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部分为百度里的基础知识
听神经瘤是指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为良性肿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7%~12%,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多见于成年人,高峰在30~50岁,20岁以下者少见,儿童单发性听神经瘤非常罕见,迄今为止,均为个案报道。无明显性别差异。
左、右发生率相仿,偶见双侧性。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
a) 早期耳部症状:肿瘤体积小时,出现一侧耳鸣、听力减退及眩晕,少数患者时间稍长
后出现耳聋。耳鸣可伴有发作性眩晕或恶心、呕吐。
b) 中期面部症状,肿瘤继续增大时,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出现面肌抽搐及泪
腺分泌减少,或有轻度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损害表现为面部麻木、痛、触觉减退、角膜反射减弱、颞肌和咀嚼肌力差或肌萎缩。
c) 晚期小脑桥脑角综合征及后组颅神经症状, 肿瘤体积大时,压迫脑干、小脑及后组颅
神经,引起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发生脑脊液循环梗阻则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或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2.听瘤是国家规定的25种重疾之一,当你做完听瘤手术后,可进行商业保险的重疾理赔。
注意,这里是必须做过手术后,而不是确诊后,理赔方式区别于癌症;因为有些人的瘤子不长,选择不手术,也不会危及生命,那就不属于理赔范围。
3.听神经瘤的治疗
目前常见的3种方法
a)听神经瘤很小,患者没有症状,可观察,如果听瘤不生长,可采取与瘤共存的方案
b)伽马刀、射线治疗:这种无创治疗,适用于瘤体小于3cm,且无任何症状的患者,
但是伽马刀有风险,如果伽马刀复发,再行手术治疗,会大大增加手术难度。百度
里有信息说,两次以上的伽马刀,容易使肿瘤转为恶性。
c)手术全切除,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只要手术就有并发症的风险。所以
手术前一定要了解并发症,并做好心理准备,否则术后出现并发症,会导致精神上
的无法接收,影响恢复
这个手术在省级医院已经普及了,好医生都能做好,全切率很高,关键看术后面瘫和听力保留的情况。从医生的角度来说,肿瘤全切并且面神经解剖保留就是手术成功,并不考虑听力的保留情况和面瘫的情况。
4.听瘤手术的并发症
听瘤手术一般都会有并发症,大家经常提及的是面瘫和失去听力。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手术的死亡率在30%,随着显微外科手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这个手术的死亡率可以控制在1%以下,所以大家更关注的是并发症如何减少的问题。
a)听力损失:听瘤手术中听力的保留,是这个手术的奢侈品,完全看运气,当然术前
已经没有听力的患者,术后恢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只要术前有有效听力的,医生
才会在手术中,尽力保听力。
b)面瘫:一般大家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都会告诉你,现在是有神经检测设备的,面
神经都可以保留的,术后有点面瘫,半年都可以恢复的。实际的情况是:目前大咖
做手术,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可以达到97%,但是面神经功能保留率是67%,而这
67%的人中,只有33%的人是术后完全不面瘫的,所以,手术面瘫的几率还是很高的。所以小瘤子并且没有太多症状的患者,有些医生是建议观察处理的,因为你一
旦选择手术,就要承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面瘫严重导致眼睑无法闭合的,会损伤
角膜,严重的导致失明。
c)耳鸣:术前耳鸣的,术后不一定会减轻,有可能会加重,当然,也有术后减轻的
d)其他:头晕、视力下降、走路不稳、吞咽困难、声音沙哑、眼睛干涩、牙齿发麻、
脑脊液漏、颅脑感染、舌尖味觉异常等
5.手术入路
目前手术入库有3种方式
a)颅中窝入路:用于切除内耳道小听神经瘤,面神经功能正常和尚有实用听力者为首
选病例,有利于保存面神经及听神经功能。手术在硬脑膜外进行,可避免对脑干及
小脑的损伤,术后反应轻。其缺点是手术野狭窄。
b)迷路入路:切除乳突气房,切除骨迷路,充分开放内耳道。在开放内耳道前,首先
要定位面神经,给予小心保护。本术式使术侧听功能及前庭功能完全丧失,其优点
是能完全切除肿瘤和有利于保存面神经完好。耳鼻喉科医生多用此入路方式。缺点
是术后无听力,易头晕。
c)枕下乙窦入路:枕下乙窦入路是目前唯一可以保听又保面的入库方式。一般情况神
经外科的医生都选此入路方式。
保留听力因人而异,大多瘤体附着听神经紧密,粘连融合难以剥离,切除不净易复发,请以手术专家意见为主尊重科学。手术不算大,位置特殊要求高,请勇敢面对,尽早手术
6.听神经瘤大小的分级
7.面瘫分级
听神经瘤术后面瘫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
Ⅰ级功能正常,各区面肌运动正常;
Ⅱ级轻度功能异常,大体:仔细检查时有轻度的面肌无力,可有非常轻的联带运动。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正常,稍用力闭眼
完全,口角轻度不对称;
Ⅲ级中度功能异常,大体:明显的面肌无力,但无面部变形,联带运动明显或半面痉挛。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减弱,用力后
闭眼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轻度不对称;
Ⅳ级中重度功能异常,大体:明显的面肌无力和/或面部变形。静止状态:面部对称,肌张力正常。运动: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用最大力后不对称;Ⅴ级重度功能异常,大体:仅有几乎不能察觉的面部运动。静止状态:面部不对称。运动:额部无,闭眼不完全,口角轻微运动;
Ⅵ级完全麻痹无运动.
8.手术大咖们
综合实力最强的,肯定是北京天坛和上海华山医院。选医院选大夫,就像孩子上学选学校,有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孩子考入好大学的概率就大,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所以有朋
9.术前术后忌嘴
术前几乎不需要忌嘴,只要不吃补药就行
术后忌辛辣,多吃清淡食物,防上火
10.枕下乙窦入路手术的大致流程
首先不管选择哪种入路,都要明白这是开颅手术。医生一般按照保命、保面、保听的优先顺序制定手术方案。
a)麻醉,我们这个手术在神经外科属于相对较大的手术,从进手术室到出手术室大致
8个小时,手术时间4个小时左右
b)开颅:切开头皮,打开颅骨,切开硬膜,露出颅底,脑池解压后,开始手术
c)剥离肿瘤,一般会分块切除,切除过程中会磨开内听道,使肿瘤充分解压后,进行
内听道部分的切除,肿瘤一般在面神经的上方,也有很少一部分在面神经的下方。
d)切除后,对内听道磨开的地方补起来,一般用骨蜡、自体脂肪等。
e)关颅:人工硬膜缝合、骨头用钛网固定、缝合头皮
手术一般不需要输血,除非遇到血供特别丰富的患者。
11.术后
a)术后24小时喝水,吃流食,第二天吃半流食
b)饮食要咸一点,补充体内钠元素,天坛医院是知己给和盐水的。
c)术后9天到1个月面瘫会加重,2个月后才开始进入神经的恢复期
d)如果出现脑脊液漏,需要平躺,直到不漏了之后,再躺3天。
e)术后不要扣鼻孔,有出现扣漏的情况,同样,尽量不要咳嗽
f)术后第一晚,大部分人会呕吐,是因为麻药反应。
g)术后一般会在ICU呆24小时以上,术后6小时头不能动,6小时候侧过来会有拖
拉机的隆隆声,2天后慢慢会好
h)术后有疼的很厉害的,要做好心里准备i)术后排便越晚越好,因为排便时用力对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j)术后发烧,不超过38度都不要太担心,是正常现象。如果持续高烧,有可能是颅内感染,一般会做腰穿刺。
k)其他,有任何问题,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12.常见问题
a)为什么会面瘫?因为面神经和听神经一样,从颅底发出,进入内听道,所以听瘤也
会压迫面神经。
b)面神经的功能?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传导舌前2/3的味觉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
腺和泪腺的分泌
c)是否听瘤充满内听道,就说明位置不好?不是。瘤子还要看血供,软硬,位置,挤
压,与神经的粘连程度,综合看。
d)瘤子越小,并发症越少?从总体的概率上来说,瘤子小,术后保听保面的几率
会高,但是不会是100%,比如3cm的瘤子保听保面的几率为30%,那么1cm的
瘤子保听保面的几率也要看瘤子的具体情况。所以,如果选择手术,就要承担风险。
e)没有听力还会耳鸣吗?会,也有可能是脑鸣,休息不好的话,会加重。有些是电流
声,有些是蛐蛐叫,还有是青蛙叫。
f)为什么听神经保留了还是会没听力?听力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也是最脆弱的系统,
比如控制不同频率声音形成的内耳毛细胞,一旦破坏,是无法修复的,那么听力就
会受影响,所以听力的保留目前是个国际难题。
g)手术是微创手术吗?微创是个相对的概念,和上世纪比要开半个脑袋的,这个手术
属于微创,一般伤口在耳边沿发际线,大约10cm,有的医生做微创,也需要5cm
的,不会再小了。目前了解到的微创只有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楼美清在做。
h)听瘤手术花费多少?手术顺利的话,住院时间2周以内的花费,天坛5万以内,上
海5-7万,广州深圳好像贵一点8万以上
i)为什么自己觉得有听力,实际检测下来没有?你感觉的听力实际是骨传导的听力。
j)听瘤脑干端残留会复发吗?当时切除的时候,心率异常了,和脑干粘连的部分就没有切干净,但是因为瘤子的发出根源已经切断了,所以应该会慢慢萎缩,不会复发k)脑袋挤压的部分,多久可以回弹至原来的位置?一周左右会恢复原来的位置。
13.简单看懂报告
a)核磁共振的片子
核磁共振的片子是从3个方向层层扫描形成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所以根
据图上发白的瘤子情况,可以大致勾勒出瘤子的位置和形状。同时可参考大脑结构
图,判断挤压情况.
b)听力检测结果
听力检测是一个曲线图,横轴为声音的频率,单位为HZ, 纵轴为声音的大小,单位
为分贝. 听神经瘤对听力影响显著的特征就是高频部分的损失。一般情况50分贝
以下是有效听力,2000HZ以下为常用听力频率。所以如果2000HZ以下均为50db
以内,那么你就是有效听力了。
14.面瘫的治疗
a)常规使用针灸疗法,效果甚微
b)可以经常按摩患侧,多加锻炼,慢慢康复
c)面瘫严重的,与术后一年内,进行面神经吻合术、跨面等治疗方法。时间越短效果
越好,跨面适合于50岁以下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