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通过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的开展,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活跃校园生活,促进学风和校风的优化,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团安排表
校级社团:
社团名称 | 指导老师 | 活动地点 |
竖笛 | 陈静 | 音乐室 |
踢毽子 | 于鲁南 | 校园 |
跳绳 | 王方圆 | 校园 |
少儿舞 | 陈谈 | 校园 |
舞蹈 | 刘秀华 | 校园 |
葫芦丝 | 陈静 | 校园 |
小鼓 | 李海英 | 校园 |
竹竿舞 | 王亭亭 | 校园 |
朗诵与主持 | 岳雪峰 | 校园 |
合唱 | 孙素英 | 校园 |
第一阶段:全校动员申报社团。除校级社团外,在年级学生范围内征集年级层面社团的申报。
第二阶段:社团招募。校级社团由指导老师自行招募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年级社团采用走班形式,发动学生报名参加社团,充实社团人员,壮大社团力量,让有学有所长的学生加入到展示自己才能的学生组织中来。
第三阶段:社团活动。各年级组长协调确定社团的人数;各社团制定社团活动计划,根据安排开展活动。
第四阶段:展示阶段。各社团自定展示时间与形式。
四、社团活动基本要求
1、活动内容安排科学,有系统,每次活动过程材料齐全,期末结束上交相关材料。(学生作品、过程资料、活动成果等)。
2、做到“三定”(定人、定时、定点)。①定人:人员;固定,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由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指导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点名工作,保证学生的出勤率;②定时:活动时间每次不少于40分钟。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动,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通知学生。③定点:活动地点固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固定活动地点,维护场地整洁,爱护学校的设施设备,使用后注意关闭电源、锁好门窗。
3、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学校的各项活动、扩大知名度。
明德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