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九年级物理教案:比热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12:23
文档

九年级物理教案:比热容

课题16.3比热容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情感态度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教学用具铁架台、试管、水、食用油、温度计、酒精灯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问题
推荐度:
导读课题16.3比热容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情感态度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教学用具铁架台、试管、水、食用油、温度计、酒精灯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问题

课  题

16.3    比热容

课  型

新    授

知识

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过程

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

情感

态度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用具铁架台、试管、水、食用油、温度计、酒精灯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问题1、在烧水时,你发现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有关系?谈谈自己的猜想并用日常生活经验来加以说明。教师综合学生们的说法归纳总结得: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有关

结论: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问题2、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请同学们猜想并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

用什么方法来研究问题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给出老师的方案。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也相等。

实验步骤和观察内容:①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前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②点燃酒精灯,将灯的火焰对准两试管的中间位置,对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加热3、4分钟左右。

③停止加热,同时读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后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④算出加热过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各升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

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

学生归纳结论

学生思考问题,讨论。整理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学生们互相讨论,交流,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并说出不同的方案

学生们熟悉方案,参与实验操作

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进行教学,使学生坚信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求知欲。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物理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先经过自己的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然后经过同学间的交流评估,互助提高,最终找到最佳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必须继续给水加热一段时间,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为了比较物质的这方面特性(容纳热的本领不相同)引入比热容。

㈠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类比密度单位引入比热容单位。

单位:J/(Kg.OC)

观察比热容的表格,第132页,同学们有什么发现?重点强调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㈡热量的计算

阅读教材“想想议议”引导学生通过比热容的物理含义,用算术法计算铝块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进而提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cm(t-to)       Q放=cm(to-t)

例题:给质量为3Kg,温度为35 OC的铝块加热,当铝块的温度升高80 OC时,铝块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升高、升高了、升高到有什么区别?

(三)阅读第133页  气候与热污染  归纳主要内容。

解释问题  (1)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2)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围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3)探讨“热岛效应”和“ 温室效应”的成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教师可以上网查询更多的相关内容)

   (4)、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作输送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各种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课堂小结

1、比热容的概念

2、水的比热容最大:4.2X103J/(Kg. OC)

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3、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4、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变形式要能灵活运用

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和归纳

试着给出比热容的定义。

理解比热容的单位的物理意义

归纳比热容表中的物理规律

以铝块为例,根据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推倒热量的计算公式

自己完成计算题,并归纳解题的注意事项

区分三个词的意义

学生解释问题,注意语言要准确到位。强制变量法。

让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表格、图片、实物等方面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从物理走向社会”,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要让学生以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载体,施展自己的才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一、课内练习

  1、水的比热容是            ,读作           ,把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             ,它的含义是                     ,比热容是物质的        之一,2Kg水和1Kg水比较,它们的比热容       大,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           的比热容大。

  2、下列过程中,物质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把煤块碾碎成煤屑          B  把铁屑熔化后烧铸成铁块

C  把铜块投入热水中再取出    D  冰熔化成水

3、电热器以清洁卫生、无污染等优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如果电热水器水箱内装有40 Kg的水,温度从25 OC升高到75OC,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c水=4.2X103J/(Kg. OC))

二、课外作业

1、13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2、有一高温物体被投入质量为10Kg,温度为20OC的水中,如果传给水的热量是2.73X106J,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多少度?

3、将质量为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放入质量为100g、温度为10OC的某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 OC。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铜的比热容为0.4 X103J/(Kg. OC))

4、叙述实验探究比热容的过程。

三     比热容

Q放=cm(to-t)

Q吸=cm(t-to)

比热容

文档

九年级物理教案:比热容

课题16.3比热容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情感态度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教学用具铁架台、试管、水、食用油、温度计、酒精灯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问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