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年 月 日
| 章节(单元) | 第五章 第四节 | 教师 | ||
| 课题 | 中国古代建筑(四) | 课时 | 4课时 | |
| 第 周第 课时 | 旅游服务专业18旅班 | 课型 | 专业课 |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 | 1. 了解长城的修筑历史概况、长城的结构与著名旅游景观; 2. 了解城池的含义与组成部分,了解现存的著名古城; 3. 了解主要的中国特色古民居。 | ||
| 技能 | 1. 能合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简单讲解长城等著名城防建筑; 2. 能合理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简单讲解著名城防建筑; 3. 能区分著名的特色民居。 | |||
| 情感态度 | 1.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职业化工作态度,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2. 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背后所隐藏的传统文化,如天人合一、和谐、秩序等,增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以及文化传承的自觉和责任感。 | |||
| 教学重点 | 1. 长城的结构与著名景观; 2. 古城的主要组成部分; 3. 特色古民居。 | |||
| 教学难点 | 1. 长城的结构与著名景观; 2. 古城的主要组成部分; 3. 特色古民居。 | |||
| 教学方法及手段 | 1.讲授法 2.讨论法 | |||
| 学法(实训)指导 | ||||
| 教具及仪器 | 多媒体,《导游基础知识》课件 | |||
| 课后作业 | 习题练习 | |||
| 教学过程 |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四节 长城、古城建筑 一、导入新课,完成学案,了解学生的PPT课件制作情况 二、学生分组讲解,并讨论 三、教师补充:关于长城 1.长城的修筑历史 2.长城的结构 3.著名长城景观 四、古城 1. 中国四大古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徽州古城、阆中古城 四大古城墙:西安城墙、荆州城墙、平遥城墙、辽宁兴城 2. 古镇古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35座(截止2018年5月)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52个(截止2014年)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76个(截止2014年) 3. 城池的含义与组成部分(以西安为例) (1)解释概念:“城”与“池”、“城”与“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主要组成部分:城墙、敌楼、角楼、垛口、城门、城楼、瓮城、箭楼、千斤闸、护城河、吊桥。 知识延伸:垛墙是指城墙上齿状墙体,相应的非齿状墙体称作宇墙,垛墙和宇墙合称作女儿墙。我们在这儿仅探讨垛墙作用,垛墙名字来源于垛墙上的垛口,垛口即墙面上凹下的部分,从这个口向外张望比较安全。垛墙也是我们见得最多的城墙部分,垛墙的高度高于人的平均身高,人站在垛墙边,小半个身子正好可以从垛口探出来,这利于士兵用弓弩射击。除了垛口和高台之外,在垛墙上还有一部分,作用很大。这就是垛墙与城墙上表面接壤处的小孔,这种小孔叫做射孔,或悬眼,在针对敌人强攻方面反抗作用很强。在敌军强攀城墙时,守军士兵可以从这个小孔用矛、剑破坏敌人的攻城器,譬如,可以掀翻敌人的云梯,阻止敌人登上城墙。一般情况下,当敌人强攀城墙,攀到距离城墙很近的地方时,守军就会从小孔伸出利器,即对敌人人员进行杀伤,又对攻城器进行破坏。的确在防御战中很有效。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结合导游工作实际,以云冈石窟第六窟佛本故事雕刻为载体,让学生初步认识佛教,了解创立与发展及佛教的基本教义,学习佛教故事的讲解方法,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导游词的讲解奠定基础。 | |||
| 课后反思及体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