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2
二、施工组织、人员、设备配备情况…………………………………2
三、工程概况……………………………………………………………3
四、施工流程……………………………………………………………3
1、施工过程简介 ………………………………………………………3
2、 施工过程控制………………………………………………………4
2.1、放样及高程测量 …………………………………………………4
2.2、钢筋加工及安装 …………………………………………………4
2.2.1、钢材进场检查 …………………………………………………4
2.2.2、钢筋的连接 ……………………………………………………4
2.2.3、钢筋现场绑扎 …………………………………………………4
2.3、混凝土拌制 ………………………………………………………5
2.4、混凝土浇筑 ………………………………………………………6
2.5、混凝土的拆模和养护 ……………………………………………8
3、桥面铺装的质量检验标准 …………………………………………8
五、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9六、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10七、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11八、总结…………………………………………………………………11
一、编制依据
1、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
2、国家和交通部、辽宁省现行的其它有关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4、沈阳四环快速路BT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桥面铺装层施工、砼浇注过程施工记录
二、施工组织、人员、设备配备情况
(一)项目部负责施工总体协调及技术指导、质量检查、测量实验服务;桥面铺装层施工队伍负责钢筋绑扎、边模安装、砼浇注及养生;混凝土采用我合同段沈李线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应,砼泵车输送浇注至铺装层内。
(二)人员配置
1、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
施工负责人: 陈 耕 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技术负责人:陈庆辉 负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及交底
质量负责人:张占锋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
测量负责人:客文昌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控制
试验负责人:吴玉勇 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安全
现场施工员:李雪亮 负责现场施工及工序转换
钢筋负责人:陈 孟 负责钢筋加工、安装
拌合站站长:李旺堂 负责砼拌制、运输
内业资料: 徐 蕾 负责内业资料的填写
劳动力46人
(3)设备配备
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详见下表;测量、试验仪器由项目部测量组、实验室提供,以保证各项测试数据准确无误。
主要机械设备数量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使用部位 | 技术状况 | 进场时间 | 备注 |
1 | 整平机 | 1 | 桥面铺装 | 良好 | 2011.12.1 | ||
2 | 抹光机 | 2 | 桥面铺装 | 良好 | 2011.12.1 | ||
3 | 振捣棒 | 8 | 桥面系 | 良好 | 2011.12.1 | ||
4 | 混凝土运输车 | 福田 | 4 | 砼运输 | 良好 | 2012.3.24 | |
5 | 装载机 | ZL50 | 1 | 桥面系材料周转 | 良好 | 2012.3.24 | |
6 | 洒水车 | S15 | 1 | 砼养护 | 良好 | 2012.3.24 | |
7 | 汽车吊 | XZ25 | 1 | 桥面系材料周转 | 良好 | 2012.3.24 |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内的盖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选择K84+593.939 11-35m沈李菱形互通立交桥右幅第一联桥面铺装为首件,铺装层断面尺寸为厚0.80m、宽12.2m矩形,长104m;该桥铺装层钢筋为φ12冷拉钢筋网片、网眼尺寸15*10cm,设计C50纤维砼101.5m3。
四、施工流程
1、施工过程简介
K84+939 11-35m沈李菱形互通立交桥右幅第一联桥面铺装5月2日完成施工放样、水准测量,5月21日完成铺装层钢筋安装,5月22日完成边模安装及铺装层调平,5月22日进行铺装层C50纤维砼浇注,06:00开始,车载泵配合作业,坍落度130mm,17:40结束,浇注C50纤维混凝土33方,覆土工布洒水养护。
2、施工过程控制
2.1、放样及高程测量
①、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出桥面中线,铺装层两边缘线,以墨线弹于桥面,作为施工支模的依据。
②、为保证桥面铺装厚度、纵横坡度,对桥面做横断面测量放样,布设施工标高控制点,每横断面3点,即中心1点,两边缘各1点,每5m设置一个断面,控制点用钢筋固定,并用红漆标记混凝土浇筑高度。
2.2、钢筋加工及安装
2.2.1、钢材进场检查
钢筋采用冷拉带肋钢筋网片,性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技术标准,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进场后进行进场检验,检验合格后待用。
2.2.2、钢筋的连接
钢筋网片定制尺寸为横向宽12.96m、纵向长2.3m,安装过程中保证钢筋纵向搭接大于35d及42cm的绑扎规范要求。
2.2.3、钢筋现场绑扎
沈李立交桥桥面铺装层钢筋为D12冷轧钢筋网,施工时需将桥面剪力键钢筋顶面剪断,钢筋网片安装就位后再将已经剪断剪力键钢筋对折成“M”型扣住钢筋网片纵向筋,其它桥梁铺装层纵向钢筋须从剪力键内穿过,且与剪力键绑扎在一起,横向钢筋与防撞墙预埋N4钢筋连接,横向钢筋在上,纵向钢筋在下,桥面铺装钢筋网需由直径φ22钢筋竖直支立垫起,间距1m×1m,架立钢筋与铺装钢筋间点焊连接,防止钢筋网下落、变形。桥面铺装钢筋仅在伸缩缝处断开,其余墩台顶对应位置应通长设置。
2.3、混凝土拌制
试验室试配混凝土配合比是以骨料表面干燥时计算的理论配合比。拌合站进行混凝土的拌制施工时,试验室应根据砂、石骨料的实际含水量换算成实际施工拌制的材料用量配合比(以质量比计),以配合比通知单通知拌合站执行。聚丙烯纤维砼施工工艺:按设计掺量和混凝土搅拌方量,准确称量聚丙烯纤维,备好砂石料后,将聚丙烯纤维连同集料一起加入搅拌机,干式搅拌,使纤维均匀分布到混合料中,搅拌时间2分钟,再加水和胶结料强制搅拌不少于2分钟。碎石在加入搅拌机前必须用洗石机水洗。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经常检测塌落度,一般每90分钟应测定一次。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汽车吊配合浇筑混凝土。
2.4、混凝土浇筑
①、在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拉线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控制在3cm,严禁上保护层大于3.5cm,浇筑混凝土前20分钟,在桥面表面喷水湿润;混凝土浇筑应在全桥宽同时进行浇注,宜从低处向高处,沿桥面纵向铺筑。桥面混凝土的施工工序为:布料—振动棒振捣—整平机振捣找平—收浆抹面—抹光机压光—覆盖养生。
②、砼浇筑采用砼泵车输送至桥面,人工铺料粗平,保证砼表面平整整平机振捣平整,轨道采用高3.5cm、宽8cm的槽钢,保证整平机行走稳定;
③、砼浇筑过程中布料要均匀,严禁集中堆料用振动棒推移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施工;布料高度应略高于桥面标高,以备整平和收浆,严禁抛掷和搂耙,防止混凝土拌和物离析。先用振捣棒进行预振,控制提浆时间,然后用整平机找平,切忌过振。根据控制点上的施工标高,不断检查混凝土顶面标高,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初凝开始至终凝前用抹光机压光。
④、为了防止边部钢筋网下沉和混凝土流淌、离析,应在边部钢筋网下用方木(不得使用水泥袋等杂物)封堵,施工时注意方木不可侵入桥面铺装设计线内,方木高度应与钢筋下缘齐平。
⑤、浇筑桥面混凝土时,桥面泄水口及伸缩缝处,应用模板板隔离开,防止桥面铺装砼浇筑时埋住或污染预留口位置。
2.5、混凝土的拆模和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收面磨光后铺设土工布洒水养护,不间断保水养护。养护期间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干燥,养护时间为14天。
3、桥面铺装的质量检验标准
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实测项目:
项次 | 检查项目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和频率 |
1 | 混凝土强度(Mpa)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检查 |
2 | 厚度(mm) | +10,-5 | 对比桥面浇筑前后标高检查:每100m查5处 |
3 | 平整度(mm) | 5 | 3m直尺:每100m测3处×3尺 |
4 | 横坡(%) | ±0.15 | 水准仪:每100m检查3个断面 |
1、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① 原材料质量控制
把好水泥、碎石、砂等的材料关,坚决做到不合格材料不验收、不使用。
② 混凝土配料采用自动计量,特别是混凝土拌合均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以确保计量准确。
③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浇注中,采取定人定岗负责振捣。插入式振动器振动的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间一般为20-40秒左右,确保整体振捣密实。当出现下列情况时,表明混凝土己振捣完
a.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显著;
b.振捣不出现显著气泡,或振捣四周无气泡冒出;
c.混凝土表面呈平坦、无气泡;
④ 要加强对混凝土浇注后的养护
砼面磨光收面后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期14d。
2、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措施
为保证混凝土表面美观,根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混凝土表面质量通病及其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预防保证措施和处理措施,通常情况下主要从配合比、混凝土捣固、养护等几方面着手考虑。
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防止出现脱水现象和干缩裂缝
混凝土在浇筑收面磨光后覆盖土工布,必须不断的浇水湿润加强养护,以维护良好的硬化条件。在炎热和干燥气候中灌注混凝土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 混凝土拌合物不宜太干,应稍带塑性,水泥用量也应比普通混凝土酌量增加。
② 如用吸水性较强的备料(如水制砂)时,应在拌合前将备料洒水湿透,使水泥硬化有储备水分。
另外,为了防止混凝土膨胀裂纹的产生,必须严格控制水泥安定性,骨料中不许有杂质。
4、混凝土表面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① 根据气泡的特征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发现拌合物表面有大量气泡出现时,应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向模板外面洒水使之降温,也能抑制气泡的产生。
② 适当减小浇筑分层厚度,以减少排气阻力。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的分层厚度宜控制在30cm左右。
六、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
1、施工人员协调不默契,施工流程衔接有疏漏。
2、整平机整平后收面时间掌握不到位,磨光后出现局部不平现象。
3、混凝土振捣工没有按规范振捣,有个别点出现过振现象。
七、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1、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保证施工人员配合默契,协同施工。防止因为配合不当而导致发生施工安全和质量事故。
2、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混凝土出机到浇注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3、磨光收面时间上总结经验、认真学习。
八、总结
通过桥面铺装层首件工程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桥面施工工艺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桥面铺装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桥面系施工队伍加深了对桥面铺装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桥面系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