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
陆某, 男, 十二周岁, 六年级学生, 身高体重匀称, 没有重年夜躯体疾病历史.母亲在他十岁时出走, 父亲终年在外打工, 把他和妹妹留给年过花甲的爷爷奶奶照料.经详细询问、调查, 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精神症性障碍, 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陆某成果欠好, 可以说是班内成果最差的学生, 平时上课不是发呆就是睡觉.班内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而且老是被比力强势的同学欺负.
二、主诉和个人陈说
从我记事起, 我就知道妈妈和爸爸经常吵架, 有时妈妈生气了就会走个一两天, 然后爸爸再去把妈妈接回来, 可是, 这次……我到现在都不愿相信我妈妈会不吭一声地丢下我和妹妹, 每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城市想:妈妈应该在家正做饭吧;每次睡觉前, 我都告诉自己, 明天醒来妈妈就会回来了吧;这么久了, 妈妈怎么还没消气呢?我和妹妹这么想她, 她难道不想我们吗?每天, 这些问题就在我的脑子里转呀转个不竭……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陆某看起来不是很有精神, 虽然他一直低着头说话, 但能感受到他心里接受着痛苦.叙述中他暂停了几次, 好像是在稳定自己的情绪, 压抑着不让自己哭出来.
据陆某同学和家人反映:陆某以前虽然成果不很好, 但也能坚持在班级的中游, 他酷爱运动, 乒乓球在四年级时还获过奖, 学校运动会的跑道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现在的他, 不爱说话, 喜欢发呆, 不像以前那么爱玩了.平时总是闷头闷脑的, 你问他为什么, 他也不说.
四、评估与诊断
评估与诊断:创伤后的适应不良
创伤后的适应不良:人类经历过重年夜创伤事件后, 很容易招致社会适应不良问题.一般创伤性事件可以划分为四类:人为灾难, 自然灾难, 暴力, 其他生活事件.有些生活事件, 虽然没有超越人类经历的正常范围, 但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压倒性的和可怕的, 这些人会发生强烈的恐惧感和无助感.比如失业、被解雇、长期伙伴关系的结束或离婚、审判不供货期人的意外死亡等.遭受创伤后, 可能会在行为、情绪、认知、生理等发面暗示出明显的症状.比如抑郁、哀思、消极的认知、疏远外界、不思学习等.
五、心理健康辅导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 同相关人员及求助者的协商, 确定如下辅导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变不良认知从认识上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变故, 从而正常适应社会生活.
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 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增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到达人格完善.
六、心理健康辅导方案的制定:
1、与辅导对象签订保密协议和康复协议, 让辅导对象倾诉
在开始正式辅导之前, 与陆某签订保密协议, 鼓励他倾诉自己的创伤, 耐心、真诚的一步步引导他诉说, 一边诉说, 我一边记录:了解他的重年夜心理创伤, 他现在有什么不良心理反应, 他有没有改变现在心理状态的意愿……
而且告诉他, 创伤后这种心理反应是正常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同时, 要求陆某回家后每天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并记录结果:
| 问题 | 频度 | 强度 |
| 1、今天与创伤经历有关的想法是否强迫性的呈现? | 0 1 2 3 | 0 1 2 3 |
| 2、今天, 你是否做过与创伤经历有关的噩梦? | 0 1 2 3 | 0 1 2 3 |
| 3、今天, 你是否感觉那次创伤能够有重新发生了一遍? | 0 1 2 3 | 0 1 2 3 |
| 4、今天, 当你回忆创伤经历时, 情绪上是否呈现强烈摆荡? | 0 1 2 3 | 0 1 2 3 |
| 5、今天, 你是否注意到自己有不舒服的身体反应? | 0 1 2 3 | 0 1 2 3 |
创伤事件发生后, 这些事情总是萦绕于怀, 而无法停止去想它, 试图忘记它反而使自己想得更多, 这种状态属于强迫创伤反应, 即让自己不竭重历创伤, 继续这种反应晦气于辅导对象的恢复.所以, 在询问了陆某的情况后, 我建议他检验考试用下面定位技巧来应付:①转移法②定位气体法③定位物体法
3、引导辅导对象做生命线练习
在辅导对象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生理反应后, 可以进一步引导辅导对象做生命线的练习, 帮手他们回顾自己, 重拾生活的目的感和信心.在做完生命线的练习后, 我告诉陆某, 既然前面能胜利的应对这么多的波折, 这次创伤事件也一定可以克服.一定要掌控住自己的时间, 积极的面对生活, 不要因为创伤而让自己停滞不前.
4、帮手辅导对象了解创伤事件
让辅导对象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后, 鼓励辅导对象与事件做一个心理了结.根据陆某的实际情况, 我建议他采用了写信法和生命之河法, 与过去了结.
5、帮手辅导对象恢复正常的生活与人际交往
让辅导对象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后, 辅导人员可以检验考试帮手辅导对象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和人际交往.
在这过程中, 我给陆某安插了以下作业:
①每天晨跑, 坚持打几场乒乓球;②每天向三个人微笑并问候他们;③为自己的努力给自己一些小小的奖励和鼓励;④每天写下自己的心情日记, 看是否一天比一天好转.
6、进一步帮手辅导对象改变认知, 积极面对将来
7、凑合到对象进行跟踪、反馈、直至其完全恢复.
辅导员要不按期地对辅导对象进行追踪了解, 看看他们的创伤问题是否获得基本恢复, 并对他们作业的实施给予需要的监督与指导.通过回访与跟踪, 发现现在陆某的精神状态已经有了改观, 看起来也积极活跃了很多, 心理健康辅导已经基本到达预期目标, 辅导过程较完整, 有条理.
|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