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主体结构
现浇梁,临时支护结构自上而下为:
模板(外模),方木(10cm×10cm),贝雷梁(321型),下部横向分配梁(双I50a和I63a)和钢管柱(φ=529mm,δ=10mm,φ=600mm,δ=12mm),其中,方木间距(纵向)0.3m,长12.4m,贝雷梁为双层,长36m(12片),横向间距为0.3×0.6+2×0.45+3×0.25+3×0.45+0.6+0.45+0.6+3×0.45+3×0.25+2×0.45+3×0.6,共计26道,宽为11.25m,双I50(I63a)工字钢支撑贝雷梁,设置在钢管柱上部,长15m,沿梁纵向等间距布置,钢管桩纵向布置与双I50(I63a)相同,数量为两端各4根,间距(横向)2.7+3.45+2.7,中部支点7根,间距(横向)1.5×2+1.35×2+1.5×2m。
二、结构分析
(一)材料
1.贝雷片:
贝雷片主结构有上下弦杆,腹杆,斜杆构成,材料均为16Mn刚,两贝雷片连接部位采用子(尺寸长3.0m,高1.5m)。
上下弦杆为双I10钢,腹杆和斜杆均为I8钢,贝体尺寸(中心),上下弦杆(0.09+4×0.705×0.09m)(0.09为端长,0.705为腹杆中心线点所在位置),腹杆长1.4m,加上I10两个半高度0.1m,共计1.5m。
2贝雷片支撑架
支撑位置处采用I10钢和L10钢(A3)加工,非支撑点采用L6A3钢。
3.加强竖杆
加强竖杆,也采用I10钢(A3)加工,才边支点距离腹杆0.3m处,中支点距离腹杆两边0.3m处设置。
(二)建模
采用Midas Civil建模,材料和截面均采用实际模拟。
1.荷载计算:
由于梁恒载面对称,贝雷片的布置也对称,所以采用半个梁载面进行荷载计算
恒载:
a.砼重:
缘板:
0.82㎡(面积)×26KN/m(重度)=21.32KN(由图知:2m宽载)
腹板:
2.88㎡×26KN/m=74.88KN(2m宽载)
顶板+底板
(0.58+0.63)㎡×26KN/m=31.45KN(2m宽载)
b.木材(间距0.3m)
6KN×2×0.1×0.1÷0.3=0.4KN(2m宽载)
c.模板与支架采用:
0.25(支架)+0.5(模板)=0.75Kpa
活载
d.人员机具:2.5Kpa
e.倾倒砼:4Kpa
f.振倒砼:2Kpa
其它荷载不于考虑
根据荷载结构规范:采用1.2恒载+1.4活载组合:
那么
缘板处荷载为:
1.2×(a+b+c)+1.4(d+e+f)
=1.2×(21.32+0.4+0.75×2)+1.4×[(2.5+4+2)×2]
=51.6KN/m(2m宽载)
胶板
1.2×(a+b+c)+1.4(d+e+f)
1.2×(74.88+0.4+0.75×2)+1.4×[(2.5+4+2)×2]
=115.94KN/m(2m宽载)
顶+底板:
1.2×(a+b+c)+1.4×(d+e+f)
=1.2×(31.46+0.4+0.75×2)+1.4×[(2.5+4+2)×2]
=63.83KN/m(2m宽载)
由贝雷片分布可知:
缘板处有3片贝雷,则每片贝雷所受的力为:
51.6÷3=17.22KN/m·片
腹板处有6片贝雷,则每片贝雷所受的力为:
115.94÷6=19.32KN/m·片
顶+底板处有4片
63.83÷4=15.96KN/m·片
考虑1.5倍安全系数
则缘板受力为:
17.22×1.5=25.83KN/m
腹板:19.32×1.5=28.98KN/m
顶+底板:15.96×1.5=23.94 KN/m
2.模型
(1)贝雷片各杆采用梁单元组建(梁单元为有限元中,单元两端均固定约束,承受弯矩、剪力、扭矩、轴力),由于两贝雷片之间采用销子连接,实际上为一个不承受绕销子转动的弯矩,那么建模时将连接处贝雷片构件(梁单元)的这个约束释放掉。
(2)下层贝雷片上弦杆和上层几处贝雷片、下弦杆,由于采用4个销子连接,这两个弦杆共同受力和变动,则可以将这两个贝雷片看成一个刚体。
由于下层下弦杆和下层上弦杆在各自连接部位均有一个销子连接,那么形成共同作用的这两个弦杆,就有两个销子,这两个销子互相约束对方的弦杆,形成一个梁单元。
(3)边界条件
本贝雷片最终为一个梁体,由于有多个支点的存在,形成一个连续梁结构体。
定义边界时采用连续梁边界。
(三)结构计算结果
1.反力
最大328.09KN
2.位移
最大14mm,允许最大位移L/400=18/400=45mm,位移满足。
3.应力
贝雷片各构件,最大应力271.7Mpa,16Mn钢允许应力273Mpa,强度满足。
贝雷片支架
最大应力69Mpa,A3钢允许应力235Mpa,强度满足。
4.各单元内力计算(附表)
下部结构计算:
分为边支墩计算和中支墩计算
1.边支墩位移
最大位移5.7mm,允许杆件L/400=9.5/400=23.8mm,位移满足。
2.边支墩应力
最大应力为98Mpa,允许应力235Mpa,强度满足。
中支墩
1.中支墩位移
最大位移18mm,允许杆件L/400=9.5/400=23.8mm,位移满足。
2.边支墩应力
最大应力为234.7Mpa,允许应力235Mpa,强度满足。
内力计算表格(附表)
四、结果
综合以上强度和位移满足。
(中支墩承台建议采用混凝土或者是混凝土枕木,强度检算、细部构造图、地基处理、钢管柱伸入承台深度计算等请二队人员计算)
本检算在贝雷梁支撑点处,设置由双10#槽钢,下部有加劲肋,贝雷片横向在支点处采用10#槽钢做成的支撑架,非支撑点处有6#角钢做成支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