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20:04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3.2.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27分)3.2.1门诊、病房、急诊的设置、设施符合相关要求。实地考查。门诊、病房、急诊设置与设施不符合要求,每个区域扣2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个区域最少扣0.5分)。53.2.2人员结构合理,科室主任、护士长、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配备满足科室建设与管理的需要。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人员结构不合理,扣2分;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43.2.3按照相关
导读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3.2.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27分)3.2.1门诊、病房、急诊的设置、设施符合相关要求。实地考查。门诊、病房、急诊设置与设施不符合要求,每个区域扣2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个区域最少扣0.5分)。53.2.2人员结构合理,科室主任、护士长、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配备满足科室建设与管理的需要。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人员结构不合理,扣2分;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43.2.3按照相关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 评价指标 | 评价方法 | 评分细则 | 分值 |
| 3.2.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27 分) | 3.2.1门诊、病房、急诊的设置、设施符合相关要求。 | 实地考查。 | 门诊、病房、急诊设置与设施不符合要求,每个区域扣 2 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个区域最少扣 0.5 分)。 | 5 |
| 3.2.2人员结构合理,科室主任、护士长、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配备满足科室建设与管理的需要。 | 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 | 人员结构不合理,扣2分;不符合要求,每人扣 1 分。 | 4 |
| 3.2.3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 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 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数量未达到要求,每少1项,扣 0.5 分。 | 4 |
| 3.2.4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药诊治工作。 | 抽查本年度5份归档病历。 | 查房记录中无上级医师辨证分析与治疗法则、处方、用药要点讲解记录,每份病历扣1 分。 | 5 |
| 3.2.5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中医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 | 抽查5份讨论病例。 | 未开展病例讨论,不得分;病例讨论中无中医内容,每例扣 1 分。 | 5 |
| 3.2.6三级医师的专科继续教育达到相关要求。 | 查阅相关资料,并现场访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以上医师各1人。 | 未按要求开展继续教育,每人扣 1 分。 | 4 |
| 3.3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本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及中医药特色进行年度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21 分) | ★3.3.1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科室制定至少3个以上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和特色,诊疗方案基本要素齐全。 | 查阅3个病种诊疗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 | 无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每少1个病种诊疗方案,扣 2 分;诊疗方案基本要素(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不全,每少1个要素,每个病种,扣0.5分;未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制定本科室中医诊疗方案,每个病种扣1分;未体现本科临床实际和特色,每个病种扣 0.5 分。 | 4 |
| 3.3.2医师掌握本专科诊疗方案。 | 现场访谈3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科室负责人1名),每人访谈1个优势病种,共访谈3个病种。 | 科室负责人未掌握本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扣 2 分;其他医师未掌握,每人扣1 分,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 | 5 |
| 3.3.3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 抽查3份运行或归档病历(原则上每个病种1份)。 | 未执行本科诊疗方案,每份病历,扣2 分,部分执行,酌情扣分(每份病历最少扣0.5分)。 | 4 |
| 3.3.4每年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 |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 未对中医优势病种的疗效与特色进行定期分析、总结和评估,每个病种扣1 分,总结、分析、评估不到位,酌情扣分(每个病种最少扣 0.5 分);未对诊疗方案进行优化,每个病种扣1 分,优化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每个病种最少扣0.5 分)。 | 4 |
| 3.3.5手术科室制定至少1个常见病种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 | 查阅相关资料,抽查5份手术病历。 | 未制定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手术病例未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每份病历扣 1 分 | 4 |
| 3.4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 13 分) | 3.4.1医院至少3个以上科室实施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并制定实施方案。 | 查阅3个科室的相关资料(每个科室1个病种)。 | 未制定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每个科室扣 2 分。 | 4 |
| 3.4.2医师掌握本专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 | 现场访谈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抽查2个科室,每个科室1人)。 | 未掌握本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每人扣 2.5 分,掌握不全面,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1分)。 | 5 |
| 3.4.3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 抽查2个科室,每个科室抽查2份运行或归档病历。 | 无临床路径表单,每份病历扣1分;未执行临床路径或诊疗方案,每份病历扣1分。 | 4 |
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100分)
| 评价指标 | 评价方法 | 评分细则 | 分值 |
| 4.3.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定期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28分) | ★4.3.1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科室制定本专科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体现医院本科室临床实际,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诊疗方案基本要素齐全。 | 查阅3个病种诊疗方案及其它相关资料。 | 未制定中医诊疗方案,不得分;低于3个病种诊疗方案,每少一个病种,扣3分;中医诊疗方案未反映本专科特色,每个病种扣2分,反映不充分,酌情扣分(每个病种最少扣0.5分);诊疗方案基本要素(中西医病名、诊断、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不全,每少1个要素,每个病种扣0.5分。 | 8 |
| 4.3.2医师掌握本科诊疗方案。 | 现场访谈3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科室负责人1名),每人访谈1个优势病种,共访谈3个病种。 | 科室负责人未掌握本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扣3分;其他医师未掌握,每人扣2分;掌握不全面,每人扣1分。 | 6 |
| ★4.3.3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 抽查3份运行病历(原则上每个病种1份)。 | 未执行诊疗方案,每份病历扣2分,部分执行,每份病历扣1分。 | 6 |
| 4.3.4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中医疗效评价客观、科学。 |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 未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每个病种扣2分;未定期评价,每个病种扣1分;分析、总结、评价不到位,每个病种扣0.5分;中医疗效评价不客观,每个病种扣0.5分。 | 8 |
| 4.4开展本专科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专科学术继承人。(12分) | 4.4.1有本专科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和措施,有明确的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现场考核学术继承人。 | 未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不得分;无工作计划和措施,扣2分;学术继承人不明确,扣2分。 | 4 |
| 4.4.2专科学术继承人掌握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 学术继承人未掌握本专科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扣2分,掌握不全面,扣1分;未能提供原始跟师记录、论文等相关学术继承工作材料,扣2分。 | 4 |
| 4.4.3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在专科临床中得到应用。 | 查阅相关资料,检查代表性2份病历。 | 不能提供应用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应用证据者,扣2分;未在病历中体现,每份扣1分。 | 4 |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70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分值3.2.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27分)3.2.1门诊、病房、急诊的设置、设施符合相关要求。实地考查。门诊、病房、急诊设置与设施不符合要求,每个区域扣2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个区域最少扣0.5分)。53.2.2人员结构合理,科室主任、护士长、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配备满足科室建设与管理的需要。查阅本年度人事档案。人员结构不合理,扣2分;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43.2.3按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