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访手记
廖晓林
一、家访活动背景:
为倾听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及思想发展动态,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宣传学校取得的成绩和办学特色,促进家校携手共建和谐校园。我们泽林实验小学组织了这次家访活动。我带着关爱、问候和深情开展了家访活动。
二、家访的内容与过程:
1、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情况、学生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教育方法。
3、收集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帮助家长理解并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
三、家访结果:
本次家访学生共18人,占全班人数的48%。通过家访,我发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关心,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不是很在意,只要学习好就行了的想法占大多数。另外,家长与孩子的心灵交流很少,大多是训斥。 因此,我认为家访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家访给我的启发与建议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的意义。通过家访,教师同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我们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2、家访要及时进行,要常态化。学生取得进步、学生情绪反常、学生生病都要及时进行家访,这样取得的效果往往比滞后解决要有效益多。
3、家访应该有准备的进行。在家访前,应该针对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想好说什么,从哪些方面跟家长进行交流,既可体现教师对工作的负责,也体现教师的品位和档次,对家长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家长的倾听也会认真的。
4、 家访不是“告状”。教师在家访中一定要注意到,要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在文明民主的融洽的气氛中探讨中进行,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真正的关心自己的成长。
5、要注意反馈和总结。教师家访后,要注意学生的思想的变动,了解的信息,检验家访的效果。
6、教师对单亲的学生,要多给他们的爱,让他们能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学校要尽可能的给予对他们的帮助。
通过这次家访活动,我深切地体会到,“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振兴民族,科技兴国,教育为本”更是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