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实践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 专业课程设计2
作品成绩(百分制)
50% | 实践报告成绩(百分制)50% | 总成绩(百分制) |
折合等级(五级制): |
系 别: 计算机系
专业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3 班
学生姓名: 叶闻达 学号: ********
***** ***
起止日期: 2011年6月27日 - 2011年7月8日
目 录
实践日志
实践第一周
日期 | 星期 | 实践内容(讨论、学习或上机等内容) | 备注 |
一 | 短学期导师分配以及选题,《集中实践任务书》的完成 | ||
二 | 指导老师讲解所选课题,以及任务的分配; 小组成员讨论如何设计 | ||
三 | 安装DreamWeaverCS4,VisualStudio2008, Access2003,SQLserver.环境配置。 | 放弃SQL(学校机房配置困难)只用Access | |
四 | 通过何学东同学的界面设计和logo设计确定网站风格, 完成首页布局及导航栏设计。(以及css链接样式) | 采用黑白灰(#666666)为主色调 | |
五 | 添加首页内容,完成其余几个网页:课程说明、导师介绍和精品课程下载几个页面的版面设计,统一风格。 | 包括 周六和周日 |
日期 | 星期 | 实践内容(讨论、学习或上机等内容) | 备注 |
一 | 连接其他同学设计的数据库, 使管理员可登陆 完成一个简单的注册页面注册信息加入数据库, 使注册用户可登录 测试登录和注册功能。 | ||
二 | 完成友情链接,联系我们等几个未完成链接, 添加精品课程下载链接, 添加首页flash课程动画。 | ||
三 | 添加登录后才可以访问精品课程的下载页面的功能, 上网找类似代码进行修改。 | 失败 | |
四 | 写报告+反复测试 | 网站 美化 | |
五 | 交报告 | 回家 |
实践课题名称 |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开发 |
指导教师 | 陈智罡 |
学生人员 | 姓名:叶闻达 学号:08011173 班级:计算机083 |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需求分析 网站类型:视频教学课程下载网站 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oul studio2008、dreamwave CS4、microsoft access 功能模块: 前台:用户注册、登陆、搜索、链接设计。 后台:数据库设计、调试、登录后链接功能。 我负责网站程序开发部分。 | |
第一周: 第一天:任务书完成 第二天:需求分析 第三天:熟练技术 第四天-第五天:根据课件的内容编写相应的程序 第二周: 第九天:反复进行系统测试 第十天:根据测试的问题进行相应的修改 |
在21世纪这个信息高度发达、告诉流通的时代,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让普通的人能够接触到比以往更多的知识。面对信息时代的“信息”大爆炸现象,怎么样才能使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至于被时代抛在后面?很多专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把教育资源移植到网络上去,使更多的人可以享有这些资源”。
ASP.NET的前身ASP技术,是在IIS 2.0上首次推出(Windows NT 3.51),当时与 ADO 1.0 一起推出,在IIS 3.0 (Windows NT 4.0)发扬光大,成为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热门开发工具,微软还特别为它量身打造了Visual InterDev开发工具,在1994年到2000年之间,ASP技术已经成为微软推展Windows NT 4.0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数以万计的ASP网站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网络上。它的简单以及高度可定制化的能力,也是它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不过ASP的缺点也逐渐的浮现出来:
意大利面型的程序开发方法,让维护的难度提高很多,尤其是大型的ASP应用程序。 直译式的VBScript或JScript语言,让效能有些许的受限。 延展性因为其基础架构扩充性不足而受限,虽然有COM元件可用,但开发一些特殊功能(像文件上传)时,没有来自内置的支持,需要寻求第三方软件商开发的元件。 1997年时,微软开始针对ASP的缺点(尤其是意大利面型的程序开发方法)准备开始一个新项目来开发,当时ASP.NET的主要领导人Scott Guthrie刚从杜克大学毕业,他和IIS团队的Mark Anders经理一起合作两个月,开发出了下一代ASP技术的原型,这个原型在1997年的圣诞节时被发展出来,并给予一个名称:XSP,这个原型产品使用的是Java语言。不过它马上就被纳入当时还在开发中的CLR平台,Scott Guthrie事后也认为将这个技术移植到当时的CLR平台,确实有很大的风险(huge risk),但当时的XSP团队却是以CLR开发应用的第一个团队。
为了将XSP移植到CLR中,XSP团队将XSP的内核程序全部以C#语言重新撰写(在内部的项目代号是 "Project Cool",但是当时对公开场合是保密的),并且改名为ASP+,作为ASP技术的后继者,并且也会提供一个简单的移转方法给ASP开发人员。ASP+首次的Beta版本以及应用在PDC 2000中亮相,由Bill Gates主讲Keynote(即关键技术的概览),由富士通公司展示使用COBOL语言撰写ASP+应用程序,并且宣布它可以使用Visual Basic.NET、C#、Perl与Python语言(后两者由ActiveState公司开发的互通工具支持)来开发。 在2000年第二季时,微软正式推动.NET策略,ASP+也顺理成章的改名为ASP.NET,经过四年的开发,第一个版本的ASP.NET在2002年1月5日亮相,Scott Guthrie也成为ASP.NET的产品经理(到现在已经开发了数个微软产品,像ASP.NET AJAX和Microsoft Silv)。目前最新版本的 ASP.NET 4.0 以及 .NET Framework 4.0 已经在VS2010平台内应用。
2 网站总体架构
模块划分及小组人员分工情况 如表1-1所示。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开发--界面设计 | 何许东 |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开发--数据库设计 | 赵波娜 |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开发--程序开发 | 叶闻达 |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开发--系统测试 | 姚国强 |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开发--课件内容设计 | 童飞 |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开发--课件界面设计 | 童飞 |
《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开发--课件程序开发 | 姚国强 |
本人的具体工作:本人主要负责网站程序的开发。
达到的目标:网站的基本功能能够正常使用且网站运行没有错误。
3 网站程序设计
3.1第一部分:概要与需求
3.1.1课程题目:《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设计。
3.1.2目标:网站能正常运行且拥有所要求的基本功能。
3.1.3需求:网站涵盖所要求的基本功能且运行无误。
a.基本的链接
b.登录和注册,
c.对错误的注册信息报错
d.管理员登录可上传课件和更新链接
e.注册用户可访问课件下载页面和下载课件
3.1.4软硬件运行环境
a:系统: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7
b:浏览器:IE6.0及以上版本
c:客户端:512MB以上内存的PC机上
3.1.5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oul studio2008、dreamwave CS4、office access2003
3.2 第二部分:功能描述
序号 | 功能名称 | 功能标识 | 简要描述 |
1 | 注册 | A | 用于注册用户 |
2 | 会员登录 | B | 用于学员的登录 |
3 | 首页 | C | 显示课程网站动态 |
4 | 课程介绍 | D | 显示课程简介 |
5 | 师资队伍 | E | 显示师资情况 |
6 | 课件下载 | F | 下载课件 |
7 | 公告 | G | 显示通知 |
8 | 友情链接 | H | 链接其他网站 |
功能编号 | A | 功能名称 | 注册 |
功能描述 | 用于注册网站使用账号 | ||
输入项 | 账号、密码、电话号码 | ||
处理描述 | 用户进入注册页面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注册 | ||
输出项 |
功能编号 | B | 功能名称 | 会员登录 |
功能描述 | 用户再文本框里填写内容进行登录 | ||
输入项 | 输入账号、密码 | ||
处理描述 | 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 ||
输出项 | 登录成功 |
功能编号 | C | 功能名称 | 首页 |
功能描述 | 显示网站动态 | ||
输入项 | 鼠标左键单击 | ||
处理描述 | 用鼠标左键单击首页按钮,跳转到首页 | ||
输出项 | 首页的内容 |
功能编号 | D | 功能名称 | 课程介绍 |
功能描述 | 显示课程的简介 | ||
输入项 | 鼠标左键单击 | ||
处理描述 | 用鼠标左键单击课程介绍按钮,跳转到课程介绍页面 | ||
输出项 | 课程简介内容 |
功能编号 | E | 功能名称 | 师资队伍 |
功能描述 | 显示师资队伍情况 | ||
输入项 | 鼠标做键单击 | ||
处理描述 | 用鼠标左键单击师资队伍按钮,跳转导师介绍页面 | ||
输出项 |
功能编号 | F | 功能名称 | 课件下载 |
功能描述 | 用于会员的课件的下载 | ||
输入项 | 用鼠标左键单击 | ||
处理描述 | 用鼠标左键单击课件下载按钮,跳转到课件下载列表页面 | ||
输出项 | 课件下载列表 |
功能编号 | F | 功能名称 | 公告 |
功能描述 | 用于显示课程公告 | ||
输入项 | 无 | ||
处理描述 | 无 | ||
输出项 | 课程公告内容 |
功能编号 | G | 功能名称 | 友情链接 |
功能描述 | 用于连接其他网站 | ||
输入项 | 鼠标左键单击 | ||
处理描述 | 鼠标左键单击所要连接的网站然后转到该网站 首页上方的友情链接左键点击跳转到首页下方友情链接方框。 | ||
输出项 | 所选网站 |
1.登录和注册界面(代码见附录1)
用已有账户或管理员帐号登录就会显示(密码显示实心圈)
显示
点击我要注册
输入相应信息,数据库用户表中添加一条数据,返回首页便可以用这条信息登录。如果用户名已注册过,会报错显示“该用户名已被注册”。
2.导航栏(代码见附录2.1)
通过导航栏可以链接到网站内的任意页面:
注释:网站中的每个页面都有一样的导航栏。
3.友情链接(代码见附录2.2)
首页点击右上角的友情链接,通过一个锚点链接可以跳转到底部左下角的友情链接一栏:
通过友情链接可以链接到网上的一些搜索引擎,技术网站和学校网站。
4.联系我们(代码见附录2.3)
点击“联系我们“会启动office outlook之类的软件,可以向我们发送邮件。
5.下载页面(代码见附录2.4)
点击文件名可以下载精品课程课件和flash说明动画。
6.插入Flash动画(代码见附录3)
详见网站首页
7.网站的链接样式(代码见附录4)
白色,鼠标经过时变黑,点击后恢复白色,始终无下划线,以导航蓝为例:
8.数据库连接
详见附录代码
3.4 结果说明
经过测试网站的各功能模块使用且网站整体能够正常运行。详细操作过程见功能模块描述的“处理项描述”。
4 网站设计的不足和体会
白驹过隙,两周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庆幸的是,总是充实的十几天。其实实习周一开始,完成这个网站的主要任务并不在我,但是当我们小组技术最好的同学接了毕业设计导师的工作的时候,这个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程序开发的重担就落在我的身上了。我感到有些忐忑,有些期待。怕做的不好辜负小组成员,又有点欣喜可以检测一下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技术。
不足:我们的网站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1.管理员登录后更新下载链接的功能需求没有完成。
2.网站美工一般,有待提高(背景图,单元格的背景样式等)。
3.登录用户才能下载课件的功能需求没有实现。
4.连接课件数据库没有完成。
5.登录后刷新页面功能没有实现。
6.有些点击链接没有完成。
7.课件制作较少。
8.网站总体粗糙,像半成品。
不过,这的确是我们小组一点点完全自主完成的,没有一个地方的代码是我们不懂的,就像知根知底的朋友一样,所以这个网站的可修改性是很好的。
过程:起初我们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头绪,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渐渐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我们确定了小组的分工,并且决定所有的网站元素都由我们小组成员自行设计,不从网上下载模板。在首页的样式颜色确定后,我设计了网站的框架结构。在拿到Access数据库后,我做了数据库的连接,检索和添加信息功能。最后为其他同学设计的课件添加下载链接。
收获:说起来简单,但是我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并寻求了丁奉、廖诗军、姚国强、叶海龙等几位同学的帮助。比如在写登陆失败后弹出JS对话框这个功能的时候,我找了一些资料,但是一直不成功,是丁奉同学一语惊醒梦中人。比如在添加flash文件.swf文件时,我从DreamWeaver直接移植到.net平台的代码出错,是廖诗军同学帮助我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在中期添加首页内容的时候,姚国强同学搜集了许多的资料帮助我完成了内容版式。还有最后在我们想为网站添加用户登陆可以下载课件的功能,叶海龙同学为我提供了登陆与否两个布尔状态的思想。
体会: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与技术优秀同学的交流。我领会到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力量真的非常有限,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像设计网站这种项目,没有一群人,一个项目组甚至一个公司成员的同心协力,是万万不行的。在两周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如何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想法;甚至是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这次短学期可能就是我们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次了,我庆幸自己没有浪费掉这次珍贵的机会,庆幸自己在不多的时间里丰富了.net的知识,更庆幸还有时间与同学老师们分享点点滴滴。
当大学生涯真正进入倒计时,让我们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即使前路荆棘也无所畏惧。狂沙淘尽方得金,我…相信自己
[参考文献]
[1]李金明,DreamweaverCS3完全自学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12
[2]匿名,DreamweaverCS4网页制作视频教程,我要自学网, 2010-9-25
[3]杨中科,传智播客.net培训视频教程,传智播客官网,2010-10-9
[4]冯涛,ASP·NET动态网站开发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5-25
[5]吴宏瑜,ACCESS数据库与程序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1
附录:设计主要代码
1.登录和注册
1.1登录界面
前台: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Session["username"] == "" || Session["username"] == null)
{
}
else //登陆后显示***同学,欢迎光临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
{
Label3.Text = Session["username"].ToString() + "同学";
Label2.Text = "欢迎光临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
txbPwd.Visible = false;
txbUsername.Visible = false;
login.Visible = false;
goZhuce.Visible = false;
Label1.Visible = false;
}
}
protected void goZhuce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Response.Redirect("zhuce.aspx");
}
protected void login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tring connString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 Data Source=D:\\computernetwork\\App_Data\\db.mdb";
OleDbConnection 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
conn.ConnectionString = connString;
OleDbCommand cmd = new OleDbCommand();
cmd.Connection = conn;
cmd.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userInfo";
conn.Open();
OleDbDataReader dr = cmd.ExecuteReader();
while (dr.Read())
{
if (dr["username"].ToString() == txbUsername.Text && dr["pwd"].ToString() == txbPwd.Text)
{
Label1.Text = "登录成功";
Session.Add("username", txbUsername.Text);
}
}
if (Label1.Text != "登录成功") Label1.Text = "登录失败!!";
conn.Close();
}
protected void txbPwd_TextChang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
1.2注册界面:
前台:
用户名:
密码:
电话号码:
后台(添加数据库信息):
{
string connString = @"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 Data Source=D:\\computernetwork\\App_Data\\db.mdb";
OleDbConnection 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
conn.ConnectionString = connString;
OleDbCommand cmd = new OleDbCommand();
conn.Open();
try
{
cmd.Connection = conn;
cmd.CommandText = "insert into userInfo(username,pwd,telephone) values('" + txbUsername.Text + "','" + txbPwd.Text + "','" + txbTel.Text + "')";
cmd.ExecuteNonQuery();
Label1.Text = "用户注册成功!";
}
catch(Exception )//数据库不支持username重复,异常显示
{
Label1.Text = "用户名已经被注册!";
}//数据库不支持username重复,异常显示"用户名已经被注册!"
conn.Close();
}
2.链接
2.1.导航栏(这里仅列出首页按钮,其他类似)
2.2.友情链接
2.2.1锚点链接:
2.2.2(仅列出百度网的链接,其他类似)
2.3.发邮件(联系我们)
2.4.下载链接(仅列出一个,其他类似)
3.插入swf
3.1(方法一)
">
3.2(方法二)
4.链接样式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