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乡科技
XIANGCUN KEJI XIANGCUN KEJI 2019年10月(下)
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的SWOT 分析
张郡颖张舒云王铭扬陶敏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成都610020)
[摘要]本文利用SWOT 分析法,对四川省成都市发展乡村民宿从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和
“网红”等方面进行优势分析,从市场监管、宣传范围、合法保障、产品文化、资金来源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
劣势分析,从扶持、消费需求和互联网等方面分析面临的机遇,从主观部门、与酒店比较和产品同质性等
方面对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关键词]乡村民宿;SWOT 分析;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F592;F71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9)30--3
1乡村振兴战略下民宿发展概述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李克强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会议上明确要求贯彻精准扶贫精
准脱贫基本方略。乡村民宿精准扶贫作为乡村旅游扶贫的一种具体类型,有利于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推进国家经济全面发展。2018年一号文件将发展乡村民宿列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四川省成都市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而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载体,对于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成都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乡村民宿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同时,民宿虽然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历史,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但是目前成都市乡村民宿还是属于新兴产业,处于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仍旧面临着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平台建设不足,规划建设定位不清晰,文化特点发掘不够、个性化不足,产品缺乏文化底蕴等发展困境。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既给成都市的乡村民宿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带来了满路荆棘的挑战。据国家旅游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民宿53852家,预计到2020年,民宿市场能达到300亿元规模。长期以来,我国的民宿已经形成一个大体框架。目前我国市场中的乡村民宿主要存在以下4种模式:第一,乡村酒店模式,即在景区或城市周边按照酒店模式,对村落进行统一规划或改造,为游客提供标准化的常规食宿服务;第二,乡居度假模式,即利用村落丰富的休闲资源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采用“村集体+企业”运营模式,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为游客提供特色住宿;第三,文
化民宿模式,即依托村落历史文化,采用传统建筑风格,
用独有的文化元素来设计民宿,提供“博物馆”类型的新体验住宿;第四,农业庄园模式,即在地理位置优越的乡村发展现代农业,为游客提供庄园化的住宿体验。
2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的优势分析
2.1旅游资源优势
成都市拥有宜居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且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成都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国
家重点保护动物熊猫、金丝猴、牛羚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促进成都市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
2.2历史文化优势
成都市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此外,成都市自古
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而且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如茶馆文化、火锅文化、麻将文化等。这些都对成都市发展乡村民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3社会环境优势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更重视旅行的舒适度和体验感,旅客想在旅途中得到精神的放松和新奇的体验。而乡村民宿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度假氛围
和丰富的休闲活动。由此,乡村民宿在成都市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2.4“网红”优势
成都市无论是慢生活的生活方式,还是独特的火锅文化,都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使成都市成为最热门的中国休闲旅游城市之一。因此,更多的投资者看准了成都市乡村民宿的市场,将优秀经验和成都市乡村民宿相结合,共同探索适合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的道路。
基金项目: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项目(201810621093)
。
3.1民宿经营各自为阵,市场监管体系缺失
成都市民宿多分布于景区周边和居民住房区域。在景区周围的民宿,服务项目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处于一般竞争状态;私有住宅小区的民宿以“住”为主,因其位置适中、价格亲民而受游客青睐。但是,监管部门针对这类民宿较难做到入户排查、维护检查等监管。
3.2民宿宣传缺失,大范围推广难
乡村民宿在宣传上多为业主个人进行,仅进行线上APP的登记,缺少后续宣传与更新,也难以形成地方口碑。这与业主个人对互联网的认识度和乡村网络的通信发达度都是有关的。
3.3乡村民宿缺乏合法性,消费者无法获得安全感
民宿经营要依法取得相关证件,满足治安和消防条件。全国超过50%的省份已相继出台民宿扶持,但执行效果不佳。对于乡村地区,因对达标改造费用的顾虑以及法律意识不足,仍有大批经营者未达到相关要求。
3.4产品文化缺失灵魂,乡村民宿没有品牌
目前,成都市乡村民宿在经营管理上多还是停留在“农家乐”模式上,且同质化产品较多,没有构建并体现自身优势,使其在产品、文化、经营理念上缺乏特色或创新,因此很难打动或留住消费者,也使民宿产品易于被替代模仿。
3.5外部投资困难,效益低下
大多数经营者表示能维持基本经营运转,但融资很难。根据目前我国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外来民宿投资者只能进行租赁,因此民宿运营就很可能陷入“短期内数量骤增,中期同质化严重,长期衰败甚至恶意竞争”的恶性循环。
3.6民宿模式单纯,无完整产业链
目前,大多数乡村民宿只提供简单食宿,无附加服务或只提供田园采摘活动。这类民宿仅仅是得利于周围景区旅游旺季的客流量,以廉价为优势,无长远规划。随着民宿的发展,此类民宿终归会被取代。乡村民宿业有着很强的集群性,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商品,增加乡村民宿与村内其他旅游产业的关联度,形成以民宿为依托的“宿、食、娱、购”乡村旅游一条链是必然趋势。
4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4.1扶持
早在2018年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就提出了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随后成都市陆续发布了众多规范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有关文件与,要求从各个方面规范民宿标准,提升民宿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民宿发展。
4.2消费需求不断增大
在大众旅游时代,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和旅游消费的持续升级,乡村民宿日益受到热捧。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日渐成熟,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的旅游经历。消费者对旅游个性化的需求,为成都市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机会。
4.3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旅游预订更加便捷。而移动网络4G的成熟和普及、景区WiFi覆盖面的扩大迅速提高了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同时刺激了民宿业的发展。
5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5.1民宿主管部门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在主管部门方面,目前我国的民宿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主要管理部门,多个部门之间权责不清,交叉管理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在相关建设方面,相关的制度构建滞后于快速发展的民宿。法律法规方面,我国还没有针对民宿产业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不能对整个行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5.2乡村民宿起步较晚,源于酒店又区别于酒店
我国民宿组织起步较晚,各地民宿协会也尚处于摸索阶段,主要行业协会还是侧重于农家乐方面,民宿组织自主化发展程度不高,存在过度依赖的现象。各类民宿组织的发展滞后于民宿行业的发展,缺乏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信息的交流,缺乏专业性人才,未能为我国民宿发展提供良好的引导。
5.3如何消除酒店与乡村民宿产业之间的产品同质化倾向有待解决
大多数业主由于个人学识及能力的,在改造和经营中无太多个性化设计,或将农家乐“换汤不换药”地进行装修改造,或借鉴其他成功民宿设计,导致产生同质化问题。民宿之所以吸引游客正是民宿本身的文化内涵及特色,而目前的民宿普遍缺乏此种韵味。
6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建议
6.1进一步扩大乡村民宿的宣传力度
调查数据显示,游客对于乡村民宿的了解程度普遍偏低,真正了解的仅占16.95%。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情况,是因为我国对于乡村民宿的推广起步较晚,因此人们对于民宿和酒店没有本质上的区分,加之连锁、经济酒店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由最初的客栈演变而来的,所以人们对于出行住宿的认知停留在了酒店。为了使民宿更加突出,笔者认为提升民宿知名度是必要的,同时利用各
(下转第67
页)
提高森林质量,各林场要根据不同森林类型、抚育措施、区域分布等情况确定森林抚育监测点、科学布设对照样地,安排专人对项目区进行定期监测,记录好实验数据,建立监测档案。同时,根据不同的林木类型制订不同的抚育方案和计划,保证林木可以茁壮生长。比如,一是对林区进行补植改造。现阶段的补植改造工作都是针对存
活率在85%以下的成林或者被活动破坏的部分,需要在死亡植株间进行人工植苗,对原有树种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经过补植后呈现出混交林分布形式。二是对林区进行除草。在耕地造林过程中,为了使苗木正常生长,要及时松土并清理杂物,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另外,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保留天然苗木和灌木。
2.3推进林权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林权改革工作,围绕“搞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完善林权管理,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为了使得林权改革工作顺利完成,要打造公平、公正的林权管理平台,根据村、镇和区要求,建立三级联动的林权管理服务体系,组建一支林权管理队伍。例如,为了建立高
效、安全的林业产业体系,某县探索林权改革之路,鼓励建立专门的林业合作社,农户自愿入股合作经营林业资源,使得林业资源逐渐形成规模。入社之后对林区实行了接近自然、接近生态的经营模式,实施标准化经营,进行科学、统一化管理,开创了林权资源管理新模式。3结语
我国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存在一定不足,需要相关人员引起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对林政资源的管理力度,遵循林业管理法律法规,保证林政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为林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莉华.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乡村科技,2019(9):18-20.
[2]王雪萍.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 ].乡村科技,2018(6):295-296.
民宿的特点来吸引游客,最终达到促进民宿发展的目的。6.2利用各类促销手段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游客本身的职业与他的收入并不存在相关性,但是游客本身的收入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于民宿价位的选择。也就是说,如果游客收入不是太高,那么即使他们想要选宿,他们也无法消费较高品质的民宿,转而选择更加实惠的经济型酒店,导致民宿失去更多的客源。因此,高品质特色民宿可以不定期推出相关折扣活动,以此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增加客源,提升自身的知名度。 6.3重视外部环境对民宿发展的作用
调查显示,游客对民宿的装修风格、与景点距离、周边交通状况、周边美食和周边历史文化5个因素进行打分(1~5分),综合得分为3.37分,其中周边交通高达3.85,也就是说,游客对于这5个因素是十分看重的。换句话说,这些因素在相当高的程度上影响着游客对于民宿的选择,其中游客最关注的是民宿的周边交通环境。因此,要想发展新型民宿,在利用已经具备的历史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等的前提下,首先要考虑的是该地理位置具有良好的交通状况。
(上接第6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