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制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21:37
文档

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制度

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制度1、重症监护室布局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温度应维持在22—25℃,湿度应维持在50%—60%。2、设足够的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备及擦手纸、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保持空气清新,每天应开窗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空气消毒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3、进入重症监护室的人员必须穿隔离衣、带口罩和帽子、穿鞋套等。非工作人员不准随意进入重症监护室。4、重症监护室物品的清洁消毒详见我院制定的《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5.气管插管:如无禁忌,患
推荐度:
导读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制度1、重症监护室布局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温度应维持在22—25℃,湿度应维持在50%—60%。2、设足够的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备及擦手纸、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保持空气清新,每天应开窗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空气消毒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3、进入重症监护室的人员必须穿隔离衣、带口罩和帽子、穿鞋套等。非工作人员不准随意进入重症监护室。4、重症监护室物品的清洁消毒详见我院制定的《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5.气管插管:如无禁忌,患
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制度

1、重症监护室布局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温度应维持在22—25℃,湿度应维持在50%—60%。

    2、设足够的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备及擦手纸、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保持空气清新,每天应开窗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空气消毒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3、进入重症监护室的人员必须穿隔离衣、带口罩和帽子、穿鞋套等。非工作人员不准随意进入重症监护室。

    4、重症监护室物品的清洁消毒详见我院制定的《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5.气管插管:如无禁忌,患者应床头抬高30℃,尽可能采用无创通气;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对危重病人须注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每日评估,及时撤管。

6.导尿管:采用连续密封的尿液引流系统;悬垂集尿袋并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预防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评估,及时撤管。

7.血管内置管:开展血管内置管的使用、维护及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保持插管部位清洁,有污染时及时更换敷贴;血管导管的三通锁闭阀要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每日评估,及时撤管。

    8、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手卫生;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时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9、特殊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高危感染病人,作好针对性的消毒隔离措施以及职业防护措施。

    10、患者转出重症监护室后,必须进行床单元的终末消毒。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血液透析室应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示清楚。(详见我院制定的《血液透析中心建筑布局与设施设备管理》)

2、保持空气清新,治疗室、透析治疗区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2—3次,每次2小时以上

    3、环境及物品的清洁详见我院制定的《血液透析治疗区环境及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3、在对患者进行有创性诊疗操作时,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对不同患者进行操作前,必须执行手卫生。医护人员诊疗操作过程中应做好职业防护。

    4、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必须穿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专用拖鞋。非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工作人员不得在血液透析室进餐或吸烟等。透析患者进入血透室应更换拖鞋。

5、可以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必须遵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使用经批准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6、传染病患者血液透析应在隔离透析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7、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病人时,必须及时向感染管理处汇报,并及时进行血培养,积极查找感染源,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8、废弃的血液透析器、注射器等医疗废物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9、血液透析中心人员的管理详见我院制定的《血液透析中心人员管理》。

10、血液透析机维护与消毒详见我院制定的《血液透析机维护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11、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详见我院制定的《血液透析中心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12、血液透析浓缩液配制的具体要求详见我院制定的《血液透析浓缩液配制管理》。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产房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间标识清楚。

2、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应更换产房专用衣、帽、鞋,一次性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作好职业防护;接触产妇所有诊疗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均应“一人一换”,除参加接产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产房应有定期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日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地面湿式清扫;保持空气清新,自然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定时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至少1次,每次120分钟以上。

4、助产器械包内备断脐专用剪及无菌纱布、棉签、无菌手套等,禁止断脐器械与其他助产器械混用;新生儿吸痰管一婴一管一用一灭菌;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复苏设备,每次使用后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吸引器、吸引瓶及吸引管等应一用一更换一消毒;手术后的手术器械应及时清洗干净后,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处理。

5、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孕产妇及未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筛查的孕产妇,应采取隔离待产、隔离分娩,按消毒隔离制度及规程进行助产,所用物品做好标识单独处理。分娩结束后,分娩室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6、接生后所产生的医疗废物(死胎、死婴、胎盘),必须按照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和《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相关规定进行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避免回流社会。

7、以上未涉及到的详见我院制定的《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及《新生儿沐浴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1、新生儿室应相对,应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严格管理。    

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间标识清楚。工作人员进入病室要戴口罩、帽子,穿洁净工作服,入室前、操作前后应做手卫生;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4、人员管理、环境管理、物品管理、婴儿保温箱的清洁与消毒等详见我院制定的《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及《婴儿保温箱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5、新生儿所用尿布(最好使用纸尿裤)、衣服、被子、被单等,应用消毒灭菌的棉织品,使用前必须高压灭菌,设专用柜存放。

6、新生儿沐浴详见我院制定的《新生儿沐浴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7、新生儿配奶详见我院制定的《新生儿配奶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诊疗环境的消毒

1、保持室内清洁,综合治疗台台面及配套设施每日清洁、消毒(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

2、地面采用湿式清洁,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

3.每日开诊前及工作结束后进行开窗通风30分钟,每日进行一次空气消毒并记录。

(二)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2.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操作前必须消毒。

3.器械消毒灭菌应由消毒供应中心按照“清洗—酶洗—冲洗—保养—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使用前认真核对产品名称、有效期、包装是否破损等,并不得重复使用。

5、口腔科手机的清洗消毒灭菌详见我院制定的《口腔科手机清洗消毒灭菌标准操作规程》。

(三)人员防护

1.工作中必须穿工作服,操作前、后必须严格洗手或手卫生消毒,操作时戴口罩、戴手套,必要时配戴防护镜或防护面罩。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手套。

2.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穿防水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戴口罩、帽子、防护眼罩、专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四)严格《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配备齐全手卫生、手消毒用品。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详见《达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达市中西医[2013]97号文件)。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1、一般消毒管理制度

(1)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详见我院制定的《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标准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周围环境无污染源。

    (2)消毒供应中心分为生活区和工作区,工作区又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3)各室桌面、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月大扫除一次,保持室内的清洁整齐。

(4)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操作技术规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5)消毒供应中心对各科带有标记的特殊感染器械要严格按规定操作。

    (6)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运送车与回收车分开,并有明显标记,用后冲洗、消毒后备用。

    (7)各种包布一用一洗一更换,保证无破损、无污渍。

    2、高压蒸汽灭菌器效果监测,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检测标准》执行

    每日对所用灭菌锅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随时检查灭菌锅运转情况,每锅有记录,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3、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管理

(1)无菌物品存放区地面、桌面、存放架应每日清洁,每日空气消毒,每季度空气培养一次,记录完整。

    (2)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管理(详见我院制定的《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管理》)。

文档

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制度

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制度1、重症监护室布局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温度应维持在22—25℃,湿度应维持在50%—60%。2、设足够的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备及擦手纸、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保持空气清新,每天应开窗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空气消毒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3、进入重症监护室的人员必须穿隔离衣、带口罩和帽子、穿鞋套等。非工作人员不准随意进入重症监护室。4、重症监护室物品的清洁消毒详见我院制定的《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5.气管插管:如无禁忌,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