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20:54
文档

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

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      我国土地广大,地质也因地域而不同。以描线为基本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凹凸)的方法比较多。不过,主要的方法可分为下面数种:斧劈皴:      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斧劈皴由唐李思训所创。斧劈皴是用毛笔的侧锋以斜角擦出,适合描绘质感坚硬而多棱角的山石、峭壁或陡坡,因为山石的块面仿佛遭利斧砍凿而成,所以叫做“斧劈皴”。依其笔势变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小斧劈皴”与“大斧劈皴”。披麻皴 :  
推荐度:
导读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      我国土地广大,地质也因地域而不同。以描线为基本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凹凸)的方法比较多。不过,主要的方法可分为下面数种:斧劈皴:      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斧劈皴由唐李思训所创。斧劈皴是用毛笔的侧锋以斜角擦出,适合描绘质感坚硬而多棱角的山石、峭壁或陡坡,因为山石的块面仿佛遭利斧砍凿而成,所以叫做“斧劈皴”。依其笔势变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小斧劈皴”与“大斧劈皴”。披麻皴 :  
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

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

       我国土地广大,地质也因地域而不同。以描线为基本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凹凸)的方法比较多。不过,主要的方法可分为下面数种:

斧劈皴 :

       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斧劈皴由唐李思训所创。斧劈皴是用毛笔的侧锋以斜角擦出,适合描绘质感坚硬而多棱角的山石、峭壁或陡坡,因为山石的块面仿佛遭利斧砍凿而成,所以叫做“斧劈皴”。依其笔势变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小斧劈皴”与“大斧劈皴”。 

披麻皴  :

       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

        笔划直长从上而下,如散麻下披,后人因其形似故名。用中锋笔,圆而无圭角,弯曲如同画兰草,一气到底,线条遒劲,不可排列须有参差松紧,点法如“一”字或“混点”。宜表现江南土石丘陵等。创自五代董源、巨然、赵孟俯、黄公望等不少画家均以披麻为主。明.陈继儒《论皴法》作“麻皮皴”,工艺绘画亦多用。

解索皴 : 

解索皴的线条较披麻皴更长,而且沿著一条中轴线向左右散开,形状就像是逐渐松解开来的绳索,以此得名。 

  

卷云皴 : 

       表现古老山脉的圆形山顶的主要方法,能表现出苍劲的感觉。

        卷云皴是用细密流利、舒卷如云的线条来勾勒山石的轮廓,由于其运笔的轨迹圆转如夏日上升的卷云,因此名为“卷云皴”。 

        

李成创造了“卷云皴”,他的作品虽没有留下,但从师承李成的郭熙的画中可以看到卷云皴的表现形式。“卷云皴”是最早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山水画皴法之一。 

雨点皴  :

       表现被烟雾所笼罩的山岳的主要方法。

        雨点皴是由许多细密且垂直有力的短线条快速点划而成,看起来就像是骤雨打在泥墙上的痕迹,适合表现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经过长年风雨侵蚀后,满布凿痕的雄伟景观。  

米点皴 :

传统山水画多以线条描绘,宋代画家米芾则独创以湿笔短促点出许多横向、层叠的苔点,表现烟雨弥漫、云雾苍茫的山峦景色,是为“米氏云山”,而这种笔法则被称为“米点皴”。 

荷叶皴 : 

表现水成岩所形成的山和岩的主要方法。荷叶皴取法于荷叶筋展披拂之形,适宜表现江南土质山脉经雨水长期冲刷后形成的景观。画荷叶皴亦以柔美的中锋为主,具有披麻皴与解索皴的特色。

折带皴 : 

表现水成岩所形的山岳,特别是崩塌的斜面和堤防的主要方法。

用侧锋卧笔向右行,再转折横刮,向左行可逆锋向前,再转折向下。画出的墨线如“折带”故以名之。这种皴法用以表现方解石和水层岩的结构。“元四大家”之一的倪云林喜画折带皴,用“渴笔”(笔头含水很少)画出,虚灵秀峭,极有艺术魅力。

马牙皴:

所谓“马牙皴”,如拔马之牙,筋脚俱露也。马牙之皴,侧笔重按,横踢而成,落笔按驻,秃平处像牙头;行笔踢破,崩断处如牙脚。轮廓与皴交搭浑化,随廓随皴,方得其妙。若先廓后皴,必成死板矣。此法北宋马远、元代黄子久多作之。

鬼面皴: 

牛毛皴:

點子皴:

以上各种皴法的应用,须视地质构成的关系而定,必要时可将两种方法混合或折衷使用。 

第一次说出‘皴’字要算是北宋的画家,而且是与‘擦’字联壁形成一个技法上的新名词。现代的‘皴法’,多指线条的结组,如披麻皴、解索皴之类。‘擦’则是另一种锐笔横卧的技法。

文档

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

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      我国土地广大,地质也因地域而不同。以描线为基本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凹凸)的方法比较多。不过,主要的方法可分为下面数种:斧劈皴:      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斧劈皴由唐李思训所创。斧劈皴是用毛笔的侧锋以斜角擦出,适合描绘质感坚硬而多棱角的山石、峭壁或陡坡,因为山石的块面仿佛遭利斧砍凿而成,所以叫做“斧劈皴”。依其笔势变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小斧劈皴”与“大斧劈皴”。披麻皴 :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