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西区统计局
2011年5月16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的决定,河西区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在、天津市和河西区委、区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级普查机构通力合作和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天津市河西区常住人口[2]为87063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9135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79282人,增长10.02 %,年平均增长率为0.96%。
二、家庭户人口
常住人口有家庭户[3] 293578 户, 家庭户人口为75330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2.84人减少 0.27人。
三、性别构成
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28075人,占49.17% ;女性人口为442557人,占50.8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39下降为96.73 。
四、年龄构成
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1127人,占7.02 %;15-岁人口为699931人,占80.39 %;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9574人,占12.5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48 个百分点,15-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1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9 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9418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4267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1923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7619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9538人上升为33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30772人下降为2787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9431人下降为 2518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13876 人下降为8751人。
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0186 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2225人,文盲率[4]由2.77 %下降为 1.17%,下降1.6 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全区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地区 人口数 比重 人口密度
(人) (%) (人/平方公里)
全 区 870632 100 20949
大营门街 28358 3.26 28501
下瓦房街 49767 5.71 29396
桃 园 街 51061 5.86 46845
挂甲寺街 88190 10.13 337
马 场 街 54949 6.31 13337
越秀路街 709 8.78 20707
友谊路街 77883 8.95 27137
天 塔 街 83753 9.62 25534
尖 山 街 91767 10.54 14361
陈塘庄街 59256 6.81 10043
柳 林 街 101679 11.68 24209
东 海 街 80013 9.19 37742
梅 江 街 27547 3.16 10595
注释: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1] 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2]常住人口是指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4] 文盲率是指全区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河西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十佳标兵个人
河西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玉和
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李玉和按照有关职能,在人员、编制等方面提供了帮助。根据工作需要,他按照人口普查工作人员选调的标准、条件、范围、数量等要求,积极配合区统计局,从河西分局、区人口计生委、区市容和园林委、区环卫局、区市政局、区房管局、区教育局、区卫生局等部门抽调人员,为区人口普查办公室配备了15名工作人员,保证了区人口普查在业务培训、工作督导、质量控制及数据录入、数据处理等方面工作的需要,为顺利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为全区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同时,李玉和注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做到用科学理论指导人口普查工作。他坚持清正廉洁,坚持清白做人,在为人口普查办公室调配工作人员时,不以权谋私,不徇私情,维护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良好形象。
陈塘庄街办事处副主任向江英
陈塘庄街人员结构复杂,辖区面积近6平方公里,普查工作量非常大,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面对困难,向江英深入社区了解情况,听取社区的意见和呼声,积极和街域内各单位联系沟通。对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她多次召集社区普查指导员会诊把脉,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她的努力下,该街人普工作有序推进,呈现出“领导重视、措施具体、实效突出”的良好格局。在对普查员的培训中,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用最通俗、最易于为普查员所接受的语言讲课。为了确保普查表的质量,她要求数据和汉字的书写必须一丝不苟,特别是表中的各种逻辑关系必须反复核查。人普办成立以来,她有三分之二的双休日都深入一线,和社区普查员一道扑在人普工作上。为了人普,她放弃了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为了人普,她多次强忍身体的不适,在社区忙到晚上十点多钟才回家;为了人普,她很少照顾还在上学的女儿……她把心血和汗水浸润在人口普查各项数据的字里行间,在全街广大普查员心中树立了基层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挂甲寺街统计科科长孙慧君
孙慧君在普查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积极进取,采用“划分区域、责任到人、集中难点、逐一攻克”的工作方式,制订了完善的工作措施,完成普查各项任务。她开动脑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街的人口普查工作计划,多次深入普查区、普查小区调查了解情况,及时将自己总结的想法与思路向区、街主管领导汇报,在人员、经费等方面赢得领导的大力支持,为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物质保障。她着手组建了普查工作小组,按照一个普查小区落实一到两名普查员的方法进行普查员的安排。她注重宣传多样性,通过采取拉挂大型横幅、办宣传专栏、编写普查简报,有效推动了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她在积极参加上级业务培训的同时,还经常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学习全国各地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为了确保人口登记的质量,做到不漏登、不重登、不错登,她多次组织社区普查员进行实地入户,一户一户地核实人口,确保了普查数据的质量。
东海街统计科科长徐建美
徐建美是东海街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牵头人。她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根据东海街普查小区多、人口多的特点,积极争取领导在、人员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在抓好宣传的同时,两次召开全街性的普查动员会,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岗前培训、摸底、抽样、入户登记、快速汇总和编码等各阶段专题培训推动会若干次,抓进度、保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她深入到普查区一线,掌握一手资料,现场解决入户登记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和难题。针对新接手的按地域属于津南区的祺林园等5个没有居委会普查区任务,她积极与街领导沟通,抽调其他科室的科长任普查区负责人,直接负责各阶段的普查任务,确保工作进度。她专门组建了由业务联络员、科长总指导员、业务能力强的普查指导员和一般普查员组成的四级普查网络队伍,严格实行三级检查制度,保证调查的人口不重不漏,不留死角,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无误,收到很好效果。
河西区统计局普查中心主任李树涛
李树涛作为区人口普查办公室数据组组长,参与了经费申请、方案制定、区域划分、宣传计划、光电录入和数据处理方案制订等工作,具体负责普查数据处理组的全部工作。他严格执行普查方案,恪守统计人员应有的质量第一守则,严把普查的各个关口;他认真学习普查知识,不懂就学、不会就问;他深入基层帮助指导街道普查工作的正常运行,深受各街普查工作人员的欢迎。从普查方案的制订、普查物资的采购和配送他都亲自参与,特别是在和西青区、津南区两个区的区域认定时,出现了一些偏差,他多次实地走访勘察,进行多方协调,最后完成和这两个区的普查区域认定。在入户登记阶段,他负责大营门街的普查指导工作,每天下午准时到街各个普查区,为普查员指导解决填表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人口普查数据处理阶段,缺乏技术人员的情况下,他敢于挑战新技术,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新知识,成为光电扫描录入、数据审核的主要负责人,按时完成了所担负的光电扫描录入和数据审核工作,此项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马场街先进里社区居委会主任赵纯慧
赵纯慧是先进里人口普查小组的指导员之一,从人口普查工作开始到结束,她带领全体普查员从培训到入户、从指导到检查、从宣传到组织落实,全身心投入,忘我工作,确保了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虽然工作很辛苦,困难也很多,但她毫无怨言。在普查范围广、情况复杂、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她经常加班加点,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不放松任何一个环节。在普查小区划分工作阶段,为抓进度、保质量,她每天下班都把普查员们白天画的图拿回家整理、汇总,一遍又一遍仔细推敲、修改,对图纸中发现的问题标上记号,第二天上班后立即和各位普查员沟通,反复“勘察修改再勘察再修改”,最后经她多次审核后才定稿。在11月1日关键的入户时点,她和普查工作小组人员一道,顶着严寒深入到各个小区检查指导入户情况。她坚持不懈,认真负责,用自己的细心、耐心、诚心,通过实际行动感化普查对象,使他们积极配合做好人口普查各项工作,在她的带领下,普查员们都全力以赴开展普查工作。
下瓦房街派出所副所长贾世民
贾世民精心做好先期准备工作,为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他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指导社区民警绘制详细准确的普查区域图,全面细致组织户口基础簿册的清理,组织进行人口普查工作培训,积极为普查员提供相关证件及材料。在所内他倒排工期,设置表格,划分职责,责任到人,保证人口普查户籍整顿和入户调查的顺利进行。他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普查例会,及时全面掌握普查工作进度,指导普查工作深入开展。他加强管理,监督民警上报各类报表进度,指导民警工作。他要求所内参加普查的民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入户方法,达到不留死角,不漏户的目的。根据工作遇到的问题,他不失时机地对社区民警进行专项培训。为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户籍整顿工作,他在派出所专门组织设立变更更正小组,使户口核查、变更等工作同步进行,实行边核查、边汇总的方法,先期进行材料汇总,保证底数清、情况明。
友谊路街寿园里社区协管员王长兰
王长兰是寿园里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任普查指导员。寿园里社区有176个楼门、3400多居民户、近9000人口,面对楼院多、居民户多、人口居住复杂,且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王长兰首先对《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统计法》等相关文件进行学习,熟练掌握普查业务知识。对于普查中在登记、编号上的一些特殊规定,更是时时记忆,然后对社区居委会人员进行培训、辅导。王长兰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宜的工作方法,以帮助居民明白普查工作的意义。在摸底绘图阶段随时展开询问并寻求住户们的帮助,反复核实,修改绘图,以确保《普查小区图》底样图与实际相符,为人口普查抽样提供保证。工作中她不计时间报酬,不计身兼数职,边干边指导,与同志们团结合作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此次人口普查工作,做出了显著的工作成绩。
桃园街统计科科长张振文
张振文在人口普查中,自始至终坚持用每个普查环节100%的质量来保证普查工作的成功。从普查区域划分、绘制小区图、普查宣传培训、清查摸底、登记到复查验收等每个阶段,步步紧盯。他多次组织统计科科务会,集思广益,不断完善各阶段普查措施。对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切实做到方案具体明确,措施具体切实得力,督查及时到位。他经常骑自行车深入到14个社区,还多次到北方人才、水利设计院等七家单位现场协调解决普查人员遇到的问题,组织好质量抽查和社区互查。他顾不上参加高考的孩子,无法照料久病卧床的老人,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普查员都是该校学生,在普查培训的紧要时期,正赶上他们为本市举办的达沃斯论坛和世界气候大会服务。气候大会刚刚结束,他立即联系学校有关部门组织为这些大学生进行培训,大学生白天要上课,他就带领街普查办同志晚上进行普查培训,仅在外国语大学加班为普查员答疑或检查数据质量就达四次以上。
梅江街云水园社区居委会主任李红霞
李红霞组织全体社工将《致被调查户的一封信》张贴在社区的大门口、楼门口及宣传栏等醒目的位置,利用开会和组织活动,广泛宣传《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内容,使人口普查工作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让居民了解人口普查的目的和意义,积极支持和配合普查员开展登记工作。同时,她耐心地与居民沟通,得到居民的理解与支持。梅江街人员少,她毅然承担起全面组织工作。为确保不重不漏,她与居委会、社区民警、楼栋长、志愿者等多方配合。梅江地区是高档居住区,一些住户戒备心理较强,不愿配合,或者不愿意过多透露个人信息,她就多次入户采集信息。在普查期间,一天要爬多少楼梯、要说多少话无法用数字衡量,双休日及节假日她从没休息过,白天晚上连轴转,有时要工作到晚上10点多,由于时间紧、压力大,加上休息不好,她一度血压升高。在她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云水园普查小区的普查任务。
河西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十佳标兵集体
河西区办公室
区办高度重视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中找准定位,选好角度,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主动为领导服务,当参谋,出主意,搞协调,抓落实,做了大量工作,有效保证了工作的协调运转、有序进行。作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区办充分发挥“总调度”和“中转站”的作用,协调各方关系,加强部门之间日常工作的衔接、沟通,尽量使参与协调的各方满意,促进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同时加强与各部门联系,上下沟通,掌握情况,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人员的配备、工作组的组建、联席会议的召开、工作合力的形成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他们认真负责,及时传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对提请区签发的有关人口普查工作文件,及时审签办理,协调以区或领导小组名义召开的全区普查会议等工作;及时帮助和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和问题,确保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越秀路街办事处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越秀路街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街普查登记了30351户、87630人。越秀路街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抽调30名机关人员深入到社区进行指导。普查员中既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更有历经四次人口普查、年近八旬的孔奶奶和宋奶奶,他们与派出所密切配合,各普查区设专人负责,层层递交责任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该街对辖区内400余名普查员、指导员,分四次进行业务培训,并根据普查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培训。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浅出讲解普查操作方法及技巧,在培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每个普查员完全掌握,确保普查培训质量。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采取了分级负责、层层把关的办法,首先由普查员检查表中所填各项指标是否齐全,数据是否准确,有没有签字等,再由指导员检查表中各项指标的逻辑关系,最后由街普查小组成员对每一项指标逐个全面检查。由于措施得当、工作到位,越秀路街人口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河西区人口普查办公室
区普查办由全区10个部门抽调的15名干部组成,他们团结一致,合力攻坚,带领各街普查人员,创下了全区普查112万人的突出业绩,得到市和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及区委、区领导的充分肯定,荣获全市优秀质量奖。在普查准备阶段,他们调查研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普查方案;深入普查小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帮助各街组建了普查机构,在全区组建了3000个普查小区,抽调了近6000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形成了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他们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全面完成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培训工作,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每天下基层、搞调研,解决了基层实际问题,为普查的完成提供了保证。在普查过程中,组织印制了200多条横幅,悬挂在主要道路和街口,社区里巷挂标语、贴宣传画、采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电子屏、宣传信等宣传方式。普查期间,区普查办共编发简报57期,营造了声势。他们严格按照有关步骤、程序及标准开展普查。他们组织全区13个街道普查办顺利完成了人口普查手工汇总和光电录入工作。
天津市河西分局
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中,河西分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细化措施,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充分发挥人口信息四级网络的作用,对全区现住人口进行了全面核查整顿,共核查276126户1028232人,发现纠正户口项目差错160927件,新登记出生人口470人(含26件超计划生育),注销死亡人口879人,注销其它应销未销13人,新登记暂住人口17525人,寄宿人口43681人。除此之外,通过此次入户核查,全区共计走访安全员、楼栋长3520人,治安积极分子7310人,搜集各类社情信息73件、 违法犯罪线索92件,通过查证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人,破获案件7起。“六普”户口整顿工作部署后,河西分局配合区普查办全面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期间,召开群众代表会和辖区单位法人会议500人次,部署培训会1500人次,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30余万份,专设户口核对站174个,为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河西分局将户口整顿工作与“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解决各类群众户口问题132件,其中疑难户口5件。
天塔街办事处
天塔街普查办以“查实人口总量,严把数据质量”为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切实加强对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秘书组、普查组、宣传组、质量控制组、编码录入组等8个职能组,为人口普查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该街组建了一支由驻街单位、居委会工作者及社区志愿者以及街干部组成的普查队伍,极大地增强了普查员力量。根据户口整顿、普查摸底、现场登记等不同阶段的工作,各普查小区的工作人员实地查勘,逐个核对楼栋、平房、院落,标绘了普查区内所有建筑物、绿地、道路等位置、轮廓,标明门牌号,根据房屋分布顺序、常住人口数将整个天塔辖区划分成295个普查小区。全体普查员克服了调查内容多、入户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采用预约、错时入户的方法,以问询、走访的调查方式,对普查区域所有房屋一一入户登记,做到了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错项。在天塔街20个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完成37198户、105883人的普查工作。
尖山街办事处
尖山街办事处深入贯彻落实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各项精神,结合街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精心部署,完成了“六普”各阶段工作,共登记人口40370户,121372人。该街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对“六普”进行了家喻户晓的宣传,共悬挂横幅50条,张贴宣传公告3000多张,发放宣传信60000多封,发放预约单9000多张,并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加普查,形成全员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全街共划分325个普查小区,组建了一支由6名普查员、112名普查指导员组成的高素质普查队伍。实行每日上报进度、每周召开例会的管理机制,及时了解普查进度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对重点部位实行“卷地毯”式全面排查,共补登179人,完成了补漏工作。街普查办始终把质量控制作为普查工作重点,每一步都要经过普查员自查、普查小区互查、社区质量监督员审查和街质量控制组复查四道关卡的检查,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为河西区“六普”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河西区新闻中心
河西区新闻中心作为区域主流媒体,紧密围绕区委、区中心工作,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台报联动,群策群力,积极搞好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新闻中心精心制定并及时部署宣传报道方案,指导相关记者全力加强人口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河西有线台在《河西新闻》中陆续播发新闻30余条,在三个月中,每天滚动播出宣传口号6条,紧紧围绕人口普查工作各阶段的主要任务、进展情况,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普查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经验做法,加强了广大公民对人口普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天津日报·新河西》对全区领导小组会议、动员大会、普查员培训工作以及街道系统普查工作进展等情况都及时给予跟踪报道,并深入到社区,与普查员一起入户深入采访,通过宣传报道,引导居民支持人口普查工作。在推动普查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柳林街办事处
在人口普查工作中,柳林街发扬团结合作、优势互补的工作作风,形成以街普查办为龙头,居委会和派出所紧密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该街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宣传,各社区也充分利用横幅、警务公开栏等多种载体,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地点,宣传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社会共识。该街切实摸清住户情况,认真登记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各社区普查员们放弃了双休日和业余时间,挨家挨户进行核查,居委会还在小区设立普查登记站,与入户登记同时进行,以方便居民登记。该街合理安排,确保进度,采取“以房找人”的工作方法,将常住人口、寄宿人口、人户分离人口(有户无人)、暂住人口、境外人员进行全面登记,做到“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全面摸清界内实有人口的底数和基本情况。柳林街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辖区内40384户、125079人的普查登记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大营门街办事处
大营门街人普办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领导下,多方配合,齐心协力,地完成人口普查的工作。在全市开展的质量抽查中,大营门街三义大厦、敬重里两个社区普查工作质量取得了优异成绩。该街调配了61名指导员及220名普查人员,负责社区人口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从物资的落实、人员的调配、培训、宣传等,都做到科学、严谨、一环扣一环,确保了普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街普查办以依法普查为主线,通过在居民住宅小区内、楼梯口、社区宣传栏等形式张贴宣传资料,告知居民应积极配合人口普查工作,为普查员入户普查登记奠定了坚实基础。该街分别在入户摸底阶段和上门普查登记阶段专门进行分类培训,使培训工作贯穿整个普查工作的全过程。各社区实行“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方式,不论是双休日、节假日还是晚上的时间,也不管是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坚持入户登记,并多次上门,直到掌握最真实可靠的信息为止。
下瓦房街富裕广场社区居委会
在市、区普查机构的统一部署下,在街普查办的具体指导下,富裕广场社区根据人口构成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科学、有效、实际的摸底工作方法,做到了无重复、无遗漏。把14个普查小区落实到每个普查员的头上,包干到人,负责到底。工作中因地制宜,对于户在人不在的,就与物业公司、管片民警联系;对于不配合的租房户,就上门讲,讲人口普查的意义,求得他们的理解;对于那些上班族家庭,通过各种渠道和他们提前预约。普查工作中,大家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加班加点无怨言、冷一口热一口无怨言、吃不上饭无怨言、家庭孩子照顾不了无怨言,顶风冒雨无怨言,被不配合的居民恶语中伤无怨言,受了委屈同样无怨言,兢兢业业做好普查工作,完成了普查任务。国家普查办和市、区普查办领导对富裕广场社区普查员“七个无怨言”、高度负责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本文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