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编 号 | HD/××-××-2010 | |
| 代 替 | HD/××-××-2009 | ||
| 版本/版次 | A/1 | ||
| 文件类别 | 管理文件 | 状态标识 | (此处盖章) |
| 文件名称 | FC现场培训资料管理规定 | 生效日期 | 2009年12月01日 |
为了方便用户更好的了解和操作我公司产品,确保滤波无功补偿装置(简称FC)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FC产品的安装、调试、通电试验。
3. 职责
无
4. 工作程序
4.1产品简介
高压无源电力滤波成套装置(FC)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滤波兼无功补偿功能,目前我公司的设计形式主要是单调谐方式。主要是利用电容器与电抗器串联,调整不同的电抗率使某个支路对特定次数的谐波表现出低阻抗,使谐波电流流入本次支路,从而减少流入系统其余设备的谐波电流,减少谐波对负荷设备的危害。
谐波的主要危害表现为:
a.趋肤效应引起导线及绕组发热
b.引起设备震动及噪声
c.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d.增加电能损耗
单调谐滤波支路的滤波原理为:对某次谐波而言,其感抗=容抗。
如以三次谐波为例:感抗wL=容抗1/wC
w=2πf
f=150Hz(50Hz X 3)
因为感抗与容抗的矢量方向相反,两种阻抗相互抵消,所以本次支路就对3次谐波表现出极低的阻抗,谐波电流大量从本次支路流过,减少了流入系统其余支路的谐波电流,起到了滤波作用。
滤波型产品在设计时,首先需要对现场工况进行测试,不同负荷产生的谐波次数不同。根据测试结果来确定需要对哪几次谐波电流进行增加滤波装置。并依据各次谐波电流的大小来确定不同滤波支路的基波补偿容量,合理分配各次支路的容量,然后依据电容器的容量确定滤波电抗器的容量,从而确定了滤波支路的各项参数,做出合理的补偿方案。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滤波支路中的电容器额定电压比普通TBB类电容器的额定电压要高,这也是考虑了谐波电流流过时引起的电容器电压抬升。
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对照图纸要求确定滤波支路的电抗器及电容器参数,不可出现混装、错装。
4.2运行时巡检
FC设备投入运行后,值班人员应按时进行设备的巡查并记录,记录内容如下:
4.2.1 电容器
a.电容器有无漏油、变形、膨胀现象,用红外线测温仪测试温度是否正常。
b.滤波电抗器、电流互感器工作温度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声响(局部放电)。
c.记录电容器支路相电流值。
d.安装于室内电容器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进入电容器室应先开启通风装置
e.在出现保护跳闸或者因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允许温度,及电容器大量渗油时,禁止合闸。
f.户外遇到雨雾雪等恶劣天气应及时巡视。
4.2.2 滤波电抗器
a.滤波电抗器有无变形、膨胀现象,温度是否正常。
b.滤波电抗器是否有异常声响,比如放电、震动声音过大,超过55dB
4.3 滤波装置运行退出操作步骤
4.3.1当设备停产、维修时,FC设备应退出运行。
4.3.2 FC设备的投切顺序:
在投切的顺序上,投入时必须严格按照先低次后高次的顺序,逐次投入滤波支路,如FC装置有3P、5P、7P三个支路,则必须先投入3P;后投入5P,最后是7P支路。否则先投入高次滤波支路会引起低次谐波电流放大,且各支路投入时必须有一定时间间隔。
切除时顺序相反,先切高次,后切低次,逐次切除。一般我公司产品在投入和切除回路加入了电气闭锁,不按照正确顺序不能投入回路。
4.4紧急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4.4.1 巡查人员在发现FC设备运行异常时(如声响、起火异常等),或立即分断FC设备,或进一步仔细观察,作好分闸准备。
4.4.2注意事项
a. FC设备正常运行时,严禁开启网门、严禁操作任何FC的隔离开关。
b.进入FC设备高压区域先分断断路器,等待15分钟后,并将隔离开关下口可靠接地,并将FC出线柜接地刀合闸到位,方可进入FC高压设备区。
c. FC设备从分断到下一次接通,间隔必须大于20分钟,以让电容器充分放电,放电是通过并联在电容器两端的放电线圈来实现自动放电的。
d.应保持SVC站的清洁,定时清洁灰尘,SVC区域内应有足够的消防器具。
4.5现场安装调试送电步骤
4.5.1设备检查
4.5.1.1 FC各通道一次设备及一次接线检查现场安装的一次设备,主要进行以下各项的检查工作:
a.各一次设备外观检查,外观要完好,主要包括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断路器、互感器、避雷器、电容器、电抗器、绝缘子、一次电缆、阀组等设备。
b.结合整套系统的设计图,检查各一次设备在系统中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连接方式及其接线绝缘距离是否符合要求,连线是否符合相应电气标准。
c.螺栓是否拧紧,弹垫及平垫加装是否符合标准,对于户外型,还要检查螺栓等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d.需接地的各一次设备是否可靠接地,注意电抗器接地线不能形成闭合回路。
e.用电容表逐个测量电容器电容值,误差范围要求符合其技术要求。
电容器安装应按公司的配平单安装;滤波电抗器安装时,上下电抗器调节铝排是否安装在预先安排好的位置,现已用“*”做好标记,并用电感表测量其电感值是否与设计值相符合,安装在安排好的位置后,在其上下各留3个孔的距离,其余过长的部分要锯除(以后工程可能已在公司锯掉)。
4.5.1.2 FC各通道二次设备及接线检查及试验
对于二次设备,主要进行以下各项的检查:
a.各二次设备外观检查,外观要完好;
b.结合系统的二次设计图,检查各二次连接线是否连接正确;
4.5.2保护屏装置试验(如果保护装置不是我公司提供,此项可省去)
对于保护屏及其中的各个保护装置,分别进行以下种类的试验:
a.金属外壳接地
b.根据工程中使用的各个定值,逐一整定到相应的各个继电保护单元中,并用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一一试验,同时做好相关试验记录:
模拟量:借助继电保护测试仪,为保护装置加入所需要的各种测量值,同一模拟量可分别加多个不同的值,来测试各转换通道的测量误差,测量结果在保护单元的显示屏中可观测。对于设有保护投退功能的模拟量,如过电压、过电流、欠电压等,要进行相应保护功能调试,当模拟量高于或低于其限值时,要有相应的动作输出 。
开入量:手动控制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设备,检验相应保护装置是否采集正确,同时察看站控中显示是否正确;
开出量:通过保护装置人机界面,手动遥控相应开关,察看相应开关是否动作;
c.将连跳压板接通后,试验验证投入及退出整套FC装置时,是否按照:投入时先低次后高次的顺序,切除时顺序相反,先切高次,后切低次,逐次切除.
4.5.3系统整体调试试验
4.5.3.1通电试验
通电试验的主要项目包括:通电前的检查、初通电试验和长期运行试验。
4.5.3.1.1通电前检查
a.应保证所有的一次电缆连接正确、紧固,所有的二次电缆都已正确连接,试验时拆除的电缆都已恢复正常;
b.应保证所有的接地开关拉开,临时接地已被拆除,隔离开关接开,断路器处于切除位置;
c.各种保护的定值已被正确整定;
d.做好氧化锌避雷器读数的记录;
4.5.3.1.2通电试验
送电时先低次后高次的顺序,切除时顺序相反,先切高次,后切低次,逐次切除。
a.在高压电容柜开关在分位时,合上FC各支路隔离开关;
b.投入最低次FC支路断路器,持续运行30分钟,观察支路电压、电流是否正常,如要退出运行,则首先切除FC支路;
c.然后再投入次低次FC支路,重复上面的试验,正常运行后再进行投入下一通道的试验;
d.然后再由低次到高次依次投入各FC支路;切除时顺序相反,是由高次到低次依次切除各FC支路;
e.每次送电间隔时间不少于15分钟,以保证电容器完全放电;
4.5.3.2长期运行试验
4.5.3.2.1温升试验
记录电容器、各支路电抗器的温度变化,直到所有设备及冷却系统的温度达到并保持平衡。该读数应校正到大气环境最高温度,并符合合同技术规范中的要求。记录时间间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大于30分钟。
在温升试验时,对设备、母线、接地、围栏等连接处应进行红处线测温,以发现潜在发热点、连接不紧处或传导性发热。
4.5.3.2.2谐波的测试
对电力系统用FC,应测量母线的谐波电压和注入系统的谐波电流,同时还要测量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的谐波电压和电流。应注意谐波潮流的方向、滤波作用、是否存在谐波放大。对工业用户FC,应在合同技术规范中要求的母线或公共联结点测量谐波电压及谐波电流。
4.5.3.2.3试运行阶段巡检
FC设备投入运行后,值班人员应按时进行设备的巡查并记录。巡查每两小时一次,记录内容如下:
FC支路电容器有无漏油、变形、膨胀现象,温度是否正常,滤波电抗、电流互感器工作温度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声响(局部放电),记录各滤波支路相电流值及各避雷器读数
4.6现场常见问题
4.6.1交流接触器不分合,可能是分合闸回路有问题,或者分合闸线圈烧坏
4.6.2手动可以分合断路器,自动不行,检查无功控制器参数设置和合分闸出口是否有线松动,控制器插件是否未插紧或松动。
4.6.3 断路器位置,接触器位置采样显示不正常,手动/自动显示不正常,可能为采样的直流电源的极性接反。
4.6.4 带差压放电线圈的电容器组,上电时如果出现差压跳闸,检查一次接线是否有错误,检查二次侧接地位置是否正常。
4.6.5电磁锁不动作,检查电源和常开常闭点是否接线正确,检查电磁锁是否运输中损坏。
4.6.6柜门灯不亮,检查电源进线
4.6.7柜内有异常声音,检查是否绝缘距离不够,设备是否有损坏
4.6.8送电后出现开口电压超值跳闸,首先考虑到可能是电容器出现问题,如检查电容器电容值无异常后,再检查放电线圈的极性是否正常。
4.6.9零序过压报警,查看零序过压的报警值,判断接线是否有错误,判断是否放电线圈的极性有错误,电容器是否有故障。(特别注意两个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不能短路,一般不要有多于一个的接地点)。
4.6.10 FC设备对滤波器的投入和退出有顺序要求,投入时先投低次滤波通道,切除时先切除高次滤波通道,严禁出现不投低次通道直接投高次通道的情况。
4.6.11 现场进行传动试验时,分每路进行试验,如果出现问题或者烧毁元件时,必须对回路进行验证校线,不查明原因不得进行下一路的送电和传动。一般原因为:施工队接线错误造成回路错误,或者图纸设计有误。
6. 相关文件
无
7. 相关记录
| 记录编码 | 记录名称 | 保管场所 | 保管期限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