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编号: S01020505010 课程名称:文学批评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 P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学分: 3 周学时 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文艺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文学作品的评论训练为基础,分课堂讨论训练和书面作业训练两种方式。一方面重在暴露研究生在文学评论写作中的基础性问题,另一方面重在从文、史、哲结合的高度,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以产生论者的独特的、深入的见解为目标。课程训练文本以现当代中西方经典短篇小说为主。
考核方式及要求: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学评论基础知识和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各种文学评论、文学理论基础知识书籍
填写人:吴炫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01222 课程名称:20世纪中外文论与文化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3 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文艺学、民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为线索,介绍、讲析外国文论、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加强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域外资源的了解。同时,强调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影响,扼要介绍海外的中国学资料。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中外文学、文化的专业知识,对同时期的文学史有较丰富的认识,特别是对翻译、比较文学等有相当的知识或理论基础,熟练使用一种外语。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殷国明:《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
2、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下
3、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
4、随教学进度适时布置阅读篇目
填写人:吴 俊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044 课程名称: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
课程英文名称: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al methods
学分:3 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文艺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各种流派及代表性学者的基本观点;
2、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3、西方文学理论作为批评方
法的实践运用。
基本要求:学生在掌握西方当代文学理论流派与观点的基础上,开阔
理论视野,能够将文学理论转化为推动学术创新的批评方法,提升从事文
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课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学概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述》,张隆溪著,三联书店1986年版。
3、《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张首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陈厚诚、王宁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
5、《二十世纪文学理论》,(荷兰)佛克马、易布思著,三联书店1988年
版。
6、《当代西方文学理论》,(英)特里·伊格尔顿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
填写人:方克强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087 课程名称:文学社会学
课程英文名称:Literary Sociology
学分: 2 周学时 总学时:4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 文艺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2、了解文学社会学的两种主要方法,即经验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3、了解几位著名文学社会学家的基本思想体系。即卢卡契、戈德曼、马歇雷、阿多诺、本雅明和布迪厄; 4、了解文化社会学的新的思路,特别是文化研究的贡献。5,尝试着结合理论家的论述来进行文学作品的社会学分析。
基本要求:了解文学社会学的对象与范围,认识到文学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并学会使用文学社会学的策略来研究文学文本。
考核方式及要求: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学概论或美学理论课。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齐马:《社会学批评概论》,广西师大出版社
2.埃斯皮卡:《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
3,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
5,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刘晖译,编译出版社。
6,吕西安·戈德曼:《隐蔽的上帝》,蔡鸿滨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7,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
8,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
9,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一、二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三联书店。
填写人:朱国华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012 课程名称:否定主义美学
学分: 3 周学时 总学时:60
课程英文名称: Negativism Esthetics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艺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文艺学硕士研究生为授课对象。该课在“美何以成为可能”、“美是什么”、“美学只能做什么”、“美学基本范畴”等问题上分别提出了“美在本体性否定之中”、“美是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美学只能说不美和丑”、“美学范畴是平庸、陈旧、造作、僵化”等独创新观点。该课面对中国当代文化现实问题和现代人心灵空虚问题,以批判和创造性思维引导研究生面对中西方既定美学,培养探索中国当代美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原创性努力的兴趣。
考核方式及要求: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西方美学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吴炫《否定主义美学》等
填写人:吴炫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077 课程名称:小说与小说美学专题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Study of novel and novel’ aesthctics
学分:2周学时 总学时:4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文艺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小说美学的学术背景;2、小说研究作为现代学术范式;3、小说研究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开端;4、小说研究中的美学问题。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并撰写论文,从而对本课程基本知识以及学术前沿内容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考查。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国古典小说和小说美学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永恒的范本》,中国三峡出版社;
2、《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竺洪波 审核人:方克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351 课程名称:中国小说戏曲批评专题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3学分 总学时:54课时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批评的概貌、分析历代重要的批评家及其批评著作的内容、特点及得失,主要有王骥德、金圣叹、李渔、毛氏父子、张竹坡等理论批评家的著作。要求在上课的同时,一学期内阅读相关的小说和戏曲批评史、小说戏曲批评选本和若干重要的批评原典。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一篇论文,字数在5000字左右。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学过《中国小说史》《中国戏曲史》等相关课程。
教材:不指定
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中国小说理论史》,陈洪,天津教育出版社。
2、《中国戏剧学史稿》,叶长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3、《中国小说评点研究》,谭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黄霖、韩同文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5、《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陈多、叶长海编,湖南文艺出版社。
6、《水浒传》(金圣叹批本) 齐鲁书社。
7、《三国演义》(毛批本) 齐鲁书社。
8、《金瓶梅》(张竹坡批本)齐鲁书社。
9、《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 张友鹤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0、《儒林外史》(会校会评本) 李汉秋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1、《八家评批红楼梦》 冯其庸辑校,文化艺术出版社。
12、《王骥德曲律》陈多、叶长海注释,湖南文艺出版社。
13、《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傅晓航点校,甘肃人民出版社。
14、《李笠翁曲话》 陈多注释,湖南文艺出版社。
填写人:谭帆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352 课程名称:文学解释学
学分:2学时/周 总学时:36学分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文艺学
一、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阐释的客观性问题;2、体验问题;3、意义问题;4、希望的原理;5、未来时间性;6、文本的阐释性;7、善良愿望问题;8、后现代主义批判;9、主体间性;10、艺术实践
基本要求:
学生要大量阅读西方阐释学和现代文学理论原著,结合译本和英文本进行对照阅读理解,特别是沿着时间问题来理解阐释学中的意义问题,并能运用文学解释学进行艺术批评实践。
二、考核方式及要求:开卷,交3000字左右的论文。
三、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学概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填写人:王峰 审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