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俊辉 2丁斯亮
3许骜捷 4赵庆豪
白虎是孟加拉虎的白色变种,原产于我国印度等地。野生白虎已经灭绝,现存白虎均为人工繁殖生活习性:生活于森林山地等环境中,单独生活,夜行。主要以有蹄类为食。没有固定繁殖季节,3—4岁性成熟,孕期100—106天,每胎2—4仔。寿命约20年 在古代,《山海经·西次四经》:“孟山,……其兽多白虎。……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按白虎南朝梁孙柔之《孙氏瑞应图》称瑞兽,然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云:“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云:“秦末有白虎现于东海,黄公为虎所杀。”则白虎本为凶暴之兽,其称瑞兽,当为传说演进之结果。根据记载,白虎是孟加拉虎基因突变的变种.传说,1951年有人在印度中部的雷瓦地区捕捉到一只白虎,约9个月龄,雄性,饲养在印度雷瓦附近的一个动物园里,取名莫汉.莫汉成熟以后,与一只赤黄色的叫贝古姆的雌虎配对.这两只虎生了3窝10只虎崽儿,体色全都是赤黄色的,为了得到白虎,人们让莫汉与它的一个女儿丽达交配.丽达生出了4只白虎崽儿,1雄3雌;此后丽达与莫汉相继生了3窝,共7只白虎崽儿.由于动物园展出的白虎非常受观众的喜爱,丽达的子女便先后被送到印度,美国和英国的各大动物园展出,并在那里繁殖白虎后代.目前,全世界共有200多只,主要分布在美国,印度,英国和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而且均为人工饲养
中国犀牛是生长在中国的三种犀牛(印度犀、苏门犀、爪哇犀)的种群统称,一般体长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吨。曾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皮肤有又硬又黑呈深灰带紫色,上面附有铆钉状的小结节;在肩胛。颈下及四肢关节处有宽大的褶缝,使身体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盔甲。雄性鼻子前端的角又粗又短,而且十分坚硬,所以人们又称之为“大独角犀牛”。犀牛角是一种珍贵的清热凉血中药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药,在中国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记载,但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过度开发,使得它们的栖息地逐年减少;再加上它们头部的犀角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极高,使它们从远古时代便受到人类的大肆猎杀,且被捕杀数量离近代越近越多,就这样它们终于在20世纪初在中国几乎踪迹全无,并于1922年在中国彻底消失。中国犀牛一般体长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吨。它有许多独特的外貌特征,异常粗笨的躯体,短柱般的四肢,庞大的头部,全身披以铠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长有单角或双角,还有生于头两侧的一对小眼睛。它们虽是身体庞大,相貌丑陋,却是胆小不伤人的动物。不过它们受伤或陷入困境时却凶猛异常,往往会盲目地冲向敌人,用头上的角猛刺对方。它们虽然体型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短距离内能达到每小时50公里
犀牛种类
黑白犀牛
印度犀
苏门答纳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