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 urna l of Shando ng Institute of Co mm erce and Technol ogy Dec .2009
广西与东盟农业弱质性和农产品贸易
竞争力研究
)))农产品贸易对策思考
张建中
(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广西南宁 530000)
摘 要: 基于/早期收获计划0对广西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广西农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发展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对策,研究表明,促进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加强的宏观作用和从微观上提升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对策
中图分类号: F 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85(2009)06-006-05
Agr icu ltura l Frangib ility and Trad i ng Co m petiti veness of Agr i cultural Products of G uangxi -AS EAN :Th i nk i ng abou t Stra tegies of A gr icu ltura l P roducts Trade
Z HANG J i an -z hong
(GuangxiUn ivers i ty of F i nance and E cono m ics ,N ann i ng ,Guangx i530003,Ch i n a )
Abstr act : Based on t h e eff ects of develop i n g agricu lture i n Guangxi caused by t h e /E arlyH arvest Progra m 0
and its exporti n g prob le m 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artic le d iscusses counter m easures of agricult u ra l pr oducts trade bet w een Guangxi and ASE AN .As research sho ws ,the cruc ial poi n ts of f urt h er pro moting t h e ir agricult u ra l products trade are enhanci n g macr oecono m ic control and i m proving export co 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 u ral pr oducts f ro m the m icro-leve.l
K ey w ord s :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h i n a-ASEA N free trade z one ;/the EarlyH arvest Progra m 0;counter m easure 收稿日期: 2009-09-01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0规划课题(项目编号:06BJ Y005)和广西财经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
2007B 1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张建中(1977-),男,苗族,湖南城步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
作。
一、引言
农业在我国和东盟国家中均占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东盟已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广西作为与东盟临海、临边的西部省份,农产品贸易是广西与东盟的传统贸易产品,在广西和东盟进出口贸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007年广西与东盟贸易再创新高,双方进出口贸易
总额高达29.08亿美元,东盟已连续5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早期收获计划0和5中泰水果蔬菜零关税6的实施,零关税给广西农产品的出口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广西农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东盟很多国家都是农业国,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农产品特征突出。由于广西与位于中南半岛的东盟成员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结构类同,以及广西
6
二、/早期收获计划0的实施情况及影响
(一)/早期收获计划0的实施状况
根据/早期收获计划0的实施时间框架,中国和东盟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泰国、文莱)关税消减和取消时间表是:最惠国关税税率高于15%的所有产品,2004年1月降到10%,2005年1月降到5%,2006年1月降到0%。最惠国关税税率在5%-15%之间的所有产品,2004年1月降到5%,2005年1月降到0%,最惠国关税税率低于5%的所有产品,2004年1月降到0%。对于东盟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最惠国关税税率高于30%的梭鱼产品,2004年1月降到20%,以后每年降低5个百分点,2009年降到零税率(柬埔寨2010年降到零税率)。最惠国关税税率在15% -30%之间的所有产品,越南2004年1月降到10%,2006年降到5%,2008年降到零税率。其他新东盟国家2006年降到10%,2008年降到5%。最惠国关税税率低于15%的所有产品,越南2004年1月降到5%,2006年1月激降到零税率,其他新东盟国家2006年降到5%,2008年后降到零税率。¹根据时间表,广西与东盟各国列入方案的产品基本都已实行零税率。
(二)/早期收获计划0对广西农业发展的影响
从总体看,/早期收获计划0方案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广西与东盟优势互补,还有利于提高双方农业的竞争力。诚然,/早期收获计划0和5中泰水果蔬菜零关税6的实施对东盟各国产生了极大的正面影响,但对中国农业发展农产品出口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为山东、浙江、四川、陕西等省份的温带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好机会,另一方面,对广西等以出产热带水果蔬菜为主的南方省份却因为与东盟出产的产品相似度高受到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由于该计划的出台时间短,广西只能仓促被动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在/早期收获计划0方案中,中国的农产品没有保护期,降税幅度大,而且没有例外产品。而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共提出229种/例外清单0产品,把中国具有优势的禽蛋、水果和蔬菜列入了例外清单,而中国处于劣势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则没有得到保护。例如泰国,气候条件比广西要好,热带水果产量大质量高,在栽培、保鲜加工方面的技术也相对成熟,竞争优势明显。关税降为零后,广西的龙眼、荔枝、香蕉、芒果、菠萝五大果类将给果农带来直接经济损失6. 33亿人民币。
三、广西与东盟农业概况
(一)广西农业发展现状
2007年广西共有耕地面积440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3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331.1千公顷,粮食总产量1463.2万吨;油料种植面积311.9千公顷,油料产量.2万吨;糖料种植面积838.40千公顷,年产量5924.83万吨,居全国第一;蔬菜种植面积1146.7千公顷,蔬菜产量(含菌类)2352.1万吨;烤烟种植面积13.7千公顷,;果园面积883.7千公顷,园林水果产量690.9万吨,其中荔枝产量49.7万吨;龙眼产量40.7万吨;香蕉产量140.5万吨;桑园面积151.5千公顷,水产品产量396.4万吨,居全国第八。º
广西农产品丰富多样,主要盛产荔枝、龙眼、菠萝、芒果、香蕉、金橘、沙田柚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田七、砂仁、绞股蓝、罗汉果等药用作物;对虾、罗非鱼、珍珠、牡蛎等水产品以及蔬菜、甘蔗、麻类作物、桑蚕、松脂、桐油、木薯、八角、肉桂等农副产品。农产品加工以制糖、罐头为主,产糖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菠萝、青刀豆、马蹄等罐头产品畅销国内外,传统手工业和工艺品的生产主要有烟花爆竹、壮锦、瑶绣、贝雕、芒编、藤编等。水果是广西种植业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产品。目前广西已建立了荔枝、龙眼、柑橙、香焦、菠萝、芒果等大宗水果生产基地80多个,创出60多个水果品牌、14万亩出口基地,水果出口产品实现了对欧盟、东盟、北美等十几个国家的多品种、大批量直接出口,国内销售扩展到、东北和华北等地。
(二)东盟十国农业概况
泰国:作为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产品是泰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泰国的主要作物有稻米、玉米、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等,而水产品、畜产品、水果、蔬菜及花卉植物已日益成为泰国农业的重要支柱,其中稻米出口居世界第一位。
马来西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热带水果等,盛产热带林木,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动植物油脂产量极高,出口量大,是我国最大的棕榈油进口来源国。
7印度尼西亚:渔业及森林资源丰富,农业人口众多。棕榈油、橡胶和胡椒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二;咖啡产量居世界第四;可可产量居世界第二。
菲律宾:农业在菲律宾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全国有一半的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近年来重点发展水稻、玉米与畜牧、椰子、甘蔗、水产品、咖啡与特色作物等六大农产品,与我国农业互补性较强。
越南:越南的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农林渔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1/5以上,属于传统的农业国家。粮食作物有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经济作物包括咖啡、橡胶、腰果、茶叶、花生、蚕丝等。近年来越南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增长率。
缅甸:农业占缅甸国民生产总值的60%,农业劳动力约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主要创汇的农作物为水稻、豆类、棉花、棉花、橡胶、水产品和林产品。
柬埔寨:农业人口约为总人口的85%,农业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土地单产极低,粮食尚不能满足自给。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橡胶、胡椒、烟草等。水产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老挝: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处于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状态。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棉花等。
新加坡:农业资源少,生产量少,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蔬菜供应几乎全部需要进口。
文莱: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90%的食品依赖进口,仅种植少量水稻、橡胶、胡椒、椰子、木瓜等作物和热带水果。
四、广西农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薄弱,综合生产力水平低
广西是典型的农业省份,从事农业劳动的人较多,人均耕地拥有量低。2007年广西共有耕地面积4407.9千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全国第22位,属于地少人多的省份。从总体上来说,广西农业属于靠天吃饭的类型,劳动力生产率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种植、养殖方法为主,技术创新薄弱,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低,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不高。
(二)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名牌产品
泰国等东盟主要农产品出口国有着成熟的农产品生产、包装和保鲜技术,而广西在这方面明显与东盟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广西农业生产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生产力水平,多为粗放经营,制约了农产品的增产、增质潜力,优质的品种不形成优质的产品。没有形成标准化生产,大多还停留在散户生产的模式,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容易受农药残留问题影响,使得农产品严重受阻。广西出口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采收质量、采后处理和包装水准三方面,缺乏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存在形象欠佳、品牌缺位、包装粗糙、没有品质保障等问题。
(三)农产品加工率低,深加工产品少
广西的农产品加工率约为15%,而全国平均水平约为25%,远低与全国水平,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区都是散户经营生产,没有进行深加工的条件,大多数产品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初加工,并不能达到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作用。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则相对发展较好,农产品加工业相对发达和集中,并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经济。而一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如黑五类食品集团、贵糖集团、南糖集团、南宁卷烟厂等,已成为了广西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坚力量。但农产品加工业地区发展不均衡,其中7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桂东南沿海地区,而初级农产品货源充足的中西部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却不多。
(四)农产品结构相似,竞争力不强
/早期收获计划0使广西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受到很大影响,广西对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主要是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对越南贸易为主。随着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以及关税的削减,边贸优惠的作用逐步弱化甚至不复存在,其他省份的外贸企业许多产品不需要通过广西边贸即可享受到较低的税收优惠,将分流掉一部分广西原有的农产品贸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西农产品贸易额的增加。
农产品结构相似给广西农产品出口到东盟国家带来压力。广西和东盟各国虽然地理位置相近,但东盟国家所处纬度低于广西,更适合于热带水果的种植和生产,且东盟国家榴莲、芒果、红毛丹、椰子、龙眼、荔枝等热带水果的产量和质量均优于广西。以龙眼为例,泰国收获季节为4个月,越南龙眼全年可收获,而广西收获季节只有1个月,泰国单产每公顷为15000千克,广西只有4500千克。
五、发展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的宏观作用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8提高广西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关键。应引导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从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调整到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产业。根据广西农业目前的状况,应大力发展原有的优势产业,如蔬菜、柑橘、中草药、茶叶、肉类等,加大投资力度,整合优势资源发展成专业生产基地,形成地区产业带。而在水果方面,应选择晚熟的优质水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避开东盟热带水果上市的高峰期。另辟蹊径,开发如有机食品、水产品加工等新的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总的来说要在品种上突出特色,更要保持质量稳定,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2.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目前广西农业生产现代化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应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加强水利建设,确保防洪、防涝设施的安全,加大对引水、灌溉等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推进过程,对农机作业服务进行一定程度的税费减免,使得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更快实现机械化;做好农村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发展循环农业,推进生物能源的利用;保障对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建设的投入,确保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促进和预警保障作用。
3.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针对目前广西农产品进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的问题,应倡导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出击东盟市场。针对东盟各国的不同需求情况制定不同出口计划。新加坡和文莱的农产品基本靠进口,但对质量要求相当高,因此应多出口质量稳定且附加值高的加工农产品;柬埔寨、老挝、缅甸农业落后,以往从广西进口极少,但近年大幅增加,在大宗的低价产品方面还是有相当的潜力可挖;对于与广西经济往来密切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除了保证传统的出口产品之外,还可利用原本的出口渠道为其他产品进入国外市场服务。除了广西本地出产的农产品,还应充分利用其他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中国的一些温带水果还有特产在东盟国家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广西可以出口口岸建立农产品集散中心,吸引国内货源到边境地区,使边境成为内地产品进入越南等东盟国家市场的中转基地,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繁荣边境贸易。
4.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环境
目前,广西的交通运输条件还较为落后,效率不高。铁路大多还为单轨,与省外铁路网对接不畅,运力低,造成国内其他地区的货源宁可绕远选择从广东出境的局面;现有的海运港口如防城港、北海等规模都不大,吞吐量小,仅防城港有20万吨级码头。很多农产品为鲜活产品,运输时间过长无疑将造成损失。
进一步改善区内交通环境,使广西真正发挥出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作用。由牵头,协调涉及货物进出口通关各环节的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口岸通关、物流、商务管理的信息化,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6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广西的物流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2008年广西将计划投资15. 7亿元,新开工建设7个港口项目。大型多功能国际物流中心也被纳入规划,完善仓储、转运、包装、分装等环节的配套设施,加快货物流转速度,以高效服务争取更多的货源。
5.建立风险防御机制及保护机制
农户、企业对风险的意识和防御手段都相当有限,因此部门的作用尤为关键。广西应建设一个集气象、供销、内外贸、农业技术等信息于一身的网络,基层农业部门要想农户及时宣传各种信息。此举能及时向农户和企业提供国家法规和各种市场信息,方便了解市场动态,及时对生产做出调整;对农业气象和病虫害进行预测和预警,并提供防治措施,有助于农户提前预防,降低损失;提供产销信息平台,倡导交易双方在农产品生产前签订收购合同,而不是收获时节再统一收购,这样可以使农户在生产前制定好生产计划而不是盲目生产造成损失,对收购方来说也可以避免由于农产品收成好坏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二)从微观上提升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提高广西农产品的出口质量,建立标准化体系
针对农产品出口质量不稳定而造成损失的问题,应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对国际认证如I S O9001质量体系、I SO14000环保体系等要积极申办,并严格按照标准实施。提高农户对农药残留等质量问题会带来的损失的意识,使之在生产过程当中注意。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加强生产、加工等各环节的品质、安全、卫生的检测管理,把好质量关才能保障农产品出口增长。
2.培育大型农产品龙头生产企业,加大广告宣
9传力度,提高国际竞争力
应当进一步努力为企业创造发展品牌的良好环境,为名牌商品提供有效保护,支持名牌商品的宣传、境外展销等各类活动。选择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两头在外0的农业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使各农产品主产区都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快速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区。扩大名牌商品的影响和市场份额,引导、支持企业改进服务,巩固名牌商品国外市场地位,引导企业加快品牌建设。积极向企业宣传国家商务部出口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并积极推荐企业进入国家品牌建设行列。充分利用国家对品牌产品的各项支持,进一步增强广西骨干企业及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加大宣传,提示品牌价值。要注意保护已有的名牌商标,在出口国家注册商标,避免被他人恶意抢注而无法以原有品牌打入出口国市场,造成失去市场的风险和损失。
3.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施产业化经营
要解决广西农产品目前散户生产为主,加工率低,附加值不高的问题,就要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农产品深加工是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户收益增加的来源。散户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是不现实的,实施产业化经营是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产品生产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0的模式,大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农户负责定量生产,企业保障收购,并进行后续的储运、保鲜、加工、销售等工作。这样,可以减低农户由于市场信息不灵通或者市场变动带来的损失,又可以保障企业的原材料需求,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加深对农产品贸易壁垒的认识
在5框架合作协议6和/早期收获计划0实施以后,随着零关税的到来,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关税壁垒已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非关税壁垒,其中以绿色贸易壁垒为主。广西农产品出口企业要提高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争取获取国际认可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减低绿色贸易壁垒给广西农产品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
注释:
¹彭茵.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2006年。
¹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 w.stats.gov.cn/ tjg b/ndtj gb/dfndtj gb/t20080314_402468493.ht m
参考文献:
[1]Tyl er M arshal.l Ch i na poi sed t o do m i nate i n fluence i n As i2
an[N].The Bosto n G l obe.August13,2006.
[2]P ro.f Todd M.ASEAN&Ch i na R e l a ti ons h i p:Prospect in
Trade and Econo m ics Coo perati on in t he Era of G lo ba liza2 tio n[J].ITRN795Capstone P roject.2002,4.
[3]Li Yunhua.Eco no m ic Co m pe ti tio n and Coo perati on be2
t ween ASEAN-5and China in T rade[J].WTO.Ch i na and Asian Econo m i es II.2004,6.
[4]许宁宁主编.商机:企业对接[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
社,2005.
[5]孙林,李岳云.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
关系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8).
[6]陈人欢./早期收获0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东
南亚,2005(03).
[7]吴焕,丁开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农产品的
机遇与挑战[J].东南亚纵横,2006,(1).
[8]盘明英,杨凤敏.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探
索[J].企业发展,2006,(10).
[9]荣静,杨川.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和贸易互补性
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8).
[10]邹忠全,张建中.广西农业发展的困境与战略选择)))
基于C AFTA/早期收获0计划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4).
[11]张建中.广西与东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及其转变的
发展趋势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8,(10).
[12]张建中.广西与东盟农业弱质性和农产品贸易竞争力
研究)))农产品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J].东南亚纵横,
2009,(6).
(责任编辑:张东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