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水力学 作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3:15:54
文档

水力学 作业

水力学作业2-1设水管上安装一复式水银测压计,如图所示。试问测压管中1—2—3—4水平液面上的压强p1、p2、p3、p4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些相等?题2-1图解:静止重力液体中任一水平面都是等压面。另外,静止的两种互不混杂的重力液体(如水和水银)的交界面亦是等压面(1)在2号柱的水与水银交界面的水平线上,与1号柱该水平线上水银面的压强相等,该线到给定水平线距离为h,有则因为,,所以(2)在3号柱的水与水银面的水平线上,与2号柱该水平线上水面的压强相等,显然,(3)在4号柱的水与水银面的水平
推荐度:
导读水力学作业2-1设水管上安装一复式水银测压计,如图所示。试问测压管中1—2—3—4水平液面上的压强p1、p2、p3、p4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些相等?题2-1图解:静止重力液体中任一水平面都是等压面。另外,静止的两种互不混杂的重力液体(如水和水银)的交界面亦是等压面(1)在2号柱的水与水银交界面的水平线上,与1号柱该水平线上水银面的压强相等,该线到给定水平线距离为h,有则因为,,所以(2)在3号柱的水与水银面的水平线上,与2号柱该水平线上水面的压强相等,显然,(3)在4号柱的水与水银面的水平
水力学 作业

2-1  设水管上安装一复式水银测压计,如图所示。试问测压管中1—2—3—4水平液面上的压强p1、p2、p3、p4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些相等?

题2-1图

解: 静止重力液体中任一水平面都是等压面。另外,静止的两种互不混杂的重力液体(如水和水银)的交界面亦是等压面

(1)在2号柱的水与水银交界面的水平线上,与1号柱该水平线上水银面的压强相等,该线到给定水平线距离为h,有

因为,,所以

    (2)在3号柱的水与水银面的水平线上,与2号柱该水平线上水面的压强相等,显然,

(3)在4号柱的水与水银面的水平线上,与3号柱该水平线上水银面的压强相等,该线到给定水平线距离为h,有

因为,,所以

    因此,。

    解这种题目时要注意:公式(1-8)只能应用于连续分布的同一种液体中,我们不能错误写成一种液体内部和两种液体分界面出压强相等。而必须利用分界面上两种液体的压强相同这一条件,逐步分段计算。在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算出每一个具体数值,而只需列出代数式,迭优后再作数值计算。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

   2—2  设有一盛(静)水的水平底面的密闭容器,如图所示。已知容器内自由表面上的相对压强p0=9.8×103Pa,容器内水深h=2m,点A距自由表面深度h1=1m。如果以容器底为水平基准面,试求液体中点A的位置水头和压强水头以及测压管水头。

          

题2—2

解: 由

将自由表面上的绝对压强转化为水头表示

    由

得,位置A的绝对压强的水头表示为

以大气压强为相对压强基准,由于绝对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液体中出现真空。

位置A的相对压强的水头表示为

如果以容器底为水平基准面,液体中点A的位置水头为

压强水头

由于测压管水头

所以

    2-3  设有一盛水的密闭容器,如图所示。巳知容器内点A的相对压强为6.9×104Pa。如在该点左侧器壁上安装一玻璃测压管,巳知水的重度γ=9.8×103N/m3,试问需要多长的玻璃测压管?如在该点右侧器壁上安装一水银压差计,巳知水银的重度γHg=133.28×103N/m3,h1=0.2m,试问水银柱高度差h2是多大值?

    

题2—3

解: 由

将相对压强转化为水头表示

2-4设有一盛水的密闭容器,连接—复式水银测压,如图所示。巳知各液面的高程为1=2.3m,2=1.2m, 3=2.5m,4=1.4m,5=3.0m,rH20 =9.8×103N/m3,rHg=133.28×103N/m3。试求密闭容器内水面上压强p0的相对压强值。

    

题2—4

解: 由等压面原理可知

,

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列出2、4、6、7点压强表达式

结合上述各式,经整理得密闭容器内水面上压强为

 

相对压强为

Pa

2-5设有一盛空气的密闭容器,在其两侧各接一测压装置,如图所示。已知h1=0.3m。试求容器内空气的绝对压强值和相对压强值,以及水银真空计左右两肢水银液面的高差h2。(空气量度略去不计)。

    

题2—5

解1: 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并且,

   Pa

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并且,

  m

    解2:由,

  

2-6设有两盛水的密闭容器,其间连以空气压差计,如图(a)所示。已知点A、点B位于同一水平面,压差计左右两肢水面铅垂高差为h,空气重度可略去不计,试以式表示点A、点B两点的压强差值。

    题2—6

    若为了提高精度,将上述压差计倾斜放置某一角度6=30.如图(b)所示。试以式表示压差计左右两肢水面距离l。

解: 在压差计右支水面的水平线上的压强,与左支该水平线上的压强相等,有

                                 (1)

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

                          (2)

其中,是压差计右支水面高度,是左支该水平线上的高度。由式(2),得

由式(1),得

                 (3)

若压差计倾斜,右支水面长度为,左支水面长度为,则

,                      (4)

代入(3)

                (5)

由(3)、(5)

提高了精度。

    2-7设有一被水充满的容器,其中点A的压强由水银测压计读数h来确定,如图所示。若测压计向下移动一距离s,如图中虚线所示。试问测压针读数是否有变化?若有变化h又为多大?  

题2—7

解: 在测压计左支水银面的水平线上的压强,与右支该水平线上的压强相等,有

                                 (1)

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

                           (2)

其中,是右支水银面高出左支水银面的高度,是A点高出左支水银面的高度。由式(1)、式(2),得

                  (3)

当左支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右支向下移动一段距离,由式(3),得

A点压强不变,再由式(3),得

整理得

    2-8杯式微压计,上部盛油,YO=9.0kN/m3,下部盛水,圆杯直径D=40mm,圆管直径d=4mm,初始平衡位置读数h=0。当p1-p2=10mmH2O时,在圆管中读得的h(如图所示)为多大?

题2—8

解: 在测压计右支水面的水平线上的压强,与左支该水平线上的压强相等,有

                                 (1)

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

                  (2)

其中,、是右支管中的水面以上到左支水面以下油的高度、是右支管中的左支水面以上管中油的高度和杯中的油的高度,、、是左支高出右支水面的高度、左支水面上管中和杯中的油的高度。由式(1)、式(2),得

       (3)

注意到,左支水面以上到右支油面以下,左右两支油的高度相同,并且。由式(3),得

                   (3)

由于,管中油的上升体积等于杯中油的下降体积,得

所以

代入(3),得

整理得

代入数据,得

    2-9  设有一容器盛有三种各不相同的重度且各不相混的液体,如图所示,已知Y1=6.86×103N/m3,Y2=9.8×1O3N/m3,y3=11.76×103N/m3.试求三根测压管内的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h1、h2、h3。

题2—9

解:容器液面处,容器液面处压强与上部测压管内压强相同,所以

其中,是上部测压管内液体1的高度。

    1-2液体界面的水平线上,容器内压强与中部测压管内压强相等,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

其中,、是容器中液体1的高度、1-2液体界面的水平线上处中部测压管中液体2的高度,所以,

    2-3液体界面的水平线上,容器内压强与下部测压管内压强相等,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

其中,、是容器中液体2的高度、2-3液体界面的水平线上处中部测压管中液体3的高度,所以,

    2—10  设有一盛有油和水的圆柱形澄清桶,如图所示。油和水之间的分界面借玻璃管A来确定,油的上表面借玻璃管B来确定。若已知圆桶直径D=0.4m,h1=0.5m,h2=1.6m,试求桶内的水和油各为多少?(油的比重s=0.84)。若已知h1=0.2m,h2=1.2m,h3=1.4m。试求油的重度y。

题2—10

    解:油-水界面的水平线上,容器内压强与下部测压管内压强相等,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

                            (1)

其中,、是容器中油的高度、油-水界面的水平线上处左侧测压管中水的高度,所以,

所以油-水体积为

由(1),,所以

    2—11  设有两盛水的密闭容器,其间连以水银压差计,如图所示。已知容器内点A、点B位于同一水平面,压差计左右两肢水银液面高差h=O.2m,试求点A、点B两点的压强差值。若点A、点B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两点相差dz=0.5m,如图中虚线所示,试求点A、点B两点的压强差值。

题2—11

解: 在压差计右支水面的水平线上的压强,与左支该水平线上的压强相等,有

                                 (1)

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

                        (2)

其中,、分别A、B点到右支水-水银界面该水平线的高度,。由式(2),得

代入数据,得

当右侧升高后,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有

                        (3)

其中,。由式(3),得

代入数据,得

2—12一直立煤气管,如图所示。在底部测压管中测d得水柱差h1=100mm,在H=20m高处的测压管中测得水柱差h2=115mm,管外空气重度R=12.N/m3,求管中静止煤气的重度。

题2—12

解:由静水压强基本公式,上部测压管与煤气管接口处压强为

                   (1)

下部测压管压强为,

并且

所以

            (2)

由(1)、(2)式,设,得

代入数据,得

 N/m3

2—13设有一盛水密闭容器的表面压强为PO。试求该容器以重力加速度向地心运动(自由下落)和等速铅垂向上运动时,液体内的压强分布规律。

解:将坐标系原点放在密闭容器底部处,z轴铅直向上。

作用在平衡液体质点上的质量力有:

铅直向下的重力

G=-mg

和铅直向下的惯性力

F=-mg

则单位质量的重力与惯性力在三个轴上的分量为

则单位质量力(重力与惯性力之和)在三个轴上的分量为

代入式(2-7)

得相对平衡液体内部压强分布规律,即

积分上式,

    对于静止液体中任意两点来说,则上式可写为

式中,分别为任意两点在轴上的铅垂坐标值,为上述两点的静压强,为上述两点间的铅垂向深度。

该容器以等速铅垂向上运动时,作用在平衡液体质点上的质量力,只有铅直向下的重力

G=-g

则单位质量的重力在三个轴上的分量为

将式(2-37)代入式(2-7)

得相对平衡液体内部压强分布规律,即

积分上式,

    对于相对静止液体中任意两点来说,则上式可写为

式中,分别为任意两点在轴上的铅垂坐标值,为上述两点的静压强,为上述两点间的铅垂向深度。

    2—14为了测定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在运动物体上装一直径为d的U形管,如图历示。现测得管中液面差h=O.05m,两管的水平距离L=0.3m,求加速度a。

题2—14

解:将坐标系原点放在左管的底部,x轴向左,z轴铅直向上。

重力的单位质量力为

惯性力的单位质量力为

总的单位质量力为

代入式(2-7),

积分得

当x=z=0时,p=p0,得c=p0,代入上式,得

而自由面p=p0,方程为

 m/s2

    2—15一洒水车,如图所示,以0.98m/s2的等加速度向前行驶。设以水西中心点为原点,建立xos坐标系,试求自由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又自由表面压强PO=98kPa,车壁某点A的坐标为x=-1.5m,s=-1.0m,试求A点的压强。

题2—15

解  重力的单位质量力为

惯性力的单位质量力为

总的单位质量力为

代入式(2-7),

积分得

当x=z=0时,p=p0,得c=p0,代入上式,得

A点的压强为

而自由面方程为

    2—16  设有一敞口容器,如图所示,以3.0m/s2的等加速度沿=30的倾斜轨道向上运动。试求容器内自由表面方程及其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

题2—16

解  重力的单位质量力为

惯性力的单位质量力为

总的单位质量力为

代入式(2-7),

自由面方程为,得

    2—17  设有一弯曲河段,如图所示。已知凸岸曲率半径r=1.35m,凹岸曲率半径R=150m,断面平均流速v=2.3m/s,试求在xos平面内的水面曲线方程相两岸水位差。(注ρ>e:河弯水流的水力现象比较复杂,为了粗略估算,假定横断面上各点流速皆为断面平均流速,同一横断面上的水流质点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题2—17

将坐标系原点放在凹岸曲率半径中心处,z铀铅直向上。在这种情况下,作用在平衡液体质点上的质量力有:

铅直向下的重力

G=-mg

由于假定横断面上各点流速皆为断面平均流速,同一横断面上的水流质点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则断面各点具有相同角速度,沿半径方向的离心惯性力

F=mω2r=mv2/r。

式中  r--质点A′至中心轴的径向距离,;

      ω--旋转角速度。

则单位质量的重力与惯性力在三个轴上的分量为

则单位质量力(重力与惯性力之和)在三个轴上的分量为

代入式

得相对平衡液体内部压强分布规律,即

      

积分上式,

注意,。整理后可得

式中   c--积分常数,由边界条件确定。

上式适用于平衡液体中的任意一点。因自由液面为等压面,液面压强为p0,对于抛物面凹岸处,其r=R,z=z0,所以

代入上式,并整理得压强分布规律表达式,即

采用相对压强,并且,得

对上式取等压面,即,则可得

在凸岸表面处,相对压强等于零,因此有

    2-18  设有一圆往形敞口容器,绕其铅垂中心轴作等角转速旋转,如图所示。巳知直径D=30cm,高度H=50cm,水深h=30cm,试求当水面恰好达到容器的上边缘时的转速n。

题2—18

解:由于最大升高值(自 由 面 方 程)

以及,得

  2—19一圆柱形容器,直径D=1.2m,完全充满水,顶盖上在ro=0.43m处开—小孔,敞口测压管中的水位h=0.5m,如图所示。试求此容器顶盖所受静水压力为零时,容器绕其铅垂中心轴的旋转转速n。

题2—19

解:由于压强分布公式

以及,得

以及,得

    2—20设有一圆柱形容器,如图所示。已知直径D=600mm,高度H=500mm,盛水至h=400mm,剩余部分盛满比重s=0.8的油。容器顶盖中心有一小孔与大气相通。试求当油面开始接触到容器底板时,此容器绕其铅垂中心轴旋转的转速n,和此时顶板、底板上的最大、最小压强值。

题2—20

解:由于压强分布公式

在顶板边缘处,压强最大,并且。

Pa

在底板中心处,压强最小,并且。

 Pa

2—21假定大气为静止流体,试在下列四种情况下,计算海拔3000m处的大气压强值。四种情况:(1)大气密度不变,为常数;(2)大气处于等温状态;(9)大气处于绝热状态;(4)大气温度随高度线性变化。

    解:1、大气温度随高度线性变化,由于压强分布公式

 kPa

2、大气处于等温状态,由于压强分布公式

 kPa

    2—22设在水果中装置一水平底边的矩形铅垂闸门,如图所示。巳知闸门宽度B=5m,闸门高度H=2m。试求闸门前水深H1=3m,闸门后水深H2=2.5m时,作用在闸门上的静水总压力P(大小、方向、作用点)。

题2—22

    解  (1)总压力的大小。由式

    (2)总压力的方向,从坐向右垂直指向闸门。

    (3)总压力的作用点。由表查得,总压力作用点距水面的距离:

m

同理: 

m

由力矩平衡原理,将转轴放在闸门上端,距闸门上端距离为 

  2-23设在某一小桥上,装置一水平底边的矩形铅垂闸门,如图所示,巳知闸门宽度b=3m,闸门与其导轨的摩擦系数f=0.30,闸门自重G=2.45×103N(不考虑浮力),闸门前水深L=1.5m。试求当闸门后水深h=0时,开启闸门所需的提升力T,如果考虑到闸门下缘(压紧梁)与门槛的紧密接触情况,若其接触面积为70%,压紧梁厚度δ=0.1m,试求开启闸门所需增加的提升力ΔT。

题2—23

    解  (1)总压力的大小。由式得

N

    总压力的方向,从坐向右垂直指向闸门,摩擦力为。

N

    提升力为。

N

    (2) 闸门下缘水的总压力的大小。由式得

N

    总压力的方向,从坐向右垂直指向闸门, 增加的提升力为增加的摩擦力

N

    2—24  设一铅垂平扳安全闸门,如图所示。已知闸门宽b=0.6m,高h1=1m,支撑铰链C装置在距底h2=0.4m处,闸门可绕C点转动。试求阐门自动打开所需水深h。

题2—24

    解  要求压力中心超过绞链高度,总压力的作用点。由表查得,总压力作用点距水面的距离:

整理

代入数据

距左侧水面为2.16。

    2—25  设有一可转动的闸门用以调节水槽中的水位,如图所示。当槽中水位为H时,此闸门应使壁上一只寸为a×b的矩形孔开启。试求铰链轴O的位置。(铰链摩擦力等不计)

题2—25

    解  要求压力中心超过绞链高度,总压力的作用点。由表查得,总压力作用点距水面的距离:

整理

距闸门上端为y。

    2—26设有一水平底达矩形铅垂金属闸门,它由三根水平横梁和平板所组成,如图所示。已知闸门宽度b=3m,闸门前水深H=2m。试根据横梁负荷相等的条件布置闸门三根横梁的位置。

题2—26

    解  (1)总压力的大小。由式得

N

在上部总压力为P/3闸门面上高度为H1,则

由于P1=P/3,

所以

在中部总压力为P/3闸门面上高度为H2,则

由于P2=P/3,

由所以

由所以

在下部总压力为P/3闸门面上高度为H3,则

    2—27  设有一水压机,如图所示。巳知杠杆的长臂a=1m,短臂b=0.1 m,大圆活塞的直径D=0.25m,小圆活塞的直径d=0.025m,效率系数η2=0.85。如一人加于杠杆一端上的力T=196N,试求此水压机所能产生的压力P2值(不计活塞的高差及其重量)。

题2—27

    解  (1)利用力矩平衡原理。

所以,

=1960N

在作用下小活塞上产生流体静压强为

    按帕斯卡定律,p将不变地传递到上,所以

可见,大活塞上所产生的力为小活塞作用力的倍。

    2-28设有一容器盛有两种液体(油和水),如图所示。巳知h1=0.6m,h2=1.0m,α=60。,油的重度γ0=7.84×103N/m:,试绘出容器壁面侧影AB上的静水压强分布图,并求出作用在侧壁AB单位宽度(b=1m)上的静水总压力。

          

解:

m2

m2

分别计算压力

总压力

压力中心

    2-30  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各种曲面上的压力体图的侧影,并标出铅垂分力是向上还是向下。

             

题2—30

  2—33设有一水平圆柱体,如图所示。己知圆柱体左侧水的自由表面与圆柱体最高部分的标高相一致,圆柱体直径d=4m,斜壁面与水平面成α=30的角度,圆柱体右侧为大气。试求作用在圆柱体单宽(b=1m)上的静水总压力。

题2—33

解:

 

 

  2-34设有一充满液体(水)的铅垂圆管段长度为ΔL,如图所示。若已知压强水头  远较ΔL为大(如几百倍),则这管段所受的静水压强可认为是均匀分布;管壁材料的允许拉应力为

σ,试求管壁所需之厚度δ。

题2—34

解:计算作用于圆柱曲面上的总压力

y方向:因为向-y方向和向y方向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合力为零。

z方向:因为向z方向压力变化远远小于x方向压力变化,所以可以看作压力相等。

x方向:利用曲面压强公式,在垂直于x轴方向投影面的总压力

因为:,所以

    2-37  设有一盛汽油的容器底部有一圆阀,该阀用绳系于一圆柱形浮子上,如图所示。巳知圆阀直径d2=2cm,浮子直径d1=10cm,浮子和绳及团阀的总重量G=0.98N,汽油的重度γO=7.35×103N/m3,绳的长度l=15cm,试求圆阀将在汽油面超过什么高度置时被开启。

题2—37

当开启时:

=0.173m

文档

水力学 作业

水力学作业2-1设水管上安装一复式水银测压计,如图所示。试问测压管中1—2—3—4水平液面上的压强p1、p2、p3、p4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些相等?题2-1图解:静止重力液体中任一水平面都是等压面。另外,静止的两种互不混杂的重力液体(如水和水银)的交界面亦是等压面(1)在2号柱的水与水银交界面的水平线上,与1号柱该水平线上水银面的压强相等,该线到给定水平线距离为h,有则因为,,所以(2)在3号柱的水与水银面的水平线上,与2号柱该水平线上水面的压强相等,显然,(3)在4号柱的水与水银面的水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