需求估计

第六章    生产决策分析

第七章    成本分析

第八章    成本函数的估计

第九章    市场结构与定价、产量决策

第十章    定价实践

第十一章    长期投资决策

第十二章    市场失效与的作用

参考书目

1.吴德庆主编,管理经济学(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2.聂鸣主编,管理经济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美〗斯  文·T·考尔,威廉·L·霍拉汉  著,杨菁 等译  《管理经济学》,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年

    4.E·F·Brigham,et al, Managerial Economics, The Dryden Press,Chicago,1993年

《会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经济愈发达,会计技术就愈精湛,因而会计在经济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就愈显著。

会计的早期为“簿记”,起源于14~15世纪意大利沿岸繁荣的商业活动。在其后的演进过程中,受到了18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产业,特别是新兴企业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的深刻影响。成本计算与控制方法、审计、公认会计原则等先后出现。20世纪40年代以来,又受到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等新学说的影响,以及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乃至会计环境变化的冲击。正是在这些影响和冲击之下,会计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突破了传统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给人以耳目一心的感觉。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提供信息是为了帮助人们对决策事项作出合理的判断。决策信息主要是会计信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不懂得会计信息、不知道如何运用会计信息,而想管理好一个企业是不可想象的。

《会计学》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会计,懂得会计信息加工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学会如何运用会计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改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

二、教学指导思想

本大纲为工商管理硕士(MBA)所设。会计学是工商管理硕士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基于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目的,在制订本大纲时,作了如下考虑:

1.在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会计资料的阅读和使用;

2.注重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

3.充分考虑到中国国情,但又注意到与国际惯例接轨;

4.把会计学置于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体系之中,注意整体目标和整体效益。

三、教学组织

1、教学方法

在课堂讲授会计基本概念、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案例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将理论与实务有机地相结合。

2、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仪或幻灯。

3、课时安排

本课程48学时,3学分。

4、推荐教材

●杨家新主编、叶天放副主编:《财务会计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启銮等:《会计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查尔斯·T·亨格瑞等:《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四、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帐户与复式记帐

第三章会计凭证和帐簿

第四章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项目

第五章存款

第六章长期投资

第七章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

第八章流动负债

第九章长期负债

第一十章所有者权益

第一十一章收入、费用和损益

第一十二章制造成本计算

第一十三章合并财务报表

第一十四章所得税会计

《营销管理》教学大纲

一、教学说明

1. 教学目的

  营销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部门在企业里起着龙头和主导的作用。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企业首先要做的是从原有的生产及销售观念向大营销观念转变,首要需加强的工作是市场营销工作。因此我国工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能系统掌握营销管理知识和技能,熟练运用现代营销技术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营销管理》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树立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的现代营销观念,培养和提高其开拓发展市场,勇于竞争和善于竞争的能力。这门课的教学重点不仅在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对营销策划技能与营销战略思想的掌握以及对学生进行重大营销决策的能力的培养。

2. 前置课程与学习要求

  营销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要求学生已掌握和学习了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行为科学、数理统计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以便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营销管理中的问题。

  另外,营销管理课程是一门十分强调实际应用的课程,因此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案例的准备与讨论,勤于思考,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3. 学时与学分

  54学时,2学分,其中,课堂学习时间为40学时,其余时间为自学。

    课堂教学时间分为约十三个单元时间,每个单元时间为三个学时。

4. 教学方法

  营销管理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学习环节分为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两个部分。例如,案例教学的四个环节(学生个人对案例及相关材料的分析准备;小组讨论;准备案例分析报告;课堂上全班讨论分析)中,前三个环节是在上课前进行和完成的。强调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讨论案例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5、考核方式

    学生的课程成绩由下面三个部分组成:

    1)课堂参与(到课及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30%

    2)思考题及案例分析作业(五次大作业,总字数约1万字)     40%

    3)课程末综合考试(闭卷--分析思考题与案例分析)            30%

6. 教学参考书、案例与阅读材料

     张宗成等  市场营销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吴兆龙 编  工商管理案例集(MBA系列教材),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田志龙 编  营销管理课阅读材料与案例(工商管理硕士MBA用),自编

二、教学内容

1、第一教学单元时间

    有关概念

    内容:营销管理的基本概念;营销观念;营销理论的发展;营销管理过程

    参考书1:第一章

    思考题:

       1)如何从市场营销的概念理解其在企业的地位?

       2)三种营销理论的差别是什么?

            

    阅读材料与案例:

    1)中国企业切勿舍本求末

    问题:什么是文中所指的中国企业现有的经营观念和结构框架?你认为它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这些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吗?

    2)营销:统帅企业的灵魂

    问题:营销真的是统帅企业的灵魂吗?请你提出自己的观点。

    3)案例:小天鹅公司

    问题:用500字总结小天鹅公司的营销观念。

2、第二教学单元时间

    市场营销环境

    内容:营销活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宏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

    参考书:第二章

    思考题:

      1)请你用1000字描述你所在的企业或单位面临的主要营销环境因素。

    阅读材料与案例:

    1)丢弃浅薄,跨越自我

    问题:什么是经营理念?

          请你用400字概括作者的中心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2)小型讨论案例:带厂长闯市场

    问题:厂长闯市场要带吗?为什么?

    3)案例:大地汽车运输公司

    问题:你认为此公司面临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

3、第三教学单元时间

    消费者市场和生产者市场

    内容:消费者市场;生产者市场;两种市场的差异;购买决策过程

    参考书:第三章

    思考题:

      1)电视机市场与数控机床市场在结构特征上有什么差异?

      2)请描述你购买牙膏、电视、冰箱、VCD等产品的购买决策过程?

      3)请你描述你所在单位购买生产设备的购买决策过程?

    阅读材料与案例:

    1)“柯达”启示录

    问题:在彩色胶片行业,“乐凯”面临什么样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地位?(用1000字进行描述)。

    2)案例:纸巾消费习惯分析

4、第四教学单元时间

    营销信息系统与市场研究

    内容:营销信息系统;市场研究;市场预测

    参考书:第四章

    思考题:

    1)设想在你所住的城市建一座酒楼。作出此决策需要一些什么信息?如果你是一个市场研究公司的经理,为支持这项决策,你将如何去做一次市场研究与预测?

    阅读材料与案例:

    1)案例:宜昌市出租车服务业市场研究

    问题:市场研究方案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请进行修改。

    2)企业市场研究费用知多少

    问题:此短文中的关键信息是什么?

5、第五教学单元时间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

    内容: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

    参考书:第五章

    思考题:1)如何对轿车市场、牙膏市场进行细分?

            2)请你从我国电冰箱、牙膏、保健品等行业各选出两个竞争品牌,并说明他们各自的产品定位有什么差别。

    阅读材料与案例:

    1)小型讨论案例: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竞争观念

    问题:此公司的市场战略是什么?竞争战略是什么?

6、第六教学单元

    市场营销策略

    内容:营销策略的概念;营销组合;市场竞争中的营销策略

    参考书:第七章

    思考题:

      1)请你描述一个你所在企业的营销策略的总体思路。(500字)

    阅读材料与案例:

    1)案例:小天鹅公司

    问题:(1)什么是文中所指的“小天鹅的先进的管理模式”?请你用500字进行简述。

      (2)什么是“末日管理”,“战略联盟”?

      (3)什么是“销售是一种感情沟通”,“1:25:8:1服务环比模式”?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案例:“柯达”启示录

    问题:从营销方面看,乐凯公司应如何参与竞争?

7、第七教学单元时间

    产品决策

    内容:产品的概念;产品寿命周期;品牌策略、包装策略、服务策略

    参考书:第七章

    思考题:

       1)顾客为什么买一种品牌的产品而不买另一品牌的产品?请你用整体产品概念进行分析。

       2)你所在的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寿命周期吗?如果有,处于什么阶段?为什么?

       3)BCG矩阵对企业营销决策有何指导意义?

    阅读材料与案例:

    1)交叉销售

    问题:你从此文得到什么启示?对你所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有何借鉴作用?

    2)商标,企业的保值储蓄

    问题:企业的品牌和商标的价值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8、第八教学单元时间

    分销渠道策略

    内容:分销渠道的设计;批发与零售;实体分配

    参考书:第八章

    思考题:

       1)一个企业不要中间商行不行?为什么?

       2)如果你建一个生产工艺品的企业,你选择什么样的销售渠道?如何进行中间商的挑选?

    阅读材料与案例:

    1)“名品进名店”

    问题:你如何理解文中所述的这种观念?

    2)案例:雅丽装饰材料公司

    问题:此公司有些什么渠道方案可供选择?各方案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你认为该公司应采用什么方案?

9、第九教学单元时间

    价格策略

    内容:价格竞争的形式;价格决策;价格制定的策略

    参考书:第九章

    思考题:

      1)请你收集了解近几年国内市场上出现的诸多价格战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价格战?企业产品降价销售有什么作用?

  

    阅读材料与案例:

    1)案例:武汉金盾电子设备公司

    问题:你认为金盾公司定价时应考虑什么因素?公司有哪些可选择的定价方案?你认为应采用什么方案?

    2)金莎巧克力

    问题:请分析金莎巧克力推入市场的价格策略。

10、第十教学单元时间

    促销策略

    内容:促销策略;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人员推销

    参考书:第十章

    思考题:

       1)广告促销有什么作用?请你从顾客购买决策过程进行分析。

       2)企业在电视台争一个广告“标王”的位置值不值?

    阅读材料与案例

    1)“不可让销售人员独揽销售大权”

      问题:如何加强对销售人员的控制和激励?你所在的企业对销售人员是如何管理的?

    2)案例:三峡广告

    问题:三峡广告策划方案为什么会失败?你认为商家选择广告媒体时应考虑什么因素?

11、第十一教学单元时间

    营销计划、执行与控制

    内容:营销组织;营销计划;营销计划的执行与控制;营销审计

    参考书:第十一章

    思考题:

      1)品牌管理制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品牌管理制的特点是什么?可在我国哪类企业实施?

      2)营销计划有什么作用?请你调查一下你所在的企业的营销计划的形式与内容。

      3)市场研究在营销策划和营销控制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材料与案例:

    1)案例:金大地电器公司

    问题:企业经营可不可以不‘模着石头过河’?企业有没有必要搞一个比较详细的营销计划?它应起什么作用?

    2)案例:工厂销售数据

    问题:如果你作为此公司的营销部经理,当你看到当月及前几月的销售量数据时,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如何去把这些问题搞清楚?

    

12、第十二教学单元时间

    案例分析与讨论

    1)案例:金莎巧克力

    问题:(1)对巧克力的市场竞争层次和市场进行细分,并分析金莎巧克力的目标市场、金莎巧克力的产品定位策略是什么。

      (2)公司向市场推出金莎巧克力的策略有什么独道之处?请分析这些做法 适用的场合和使用的局限性。

      (3)由金莎巧克力从新产品推入市场的经历来描述从开发新产品到引入市场的过程。

    2)案例:玛斯卡林公司

    问题:此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两位部门经理会争论不休?应如何系统地解决此公司的问题?

13、第十三教学单元时间

    案例分析与讨论

    1)案例:贝陆(中国)钢丝公司

    问题:(1)当你接手一个危机企业时,该如何系统地处理问题?

          (2)李天的工作方式有什么独特之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2)案例:雅士丽洗发护发用品系列

    问题:为该用品系列制定一个初步的营销计划

课程末综合考试(闭卷):

         采用结合案例分析回答思考题的考试方式

参考书目

1.吴健安主编,市场营销学,安徽出版社

2.陈兵主编,现代市场营销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期货和期权》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期货交易是交易者在公开交易场所,按照严格的交易规则和程序,通过交易中介对在将来规定的时期进行现货交割的标准化和约的交易。在某种意义上,期货交易是市场竞争比较规范、流动性最佳的市场交易形式。一般而言,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期货交易形成的即期期货价格是基于人们对将来现货价格的无偏估计,反映了现货即期市场和现货将来市场的经济联系。所以,期货交易具备了将来现货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人们可以通过期货交易规避在现货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价格风险,但同时套期保值者将失去在现货市场上的获利机会。

期权交易是交易者支付了一定数额的权利金,购买了期权后,将价格风险转移给期权卖者,既可以规避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交易中,人们对将来价格趋势预期的失误,同时也保持了交易者在现货市场上获利机会的交易。因此,期权交易和期货交易是相辅相成的。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和经营发展迅速,经营者和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尤其是金融风险与日俱增,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成为人们规避风险和投资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全球金融市场上交易活跃,成交巨大。期货和期权知识已成为贸易和金融专业人员的必备知识。

二、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1、本课程是选修课,整门课程依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叙述力求简明、清晰,概念定义力求准确、扼要,并尽可能通过大量实例予以说明,同时注意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2、作为我国MBA专业的课程,在体系和内容的选取上,参考海外的资料,尽可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研究,并进行前瞻性的探讨和研究,反映市场的最新变化,以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

三、教学组织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例研究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约50%的时间用于基本概念、方法和相关背景的课堂讲授。30%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该门课应配套准备十个案例,其中5个为经典案例,5个为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编写的最新案例。20%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投资分析,并写出相应的投资分析报告。

2、课时安排

3、预修课程

4、成绩考评

本课程考试方法为开卷考试。成绩评定由:考试成绩+作业+分析报告 综合评定。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期货交易的沿革与发展

第二章期货交易的运行系统

第三章期货交易的流程

第四章套期保值

第五章基差与基差分析

第六章规避基差风险

第七章现代套期保值

第八章投机与套利

第九章 期货价格理论

第十章 期货市场价格分析理论

第十一章 商品期货

第十二章 外汇期货

第十三章 利率期货

第十四章   股票指数期货

第十五章   期权交易

第十六章   期权的交易策略

五、参考文献

[1]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商品期货交易手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年。

[2]李羽中编著:《国际金融投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3]苏英姿、徐胜利编著:《期权》,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4]周严著:《期货投资学》,华泰书局,1993年。

[5]常清著:《期货交易和期货市场》,人民出版社,1993年。

[6]林昌义著:《期货交易之原理与实务》,五南图书出版社。

[7]胡怀邦、俞海主编:《金融期货市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8]贾秀岩等编:《期货交易指南》,中国财政出版社,1994年。

[9][美]J.达瑞尔 · 杜菲著:《美国期货市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李存修编著:《选择权的交易实务、投资策略与评价模式》,商业出版社,1993年。

[11]陈雨露等编著:《国际经营中的风险与防范》,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12]吴松编著:《期货交易谋略》,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

[13]卢飞山编著:《期货知识问答》,教育出版社,1993年。

[14]杨光华编著:《美国期货管理法规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

[15]任正晓等编著:《外汇风险防避与利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

[16]陈郧山等主编:《期货交易组织、操作、技巧》,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年。

[17]“Futures and Op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Hans Bristol、Robert E. Whaley, South-West Publishing Co.1993.

[18]“Option and Futures in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Management”,Terry J. Watsham, Chapman &Hall,1992.

[19]“Understanding Futures Market”, Robert W.Kolb, Kolb publishing Co.1991.

[20]“Futures and Option Markets Trading in Commodities and Financials”,Steven C.blank、Colin A. Carter、Brian H.Schmiesing,Prentice Hall,1991. 

[21]“Agricultural Commodity Markets, A guide to Futures Trading”,Michael Atkin,Routledge London and Newyork,9.

[22]“Trading Financial Futures:Markets, Methods, Strategies, and Tactic”,John W. Labuszewski、 John E.Nyhoff, John .Wiley &Sons.Inc.1988.

[23]“Option, Theory, Strategy, and Applications”,Peter Richken Scott,Foresman and Co.1987.

[24]“Commodity Futures Markets, Methods and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Risk”,Anthony F.Herbst, John Wiley &Sons.Inc.1986.

网址:

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www.isoco.org  )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www.hksfc.org)

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www.cftc.gov)

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

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

纽约证券交易所(www.nyse.com)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www.cbot.com)

和讯财经网(www.homeway.com)

金融街网(www.jrj.com.cn)

《金融市场》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金融市场》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金融市场一般概述(含义、类型、特点、构成要素、功能、作用、发展趋势),主要市场(外汇市场、资金市场I、资金市场II、欧洲货币市场、黄金市场)及其运作、金融市场创新工具、以及金融市场的专题研究和教学案例的介绍,为MBA学生在今后从事与金融市场有关的工作中,及时掌握和熟悉有关金融新做法,把握和了解较新金融市场动态,以便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开拓、在外向型经济中稳操胜券,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既介绍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状况,又结合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最新动态探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策;既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金融市场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有注重知识面广、内容新颖、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的基本要求,又要兼顾MBA学生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比较深入的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

   《金融市场》教学大纲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金融市场绪论,主要介绍金融市场的确含义、特点、构成、功能和作用,金融资产及其特点,以及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状况和趋势;第二章为外汇市场,主要介绍外汇、汇率、市场组织形式以及主要的外汇交易实务;第三章为资金市场I—货币市场,主要介绍货币市场的基本组成、利率、世界主要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分类,以及中国货币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第四章为资金市场II—资本市场,主要介绍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中的基本概念、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评述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第五章为欧洲货币市场,简单介绍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发展、经营特点和市场业务;第六章为黄金市场,简单介绍黄金市场的类型、黄金的供求和价格、世界金价变化的趋势和世界主要黄金市场;第七章为金融市场创新工具,要介绍票据发行便利、金融期货交易、期权交易、远期利率协议,互换交易等金融创新工具的原理和应用;第八章为金融市场专题研究。

   《金融市场》为MBA教学选修课程,32学时,2个学分。

二、讲课内容

第一章金融市场绪论

第二章外汇市场

第三章资金市场I:货币市场

第四章资金市场II:资本市场

第五章欧洲货币市场

第六章黄金市场

第七章金融市场衍生工具

第八章金融市场专题研究

三、参考文献

1. M.Koh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rkets. McGraw—Hill,Inc.,1994

2.  D.S.Kidwell, R..L .Perterson and D. W .Blackwel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rkets, and        

    Money. The Dryden Press,1993

3.  M.Melvin.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 ,1992

4.S.K.Cooper and D.R.Fraser. The Financial Marketplace.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 1990

5. 龚慧峰. 外汇市场.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

6. 陈湛匀,马照富. 金融市场实务. 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7  《金融市场概论》编写组. 金融市场概论.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8. 纪元. 证券投资的规范与运作. 党校出版社,1996

9. 康焕军. 当代日本股票市场研究. 东方出版社,1995

10.陈湛匀,马照富. 金融创新工具. 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11.赵家乐等. 外汇、黄金投资指南.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12.王大伟、. 世界外汇市场运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3.纪敏、赵宗华. 世界证券市场运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4.叶环保,林钟豪. 股票买卖技巧大全.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15.铃木淑等. 日本的金融.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

16.陈建梁. 国际融资技术与金融市场.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21世纪企业将面临着全球性竞争,组织机构重组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等重大问题。因此,作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工具――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收到人们的重视。从一般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管理是关于组织如何确定与实施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吸纳、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利用以及人力资源保护等管理活动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本课程是为MBA学生设计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MBA学生从战略管理角度,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和比较熟练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中所采用的方法,为学生在企业胜任高层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在讲授本课程时,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要注重案例分析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至少给出三个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案例,以增加教学效果,并应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与练习题,供课上或课后学生作练习之用。

本课程的总授课时间为40学时,修完全课程可以获得2个学分。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心理学。

二、课程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工作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

人员应试

应试人员的测评

人员录用的方法

人员培训

工作绩效评估

员工奖酬

员工奖励性奖酬与福利

员工劳动安全与劳动卫生

劳动关系

员工辞退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三、参考文献

1、张文贤等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郑绍濂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3、张一弛.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余凯成等.人力资源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5、Gregor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96

6、Richy Griffin.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Prince-Hill Press.1995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并开发战略管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与思考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问题并进行综合功能分析,学会制订与实施企业战略方案。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讲清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案例教学,启发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延伸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从建立理论概念到运用开发技能,锻炼思维,联系实际的目的。

本课程是企业高层次的管理课程,具有高度综合性,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管理业务知识和基础知识,诸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与金融、应用统计学、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课程知识为基础。

二、讲课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第三章  企业内部条件与能力分析

第四章  企业战略选择与决策

第五章  企业战略的过程管理

第六章  企业多样化经营战略

第七章  技术创新与科技开发战略

第八章  经营战略

三、参考文献:

1.项保华,企业战略管理——概念,技能与案例.科学出版社

2.解培才,工业企业经营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何伟,聂德林.现代企业战略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龚敏,谭力文等.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5.童臻衡,企业战略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

研究生“生产与运作管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产与运作管理学 

课程性质:学位课

学    时:40

学    分:2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在普通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基础上,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的计划与最优控制问题,为深入研究新型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提供新的思想和理论分析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现代企业在运作管理上面临的新挑战、把握运作管理与企业其它职能管理(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运作管理的新思想与新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

    讲解,案例分析与讨论,文献阅读,作业,个人与小组书面报告

三、教学参考资料

1、《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马士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资料》

3、William J. Stevenson (1999), Production Operations Management. McGraw-Hill. 

4、相关期刊:

    Operations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IIE Transactions;

    管理科学学报;

    管理工程学报;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

四、考核方法

    课堂参与(提问,发表意见,出勤):10%

    书面作业及个人分析报告:30%

    案例分析报告:20%

    期末考试 :40% 

五、课程日程安排(40学时)

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

第二章  需求预测

第三章  随机型库存控制模型

第四章  制造资源计划(MRPII)与企业资源计划(ERP)

第五章  供应链管理

第六章  企业业务流程重构

第七周  工程项目管理

第八章  准时生产制(JIT)和精细生产(LP)

第九章  最优生产技术(OPT)

第十章  其它生产管理的新概念和新方法

《公司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Financial Management     学时:54    学分:3

先修课程:《财务会计》、《管理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是MBA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基本分析方法,对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些专门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要求的财务管理人才。

二、教材及辅助教材

    1  夏新平,公司财务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2  陈君宁、卢雁影,公司理财,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3  夏新平,“公司财务管理”教学投影片(有软件提供)

三、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第一章  公司财务管理概述

重点内容:

1. 财务管理的定义: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财务与金融、财务与投资的关系; 公司财务管理的概念.

2. 财务管理的内容(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纳税与利润分配).

3. 公司财务管理的内容的沿革与发展: 筹资的财务管理阶段; 内部控制的财务管理阶段; 投资决策的财务管理阶段. 了解每个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财务管理的内容与代表成果等.

4. 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估计(通货膨胀、财务、财务预算与预测等)

5. 公司组织形式: 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 各种不同的组织形式的特点与差别.

6. 公司代理问题: 股份有限公司的代理问题; 国有企业的代理问题.

7. 公司财务管理目标: 为什么说公司价值最大化比利润最大化更好.

第二章  公司财务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重点内容:

1. 资金的时间价值.

2.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将来值、现值、年金将来值与年金现值的概念与计算.

3. 风险的概念;

4. 风险的分类: 根据影响收益不确定性的原因划分, 分为经营环境变动风险; 购买力下降风险; 财务风险; 市场风险; 管理风险; 其它风险等. 根据是否可以分散划分, 可以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5、有效市场假设。满足下述条件的市场:1)价格能迅速、正确地反映市场最新的交易信息;2)市场具有连续性;3)市场容量很大。

    6、利息率的定义、分类以及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有:1)基本利率;2)通货膨胀;3)风险补偿。

    

第三章  资本成本

重点内容:

1、资本成本的概念。资本成本是指公司使用资金所要付出的代价。

2、影响资本成本的主要因素。

3、各类资本成本的计算。包括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优先股资本成本的计算、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

4、综合资本成本与新资本成本的计算

第四章  筹资管理

重点内容:

1、金融市场的概念、作用及分类。什么是金融工具?

2、资金需求估计的意义;资金需求估计的方法;包括定性估计方法、比率预测法、资金规划模型预测法等。

3、长期融资;包括普通股融资、优先股融资、债券融资和长期租赁融资。

4、短期融资;包括商业信用和商业票据。

第五章  资本结构理论

重点内容:

1、M-M模型;包括M-M模型的基本假设、不考虑所得税时的结论、考虑所得税时的结论。

2、公司资本结构分析;高负债对公司的影响、最优资本结构分析。

第六章  财务分析

重点内容:

1、财务分析概述。

2、财务分析方法;重点掌握比较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杜邦体系分析法。

3、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的分析、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分析。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5、企业资金周转状况分析。

6、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7、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第七章  流动资金管理

重点内容:

1、现金管理;现金管理的目的与内容、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现金计划的制定。

2、应收帐款管理。

3、存货管理。

第八章  杠杆原理

重点内容:

1、经营杠杆的概念与计算。

2、财务杠杆的概念与计量。

3、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综合分析。

第九章  投资管理

重点内容:

1、投资概述;投资是为了获得未来的(可能是不确定的)的价值,而牺牲一定的现在的价值的行为;投资分为实物资产投资于非实物资产投资。

2、投资决策方法,现金流量的概念;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

第十章  公司股利

重点内容:

1、股息理论,投息不相关理论与“一鸟在手”理论;

2、公司常用现金股利策略;主要有稳定增长投息策略、稳定付息比例的投息策略、低投息加额外投息策略、剩余投息策略。

3、影响现金股息的主要因素。

4、非现金股息;包括股票股息与股票回购。

三、学时分配

章次讲课学时习题课学时实验/上机学时

其它合计
第一章66
第二章68
第三章66
第四章424
第五章44
第六章424
第七章22
第八章44
第九章44
第十章224
合计42648
(注:“其它”是指案例教学或课堂讨论)

四、有关说明及实施要求

1)本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在于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难点在第五章。第二章要求正确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与计算,风险的概念等. 第三章要求熟练掌握资本成本的概念与计算. 第六章的重点是比例分析法的运用. 第九章重点是掌握投资的概念与评估方法. 对于上述内容, 在教学中可采用运用案例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本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包括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及大型作业。

3)本课程采用“作业+考试”方式来考核学生,平时作业占30%的比例, 最后考试其70%.

Financial Management - Course outline

Department of Finance

College of manage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rofessor :  Xia Xinping                                                   June 2000

Phone:   87543150(O)  87545883(H)

E-mail:   xpxia654@public.wh.hb.cn

Course Credit:  3 (40 hours)

Course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introduce the student to both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 and investment. For students intending to do further work in Finance, this course will lay the basic foundation of concepts used in advanced courses. Students taking this as a terminal course in Finance will gain a broad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s handled in the functional of Finance.

Achieving the objective

The theory of Finance will be covered by lecture sessions which will comprise about 70% of the class hours. These lectures will be based on the material contained in the text book which has a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The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 will be analyzed by problems discussions which will comprise about 30% of the class hours.

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an efficient way to study the course material, particularly the quantitative part, is by 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Some of these will be discussed in class. The students should do all the assigned problems. Microsoft Office Excel provides strong calculation function, especially the financial functions such as NPV, IRR, etc., students should be very familiar with this application software.

Teaching material

•Slides, T/F quiz and multiple choice self-test software provid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urse.

•James C. Van Horne, John M. Wachowicz, Jr., “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Tenth E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98(FFM)

Evaluation

Performance in Classes    10 %

Assignments      20 %

Final Examination                                                  70 %

    100 %

Session 1    The Rol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Business, Tax,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s

Readings:    Course slides

FFM– Chapter 1, Chapter 2.

Self-test:    T/F quiz and multiple choice– Chapter 1, 

Chapter 2.

Session 2    The Time Value of Money

Readings:    Course slides

FFM – Chapter 3

Self-test:    T/F quiz and multiple choice– Chapter 3

Session 3    The Valuation of Long-Term Securities

Readings:    Course slides

FFM – Chapter 4

Self-test:    T/F quiz and multiple choice– Chapter 4

Session 4    Risk and Return

Readings:    Course slides

FFM – Chapter 5

Self-test:    T/F quiz and multiple choice– Chapter 5

Session 5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Readings:    Course slides

FFM – Chapter 6

Self-test:    T/F quiz and multiple choice– Chapter 6

Sessions 6                     Capital Budgeting and Estimating Cash Flows

Capital Budgeting Techniques

Readings:    Course slides

FFM – Chapter 12, 13

Self-test:    T/F quiz and multiple choice– Chapter 12, 13

Session 7        Required Return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Leverage

Readings:    Course slides

FFM – Chapter 15, 16

Self-test:    T/F quiz and multiple choice– Chapter 15, 16

Session 8        Capi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Readings:    Course slides

FFM – Chapter 17

Self-test:    T/F quiz and multiple choice– Chapter 17

Session 9    Dividend Policy

                                    The Capital Markets

Readings:    Course slides

FFM – Chapter 18, 19

Self-test:    T/F quiz and multiple choice– Chapter 18, 19

Session 10    Long-Term Debt, Preferred Stock, and Common Stock

Term Loans and Leases

Readings:    Course slides

FFM – Chapter 20, 21

Self-test:    T/F quiz and multiple choice– Chapter 20, 21

 Session 11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Review

Readings:    Course slides

FFM – Chapter 8, 9, 10, 11

Session 12    Final examination (in English)

《税收理论与实务》讲授大纲

第一章  税收基本知识

第二章  

第三章  消费税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

第五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主要参考书:王韬主编. 现代财政税收.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经济法》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原则和基础知识,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和开放以来,为发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而制定的有关经济法规。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依法实施经营管理行为,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根据上述课程目的和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启发研讨式,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时:40、学分:2

二、讲课内容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

第二章  经济法概述

第三章  经济法律关系

第四章  公司法

第五章  企业法

第六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

第七章  经济合同法

第八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九章  金融、税收法律制度

第十章  经济仲裁和经济司法

《金融工程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金融工程原理” (Principle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二.学时与学分: 32学时,2学分

三.授课对象:   管理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MBA研究生;

四.先修课程:   “数理统计学”,“金融学”

五.教学目的:  

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本课程为解决金融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

六.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金融工程原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金融产品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能完成简单金融工程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概  论:金融工程的方基础

第一章 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

企业价值的度量;MM理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MM理论的涵义;状态价格定价技术;市场的完全性;状态价格的涵义;

第二章 利率的期限结构

利率的确定;金融风险和无风险证券;国库券的收益曲线;折现因子;远期利率;互换的定价;收益曲线的形状;

第三章 两基金分离定理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投资组合的选择;预期收益和风险的权衡;风险的分散化;两基金分离定理;资本市场线;市场组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两基金分离定理的证明;证券市场线的推导;

第四章 指数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

单指数模型;市场模型;多指数模型;套利概念的深化;单因素的套利定价理论(APT);多因素的套利定价理论;APT和CAPM的比较;

第五章 期权定价与动态无套利均衡分析

期权简介;期权定价的基本无套利关系;买权和卖权的平价关系;动态无套利均衡分析;期权定价——二叉树方法;风险中性假设;利用风险中性假设的二叉树定价;

第六章 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

股票价格运动的规律;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风险中性定价;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公式的推广;其他方面的推广;伊藤引理的证明;关于伊藤过程的说明;

第七章 等价鞅测度模型和无套利均衡基本定理

多阶段证券市场模型和自融资简单交易策略;价格体系和多阶段证券市场模型的生存性;等价鞅测度;无套利均衡基本定理;数字例子;

第八章 或有要求权的估值

折现现金流估值:债券和股票;或有要求权估值:债券和股票;动态复制技术;公司的融资决策;认股权证;可赎回债券;可转换债券;可赎回的可转换债券;公司的投资决策;实物期权;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的比较;固定收入折现现金流的估值关系;

第九章 市场环境、交易方式与资产定价

有效率市场假设;盯市与非盯市:期货与远期;相对优势的利用和金融中介的作用:互换;各种利率期权;利率的期限结构模型;

第十章 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的分类;风险暴露和风险管理;风险转移方法;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组合保险技术;久期与凸性;风险价值;信用矩阵;组合与分离——复合金融工具;

学时分配

概  论  金融工程的方基础 (1)

第一章  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  (4)

第二章  利率的期限结构      (4)

第三章  两基金分离定理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4)

第四章  指数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   (4)

第五章  期权定价与动态无套利均衡分析  (4)

第六章  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     (4)

第七章  等价鞅测度模型和无套利均衡基本定理  (自学)

第八章  或有要求权的估值    (3)

第九章  市场环境、交易方式与资产定价  (2)

第十章  风险管理概述   (2)

七.教材或参考书:

教  材:  《金融工程原理》宋逢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书: 《金融工程》 [美] 马歇尔和班赛尔著,宋逢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金融工程学》[英] 格利茨著,唐旭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八.考核方式:

命题考试或写专题读书报告。

《经济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专题)教学大纲

一、知识产权研究中的一般方法

二、知识产权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三、知识产权体系的内部交叉与重叠

四、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冲突与协调

五、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问题

六、高技术的发展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冲击

七、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新发展

八、欧盟工业产权制度的协调机制

九、“一国两制”下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协调问题

一十、知识产权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及典型案例分析

《经济法学》专业“高技术法专题”教学大纲

一、信息技术安全的法律问题

二、信息技术的法律保护问题

三、电子商务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四、信息技术领域中特有的犯罪问题

五、生物技术安全的法律问题

六、生物技术法律保护中的伦理问题

七、基因技术的法律保护

八、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法律调整

《经济法》大纲

(供经济法学硕士生讲授用)

制定人:戚昌文                            2001.06.05

《经济法》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经济法概述

第三章公司法

第四章  企业破产法

    第五章  合伙企业法

第六章消费者权益保

第七章  担保法

    第八章  经济法适用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途径

    第九章  若干典型案例分析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一、目的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供应链的产生与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含义、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供应链下的物流与库存管理、供应链的组织与运作管理、供应链系统绩效评价、支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与管理软件等。

二、学习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手段达到上述教学目的。

三、课程大纲

第1章  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

第2章  供应链管理与扩展企业

第3章  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

第4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

第5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第6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与库存控制

第7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第8章  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第9章  供应链的组织与运行管理

第10章  供应链管理与信息技术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第1章项目及项目管理概述(3学时)

第2章项目组织(3学时)

第3章项目经理(2学时)

第4章项目风险管理(3学时)

第5章招标与投标(4学时)

第6章项目合同(4学时)

第7章建设监理与索赔管理(4学时)

第8章项目计划(4学时)

第9章项目的进度、费用及质量控制(5学时)

第10章项目采购管理及资源管理(3学时)

第11章项目沟通与冲突管理(3学时)

第12章项目终止(2学时)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学时:40

教材:

1、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偌德豪斯,经济学(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

3、J.Sachs,  F.Larrain B.  Macroeconomics In The Global economy.Prentice  Hall.New Jersey.1993

4、R.Gordon.  Macroeconomics.  Little, Brown & Company, Toronto, 1984

5、高鸿业主编. 西方经济学(下册).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

案例:华中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MBA课程教学案例汇编(p61-66). 1997.

二、教学内容

第1章  宏观经济学概况

第2章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第3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4章  产品市场均衡产出的决定

第5章  乘数理论

第6章  货币市场

第7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8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第9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第10章  宏观经济与工具

第11章  经济增长

第12章  国际贸易原理

第13章  国际收支和汇率

第14章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专利战略》教学大纲

一、课程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技术竞争为中心的时代,资本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作用已经让位于技术。

技术竞争首先是抢先开发、抢先取得新技术所有权的竞争,即取得专利权的竞争,它是取得市场独占地位的先决条件。所以技术竞争必然导致专利战争,为了在专利战中取胜,必须研究和运用专利战略。

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专利战略的研究、传播和运用方面,已有较长的历史和许多成功的经验;而我国对专利战略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对其运用更是罕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中国和中国企业置身于更加开放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才能使我国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呢?专利战略是企业经营的一大法宝。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技术开发管理人员和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应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重点,去了解、研究和运用专利战略。企业的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在整个研究开发、企业经营过程中,灵活运用专利战略,将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专利战略从层面上可以分为国家专利战略、行业专利战略和企业专利战略。

二、授课对象

法律、管理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理工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其他专业的各层次学生;

企业领导、技术开发人员、开发管理人员和法律事务工作者;外贸和情报部门的工作者。

三、授课学时和授课方式

学时:40学时。

授课方式:教师讲课和课堂讨论相结合。按照听课对象的不同,适当调整比例。

四、课程基本内容

对不同的听课对象,授课内容和深度有所不同。

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国际公约和有关国内法律的修订、以及本学科研究的发展和深入,教学的内容将及时进行更新和补充完善。

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专利的价值

第三章企业经营战略与专利战略

第四章企业经营中常用的专利战略

第五章战略的发展

第六章国际申请

第七章研究开发中的知识产权意识

第八章与律师、专利代理人和专利联络员的合作

第九章公开技术和申请专利的决定

第一十章申请之后

第十一章 特殊行业的专利战略(如计算机软件和电子商务等行业)

“无形资产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    时: 40

教学方式: 讲授

开课学期: 秋、春

学    分: 2

开课单位: 管理学院

教学要求: 本课程适合于对知识产权、经济、管理以及其它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由于资产评估工作具有较强的原则性和规范性,要求依照科学性、客观性、可靠性、动态性、预测性等等原则对资产进行评估。故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无形资产的基本特征,掌握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评估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评估的处理方式和具体评估手段;尤其注重通过案例、练习及讨论,培养学生对无形资产评估的操作能力和遵守评估规范的思想意识,以及对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的学术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课程主要内容:

第1章  序言 

第2章  无形资产的概念

第3章  无形资产评估概述

第4章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

第5章  技术型无形资产的评估 

第6章  非技术型无形资产的评估 

第7章  其它无形资产的评估 

第8章  无形资产评估的管理 

第9章  资产评估行业自律 

主要参考文献:

1.吴贵生编著《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广州出版社,1994.

2.万君康,魏纪林主编,《无形资产评估原理与方法》,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

3.陈仲主编《无形资产评估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4.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资产评估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5.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评估中心《资产评估概论》编写组,《资产评估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市场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又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拥有取得知识产权保护的科技成果,才能依法享有独占权,从而取得竞争优势。作为未来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的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应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在经营中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善于利用知识产权为自己赢得竞争。

本大纲适用于40学时左右的MBA研究生使用。教学时应结合国内外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进行竞争的经验教训,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为选修、考查课。考核方式应与课堂讨论、提问、撰写小论文相结合。

二、讲授内容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总论

第二章专利法律制度

第三章商标法律制度

第四章著作权法律制度

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合同法》专题教学大纲

专题一:合同法的基本理论问题(4学时)

一、提示

    合同法的基本理论是合同法学的基石,对合同法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合同法上的理论问题很多,但是,作为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有: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债权平等原则,合同法的概念与特征,合同法的功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法的渊源,合同法的历史发展等。这些问题,既区别又联系,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为学习合同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思考题

1、比较与评述理论界关于合同定义的不同观点及争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2、合同分类的法律意义。熟悉合同的各种分类,指出各种分类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法律意义。

3、合同相对性原则的有哪些方面的内容?你如何看待现代合同制度中对合同的相对性原则的突破?

4、合同法产生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对古代合同法,近代合同法和现代合同法的特征作一述评。

5、试述合同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功能。

6、试分析合同法与债法的关系。

专题二、合同的订立及效力(6学时)

一、提示

合同的订立是指缔约各方自接触、洽商直到达成协议的过程。合同法确立的要约与承诺制度是对合同订立过程的分析与解构,使合同订立的全过程能够被准确、严密地,且与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接轨。缔约上的过失责任的设立,使诚实信用原则在订立合同过程得到强调。

合同的效力,即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合同所具有的法律拘束力。合同的法律拘束力由法律所赋予,其本质上是国家对已成立的合同进行的一种确认。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生效要件的合同为有效合同,对于违反生效要件的法律并非一律视为无效合同,而是根据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将之区分为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含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合同和无权处分合同)和可撤销合同三类。合同法明确了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发生原因,同时设立许多新制度,如相对人的催告权与撤销权、表见代理、法人越权行为、无权处分行为、无效免责条款、以及可撤销合同中撤销权的消灭等。但有些问题因法律没有明确,理论界存在不同观点,有些问题并不仅仅是法理或学理上的考证,更多的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二、思考题

1、交叉要约的法律效力。

2、如何确定缔约过失责任中的信赖利益范围?

3、何谓格式条款?格式条款中的无效免责条款,格式条款的解释和效力如何。

4、企业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效力如何?

5、原有合同法的无效合同制度存在什么弊端?对新合同法关于无效合同制度的理解与认识。

6、你了解关于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效果的有关争论吗?阐述你的观点。

   

专题三 合同的履行(8学时)

一、提示

    合同履行是有效合同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因此,合同的履行在合同法中居于核心地位。就合同法的整个内容来看,许多内容是围绕合同履行而设立的:例如,合同设定权利义务的目的在于履行;设置合同的担保是为促使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保全可以起到间接强制义务人履行合同的作用;违约责任是促使合同履行的保障制度等。因此,合同的履行是其他一切合同效力的归宿和延伸。合同法专设第四章(60_67条)规定了合同履行。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合同法中关于履行的具度,这些制度包括:附随义务、履行中的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债的保全(债权人撤销权、债权人代位权)等。

二、思考题

1、合同义务包括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何谓附随义务?在合同法中的条款规定是怎样的?一般而言,附随义务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违反附随义务的法律责任?

2、现代合同义务的扩张内容和范围。

专题四 违约责任构成及法律后果(6学时)

一、提示

    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制度是合同法中最重要的制度,合同的目的之所以能实现,就在于有该制度强制违约人履行债务或给予债权人相应的补偿,甚至为惩罚性给付。可说,没有违约责任制度,合同如一纸空文,合同法也毫无法律意义。合同法如何设立违约责任制度直接关系到能否发挥合同法的功能。我国合同法在总结与借鉴的基础上,对违约责任制度作了重大调整。本专题内容包括归责原则的选择,违约形态的的规定,违约金和赔偿金的性质,违约责任的承担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等。

二、思考题

1、试述两大法系关于归责原则的选择。

2、我国合同法采纳了什么归责原则?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与之不同的观点如何?该归责原则对合同法有什么影响?

3、你如何认识违约金的性质?违约金与赔偿金不得并用的法理解释。

4、试述违约行为诸种形态及违约责任形式。

5、赔偿金的性质与计算。

6、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发生竞合时,受害人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主张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7、试对合同法规定的预期违约制度作出评述。

专题五 合同解释的理论和规则(4学时)

一、提示

    合同解释是解决合同条款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晦涩、模糊条款作出说明。此间存在一些争议问题:合同解释的主体是否仅限于?合同解释所探求的真意是以当事人内心蕴含之意为准还是以其表意为准?

二、思考题

1、你如何看待仲裁庭解释、行政解释、当事人解释的效力及作用?

专题六 有奖销售法律性质探讨(6学时)

一、提示

    有奖销售是通过设立某种奖励以促进销售的买卖活动。因此有奖销售活动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发生合同关系。 但此种合同的性质是什么,法律没有明确,学理上存在不同看法。以致司法实践无从遵循,产生司法判决上的较大差异。在有奖销售已经成为当前市场销售形式的主流时,对与此相关的法律问题开展讨论尤其迫切。

二、思考题

1、国外关于有奖销售的法律规定。

2、我国法律关于有奖销售的法律规定。

3、有奖销售的法律性质探讨。

4、对有奖销售进行法律规范的对策探讨。

专题七 合同法总则述评(2学时)

专题八 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6学时)

一、提示

    所谓风险,是指买卖合同订立后,债权债务结清前,标的物由于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如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而发生毁损灭失的损失。由于标的物的风险损失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意志无关,不能依过错原则确定买受人或出卖人对该损失负责,于是发生由哪一方承担风险负担损失的问题。 

二、思考题

1、各国在风险负担规则上有哪两种立法例?我国合同法如何规定?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风险负担规则如何?

3、合同法关于路货的风险负担如何规定?

专题九 融资租赁合同的有关法律问题(4学时)

一、提示

     融资租赁合同是融资租赁交易的产物,因而融资租赁合同的主要特征也是由融资租赁交易的特殊性决定的。而融资租赁交易是由两个合同、三方当事人所构成的交易。

作为融资租赁合同构成部分的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并非完全存在,二者常常呈现效力上相互交错。也正因为如此,融资租赁合同才能够成为一个的有名合同,在法律上予以规定。

二、思考题

1、融资租赁合同与租赁合同的区别。

2、既然融资租赁合同中,买卖合同与租赁合同存在效力上的相互交错,那么其中一合同的效力状况,能否对另一合同的效力状况产生影响?买卖合同与租赁合同这种效力上的相互交错,是否意味着对合同相对性原理的突破?

3、试述融资租赁合同的中途解约禁止规定的法理解释。

专题十 合同法分则述评(2学时)

《技术创新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本课程是“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以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技术创新过程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以及技术创新的微观管理与宏观创新,为对技术创新进行有效管理及对技术创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计划学时为40小时,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接合的教学方式, 在借鉴发达国家创新实际的经验基础上,大量结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及创新实践进行案例讨论,并要求写出一篇有一定深度的课程论文。

二、讲课内容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技术创新过程

第三章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第四章    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

第五章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第六章    技术创新扩散模型

第七章    高技术创新

第八章    技术创新

第九章    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

主要参考书目

1、傅家骥 等,技术创新,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年

2、G、多西 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

3、〖英〗R、库姆斯 等,经济学与技术进步,北京:商务印书馆,19年

4、Freeman ,C  ed,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Prentice Hall Press,1992

《技术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以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及技术的经济效果为研究对象,着重介绍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

 技术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之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时,必须也要考虑技术的经济性。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深刻理解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注重把所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分析现实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学时为40小时,学分为2分。

二、讲课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技术经济分析的原则与指标体系

第三章    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四章    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投资方案的选择

第六章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七章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八章    新产品开发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九章    价值工程

第十章    成本──效益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1、傅家骥 等,技术经济学 (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

2、万君康,蔡希贤 主编,工业技术经济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本课程是在“技术经济学”课程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加深内容,以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探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的作用及其相关规律,从而为宏观经济决策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理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度量、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技术进步与产业组织的相互作用、技术转移的规律及技术等。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于宏观经济理论及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的数理经济知识。

本课程的教学学时为40小时,学分为2分。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第二章    技术进步效果的评价

第三章    技术选择与技术评价

第四章    技术转移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

第六章    技术进步与产业组织

第七章    技术

主要参考书目:

1、万君康,蔡希贤  工业技术经济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2、史清琪 等,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8年

3、R、 索罗 等,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科技指标与科技统计》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新的技术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正有力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发展形式向知识经济发展形式转变。作为新知识的生产及应用的主要活动类型的科技活动,已成为当代耗资巨大、人才密集、领域广阔、影响深远的重要人类实践活动。

为使国家的科技活动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对国家科技活动的管理职能与宏观职能的正确发挥显得尤为重要。

“科技统计”就是用一套可以有效探测国家科技系统复杂机制的指标,对一国内科技活动的规模、结构、功能及运行机制进行连续的数量测定,为国家科技的制定提供准确、系统的科技统计数据及统计分析报告。各经济发达国家均认为科技统计对促进国家和科技本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科技指标”依据科技统计数据,并结合其它相关资讯,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系统框架内,在十分广阔的国际环境和比较长久的历史背景中,对国家的科技活动的潜力、资源、结构、规模,科技活动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家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能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因此,“科技指标”不仅描述科技活动的现状,反映科技实力和潜力,而且从基本定量化的角度表述科技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为分析、发展预测提供有意义的背景资料。它已成为实施管理不可缺少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价的重要工具。

本课程为必修课,计划学时60,3学分。

二、讲课内容

第一章  科技指标概论

第二章  科技指标研究的内容

第三章  科技指标的作用及其在科技管理中的地位

第四章  科技指标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第六章  科技统计概论

第七章  科技活动的统计概念

第八章  科技人力资源统计

第九章  科技财力资源统计

第十章  科技产出及其影响统计

第十一章  技术创新统计概论

第十二章  技术创新过程的测度

第十三章  科技统计调查与分析方法

第十四章  科技统计的组织与管理

三、参考文献

1.OECD:《FRASCATI  MANUAL  1993》

    2.UNESCO:《科学技术统计指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3.OECD:《TBP  MANUAL  1994》

4.OECD:《CANBERRA  MANUAL  1995》

5.Australian:《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dget Statement 1997-98》,1997

6.美国科学理事会:《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7.日本科学技术厅:《日本科技──走向国际化的日本科学技术

  1987》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8.《加拿大科技指标和统计方法》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9. 印度科学技术部:《印度研究与发展统计1986-1987》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1

10.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与发展资源投入》,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11.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与发展、发明与竞争》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12.OECD:《技术创新统计手册》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13.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6》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无形资产评估》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无形资产评估是资产评估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无形资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无形资产的作用、内容、分类与管理;了解无形资产评估的要素、理论依据、基本功能与评估程序;掌握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标准和方法;尤其须掌握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各类无形资产评估的特点及其分类评估方法;结合评估案例,充分掌握无形资产的整体综合评估并能将其与运用于评估实践。

计划课时数40 , 2学分。

二、讲课内容

第一章  无形资产概述

第二章  无形资产评估导论

第三章  无形资产评估的原则、标准和方法

第四章  专利权的评估

第五章  专有技术的评估

第六章  商标权的评估

第七章  著作权的评估

第八章  专营权的评估

第九章  租赁权的评估

第十章  土地使用权的评估

第十一章  许可证的评估

第十二章  商誉的评估

第十三章  其他无形资产的评估

第十四章  无形资产的综合评估

第十五章   无形资产的核算

附录一:无形资产评估案例

附录二:无形资产评估法律法规

《科技战略与》教学大纲

一、编写说明

    科技战略与课程是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生的一门学位课。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战略及制定越来越引起各国管理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将之作为管理决策中的主要内容加以研究。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系统的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战略与;掌握科技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运用科技战略及制定的原理和方法,并能联系实际熟练地应用其分析方法去解决实际管理决策问题。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42学时2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32学时,案例讨论10学时。

二、讲课内容

第一章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特点及对管理的影响

第二章  科技管理的内容、特点与

第三章  科技发展战略

第四章  科技与法律

第五章  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

第六章  研究与发展项目管理

第七章  成果转化与开发管理

第八章  科技条件建设与管理

第九章  科技改革

运筹学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学    时:                                          学    分:

教学方式: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教学要求:

本课程对运筹学的若干主要和基本的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讲授。通过教学、作业和专题讨论,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建模方法和技巧以及求解有关模型的思路和算法,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              第六章   动态规划

第二章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第七章   图与网络分析

第三章运输问题                        第八章   存贮模型

第四章目标规划                        第九章   排队模型

第五章整数规划

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运筹学    修定版    钱颂迪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运筹学模型概论    L.cooper等著    魏国华等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

3.运筹学     邓成梁           华中理工大学

管理系统模拟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学    时:                                          学    分:

教学方式: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系统模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建立、分析、验证与确认模拟模型,设计系统模拟程序,分析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以及运用一种模拟语言对管理系统进行计算机模拟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系统模拟概论        第五章  一种模拟语言的工作机理和组成部分

第二章  系统模拟模型基础    第六章  一种模拟语言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章  随机数的生成        第七章  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

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生成      第八章  模拟模型的验证与确认和试验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1.管理系统模拟    黎志成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

2.Simulation Modeling and Analysis,A.M.Law etc,McGraw 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1982.

MIS系统分析与设计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学    时:                                          学    分:

教学方式: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系统开发的理论、技术、工具和方法,主要采用讲课、调研、上机实践和作业等环节,达到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五章  系统设计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第六章  数据库设计

第三章  现行系统调查             第七章  系统实施

第四章  系统分析                 第八章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刘仲英主编    物资出版社

2.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曹锦芳主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现代管理信息技术    张金隆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排序理论与方法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学    时:                                          学    分:

教学方式: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教学要求:

排序是编制作业计划或编排日程表的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排序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方法,了解各种类型的排序问题的具体算法及其应用背景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五章  单件车间排序

第二章  单台机器排序              第六章  柔性制造系统的排序

第三章  平行机器排序              第七章  计算复杂性

第四章  流水车间排序              第八章  其它作业计划与排序问题

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排序理论与方法    陈荣秋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7

2.Jacek Blagewicg etal.,Scheduling in Computer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s,Springer-Verlag,1993.

管 理 学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学    时:                                          学    分:

教学方式: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注意到要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同时又考虑到要同国际发达国家所用的管理学教学大纲接轨,以便更好地借鉴外国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五章  控制

第二章  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六章  领导

第三章  计划                     第七章  激励与沟通

第四章  组织                     第八章  国外管理介绍

第九章  我国管理介绍

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管理学    徐国华、赵平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微观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经济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原理与方法分析各种经济与管理问题。

二.教学方式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及专业方面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适当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的方式进行。在每章内容中,首先讲解有关概念及理论,然后结合应用实例培养学生逐步获得将理论运用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课程内容中还将采用3~4个综合性的案例。

三.教学时间

本课程的计划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用于理论讲解的学时数为45,用于案例讨论的学时数为9。

四.前置课程要求

本课程的讲授按照经济学中级程度要求,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生,要求具有高等数学、管理学及会计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两部分:笔试与课程论文。

六.主要教学内容

1.绪论

2.需求与供给分析原理

3.消费者行为

4.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

5.生产

6.成本理论

7.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与产量

8.完全垄断市场

9.寡头垄断市场

   10.要素投入品市场

11.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12.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13.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企业税收筹划》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ax Planning for Enterprises

一、先修课程

税收理论与实务、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

二、适用专业

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

三、课程性质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依据现行税法,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减轻税负的谋划和对策。在纳税人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中,税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数额多少直接影响纳税人的实际经济效益。科学地分析和总结税收筹划理论、方式方法、手段和技巧对纳税人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对于管理类的学生而言(特别是MBA学生),税收筹划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

(1)税收筹划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2)各类型企业应纳税种及计算方法简介;

(3)各类型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

(4)各类型企业税收筹划的具体操作方案。

本课程突出案例教学,在教学内容中穿插大量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策划和讨论。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税收筹划的基本理念,具备初步的税收筹划技能。

五、课程设置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经济为基础的税收与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关联性也日益密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作为经济利益的主体,纳税都希望规避税收负担;可是,国家税收是强制征收的,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就要依法纳税,不缴税就是违反税法的行为,法理不容。那么纳税人该怎么办?

有人说,现在是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精明者进行税收筹划。从这种意义上说,税收筹划的产生,是社会经济生活中进步的表现。中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和加入WTO,更是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在我们从事“财政与税收”以及“税收理论与实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特别是在职学习的学生,对有关税收的课程相当感兴趣,并表示很希望进一步学习有关税收筹划的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介绍了一部分税收筹划的思想及基本方法,学生普遍反应强烈,并表示非常欢迎。通过教学过程和科研活动,我们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如山东菏泽某酒厂、广西鱼峰水泥厂、广西南宁某糖厂、武汉富士达公司等,应他们的要求,我们为这些企业开设了税收筹划的专题讲座,咨询税收筹划的有关事宜,并且帮助他们设计了一些相关的税收筹划方案。

目前从国内来看,对税收筹划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从2000年以来,有关税收筹划的中介机构不断增加,发展势头甚猛,这反应了社会对税收筹划的迫切需求。从发展的眼光看,在MBA学员中开设“企业税收筹划”的课程是大势所趋。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税收筹划的实施

第一节  我国开展税收筹划的意义

第二节  税收筹划的发展层次

第三节  税收筹划产生的因果分析

第四节  企业税收筹划的原理

第三章企业税务登记策略

第一节  企业税务登记的内容

第二节  企业注册登记地点策略

第三节  企业组织形式的确定策略

第四节  纳税人身份的选择策略

第四章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策略

第一节  的计算策略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策略

第三节  消费税的计算策略

第四节  利用税收优惠条款的税收筹划

第五章工业企业的纳税策略

第一节  工业企业应纳税种

第二节  工业企业投资决策的税收筹划

第三节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消费税应税消费品的筹划

第四节  工业企业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的税收筹划

第五节  工业企业财务核算的税收筹划

第六节  工业企业资产重组及内部经营机制的税收筹划

第七节  工业企业利用科技优惠的税收筹划

第六章商品流通企业的纳税策略

第一节  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种

第二节  商品流通企业的税收优惠

第三节  商品流通企业设立与投资决策的税收筹划

第四节  商品流通企业进出口业务的税收筹划

第五节  商品流通企业生产经营的税收筹划

第六节  商品流通企业财务核算的税收筹划

第七节  促销经营的税收筹划

第七章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策略

第一节  高新技术企业应纳税种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第三节  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和筹资的税收筹划

第四节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核算的税收筹划

第五节  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的税收筹划

第六节  高新技术企业利用税收优惠的筹划

第八章外商投资企业的纳税策略

第一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应纳税种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税收优惠

第三节  外资企业投资的税收筹划

第四节  外资企业利用“免二减三”的税收筹划

第五节  外资企业利用其他税收优惠的税收筹划

第六节  外资企业生产经营的税收筹划

第九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策略

第一节  房地产企业应纳税种

第二节  涉及房地产行业的税收优惠

第三节  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税收筹划

第四节  房地产企业财务核算的税收筹划

  

七、学时分配

章          次

讲课学时案例讨论学时其他学时

合计
1章总论

22
2章税收筹划的实施

22
3章企业税务登记策略

22
4章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策略

516
5章工业企业的税收筹划

314
6章商品流通企业的税收筹划

314
7章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筹划

314
8章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筹划

314
9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314
合计26632
八、主要教科书及参考资料

1.王韬、刘芳,企业税收筹划,科技出版社,2002.8

2.崔成章,税收与企业决策,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1997.8

3.梁云风编著,税务筹划实务:纳税人节税指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

4.钱晟主编,税收管理实务操作与案例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

5.樊虹国、满莉编著,新避税与反避税实务,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5

6.李凌编著,避税与防范,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1

7.刘芳,杨建. 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筹划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年增刊

8.张中秀主编,现代企业的合理避税筹划,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1

9.张中秀主编,企业节税规划策略与案例,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10.冯耕中主编,税收理论与实务,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4

11.王曙光主编,税法,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8

12.陈锦棋编著,纳税检查,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9

13.方红星、陆建桥主编,税务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9

编写人:刘芳

2002年11月

文档

《管理经济学》教学大纲

OutlinesofManagerialEconomics1.TheobjectiveofthecourseManagerialEconomicsisoneoftheimportantcorecoursesforMBAstudents.Thiscourseservestointegratevariousanalyticalandconceptualtoolslearnedinthebusinesscurriculumintotheframeworkofeconomicthinking.Heav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