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简答题 ∙论述题 |
1. ( )主要是通过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来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
A. 村民自治
B. 街居
C. 乡村管理
D. 人民公社
满分:2 分
2.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规定了事处的主要工作任务。
A. 《 城市事处组织条例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 《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D.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满分:2 分
3.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是( )。
A. 街进办事处的派出机构
B. 城市基层群众性居民组织
C. 城市群众性社会团体
D. 城市最基层政权形式
满分:2 分
4. 机构具有扩张的本性已被( )所证明。
A. 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 的论述
B. 帕金森定律
C. “马太效应” 理论
D. 凯恩斯的“消费驱动”理论
满分:2 分
5. 根据(中国党章程)的有关规定以及社区党员的数量,在社区组建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人数超过( )人的,都要建立社区党总支。
A. 40人
B. 50人
C. 20人
D. 10人
满分:2 分
6.
( )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的工作要求。
A. 1986年
B. 1987年
C. 1988年
D. 19年
满分:2 分
7. 1954年颁布的(城市事处组织条例》规定每个事处共设专职干部( )人。
A. 1—5
B. 2—6
C. 5—9
D. 3—7
满分:2 分
8. 1998年11月,全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界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为( )。
A. 农村基层的政权组织
B.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 农村基层的经济组织
D. 农村基层的社会团体
满分:2 分
9. 1958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是( )。
A.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
B. 乡(行政村)管理
C.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
D. 乡政村治管理
满分:2 分
10. 下列表现中不属于失灵的,是( )。
A. 决策失误
B. 影响社会的公平与安定
C. 行为的低效率
D. 权力的寻租与
满分:2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 )。
A. 市场的垄断
B. 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导致外部不经济行为
C. 影响社会的公平与安定
D. 权力的寻租与
满分:3 分
2. 古代传统社会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 )。
A. 社区经济活动一般是环境资源依附性的
B. 社区的政治活动通常是由社区中的有身份的人士来主持的,他们形成了乡土社区的精英
C. 社区的社会组织是通过家族势力来形成和维系的
D. 社区中的普通民众一般缺乏民主意识和民主行为
满分:3 分
3. 目前,我国支撑社区建设的三大主体是( )
A. 组织
B. 经济组织
C. 民间组织
D. 社区工作
满分:3 分
4. 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主要途径是( )
A. 通过建立协调议事机构,调动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B. 通过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C. 通过社区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党组织的协调作用
D. 采取各种方式,动员各种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满分:3 分
5. 社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体现在( )。
A.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
B.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在社区工作中发挥正确政治思想导向作用的需要
C. 搞好社区党建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J作方法的必然选择
D. 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满分:3 分
6.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组织的职责和作用应该是( )。
A. 界定社区、把握社区治理的政治方向
B. 完善社区治理的法治体系
C. 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D. 规范社区内部公共物品的提供
满分:3 分
7.
对新时期重建的乡村管理进行分析可见,这一有两个最突出特征( )
A. 村民委员会领导辖区经济
B. 乡镇和村民委员会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 在乡镇成为国家最基层政权组织的同时,其下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成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 乡镇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法定关系界定为指导与协助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满分:3 分
8. 村民委员会属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责是( )
A.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
B. 办理本村的公益事业
C. 协助乡搞好本村的行政工作
D. 协助乡搞好本村的生产建设工作
满分:3 分
9.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的观点,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除了正规性和民间性之外,还包括( )。
A. 非营利性
B. 自治性
C. 志愿性
D. 公益性
满分:3 分
10. 新管理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改革包括( )
A. 高度集权的管理向分权、放权的管理转变
B. 职能定位于“掌舵”而不是“划桨”
C. 公共事务从“官营”、“公营”变为“民营”、“私营”
D. 将竟争机制引入公共部门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社区治理的行为指向是社区中的公共事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一大二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关键,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根本,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社区服务以福利服务为主,以非营利为目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在日本,非营利部门被称为“社会经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社会组织也可以分为三类:组织、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社会主义国家的传统主要是指集权的计划经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构建“小、大社会”的格局,是机构改革最理性和理想的选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 党建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五、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 联系实际谈谈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