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行为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的方法,对我院14个病区252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洗手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认知阶段,并没有把有关对洗手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信念,更没有贯彻到行动中。结论:要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除了完善相关知识的培训,完善手卫生设施的配备等措施外,重要是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要加强。
[关键词] 手卫生 知识 现状调查
[ABSTRACT] Objective:To learn about the behavior situation grasp of the medical staffs’hands hygiene knowledge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To survey the higiene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of hands of 252 medical staffs in 14 wards in our hospital, by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observation. Result: Clinical medical workers just remain in the cognitive phase in the field of the recognition of hand washing, not making the knowledge of hand washing being their own faith,not even carrying them out in the everyday working. Conclusion: To promote medical staffs’ higiene behaviors, what should be done is to strenthen the supervision of functional departments, besides, to train them with the related knowledge and to make the facilities of hand washing perfect.
[KEY WORDS] Hygiene of hands knowledge situation surveying
医院感染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中一个十分活跃而最主要的传播媒介[1],手卫生的质量直接关系院感的数量,有文献报道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2],而彻底洗手与手的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直接、最简单、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50%[3],但医务人员遵循洗手规定的情况不容乐观,在诊治工作中不按规定洗手的现象普遍存在,洗手率国内报道平均为(17.36土2.52)[4]。本文通过在院感工作中对手卫生行为的长期观察和总结,通过对254名医务人员的调查,分析得出目前影响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的具体原因。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观察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以我院14个病区正在处理1个或多个患者的254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并发放问卷254份,回收问卷254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52份,问卷有效率为99.20%。被调查人员中男性31名,所占比例为12.30%、女性221名,占87.70%。年龄最小18岁,最大51岁,集中在22~46岁之间,占总人数的86.10%。工作年限在2~30年之间,集中分布在2~10年,占总人数的71.10%。在被调查者中,医生81名,占总人数的32.14%;护士118名,占46.83%;辅助人员53名,占32.70% 。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者98名,占38.%;中专及以上者113人,占44.84%;初中及以下者41人,占16.27%。
1.2观察方法
1.2.1 观察表
观察分两个部分,一是科室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的规章制度,洗手流程,洗手设施及快速洗手剂等配备的实地观察;二是根据卫生部规定的洗手指征自行设计观察表,共包括内容:开始或重新开始诊疗活动时;完成诊疗活动后;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或其他无菌操作前;脱去手套后;从污染到清洁;接触患者身体及组织后;护士自身接触;其他需要洗手的情况。对每位对象连续或间断观察20分钟,对在此期间的医疗活动中,应洗手和实际洗手作比较。
1.2.2 自评表
围绕手卫生习惯、洗手指针、使用手套相关知识、影响洗手和手消毒的因素等方面进行问卷自评。
1.3 统计方法
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2.观察结果
2.1 制度不规范,设施不合理
从14个病区调查中发现,导致医务人员手卫生差的根本原因是临床科室重视不够,被查科室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的洗手制度少,洗手流程图除了手术室外其他科室几乎没有上墙,虽然医院感染管理科下发了许多有关手卫生方面的资料,也对全院临床科室提出了手卫生的要求,但是科室执行力不够,洗手设备、洗手皂(液)配备不合理,特别有些科室主任在手卫生方面意识差,从而影响了整个群体手卫生良性发展,见表1。
2.2 洗手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调查中认为洗手是防止病原体传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与自己有关回答正确的多,占被调查人数的94.84%~93.23%,但是对洗手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认知的人相对较少,只占调查人数的60.10%,见表2。
2.3 手卫生习惯的认知
尽可能使用流动清洁水洗手、擦手毛巾应一人一巾,留长指甲或戴假指甲会影响洗手效果以及佩戴戒指等饰品会影响手部卫生等方面,回答正确率均在92.06%以上;而清洁产品应涂抹所有的手部皮肤,使用热水洗手,使用干手器吹干以及肥皂应该保持干燥等方面,回答正确率较低,介于36.11%~78.17%之间,具体见表3。
2.4 洗手指征的认知
对于直接接触病人前后、准备食物前、接触病人体液或排泄物后以及大小便后应该洗手的判断,正确率均在94.05%以上;而对于接触黏膜,不完整皮肤及伤口敷料后、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摘手套后、护理同一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被蛋白性污染物污染时、怀疑或证实暴露于含孢子微生物时洗手相对较好;但是处理病人药物前、以及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后应该洗手的判断,正确率比较低;特别是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后只有32.14%。具体见表4。
2.5 手套使用的认知情况
对一次性手套不可以重复使用和处理同一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的判断正确率均为92.86%;而关于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戴手套前应该洗手、摘手套后应该洗手判断的正确率非常低,只在30%以下。具体情况见表5。
2.6 影响洗手和手消毒频率的原因
主要原因集中在洗手使用肥皂不能保持干燥和清洁、对手部皮肤造成刺激和伤害、洗手设备不方便、干手产品不方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以及不喜欢洗手产品的性状(气味、颜色等)等方面,具体情况见表6。
2.7 应洗手和实际洗手的对比
在现场观察中发现,医疗活动中应洗手和实际洗手次数差距较大,仅在完成诊疗活动后、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或其他无菌操作前洗手率有76.54%--75.44%,其余的都在60%以下,尤其是医务人员自身接触只有22.73%,见表7。
表1 14个病区洗手相关制度和设施的观察
项 目 有 无 比例(%)
医院感染管理科下发的洗手制度、流程 14 0 100
科室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的制度 2 12 14.29
洗手流程上墙 1 13 7.14
规范的洗手设施 3 11 21.43
快速洗手剂的配备 6 8 42.86
组织学习记录 5 9 35.71
表2 洗手重要性的认知调查
项 目 是 否 比例(%)
洗手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159 93 60.10
洗手是防止病原体传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239 13 94.84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与自己有关 235 17 93.23
表3 手卫生习惯知识的掌握情况
项 目 是 否 正确率(%)
应尽可能使用流动清洁水 241 11 95.63
清洁产品应涂抹所有的手部皮肤 180 72 71.43
最好使用热水洗手 111 141 55.95
擦手毛巾可以多次或多人使用 9 243 96.43
使用干手器吹干的清洁效果更好 161 91 36.11
肥皂应该保持干燥 197 55 78.17
留长指甲或戴假指甲不会影响洗手效果 7 245 97.22
佩戴戒指等饰品不会影响手部卫生 20 232 92.06
表4 洗手指针的掌握情况
项 目 是 否 正确率(%)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238 14 94.44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 182 70 72.22
摘手套后 219 33 86.90
接触黏膜,不完整皮肤及伤口敷料后 223 29 88.49
护理同一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216 36 85.71
处理药物前 170 82 67.46
准备食物前 241 11 95.63
被蛋白性污染物污染时 195 57 77.38
怀疑或证实暴露于含孢子微生物时 196 56 77.77
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后 81 171 32.14
接触体液或排泄物后 237 15 94.05
大小便后 245 7 97.22
表5 使用手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项 目 是 否 正确率(%)
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 52 200 20.63
戴手套前无需洗手 57 195 29.23
摘手套后无需洗手 45 207 17.86
处理病人后要摘手套 226 26 .68
处理一个以上病人时要更换手套 221 31 87.70
处理同一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 234 18 92.86
一次性手套可以重复使用 18 234 92.86
表6 影响洗手和手消毒的主要因素
项 目 是 否 比例(%)
肥皂不能保持干燥和清洁 132 120 52.38
不喜欢洗手产品的性状、气味、颜色等 36 216 14.29
对手部造成刺激和伤害 96 156 38.10
工作繁忙,没有时间 92 160 36.51
洗手设备不方便 106 146 42.06
干手产品不方便 1 63 75.00
表7 应洗手和实际洗手对比
项 目 应洗手次数 实际洗手次数 洗手率(%)
开始或重新开始诊疗活动时 69 25 36.23
完成诊疗活动后 81 62 76.54
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或其他无菌操作前 57 43 75.44
脱去手套后 73 24 32.88
从污染到清洁 72 21 27.17
接触患者身体及组织后 98 51 52.04
医务人员自身接触 66 15 22.73
3.结果分析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提高医疗质量,为医疗安全提供可靠保障[5]。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一部分,因此手卫生的管理应和医院感染管理一样建立网络组织,各科室成立手卫生监控小组,由专职人员组织本科室的院感知识学习和日常洗手监控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制订本科室手卫生的制度。根据各类人员对洗手认知的差异,制订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计划,如:医生知识接受快,理解能力强,但是在长期工作中养成洗手行为差,可用随机采取医生在诊疗活动过程中的手、诊疗用具、病历牌等表面标本送细菌培养,用事实督促其加强实际手卫生的自觉性;对护士加强手套正确使用的培训,强调护理病人时由污到洁后要更换手套或洗手;辅助科室在检查、检验等工作环节中把工作流程张贴于墙上,在应洗手的地方用蓝色标识,特别危险的手污染操作用黄色警示。改善科室洗手条件,科室洗手池的安装应方便医务人员洗手,采用非手触式自来水开关取水,如采用固体肥皂,肥皂可悬挂起来,保持干燥,及时补充一次性擦手纸巾或使用其他干手设备,不使用公用毛巾,更严禁在工作服上擦干。另外,在诊疗过程中无明显的血液、体液污染的手可采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总之,用制度来约束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考核,加强监督。同时向病人宣传洗手对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及病人家属提醒医务工作者执行手卫生要求。
4.讨论
4.1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洗手行为应加强重视和管理
我们从观察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际的洗手率相当低,应引起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加强各临床科室洗手的质量和数量的管理,用一段时间深入临床实地观察医务人员的洗手情况,督促在诊疗活动中的手卫生;要定期和随机对医务人员的手做微生物监测,以便对洗手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督促学习与手卫生相关的规定、制度。督促临床科室的监督员加强手卫生工作的日常监管和相关制度的落实,做好观察、反馈工作。
4.2 规范的洗手是切断第一道传播途径非常重要和必须的措施
医院感染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难题,不仅因其会为医院、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更因为其形成原因较多,预防比较困难,而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医院工作人员的手是传播疾病的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因此要预防医院感染,切断第一道传播途径,规范的洗手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
4.3 专业的手卫生知识培训非常重要
专业的手卫生知识培训非常重要。正确的洗手知识和洗手方法可以减少对手部的伤害,亦可减少人员对洗手“副作用”的心理抵触,起到保护医务人员及病人的作用。增加其针对性,将一般性的手卫生常识及新出现的手卫生知识纳入培训教程将会更加完美。同时,要加强目标教育,如处理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前应戴手套,之后更换手套并消毒手[6];确立操作示范、模范;在工作的地方张贴提示、标记和洗手流程图。
4.4 手卫生产品及洗手设施的配备是做好洗手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手卫生产品和洗手设施的配备非常重要。方便可行的洗手、干手、护手措施是保证大家有效洗手,增强大家洗手意识的前提。医院应该督促合作单位为其员工配备必需的手卫生产品,这样才有可能在保证医院各类工作人员手卫生,进而起到保护病人和各类工作人员的目的。
5.结论
手卫生产品及洗手设施的配备是做好洗手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要加强目标教育;确立操作示范、模范;在工作的地方张贴提示、标记;做好观察、反馈工作;对洗手的质量进行评估等。另外,作为医院感染工作管理部门,加强手卫生工作的日常监管和相关制度的制定,从源头上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致谢
参考文献
[1] Janet R, Refik S, Kurt W, et al. Patterns ofhand-washing behavior and visits to patients ona general medical ward of healthcare workers.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04(25):198
[2] 叶大训.洗手,一个简便但非常有意义的措施.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0(3):8-93、尚少梅,王宣芝,郑修霞,等.促进护理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07-510
[3] Maury E , Alzieu M , Baudel JL, et al .Avaibility of an clcohol solution can improve havd disinfection compliance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Am J Kespir Crit Care Med ,2002,162:324-327.
[4]W H O 咨询专家组和W H O 顾问委员会和手卫生项目起草组.医疗卫生机构手卫生指南.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活动中手卫生指南.2005-10
[5] 郭满书.医院感染控制与对策,《重庆医学》2007(2)125
[6] 孙晓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护理对策,《重庆医学》2009(4)498
