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传染期20100528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11:23
文档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传染期20100528

附录2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病名潜伏期最长最短常见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期麻疹6~21天,被动免疫后可延至28天10~11天出疹前后各5天出疹后5天医学观察21天,若接受被动免疫可延长7天流行性感冒数小时~3天1~2天从潜伏期末至退热时止均有传染性,能迅速侵犯易感人群退热后2天在大流行发生时,可集体单位进行检疫。出现发热等症状者,应早期隔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10天7天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病后3周大多停止排菌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但从发病日算起不得少于7天医学观察7天猩红热12小时~1
推荐度:
导读附录2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病名潜伏期最长最短常见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期麻疹6~21天,被动免疫后可延至28天10~11天出疹前后各5天出疹后5天医学观察21天,若接受被动免疫可延长7天流行性感冒数小时~3天1~2天从潜伏期末至退热时止均有传染性,能迅速侵犯易感人群退热后2天在大流行发生时,可集体单位进行检疫。出现发热等症状者,应早期隔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10天7天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病后3周大多停止排菌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但从发病日算起不得少于7天医学观察7天猩红热12小时~1
                                      附录2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

病 名潜伏期   
最长最短常见传 染 期隔 离 期接触者观察期
麻疹6~21天,被动免疫后可延至28天

10~11天

出疹前后各5天

出疹后5天

医学观察21天,若接受被动免疫可延长7天

流行性感冒数小时~3天

1~2天

从潜伏期末至退热时止均有传染性,能迅速侵犯易感人群退热后2天

在大流行发生时,可集体单位进行检疫。出现发热等症状者,应早期隔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10天

7天

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病后3周大多停止排菌

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但从发病日算起不得少于7天

医学观察7天

猩红热12小时~12天

2~5天

潜伏期末及整个疾病期均有传染性,恢复期后一定时间内仍有传染性病人入院隔离治疗6天即可出院

医学观察7~12天

百日咳2~21天

10天左右

潜伏期末至卡他期传染性最强,发病40天后无传染性

发病后40天或出现痉咳后30天

医学观察21天

白喉1~6天

2~4天

发病开始在整个患病期均有传染性,部分病人在恢复期仍可排菌症状消失后,两次鼻咽分泌物连续培养阴性(间隔2天),可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7天

伤寒5~39

12~18天

从潜伏期末就有传染性,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恢复期头2~3周内,继续排出病原体,3%~5%可成为慢性带菌者,在此期间均有传染性

应隔离至退热后15~20天,有条件的地区可于退热后第5天和第10天作两次粪便培养,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疫源地施行终末消毒后,观察21天

附录2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续1)

病 名潜伏期   
最长最短常见传 染 期隔 离 期接触者观察期
病毒性肝炎甲型: 30天

15~50天

甲型:自潜伏期末至出现黄疸后2~3周或更长 

自发病日起隔离3周 

密切接触者检疫45日,每周检查一次ALT,以便早期发现

乙型:60~90天左右

 45-160天

乙型:自潜伏期末开始有传染性,长者可达一年以上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临床期传染性最大,慢性病人亦有传染性,最长达6年以上急性期应隔离至HBsAg阴转,恢复期仍不阴转者,按HBsAg携带者处理。HBsAg携带者可作HBeAg、抗—HBcIgM及HBV—DNA检查,以确定是否有HBV复制,如属阳性应按慢性肝炎处理,不能献血。

急性肝炎的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45日。幼托机构发现病人后观察期间,不办理入托、转托手续。疑诊肝炎的幼托和饮食业人员应暂停原工作。

 5~12周

6~9周

 急性期隔离至病情稳定同乙型肝炎
 4~20周 

 急性感染后HDAg血症可持续25天,慢性感染者HDAg与抗-HD消失以前有传染性 

同乙型肝炎 

同乙型肝炎 

2~9周

1-60天

自潜伏期末至病后2周

自发病日起隔离3周

同甲型肝炎
脊髓灰质炎3~35天

7~14天

在潜伏期、全病程及病后一段时间内,均有传染性,但在发病后头10~14天中传染性较强

隔离期限不少于发病后40天,第一周为呼吸道及消化道隔离,第二周以后为消化道隔离。

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观察期间可应用活疫苗进行快速免疫。

布鲁菌病2天~2月

7~14天

发病后第2周可在尿中发现病原体,可保持2~3个月,但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

监床症状消失后可除隔离不检疫
钩端螺旋体病1~30天

7~14天

发病后第2周可在尿中发现病原体,可保持2~3个月,但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

病人隔离至监床痊愈为止不检疫
                                       附录2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续2)

 

病 名潜伏期   
最长最短常见传 染 期隔 离 期接触者观察期
疟疾间日疟:12~24天最长8~12个月恶性疟: 

14天 

血中有配子母细胞的病人与病原携带者。疟疾发作次数愈多,血中配子母细胞也愈多。发病时间愈长,流行病学意义愈大病人应予以治疗,不隔离,但要灭蚊不检疫
10~15天三日疟:15~25天

 12天

流行性乙型脑炎4~21天

14天

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不检疫
霍乱数小时~7天

1~3天

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症状期传染性最大,多数病人于恢复期2周内停止排菌,个别可超过3个月

监床症状恢复后,隔日连续3次粪便培养,结果阴性者即可解除隔离

接触人员隔离5天同时作医学观察与粪培养。进行交通及海港检疫

鼠疫腺鼠疫:2~8天肺鼠疫:数小时~3天

3~6天 

病情越重传染性越强腺鼠疫应隔离至淋巴肿完全痊愈出院,肺鼠疫应在监床症状消失后,痰检查3次阴性出院

接触者检9天,进行预防接种或血清预防者应延至12天

 1~3天

艾滋病数月至5年

数月~2年

自血中检出HIV抗体起即有传染性

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送至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单位治疗严密观察,长期追踪,并在调查时第6个月及一年时采血检测

登革热3至14天

 无人传人现象;一般在发病后3-5天有传染性(对蚊子)

新发疫点的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6天

对病例接触者要进行15天的医学观察

                                                附录2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续3)

病 名潜伏期   
最长最短常见传 染 期隔 离 期接触者观察期
炭疽12小时-12日

1-5日

人传染人非常少见,炭疽芽孢可存活数年皮肤炭疽隔离至创口痊愈,痂皮脱落为止。其他类型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分泌物或排泄物连续培养2次阴性后取消隔离。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8日

水痘10-21日

14-16日

一般在出疹前1-2天具有传染性,长则可达5天

隔离至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医学观察21日

流行性腮腺炎8-30日

14-21日

发病前7-发病后9天可以从唾液内分离出病毒,发病前6天至发病后15天可以从尿液中分离到病毒。传染最易发生在发病前2天到病后4天时段内;隐性感染者可具有传染性

从发病日起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

成人一般不检疫,但幼儿园、托儿所及密切接触者应检疫3周。

流行性斑疹伤寒5-23日

10-12日

无人传人现象,发热期以及体温恢复正常后2-3天具有传染性(对虱子)

彻底灭虱后,隔离至体温正常后12日

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灭虱,并检疫观察15日

4-21日

10-12日

 不隔离不检疫
流行性出血热7~35天

14天

人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为止不检疫

文档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传染期20100528

附录2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病名潜伏期最长最短常见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期麻疹6~21天,被动免疫后可延至28天10~11天出疹前后各5天出疹后5天医学观察21天,若接受被动免疫可延长7天流行性感冒数小时~3天1~2天从潜伏期末至退热时止均有传染性,能迅速侵犯易感人群退热后2天在大流行发生时,可集体单位进行检疫。出现发热等症状者,应早期隔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10天7天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病后3周大多停止排菌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但从发病日算起不得少于7天医学观察7天猩红热12小时~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