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15:04
文档

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根据高中新课程计划,结合我校特点,现制定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方案如下:    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与学分分配内容课时学分教学活动成果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必修3节/周23分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劳动技术教育及地方课程1节/周15分结合信息课进行电脑证书社区服务课外安排5分利用假期组织两次活动活动总结社会实践每学年1周12分军训、学农、社会调查活动表现合计50分二、研究性学习    1.准备阶段:3学分;要求:出勤完全、课题拟写一份;讲座笔记齐全。  
推荐度:
导读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根据高中新课程计划,结合我校特点,现制定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方案如下:    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与学分分配内容课时学分教学活动成果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必修3节/周23分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劳动技术教育及地方课程1节/周15分结合信息课进行电脑证书社区服务课外安排5分利用假期组织两次活动活动总结社会实践每学年1周12分军训、学农、社会调查活动表现合计50分二、研究性学习    1.准备阶段:3学分;要求:出勤完全、课题拟写一份;讲座笔记齐全。  
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高中新课程计划,结合我校特点,现制定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方案如下:

     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与学分分配

 内容 课时学分教学活动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必修3节/周

23分

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
劳动技术教育及地方课程1节/周

15分

结合信息课进行电脑证书
社区服务课外安排5分

利用假期组织两次活动活动总结
社会实践每学年1周

12分

军训、学农、社会调查活动表现
合计50分

  
二、研究性学习

     1.准备阶段:3学分;要求:出勤完全、课题拟写一份;讲座笔记齐全。

     2.课题完成:20学分(每个课题5学分)

     (1)课题组成绩评定:(满分100分,按实际得分的30%计入个人总评分。)

     评价依据:

开题报告研究计划研究记录调查记录

实验记录

结题报告成果展示总评成绩
10%10%20%20%30%10%100
2)个人成绩评定:(满分100分,按实际得分的70%计入个人最后总评分。)

 出勤日志团队协作笔记、体会参与态度承担任务总分
 20%20%10%30%10%20% 
个人自评       
组长评定       
老师评定       
最后得分       
总评分=小组分×0.3+个人分×0.7。凡是总评分不及格者不得本学分。

     3.研究性学习中导师的任务、评价和工作量计算。

     (一)任务:

     1.完成导引课等各项讲座;

     2.举荐部分课题;

     3.指导课题组开展研究;

     4.直接参与其中一项课题研究;

     5.收集和评价下列各种研究材料,拟写评价和指导意见;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包括:开题报告、研究计划、调查(实验)记录、研讨记录、体会、工作日志、结题报告、成果展示。

     6.指导课题组完成成果展示;

     7.评定学生成绩。

     (二)评价

     1.上述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40%)

     2.研究成果终评。(60%)

     (三)老师工作量计算:

     科任老师按3/周课外活动课时

     年级长、班主任按4/周课外活动课时

     (四)成果奖励:

     分四个等次:特等奖、一、二、三等

     终评委组成:校长、教导主任、各科组长、教师代表

     奖励办法另拟。

     三、劳动技术课

     根据我校综合高中教学计划,劳动技术课与信息课结合开设,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学分以考取等级证书为标准,能考取证书者(初级或中级)学分15分。

     四、社区服务

     根据新课程计划,社区服务也是必修课,安排在课外进行。我校以利用假期安排两次社区服务,第一次2学分,第二次3学分,共5学分。

     五、社会实践

     根据新课程计划安排,社会实践课共三周。我校安排为:军训一周;学农一周;社会调查一周,每周4学分。

     六、成绩记录

     印制专门的成绩表,修完该项课程即记录该学分。因故未能完成该课程者,必须另行安排其他形式补修学分。

     另附1:我校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一、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的目的、组织原则

     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多元研究、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团体协作精神、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的组织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行设计为主,以课题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教师主要起组织、关心、指点和评估的作用,重点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尊重学生的创造力。

     二、阶段目标

     高一级:以培养学习“问题意识”为核心,体现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以文理科综合课程为载体,组织问题的背景材料学习。建议教师以讲座,参观、访问、观察、调查、实验,文献资料收集等开放性的主体体验实践来学习,引导学生在过程中思考分析社会、生产、生活现状、发掘问题,提出问题。

     高二级:以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为核心,以“课题研究”课程为载体,使学生理解研究方案是如何主设计和进行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确定研究课题,寻找解决的方案与途径,选择研究成果的表述方式等。使学生了解问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了解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高三级:以培养学生思辨学习和创新思维为核心,以学科课程为主要载体,通过对中学各科的真理、方法、价值观和相互关系的整体了解,探究认识世界万物的基本方法,并尝试加以检验。立足于使学生在反思已有的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以正确的科学态度,实践创新精神对待知识,为更高层面上研究问题,以及为个人初步发展方向打好基础。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

     1.教学研究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学质量、研究性课程的过程管理、监测、评价,定期组织各学科进行交流、公开展示;

     2.科组和备课组:由备课组负责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和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讨活动。

     备课组的主要组织工作应包括:

     ①学生发动——诱发学生动机;

     ②本学科研究性课程的特色和要求,指导学生学会确立课题;

     ③审定学生提交的课题,合并相似课题,公布初选课题;

     ④组织课题组;(建议让学生自由报名并民主管理)

     备课组的主要指导工作应包括:

     ①开题报告;②中期报告;③成果报告;④班级展示、同学评议;⑤论文答辩;⑥评定成绩;⑦写出总结。

     科组根据学校目标,确立研究性学习方向、步骤,监督进程,组织公开研讨,开展对学生研究学习课题研究,探索教学规律。审定备课组的方案,组织答辩会,评价成果。

     3.年级组:年级和班主任主要负责学生思想认识的教育,以及学科协调和综合科组织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应包括:

     ①学生动员;②学生协调;③学科协调;④组织相关学科构成综合课题组。⑤研究性学习课时调度。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进程(略)

文档

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根据高中新课程计划,结合我校特点,现制定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方案如下:    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与学分分配内容课时学分教学活动成果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必修3节/周23分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劳动技术教育及地方课程1节/周15分结合信息课进行电脑证书社区服务课外安排5分利用假期组织两次活动活动总结社会实践每学年1周12分军训、学农、社会调查活动表现合计50分二、研究性学习    1.准备阶段:3学分;要求:出勤完全、课题拟写一份;讲座笔记齐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