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口腔预防保健 Oral Health Care
课程号(代码):50300110
课程类别: 文化素质公选课
学时: 15学时 学分:1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口腔预防保健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预防为主”方针及防治结合原则设置的学科,它以社区和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原因,发生发展规律、并分析、总结、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给予实施和评价。
通过口腔预防保健的教学,要求学生能了解口腔预防医学简史,基本概念及国内外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进展。并了解口腔预防保健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学生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认识到并能终生保持口腔健康。
教学方法上贯彻教学与实践想结合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大纲内容包括口腔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教师可根据不同内容提出要求,先后顺序及细节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作适当变动。
本课程总学时为15学时。
三、教学内容(下划线为本节重点)
序 言
要求
了解口腔预防医学的定义、性质、内容、任务及重要性。
教学内容
1、口腔预防医学简介
2、我国口腔预防医学历史及发展
3、国外口腔预防科学的进展
时间分配
讲授2学时
口腔解剖生理
要求
了解牙齿的解剖形态与组织结构,及牙齿的发育异常。
教学内容
1、牙齿的解剖形态
2、牙齿的组织结构
3、牙齿的发育异常
时间分配
讲授2学时
口腔流行病学
要求
了解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则和方法、口腔疾病评价的常用指数及龋病、牙周疾病、氟牙症患病状况及发病趋势
教学内容
1、概论
2、龋病流行病学
(1)指数(恒牙龋、乳牙龋)
(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3、牙周疾病流行病学
(1)指数
(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4、口腔健康调查
(1)调查目的和对象
(2)调查方法
时间分配
讲课2学时
口腔医疗过程中的感染与控制
要求
掌握控制感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内容
1、口腔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医院性感染
2、控制感染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时间分配
讲课2学时
龋病病因学和预防学
要求
熟悉:
1、预防龋病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2、窝沟封闭的原理、适应征、临床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
1、龋病病因学
(1)病因学研究历史
(2)四因素论
2、预防学
(1)世界各地区龋病预防概况
(2)龋病预防方法(牙菌斑控制、蔗糖及代用品、窝沟封闭剂、氟化物防龋 、其他防龋措施、龋活跃试验)。
时间分配
讲课2学时
氟化物及牙齿健康
要求
掌握:
1、氟的防龋机制
2、全身用氟与局部用氟方法、原则、剂量、浓度、优缺点
3、急慢性氟中毒、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和方法
教学内容
1、自然界的氟
2、人体氟来源、氟的代谢
3、氟的防龋机制
4、急性和慢性氟中毒
5、全身用氟防龋方法
6、局部用氟防龋方法
时间分配
讲课2学时
牙周疾病病因学及预防学
要求
掌握:
1、牙周疾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2、消除或控制菌斑的方法
教学内容
1、牙周疾病病因学(感染因素、其他局部因素、宿主全身情况)
2、牙周疾病的预防
(1)牙周疾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2)菌斑控制
(3)其他局部因素控制,提高宿主抵抗力
时间分配
讲课1学时
口腔保健用品
要求
掌握:
1、口腔卫生用品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2、牙膏的组成、作用
教学内容
1、刷牙在控制菌斑方面的作用
(1)牙刷的设计和选择
(2)刷毛的选择
(3)牙刷的保护
(4)刷牙方法
2、洁牙剂
(1)牙膏的组成
(2)药物牙膏
3、其他口腔卫生用品
时间分配
讲课1学时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
要求
了解各种年龄组及特殊人群口腔疾病发病特点和预防原则
教学内容
1、妇幼口腔保健
2、学校口腔保健
3、中老年人口腔保健
4、残疾病人口腔保健
时间分配
讲课1学时
四、教材
《预防口腔医学》,卞金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医学馆中文流通书库 | R780.1/0084 |
六、成绩评定
成绩比例分配: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