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名师的培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14:09
文档

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名师的培养

第7卷第2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Vol.7No.22005年6月JOURNALOFNINGBOINSTITUTEOFEDUCATIONJun.2005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名师的培养王荣德1,王嘉德2,钱学芳1(1.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3000;2.桐乡市茅盾高级中学,浙江桐乡314100)摘要: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优秀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其人格特征有别于一般的教师。认真分析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将有助于名师的培养。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优秀教师
推荐度:
导读第7卷第2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Vol.7No.22005年6月JOURNALOFNINGBOINSTITUTEOFEDUCATIONJun.2005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名师的培养王荣德1,王嘉德2,钱学芳1(1.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3000;2.桐乡市茅盾高级中学,浙江桐乡314100)摘要: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优秀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其人格特征有别于一般的教师。认真分析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将有助于名师的培养。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优秀教师
第7卷 第2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Vol.7No.2 2005年6月JOURNA L OF NING BO INSTIT UTE OF EDUCATION Jun.2005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名师的培养

王荣德1,王嘉德2,钱学芳1

(1.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3000;2.桐乡市茅盾高级中学,浙江桐乡314100)

  摘 要: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优秀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先进分子,

其人格特征有别于一般的教师。认真分析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将有助于名师的培养。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优秀教师;人格特征;名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05)02-0001-05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道德教育和教师人格为其注入理想信念,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心理健康,促进教师成长。这主要表现在:

1.教师的成长过程是其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和态度,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体验而逐渐形成的。也正是教师在需要、理想和信念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动力系统特点,推动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辞劳苦,取得卓越的教学和教育成果,并为其他个性品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一旦形成了这种敬业精神,他们就会在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师道德教育有利于铸就师魂,陶冶师德,培养师能。

2.教师的成长过程是其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和更新结构的过程

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他们的素质结构调整的过程。一个人的素质具有一定的结构性,随着工作性质和工作过程的变化,所要求的素质结构也应变化。素质结构的变化包括新素质的增添、旧素质的退化与更新、各种素质的主次关系和比例结构的调整。研究表明,根据教师各种素质形成密度的时期分布和时间跨度,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因素:第一类是早期发展因素,即在大学前的阶段基本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基础道德品质和对待现实的基本态度,如同情关心他人、诚实、办事认真负责、与人友好相处、有自信心等。第二类是连续发展因素;即须经历一个较长时期,从大学前年龄段开始到职后继续发展最终形成的因素。此类因素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主要有政治观点、思想方法、事业心以及为人师表的意识。第三类是间断性持续发展因素,即主要在大学前和职后两阶段有明显发展的因素。这类因素的特点是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DE B010561)和浙江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S B024)的部分成果。

收稿日期:2005-02-28

作者简介:王荣德(1951-),男,浙江桐乡人,湖州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总第24期)

基础形成早,但成熟晚,因为成熟尚须依赖两方面条件,一是有待心理发育的成熟,二是有待在实践工作中锻炼成长。因此,尽早地尽多地进行实践活动,将有利于这部分因素的成熟。这类因素基本上都集中于心理素质方面,而且可以概括为对事、对人、对己的基本能力和种种要求,如办事的条理、计划性,人际交往能力,控制自己情绪能力等。第四类是晚期发展因素,主要在职后期间形成,属于对教育和教学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以及对工作态度的高层次要求。主要有组织控制课堂、设计教学、教育机智、班级管理、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以及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学生充满爱心等。显然,这些都离不开教师道德教育。

3.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

学习、实践、创造是教师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三种活动在形成教师素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学习活动的作用在于继承前人和他人创造的知识即间接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以便在较高的起点上进行实践。实践活动的作用在于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所需要的素质。创造活动的作用,在于解决教育活动中提出的新问题和课题,把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或教育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敏锐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观察与分析、广泛搜集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的基础上,以批判的眼光来分析问题,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对新思想与新策略的实施进行检验。通过实践———反思———更新———实践的循环,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许多优秀教师成功的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优秀教师是相对于一般教师而言。各国教育界对此多有阐述。美国的《优秀教师行为守则》,共有26条,其中涉及到教师道德的内容就有21条。创建于1987年的美国教师职业标准评定委员会(NBPTS)根据教师应该具有的能力,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扮演的角色,认为优秀教师的标准应围绕五个核心思想展开:(1)教师为学生及他们的学习承担责任;(2)教师理解他们所教的科目并知道如何将该科目教给学生;(3)教师有责任管理、组织学生学习;(4)教师系统地思考教育实践并从经验中学习;(5)教师是学习社会的成员。

德国也提出过好教师的标准:(1)应具有健康的体魄,能胜任繁忙的教育和教学任务;(2)具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对他们充满好奇,与学生相处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不把学校作为令人讨厌的不舒服的场所,相反,觉得在学校里很开心,下班后还不想离开;(3)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对学生笑口常开,善于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不使教学环境搞得使学生像老鼠看到猫一样害怕;(4)热爱自己的执教学科,因自己的执教学科而感到欢欣鼓舞,了解它的重要性和意义;(5)对自己的执教学科很有自信心,很有把握,了解它的难点、关系、系统、方法等等;(6)懂得学习,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风格,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不同的个人进行学习、思考和记忆,懂得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7)具有民主精神,不仅认识到在教师之间应该讲民主,而且在师生之间也应该讲民主;(8)具有良好师德,具有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国对优秀教师的研究表明: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异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职业理想、工作态度、教学能力等等,然而,从本质上说,优秀教师之所以能由“一般”发展成为“优秀”,起主要作用的还不是其能力方面,而在于其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及人格品质方面。我们认为,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

(1)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教师工作是一种价值引导工作。教师本身的价值观若不能和社会的王荣德,王嘉德,钱学芳: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名师的培养

发展相和谐,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就可能产生矛盾、冲突,影响整个教学生活和教学目标,也就谈不上工作的效能。优秀教师把从事教育事业看做一种使命,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他们拥有自己的职业信仰,那就是坚信自己的教育活动在个体活动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拥有对教育价值的认定和承诺,无私地去追求教育整体价值的实现。特别是在外界出现干扰的情况下,一般教师往往放弃努力,甚至抛弃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另谋他业。而优秀教师往往能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信念,排除干扰与杂念,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愉悦的工作心境。

(2)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一个教师的职业动力系统包括其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动机等组成成分,它决定了教师从事教学行为的内在动力和方向,是其工作积极性的源泉。正是优秀教师在需要、理想和信念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特点,才能推动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辞劳苦,取得卓越的教学和教育成果,并为其他个性品质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这些方面,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差异最大。

(3)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教师的事业心是学生、教师和教育影响之外的第四教育要素。一般教师也有事业心,但其强度与优秀教师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他们在教育教学中也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往往对自己要求不高且努力不够。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在于他总是不满足,在工作中努力实现最佳境界。有了高标准,才有高追求,才有高效率,才有高水平,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辉煌的事业。

(4)获取成就的动机与欲望。教师的成就动机是其从事并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动力基础。具有高成就欲望的教师一般表现为事业心强,有很大的理想抱负;责任心强,愿意承担责任;甘冒风险,喜欢挑战性的工作;有高而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注意工作反馈;重成就,从工作的成功中得到乐趣和激情。教师成就动机的高低,对于其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教师对自己抱负水平及成就方面都不作突破性追求,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普通的人,而教育本身又很少有人能创造奇迹。优秀教师则不然,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追求高成就,并能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创造自己教学生涯中的奇迹。

(5)求知的欲望与兴趣。教师的工作还表现为一种高超的智慧和技能的输出,这种奉献,直接决定着育人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强化自己,充实自己,为输出才智而勤奋地吸取养分。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要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以教学为一种价值、一种乐趣。相反,如果没有适当的教师价值观,缺乏兴趣,就会无心工作,得过且过,这当然要影响其教育效能的发挥。

(6)良好的性格特质。对己对事对人的积极态度。优秀教师大都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满怀一片爱心。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同时能够虚心求教、精益求精。在行为方式方面。优秀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都能认真负责,当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能沉着果断地妥善处理。

(7)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一个教师是通过自我意识对自己的教学心理和行为进行不断地和完善的。优秀教师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能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设法摆脱困扰,继续努力,这是优秀教师能够在教育工作中取得出色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优秀教师在各种不同的班级、各种类型的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中都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在自我完善方面,优秀教师更表现出较高的自觉性。他们能时刻注意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扩大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加强各方面修养。正是由于优秀教师能自觉地完善自我,保持不断进取,不断发展的势头,才能攀登上一个又一个教学和教育上的高峰。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总第24期)

从优秀教师成长为名师,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有重大意义。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可以极大地提高知名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学生来说,名师出高徒,学生在名师的教育下,可以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深,激发起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学业理想和研究方向;对于教育来说,教师的知名度与教学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名师更有利于其教育水平和效果的提高;对于学校来说,名师越多越好越有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学校的声誉。总之,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

所谓名师,通俗点说,就是知名度高的教师,即一个教师因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在其所在的地区和系统中,很自然地为同仁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他们包括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杰出教师、模范校长、劳动模范,甚至教育专家(包括教育艺术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验家)等。可见,名师是一种积极性的社会评价,是人们对其工作的肯定与褒奖。说得具体点,名师的知名度实质上是其德、识、才、学的总体的或某些方面的独特优势的集中反映:或者是突出的教育成就的结晶,或者是杰出的教研成绩的体现,或者是优异的教学风格的显示,或者是超群的人格的凝聚,或者是兼而有之。名师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名师是个性化教师。教师成为名师,主要不是靠他人的指点,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名师是反思型教师。名师注意在选择、确定、审视和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加进理性的思维,把教学行为和教学反思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受到理性思维的审视。名师是学习型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阅读教育杂志是名师们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他们通过学习,做到了精心巧授,锐意创新。名师是情感型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成为名师。”因为只有爱学生、关心学生,才会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而改进教育教学。

名师是一面旗。名师这面大旗一竖起来,四面八方的学子就会慕名而来,聚集其麾下。名师是一盏灯。这盏灯会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名师是一座桥。这座桥是连接奋斗与成功的必经之途,是由名师们的奉献精神和无私胸怀凝聚而成的。

概而言之,名师=较高的学历背景+渊博的学科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深刻的教育思想+优良的道德品质+感人的人格魅力。

一般说来,名师的成长与出现,都离不开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许多学校在培养名师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如有的提出:构建一种敬业奉献的主体意识,营造一个凝聚人心的校园氛围,确立一个催人奋进的目标体系,创设一个施展才华的表演舞台,提供一个进修提高的学习机会,引进一个奖优汰劣的竞争机制,从、、机制上保证名师的成长。也有的提出:从教师自身来说,主要途径应该是“学习———实践———研究”,并且不断循环往复,不断提升,追求卓越。名师培养应努力做到:

(1)名师培养目标应有层次性。从某个角度讲,“名师”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时空性很强的概念。一方面,就不同层面的学校而言,“名师”的标准要求各有不同。另一方面,“名师”的培养是个长期复杂的工程,可以逐步建立起以省特级教师为龙头、地(市)级学科带头人为骨干、县优秀教师和教坛新秀为主体的“名师”体系。

(2)名师培养方法要有多样性。一是引路子。即给教师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培养名教师要选好苗,苗子选定后,要及时向其指出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如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等等。二是厚底子。即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夯实其成为“名师”的基础。名教师应当有渊博的学识,较高王荣德,王嘉德,钱学芳: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名师的培养

的理论素养,扎实的教学功底。要努力使教师在教育思想上由考试型向育人型转变,知识能力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教学方法上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三是架梯子。即为教师的成名成才架设台阶,帮助其不断向上攀登,脱颖而出。逐级选拔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教师,逐级推优举能,帮助其站稳脚跟,打响牌子,拾级而上。四是压担子。即给教师委以教学上的重任,并不时向教师提出教育教学研究任务。让教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压力中奋进。另外,要注重教师教学心得的积累和提炼,定期让教师拿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五是设台子。即为教师创设登台亮相、脱颖而出的舞台。组织上公开课、观摩课,开展送教下乡、教师轮岗、教师风采展等活动,千方百计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3)名师培养过程要注重全面性。在名师的培养与造就过程中,有两个因素我们必须加以引导。其一是名师之“名”在于“德才兼备”、“学高身正”,教师学科功力的发展与人文修养的提升要密切结合起来。我们在书面问卷的统计中看到,认同“名师”应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73.2%,可见“名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其二,在造就名师的过程中经历准备仍然比专业准备或学历准备更重要。我们不否认专业准备或学科准备是造就名师的前提与基础,但推进名师不断提升最重要的仍然是经历准备。不管是经历准备还是专业准备,现代名师的成长都需要深厚的学科功力(对学科知识的通晓、学科教学技能的提高、学科教学实践的反思、学科教学研究的深入)、较高的人文素养、一定的外语功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捷三,张兰英.论特级教师成长的道路与职业品质[A].瞿保奎.教育学文集・教师[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王荣德.教师人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Personality T raits of Outstanding T eachers and the

T raining of Eminent T eachers

W ANG R ong-de1,W ANGJia-de2,QI AN Xue-fang1

(1.Huzhou Teachers’Collage,Huzhou313000,China;

2.Tongxiang Mao Dun High School,Tongxiang314100,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teachers are the definite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to become special2 ized in which one has to,without any doubt,g o through a continuous process.Outstanding teachers are the ad2 vanced am ong teachers in general.Therefore,their pers onality traits are distinct form ordinary teachers.I f we can seriously analyze their pers onality traits,it will surely be helpful for us to train eminent teachers.

K ey w ords:specialization of teachers;outstanding teachers;pers onality traits;training of eminent teachers

(责任编辑 陆经伟)

文档

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名师的培养

第7卷第2期宁波教育学院学报Vol.7No.22005年6月JOURNALOFNINGBOINSTITUTEOFEDUCATIONJun.2005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名师的培养王荣德1,王嘉德2,钱学芳1(1.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3000;2.桐乡市茅盾高级中学,浙江桐乡314100)摘要: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优秀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其人格特征有别于一般的教师。认真分析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将有助于名师的培养。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优秀教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