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PCB多层板设计建议及实例(4,6,8,10,12层板)说明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19:20
文档

PCB多层板设计建议及实例(4,6,8,10,12层板)说明

PCB多层板设计建议及实例(4,6,8,10,12层板)说明设计要求:A.    元件面、焊接面为完整的地平面(屏蔽);B.    无相邻平行布线层;C.   所有信号层尽可能与地平面相邻;D.   关键信号与地层相邻,不跨分割区。 4层板 方案1:在元件面下有一地平面,关键信号优先布在TOP层;至于层厚设置,有以下建议:1:   满足阻抗控制2:      芯板(GND到POWER)不宜过厚,以降低电源、地平面的分布阻抗;保证电源平面的去耦效果。 方案2:缺陷1:      电源、地相距过远
推荐度:
导读PCB多层板设计建议及实例(4,6,8,10,12层板)说明设计要求:A.    元件面、焊接面为完整的地平面(屏蔽);B.    无相邻平行布线层;C.   所有信号层尽可能与地平面相邻;D.   关键信号与地层相邻,不跨分割区。 4层板 方案1:在元件面下有一地平面,关键信号优先布在TOP层;至于层厚设置,有以下建议:1:   满足阻抗控制2:      芯板(GND到POWER)不宜过厚,以降低电源、地平面的分布阻抗;保证电源平面的去耦效果。 方案2:缺陷1:      电源、地相距过远
PCB多层板设计建议及实例(4,6,8,10,12层板)说明

设计要求:

A.     元件面、焊接面为完整的地平面(屏蔽);

B.     无相邻平行布线层;

C.    所有信号层尽可能与地平面相邻;

D.    关键信号与地层相邻,不跨分割区。

 

4层板

 

方案1:在元件面下有一地平面,关键信号优先布在TOP层;至于层厚设置,有以下建议:

1:     满足阻抗控制

2:        芯板(GND到POWER)不宜过厚,以降低电源、地平面的分布阻抗;保证电源平面的去耦效果。

 

方案2:缺陷

1:        电源、地相距过远,电源平面阻抗过大

2:        电源、地平面由于元件焊盘等影响,极不完整

3:       由于参考面不完整,信号阻抗不连续

方案3:

     同方案1类似,适用于主要器件在BOTTOM布局或关键信号在底层布线的情况。

 

6层板

 

 

 

 

方案3:减少了一个信号层,多了一个内电层,虽然可供布线的层面减少了,但是该方案解决了方案1和方案2共有的缺陷。

优点:

1:    电源层和地线层紧密耦合。

2:    每个信号层都与内电层直接相邻,与其他信号层均有有效的隔离,不易发生串扰。

3:      Siganl_2(Inner_2)和两个内电层GND(Inner_1)和POWER(Inner_3)相邻,可以用来传输高速信号。两个内电层可以有效地屏蔽外界对Siganl_2(Inner_2)层的干扰和Siganl_2(Inner_2)对外界的干扰。

 

方案1:采用了4层信号层和2层内部电源/接地层,具有较多的信号层,有利于元器件之间的布线工作。

缺陷:

1:    电源层和地线层分隔较远,没有充分耦合。

2:    信号层Siganl_2(Inner_2)和Siganl_3(Inner_3)直接相邻,信号隔离性不好,容易发   生串扰。 

 

8层板

 

 

 

 

10层板

 

 

 

12层板

 

 

个人总结:

           1、关键信号层要和地相邻,GND要和power相邻以减少电源平面阻抗。

           2、信号层之间不要相邻,增加信号之间的隔离,以免发生串扰

           3、信号层尽可能与地平面相邻,相邻层之间不要平行布线

         4、对于传输线,顶底层采用微带线模型分析,内部信号层用带状线模型。6层/10层              /14层/18层基板两侧的信号层最好用软件仿真。 

         5、如果还有其他电源,优先在信号层走粗线,尽量不要分割电地层。高速线最好走               内层,顶底层容易受到外界温度、湿度、空气的影响,不易稳定

文档

PCB多层板设计建议及实例(4,6,8,10,12层板)说明

PCB多层板设计建议及实例(4,6,8,10,12层板)说明设计要求:A.    元件面、焊接面为完整的地平面(屏蔽);B.    无相邻平行布线层;C.   所有信号层尽可能与地平面相邻;D.   关键信号与地层相邻,不跨分割区。 4层板 方案1:在元件面下有一地平面,关键信号优先布在TOP层;至于层厚设置,有以下建议:1:   满足阻抗控制2:      芯板(GND到POWER)不宜过厚,以降低电源、地平面的分布阻抗;保证电源平面的去耦效果。 方案2:缺陷1:      电源、地相距过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